咖啡因:瘾品世界的冠军

来源 :今日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eean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香烟广受世人欢迎,但其主要刺激成分——尼古丁——却不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瘾品,而是屈居第三位,排名第二者为酒精,榜首则是咖啡因。全世界的咖啡因消耗量大约是每人每天70毫克,有些国家(如瑞典、英国)每天的平均消费量还超过400毫克,相当于4杯咖啡。据人类学家尤金·安德森指出,世界上流行最广的名词(几乎每种语言都用得到)即4种含咖啡因植物的名称:咖啡、茶、可可、可乐。
  咖啡是含咖啡因植物当中最具经济价值者,在20世纪晚期一直是世界流通最广的贸易商品,贸易量仅次于石油。咖啡能够成为世界性饮料及全球化作物,则要归功于欧洲人。咖啡风行欧洲是17世纪后半的事,当时社会大众也是以咖啡馆为消费中心,就和伊斯兰国家一样。虽然流动摊贩也卖咖啡,但定点贩卖比较实际,因为煮咖啡、温咖啡的设备和火具过于笨重,不便携带。后来咖啡馆很快就变成男士们宴饮、闲聊、洽商的重要地点,法国文豪伏尔泰——一位法国医生形容他是“最显赫的咖啡瘾君子”——之类的名人也聚集在此讨论文学与政治,于是咖啡馆又成为孕育自由观念与革命思想的场合。
  许多咖啡馆还兼售巧克力和烈酒这些东西,因此也成为当地的瘾品杂货铺。以巴黎著名的普罗可佩咖啡馆为例,顾客除了品尝现煮咖啡之外,还可选择进口葡萄酒及特殊口味的烈酒,其中有一种叫作罗索利的烈酒,是将碾碎的茴香、芫荽、莳萝、葛缕子掺入晒过太阳的白兰地中饮用,而这些好东西却是伊斯兰咖啡馆的顾客享受不到的,因为伊斯兰咖啡馆不供应酒精饮料,买酒卖酒只能在酒馆这种名声不佳、备受社会排斥的地方进行。不过,客人倒是可以像欧洲人一样尽情吸烟,许多咖啡馆里也总是缭绕着浓密刺鼻的烟雾。这对咖啡馆的生意大有帮助,因为吸烟者代谢咖啡因的速度比不吸烟者快上50%,所以要频频续杯才能维持同样的提神效果。许多瘾品不但可以彼此取代,还可以提高其他瘾品的需求量,所以瘾品贸易不是一种“零和竞争”。
  美国每人消费的咖啡量长期高居世界排行榜的前几名。咖啡可以说是伴随美国人一起成长的,当年到西部拓荒的牛仔们(还有印第安人)都爱喝又浓又烫的原味咖啡,还说咖啡不需要加太多水。另外一种拓荒者,也就是阿波罗11号上的航天员,在降落月球3小时后,随即喝起了咖啡,这也是有史以来人类首次在其他星球饮用咖啡。
  观察近代美国饮用咖啡的经验,可以归纳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和教训:某些精神刺激瘾品一旦可以广泛取得、积极促销、降低价格,就会深受大众欢迎,如果这些人养成了依赖的习惯,这些瘾品就更是所向披靡了。
  茶叶的消费情形与咖啡如出一辙,也是在价格下跌以后逐渐普及化的。茶叶原产于印度与中国接壤的地区,一部成书于公元350年的中国古籍指出,茶是一种药饮,到了8世纪晚期,中国人已经普遍具有喝茶的习惯,这点可从课税制度看出来。虽然没有人知道日本人是于何时开始学会喝茶的,但有证据显示,茶叶在公元815年出现于日本,茶树种子则是佛教僧侣从中国带来之后种在寺庙庭院里的,后来为了体现禅意而发展出来的“茶道”在日本文化当中受到重视的程度反倒甚于中国了。
