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失对焦敏感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癫痫的临床和电生理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伴失对焦敏感的家族性皮质肌阵挛震颤癫痫(FCMTE)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

方法

对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脑电监测中心2016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例伴失对焦敏感的FCMTE患者的临床和电生理特点进行分析并随访。

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9~67岁,病程6年至30余年,随访时间至少2年。4例患者主要表现为身体震颤和抽动,闭目时发作频繁,导致入睡困难,3例患者偶有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4例患者均存在失对焦敏感,其中3例同时具有光敏性。

结论

脑电监测期间科学地开展失对焦诱发试验,有助于确定伴失对焦敏感的FCMTE,FCMTE患者失对焦敏感与光敏感共存,其潜在的临床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口颌面痛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年9月至2020年9月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颞下颌关节病科就诊,根据临床症状和临床检查诊断为TMD口颌面痛者,共纳入患者3425例,其中男性1158例,女性2267例,中位年龄为32岁。分别采用χ²检验和非参数秩和检验对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疼痛方式、疼痛部位、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影像诊断等信息进行统计分
目的通过深度学习的方法,开发具备判断儿童牙齿是否龋坏尤其是判断未成洞龋能力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雏形。方法收集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儿童口腔科2013年10月至2020年6月拍摄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全身麻醉治疗前患儿单颌口内数码照片712张,以记录完备的治疗后病历诊断结合口内像确定牙齿是否龋坏以及龋的类型,具体包括:已成洞的龋(成洞龋)、未成洞的窝沟龋、边缘嵴釉质未破坏的邻面龋(未成洞邻面龋)。由儿童口腔科医师使用VoTT软件(Windows2.1.0,Microsoft,美国)对不同牙齿及龋坏类型进行标注
微血管化游离组织移植是肿瘤切除术后下颌骨重建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腓骨游离皮瓣移植虽然即刻重建了下颌骨,但牙列修复通常需要6到18个月后才能完成,牙列缺失期间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造成严重影响。该病例报道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多学科组建的修复重建团队进行的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即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辅助制作的支持下同期完成颌骨肿瘤切除、血管化腓骨肌皮瓣游离移植、牙种植体植入及临时义齿修复。颌骨与牙列同日重建术充分贯彻了“以咬合为导向的修复重建”的理念,通过恢复患者的颌骨和牙列,重拾患者自信,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期刊
随着人工智能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以机器学习为主要手段的人工智能技术也逐渐应用于口腔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目前,机器学习在口腔正畸学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利用图像识别技术进行影像学资料的定点及分析、颅面骨骼分型和颈椎分期的判断等,以及利用临床决策支持系统辅助评估正畸治疗的必要性以及制订正畸治疗方案等。本文从以上两方面对机器学习在正畸诊疗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精准正畸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
牵张成骨自20世纪90年代引入口腔颌面外科后,已逐渐成为治疗唇腭裂的重要选择。据研究报道,截骨线的设计、牵张器的类型、上颌骨前移量、手术年龄等因素或将影响牵张成骨术的预后。本文主要针对唇腭裂上颌骨牵张成骨的最新进展,从治疗方法、患者类型和辅助治疗三方面,对可能影响唇腭裂上颌骨牵张成骨疗效和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制订恰当的治疗策略,改善手术预后提供参考。
牙周病是最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噬菌体作为感染细菌的病毒,是口腔微生物组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组学的发展,噬菌体、口腔微生态、牙周病三者间的具体关系正在被逐渐揭示。噬菌体疗法也因此成为对抗超级细菌的新方法,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综述了口腔噬菌体与牙周病相关的微生物作用机制、噬菌体在维持牙周正常环境中的作用、噬菌体失衡与牙周病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噬菌体在牙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本文为噬菌体对牙周病影响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噬菌体疗法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帕金森病患者脑内存在特异性的神经环路和神经网络病变。应用神经调控技术可实现对这些神经环路上关键靶点或者靶区的精准治疗。神经调控治疗包括植入式和非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主要指脑深部电刺激疗法,植入时机、手术靶点及程控参数的选择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非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疗法和经颅电刺激疗法,具有安全、无创、可操作性强等优势。相比于补充神经递质为主的药物疗法,神经调控技术具有一系列优势,已经成为帕金森病精准治疗策略中的重要选项。
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能够非靶向地检测临床标本中的病原体核酸,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诊断方面,已逐步应用于临床。为推进脑脊液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的合理应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感染性疾病与脑脊液细胞学学组基于国内外研究成果与专家经验,组织撰写了该共识。
原发性震颤(ET)也称特发性震颤,主要临床表现为双上肢4~12Hz动作性震颤,可伴或不伴头部、口面部、声音或下肢震颤。该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皮质-脑桥-小脑-丘脑-皮质环路的节律性震荡是ET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目前ET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口服药物和注射A型肉毒毒素)、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约1/3的ET患者对药物治疗反应不佳。目前,脑深部电刺激术(DBS)已成为药物难治性ET的首选治疗方法,我国已有多个中心开展DBS治疗药物难治性ET患者,但国内外尚无专门针对性的指南或共识。为进一步规范我国
目的探讨ANO10基因突变所致的常染色体隐性脊髓小脑共济失调10型(SCAR10)1例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突变特点。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中日友好医院神经科2018—2020年收集的30个已排除Friedreich共济失调及继发性共济失调的拟诊为隐性遗传共济失调家系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检测,结合一代测序对患者及家系成员进行突变位点验证,应用软件对突变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对收集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神经科体检及辅助检查。结果发现1例ANO10基因突变所致的40岁男性SCAR10患者。该患者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