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起之谜

来源 :飞碟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oda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誉,它是中国大陆上地壳运动和变形最强烈的地区,也是地震、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重灾区。青藏高原被认为是打开全球地球动力学研究的金钥匙,是现今地壳运动的窗口,曾经在20世纪70年代起持续掀起了青藏高原热。
  挥之不去的疑团
  根据现代大地测量的结果,青藏高原地壳仍然处于强烈的抬升运动之中,尤其在接近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的边界一带,上升幅度达到每年10毫米,而喜马拉雅山地区的形变速率估计会更大些。此外,全球板块运动理论和现代观测资料则说明,印度板块以每年50毫米左右的速率向北推移。
  青藏高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为什么至今它还在升高呢?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东南部,为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所夹峙。自早第三纪以来,各个板块相互碰撞,对中国现代地貌格局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自始新世以来,印度板块向北俯冲,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青藏高原快速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地。这次构造运动被称为喜马拉雅运动。
  魏格纳是大陆漂移说的创始人,在他提出的联合古陆中,印度东岸是与澳大利亚相接的。但也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观点,认为印度东岸应该是与南极洲相连接。大约在侏罗纪时,非洲、印度与仍然相连接的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分离,并开始在其间形成了印度洋。白垩纪时,印度继续向北和向东北漂移,它后面的印度洋随之张开,而它前面的古地中海则趋向收缩。直到4000余万年前,印度次大陆到达了它漂泊的终点,在与亚洲碰撞的过程中,导致了喜马拉雅山的升起。
  在一份喜马拉雅山地区的记录报告中可以了解到,根据古地磁测定,在白垩纪晚期,印度板块已经脱离冈瓦纳古陆,位于南纬40°~20°之间;古新世时,印度板块漂移到南纬30°;古新世末期,印度板块继续向北漂移,越过赤道,约位于北纬10°~20°;到了始新世末期,由于再见不到海相地层,并且出现在此前的地层均发生褶皱,因此认为当时的印度板块已经与欧亚板块相撞,为喜马拉雅山脉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由此可见,青藏高原的隆起。主要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有关,这一看法早已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尽管如此,围绕着青藏高原隆起的问题,仍然有许多挥之不去的疑团。
  疑团一 1974年,皮特曼等人利用洋底岩石的测年资料编制了第一幅洋底年龄图。在这幅图中,印度南部德干高原的地形为v字形,其尖底所向的南部洋底年龄为白垩纪,其西斜面的西部洋底年龄也属于白垩纪,东斜面所向的洋底年龄则属于侏罗纪。
  如果在白垩纪晚期印度板块已脱离冈瓦纳古陆漂移至南纬20°-40°之间,直到始新世才与欧亚板块相撞。既然印度板块是从南极洲漂移过来的大陆,它沿途必定会破坏板块前缘的洋底,这样一来,处于印度板块后缘的洋底年龄按理说是年轻的。而且,印度板块以尖底向下类似倒三角形的姿态撞向欧亚板块,可想而知,印度板块后缘的洋底年龄,根本不可能是白垩纪甚至是侏罗纪的。再者,印度南部的V字形底部东侧有一个岛国,它就是“印度洋的珍珠”斯里兰卡。那么,这个岛是怎样来的呢?是在印度板块漂移的过程中脱离出来的,还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之后产生的?
  在斯里兰卡境内,地形以平原为主,约占全国面积的80%,其余为位于南部和中部的高原、山地。在洋底年龄图可知,斯里兰卡周边的洋底年龄大多是较古老的。显然,斯里兰卡的存在并不支持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说。
  疑团二 按地质古生物和古地磁资料所描述的2亿年来大陆漂移的历史,自印度板块脱离南极洲,它的轨迹大致沿北到东北向漂移。然而,洋底年龄图显示,各大洋洋底年龄的时序都相当对称,其年龄时序分布结构也相对连贯完整,显然并不支持大陆漂移说。
  疑团三 大陆漂移说认为,大陆漂移的主要趋向是“离极运动”和“向西漂移”。可是,当印度板块漂移到赤道时,它为什么没有在离极力的作用下减慢速度并逐渐停止下来呢?由此可见,印度板块向北推移的方向与大陆漂移说本身相矛盾。
  疑团四 大陆板块的水平移动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中之一就是首先要解决板块运动的驱动机制。现今的印度板块要实现向北推进,必须要有驱动力来克服欧亚板块对它的阻力,这就需要解释其驱动力的来源和大小。如果印度板块漂移的驱动力不足以抗衡欧亚板块的阻力,那么,印度板块向北推进的说法是难以置信的。
  板块构造说是当代地球科学中最有影响力的学说。该学说认为,岩石圈板块的运动主要是水平运动。对此,有的学者提出了质疑:如果没有发生局部区域的垂直或斜向构造运动,板块的水平运动又是怎样启动的?