  1610年时,荷兰人首度将茶叶输入欧洲,但是价格居高不下,直到1713年英属东印度公司开始与广州直接通商,情形才改观,此后合法与不合法的茶叶贸易也渐次增加。1784年间,英国政府不再征收大部分茶叶关税,茶税降低也使得走私者无利可图,茶叶消费量亦随之增加。
  英属东印度公司及其竞争对手持续扩大对中国的贸易,是制茶事业迈向全球发展的第一个阶段。第二阶段发生于19世纪中叶欧洲殖民列强纷纷垄断茶叶栽培之后,产茶事业不再由中国人独占,而是被印度和锡兰的生产者取代了。像立顿这样积极的零售商,就是直接采购印度及锡兰茶叶,而且采取薄利多销的手段,每磅茶叶只卖1先令多一点儿,连最穷的人都买得起。
  第三阶段是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这时茶叶栽培已从亚洲远播至非洲东、南、中部。不过茶树虽然在适合种植咖啡的南美洲土地生长良好,却始终未能成为当地的主要经济作物,不但竞争不过咖啡和可可,还输给了瓜拉纳(一种藤本植物,种子富含咖啡因,可制成饮料)和马黛茶(产于巴西、巴拉圭的一种茶叶)。
  日后注定成为非洲重要作物的可可树,原产于热带美洲。西班牙人得知这种植物时,玛雅人与阿兹特克人已经懂得将磨碎的可可豆和各种香料混在一起制成巧克力,作为权贵阶级享用的饮料,而且常在宴会结束时连同烟草一起奉上,很像后来欧洲贵族常在宴会之后喝甜酒、抽雪茄的情形。
  在17~18世纪的欧洲,巧克力也成为贵族化的饮料,但都是加了糖热过以后才喝,不像阿兹特克人那样,喝的是又冷又苦的巧克力。西班牙、意大利、法国的社会与教会权贵阶级尤其喜好巧克力,所以巧克力带有一种统治阶级的颓废味道。身材肥胖的法国作家萨德就十分迷恋各种巧克力,连坐牢期间都乞求妻子送来巧克力粉、巧克力奶油、巧克力糖,甚至还用可可油栓剂来润肠。“我要……一个撒了糖霜的蛋糕,”他在1779年写道,“但希望是巧克力口味的,里面的巧克力也要黑得像被熏黑的魔鬼屁股。”
  巧克力走向平民化,是19世纪的事。由于制造技术改良、生产工业化、栽种面积扩大,使得欧洲人普遍买得起巧克力做成的饮料和食品,到了1899年,欧洲进口的巧克力已超过4.5万吨。1828年间,荷兰化学家侯登研究出一种可将巧克力所含大部分可可油压榨出来的技术,并取得专利。榨过油后的硬块经过磨碎,并用碱性盐处理之后,即可用开水冲泡成便宜的可可饮料,而不需要动用镀金壶,也不需要搅拌浓稠的液体。于是,可可变成了儿童的早餐饮料,巧克力糖也成为中产阶级用来表达情意的礼物。
  西非也是可乐果的产地。可乐果在变成瘾品成分及碳酸饮料之前,并非世界贸易商品之中的主角。19世纪60年代,马利亚尼酒(一种含有古柯叶成分的葡萄酒)问世,并畅销世界,于是带动业界展开将酒精与提神物质混合制成饮料的实验,卡拉弗拉酒便是这种实验下的产品,制造方法则是将可乐果掺入玛萨拉葡萄酒。而在这些新产品之中,最著名的便是可口可乐,它是用“人类在工业化以前就已经知道的两种强烈提神物质”调制而成,喝过之后留下的苦味,则以香料和柑橘油盖过。可口可乐最早称为“彭氏法国古柯酒”,后来发明者约翰·彭伯顿博士为了安抚极力主张禁酒的人士,便去掉酒的成分,并重新将可口可乐定位成非酒精饮料。1903年,彭伯顿的继承者又将可口可乐里的古柯成分去除(因为当时古柯已经成为与黑道扯上关系的争议性毒品),而以一种不含古柯碱的萃取液来保持风味,并添加咖啡因结晶粉(萃取自废弃的茶叶碎屑和其他东西)来维持提神效果。   没想到此举竟激怒了哈维·威利博士,此君一向倡议世人使用天然食品与瘾品,他为“瘾品上瘾”下了这样的定义:“服食任何毫无营养价值、会直接刺激身体器官或控制器官的神经,以致需要或被迫重复使用的提神、兴奋瘾品。”照这标准看来,咖啡因就是会令人上瘾的瘾品了,而威利的这项观点,乃是得自医学研究与亲身体验——南北战争期间,他曾舍弃军中配给的咖啡,改喝牛奶,结果发现有益健康。后来他在1911年控告可口可乐公司,并在诉状上指出这种卖给儿童喝的饮料里所含的咖啡因,是标签上并没有注明的有害成分。经过一番缠讼之后,可口可乐公司终于将咖啡因含量减半。
  此案开审前一年(也就是1910年),美国各地已能买到可口可乐,不过仍属于本土性产品,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开启了全球化的商机。当时可口可乐公司老板罗伯特·伍德拉夫实行了一个政策:不计任何代价将5美分一瓶的可口可乐供应给世界各地的美国大兵。(他表示:“我们是在放长线钓大鱼。”)美国政府也从善如流,免除军中若销售可口可乐就不得享受砂糖配给的限制,美国大兵更在作战期间将这种饮料介绍给许许多多欧洲人和亚洲人,于是64家可口可乐装瓶工厂(有些工厂雇用德国与日本战俘担任装瓶工作)就这么踩着他们胜利的脚步,如雨后春笋般建立了起来。
  到了1955年,可口可乐已经销往世界89个国家——曾经是美国“新政时期”政要,后来转任可口可乐出口公司董事长的詹姆斯·法利形容可口可乐“象征纯正的美国精神,是经过多年诚实制造、认真改进、营销全球的高贵产品”。1991年,这数字又提高到155国,同年可口可乐主要竞争对手百事可乐也已行销151国。而可口可乐及其竞争者“认真改进”的项目之一,就是不再以可乐果萃取物作为原料,因为他们取得了更便宜的咖啡因及香料。历史学家保罗·洛夫乔伊认为,现在的可乐饮料只能算是和“七喜”汽水差不多的“非可乐”饮料,这话说得十分贴切。
  非酒精饮料当中最主要的提神成分是咖啡因,咖啡与茶叶也是如此。当然,这些饮料绝不只是提神瘾品而已,人类学家或广告主管都可以证明,它们也是富有文化象征与政治内涵的东西,所以当第一批满载可口可乐的卡车开进波兰首都华沙的时候,市民才会夹道欢呼。然而,要不是含有咖啡因之类的提神成分,这些饮料也不可能在全世界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尽管威利博士对可口可乐的看法稍嫌偏颇,但还是有其道理:没有咖啡因,可口可乐的热潮也不存在。咖啡因可以说是将可口可乐送上世界轨道的火箭发射台,这条轨道则是靠着巧妙运用可口可乐的美国偶像地位,以及西方消费形态才得以持续进行的。
  (蓝亿丰荐自《书摘》)
  责编:我不是雨果
其他文献
难以度日    芭芭拉·艾伦瑞克女士是美国白人,博士学历,极受欢迎的专栏作家,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被精英光环笼罩。  为了搞清楚穷人到底如何生活,她向自己发起一次挑战:假装穷人,混入美国底层,看自己能不能凭借努力成功“脱贫”。为此,她隐姓埋名,先后闯荡了佛罗里达、缅因、明尼苏达几个州。在餐馆、旅馆、养老院、超市等地方做女招待、清洁工、保姆、收银员。后来,她写了一本畅销书,叫《我在底层的生活》,其英文
期刊
古装剧中大爷们手中的银子卖相几乎都光滑闪亮,古人真正流通使用的银子其实并不是这样。作为货币,白银其实很实在,都是只在乎重量,不注重外观的,也许只有官家的纹银才会比较注重“卖相”。  老百姓也不都用得起一整锭银子,多是铜元、铜板交易,但银子仍是历朝历代流通量颇广的货币之一。比如《朱子语类》卷一三○:“傅钦子闻其贫甚,怀银子见他,欲以周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这几行字值得甚么,我却受你银子?”