  引起板块运动的机制究竟是什么?这是板块构造说至今尚未解决的关键难题。为此,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设想,其中主要有两种机制,一种是主动驱动机制,另一种是被动驱动机制。对此,有学者指出,这两种机制虽然能说明一些问题,但也解释不了其中遇到的难题。例如,主动驱动机制难以解释大洋中脊和俯冲带开始是怎样形成的,也难以解释联合古陆的破裂;而被动驱动机制则缺乏地幔对流的直接证据,对对流的确切性质、涉及范围和具体形式也不了解。
  新的证据
  青藏高原的形成是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共同挤压的结果,青藏高原做水平移动也是由于受到了印度板块的挤压,这些观点已经成为目前的共识。然而,中国、美国和加拿大三国的科学家曾经合作对西藏地壳进行了结构探测,找到了青藏高原向东移动的确切证据:不是因为印度板块挤压,而是地壳下存在一股导电性极好的流变物质。这种流变物质是一种高温度、高黏度的物质,它沿西藏东西方向绵延1000余千米,而且十分活跃。另外,科学家通过导电性的分析还发现,西藏西部地壳下的电阻力高,而东部地壳下的电阻力低,这也符合流变物质不断向东运动的事实。据此,有学者相信,正是这种高导性的流变物质“驮着”青藏高原向东漂移。
  青藏高原上的山地海拔多在6000米以上,高原的平均海拔也在4000米以上,面积也有250万平方千米。这又产生了来自动力学方面的疑问:高温度、高黏度的流变物质沿西藏东西方向绵延1000余千米,那么,流变物质沿西藏南北方向又绵延多少千米呢?流变物质的运动模式是什么?它本身真的能够克服青藏高原水平移动时所遇到的阻力,以及承载青藏高原做水平运动吗?这是新证据发现之后必须解决的问题。
  有众多证据显示,板块是运动的,但关键的问题在于,引起板块运动的主因是什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对以下方面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例如:全球地幔热能物质的分布和规模;火山活动对地幔热能物质的影响,以及它们是否对板块运动产生深远的影响;大陆与大洋中脊热能物质的活动有没有关联,等等。
  在全球的六大板块中,某一板块的运动由流变物质驱动所产生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理由是,地球上局部的流变物质要驱动它之上的板块做水平运动,需要面对众多的障碍和难题。地球上某一板块的运动不可能是孤立事件,最简单的一个例子是,在堆满货柜的货场里,一辆推土机能够前进多远呢?
  为此,我们有必要重视垂直或斜向构造运动对水平运动的贡献。假设说,当太平洋某处的海底地壳发生较大规模的缓慢下沉时,它对青藏高原的东移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如果这种影响一旦发生,青藏高原受到欧洲大陆的挤压而隆起也是合理的。
  更新而有力的证据,需要更广泛深入的探测和研究,这是一项艰巨的科学探索。
其他文献
问:地磁暴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答:太阳正处于11年活动周期的高峰期。这就意味着太阳表面活跃着相当数量的可见黑子。太阳黑子看起来像太阳的雀斑。实际上是太阳表面强烈的磁场活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当前危及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笔者在赞比亚麦纳索科医院(Maina Soko)援外工作期间遇到18例典型的AIDS晚期患者鼻腔出血病例,现总
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原则和技术早期处理成批危重烧伤患者颜面部和手部等关节部位的深度创面,兼顾功能和外观修复的方法。方法23例重度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4±6.3(1
我用我的安卓平板电脑拍摄到这张照片。当初并没有意识到拍到了什么,直到再仔细一看,我发现了云层中的光线!我简直惊呆了!我将照片拿给父母看时,他们也吃惊不小。母亲说看能不能
这是一幅颇具创意、横跨可见光到远紫外光波段的太阳图像。在某一可见光波段的日盘底图之上,叠加的楔形片呈现了愈来愈短波段所见的日盘。
赛斯·肖斯塔克开着他破旧的本田向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附近的天文台驶去。  他人到中年,口若悬河,尖嗓音,是一个很难找到的专职外星搜寻者。他的牌照就能说明问题,上面写着:“SETI GUY”(意思是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人)。  肖斯塔克博士是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的一名科学家。搜寻地外文明研究所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山景城,是从事地外智能生命寻找的最杰出的组织。  肖斯塔克对这个研究所感到非常自豪。他
北美洲与南美洲的碰撞,戏剧性地改变了地球的气候。这个变化很可能早于我们的想象。  有些事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甚至还有一点儿怪异。比如,看着一艘集装箱运货船滑过一座山脉就是这样。不过此刻,就在巴拿马,这却是平常景象。每年大约有15000艘船只行驶在这条著名的运河上,这条运河切断了一条曾改变世界的地峡。  巴拿马运河的建设者花了10年以上的时间,炸开横跨中美洲的通道,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的。1914年,运
目的对5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对临床/病理确诊为PBC患者的临床特征、各项生化指标和组织学特点进行总
期刊
叙利亚北部地区有一座被人遗忘的山丘,在它的地下,捂着一座古代城市——泰尔.布雷克。这座城市甚至让名城耶利哥也显得逊色。耶利哥一直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