期刊
《鹅妈妈童谣》是英国民间的童谣集,这些民间童谣在英国流传时间相当久,有的长达数百年。童谣中包含许多血腥、残酷、现实主义的句子,这主要是由于鹅妈妈童谣当时黑暗的时代背景。    记得我留学那会儿,一些微博营销号喜欢贴一些小木屋的图,这些小木屋看上去美轮美奂,颇具童话色彩,让一众文艺女青年心驰神往。碰巧当时我就住在一个木头房子里,对于留学生来说,如果拥有独立的房间就像是拥有一层免受外在干扰的保护膜,那
期刊
世界上有不少国土横跨超过一个时区的国家,这些国家中有一部分使用了统一时区制,其中不乏横跨区域很大的,如日本、阿根廷、沙特等,主要的原因就是方便管理。  不过还有一些更大的,不得不采取多时区制。国土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就曾经划分了11个时区,为了更有效地管理,俄罗斯在2010年3月把全国时区的数量减少到了9个。  国土面积位列世界第四的美国也是个典型的分时区制国家,除了海外领地和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美国的
期刊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州谢尔普霍夫历史艺术博物馆雇佣了一只名叫玛瑞的猫咪当门卫。两年前,这只姜黄色的猫就经常在博物馆附近闲逛,和博物馆的员工们也都成了“熟人”。员工们为它取名玛瑞,以纪念这座建筑的前任所有者安娜·玛瑞瓦。4月1日愚人节的时候,员工们帮这只猫咪写了一封求职信,信上写道“既然我是安娜·玛瑞瓦的‘直系亲属’,我要求博物馆给我安排一份工作”,上面还印了猫的爪印。员工们后来将照片发布到了insta
期刊
美国东北部特拉华州贝瑟尼沙滩上的一位员工在清理沙滩时一次性举起25把椅子,相关照片被发到网上后震惊了网民。  在一场派对结束之后,一个年轻的沙滩俱乐部工人负责清理场地。他一次性拿起25把躺椅,每只手臂各挂11把,背上还扛起3把,弯着身体,向储物间走去。据估计,这名男子身上的负荷约有130磅(约合59千克)。  这种节约时间整理椅子的做法被曝光后,网民们纷纷表示惊讶。    (摘自环球网)
期刊
澳大利亚渔民西蒙·米尔菲尔德(Simon Merefield)在达尔文市的布法罗河中捕获了一只似鱼非鱼的四眼生物,引发了科学家们的激烈争论。  该生物的头前和两侧分别长有一对眼睛,外形酷似《辛普森一家》中受到辐射的鱼布林奇。之后,米尔菲尔德将该生物的照片发布到“脸谱”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评论称该生物多长出的一对眼睛可能用于帮助它捕食,也有人推测这是一条畸形鱼。  关于它的品种,科学家们也无法
期刊
美国达拉斯一名顾客在餐馆只消费了37美分(约合2.45元人民币),却留给服务生凯西·西蒙斯500美元(3316元)小费。这位顾客为何如此慷慨?写在餐巾纸上的一段文字道出缘由。32岁的西蒙斯去当地一家商店买东西,在收款台前排队时看到那名顾客的母亲,看到老人面露哀伤。当其他人对老人的神情视若无睹时,西蒙斯主动上前和老人打招呼,帮老人拎起买的酒,还代付了17美元(113元人民币)账单。    老人的女儿
期刊
一直延伸到北极圈的军事“存在”  美军是目前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比任何单一国家甚至国家组织(例如欧盟)都要强大。美军军费占世界总军费的47%,但直到现在,大部分美国人仍坚信,海外军事基地是保护这个国家的第一力量。  为此,在世界各个角落,包括北极圈内、地球外的宇宙空间中,美国的存在都不容小觑。根据五角大楼提供的数据,在距离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70年、朝鲜战争结束60多年的今天,美国仍然占领了全球
期刊
出生在小城,生活在小城,对小城四通八达的路,了如指掌。  溜达在两千米长的人民路,忽然觉得设计得非常美妙,它简直就是一条绝版的人生之路。  首先,从人民路东头开始,始端有个妇产医院,人们都从那里出生;再走,就是人才市场,表明人活着就得找工作;再走就是一路酒店、咖啡厅、不夜城等等,花天酒地一直到城里十字路口,这说明人生已到了最高峰;随后下坡有个婚纱店,结婚要走一段下坡路,结完婚后,一路平坦,直至火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