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是电子基本电路课程中的一个基础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电子电路并进行实训的基础模块。本文针对电子基本电路的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就如何在中职电子教学中运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初步的应用尝试,从教学内容设计、环境创设、分组实施、效果评价等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学以致用。
关键词:行动导向 电子基本电路 整流滤波电路安装与调试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做到学以致用。如此必然引起教学方式的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活动为导向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教学样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一、传统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法的比较
1.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及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理论教学,再根据情况进行少量的操作,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接受和积累知识,理论和实训是相互割裂的。
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只是机械地将知识储存起来,可能没有深刻地理解消化;在实训操作阶段,学生只是简单地照搬电路,对于操作的内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于安装的电路及测试的数据并不是很理解,若发生故障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
同时,在整个过程还是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依然偏重于教会,缺乏互动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踏入企业后很难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需要企业进行第二次培训,也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2.行动导向法的优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教学目标不是看排名而是看职业行动能力,而是以学生行动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其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学科内容而是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做有效的引导;过程不是讲授、习题,而是由信息收集、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几个环节组成;教学评价不是分数而是学生发展。
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教,学生被动机械地学的缺点,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启发、多向性的交流来完成内容的学习,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基本电路中的具体实施
1.差异目标 分层任务
在一个班级内,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学习领悟能力很好的学生,也有较薄弱的学生。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就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这个特点设计分层任务,可以使得在同一课堂中不同的学生均有合适的目标,以达到不同的收获,从而引导学生的发展。
下表是笔者对整流滤波电路这一项目中的知识点进行分解,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而制定的分层任务。
表 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任务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任务一:
1.半波整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桥式整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掌握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
2.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 1.掌握相关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熟悉手工焊接的技术
3.掌握电路的布局与布线安装
4.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
5.学会进行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查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任务二:
3.半波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4.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3.掌握半波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
4.掌握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
任务三(拓展任务):
5.带负载和不带负载情况下,半波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调试 5.掌握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状态下,电路的相关参数
2.分组设计 实施任务
在课堂中,教师对项目进行介绍,布置任务,学生收到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与他人沟通后根据任务设计电路。这个过程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完成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需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个人基础进行平均分组,大概4~5人一组,由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要求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协作完善电路设计。做好设计后,由教师检查指导,若电路不合理则及时修改。比如在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任务一、二中的两个电路整合在一起是难点,若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导致电路布局布线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安装过程中出错率增加,因此合理的设计尤为重要。而一般学生都能进行简单的设计,组内的协作可以设计出一个最为合适的电路。
在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再分个人进行电路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先进行组内互助,再求助老师。教师在电路安装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情况,一方面要及时给予解答,比如有些学生在某一个点上花费较长时间仍不得要领时需及时指导;另一方面督促学生,避免个别学生偷懒不操作或是不通过思考直接照搬其他学生的电路。
安装与测试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小组内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练习,同时也担任小组内的“小老师”,指导组内成员的任务完成。如此既可避免个别薄弱学生的自暴自弃,能及时跟上教学进度,也让“小老师”在完成基本任务要求外仍有提升,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巩固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教学知识点、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又通过组内的协作加强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师对于课堂的有效组织,可以提升教师和学生行为的有效结合,从而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3.以评促教 总结提升
最后的检查评估阶段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评价,而一个课堂40~50人,教师一一评价过来需要的时间往往不单单是一两个课时,同时也会影响课堂秩序的管理,而学生等待评价的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反馈会降低其积极性。新课改的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多方共评,学生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自我评价者。一般评价阶段分为四步走:个人自评、小组内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是为了不教,但不教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合理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进行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评,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评之后通过小组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相互学习,互勉共进。其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反思和自我发展,从而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机制。最后的教师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是一个提升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一个有效梳理,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学生则通过实训报告进行自我总结,通过反思后提高,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小结
通过在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解构、重构之后,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将技能与知识有机融合,通过完成设计、安装、测试与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笔者也深刻体会到要应用好行动导向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以及教师个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知识实践水平的深度提高。
(作者单位:海盐县理工学校)
关键词:行动导向 电子基本电路 整流滤波电路安装与调试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在新的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改变旧的教学理念,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做到学以致用。如此必然引起教学方式的改革。
行动导向教学法源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以活动为导向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法,通过项目教学、案例研究、角色扮演等教学样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行动能力。
一、传统教学法与行动导向法的比较
1.传统教学法的不足
在传统教学中,一般是教师按照教材的顺序及教学大纲要求进行按部就班的理论教学,再根据情况进行少量的操作,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被动地接受和积累知识,理论和实训是相互割裂的。
在理论学习阶段,学生只是机械地将知识储存起来,可能没有深刻地理解消化;在实训操作阶段,学生只是简单地照搬电路,对于操作的内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对于安装的电路及测试的数据并不是很理解,若发生故障就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状况。
同时,在整个过程还是以教师、课堂和课本为中心;“教”与“学”的关系依然偏重于教会,缺乏互动性,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缺少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踏入企业后很难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而需要企业进行第二次培训,也违背了新课改的要求。
2.行动导向法的优点
行动导向教学法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它以学生为中心,以行动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强调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它的教学目标不是看排名而是看职业行动能力,而是以学生行动的积极改变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其教学内容不是单一的学科内容而是多学科的融合;教学模式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做有效的引导;过程不是讲授、习题,而是由信息收集、计划、决策、执行、检查、评估几个环节组成;教学评价不是分数而是学生发展。
它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教师单方面教,学生被动机械地学的缺点,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启发、多向性的交流来完成内容的学习,从而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充分理解和吸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协作能力和探索能力,播下了创新的种子。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在电子基本电路中的具体实施
1.差异目标 分层任务
在一个班级内,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学习领悟能力很好的学生,也有较薄弱的学生。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特点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需要因材施教。因此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就要考虑各个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体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这个特点设计分层任务,可以使得在同一课堂中不同的学生均有合适的目标,以达到不同的收获,从而引导学生的发展。
下表是笔者对整流滤波电路这一项目中的知识点进行分解,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原则而制定的分层任务。
表 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测试
任务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任务一:
1.半波整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2.桥式整流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1.掌握半波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
2.掌握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 1.掌握相关元器件的识别与检测
2.熟悉手工焊接的技术
3.掌握电路的布局与布线安装
4.掌握示波器、万用表等仪器仪表工具的使用
5.学会进行电路的测试和故障排查 1.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任务二:
3.半波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4.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调试 3.掌握半波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
4.掌握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参数
任务三(拓展任务):
5.带负载和不带负载情况下,半波和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调试 5.掌握带负载和不带负载状态下,电路的相关参数
2.分组设计 实施任务
在课堂中,教师对项目进行介绍,布置任务,学生收到相关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合。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或与他人沟通后根据任务设计电路。这个过程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完成任务,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
协作学习需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因此,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个人基础进行平均分组,大概4~5人一组,由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且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组长。要求小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协作完善电路设计。做好设计后,由教师检查指导,若电路不合理则及时修改。比如在整流滤波电路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将任务一、二中的两个电路整合在一起是难点,若设计不合理往往会导致电路布局布线不合理,也可能导致安装过程中出错率增加,因此合理的设计尤为重要。而一般学生都能进行简单的设计,组内的协作可以设计出一个最为合适的电路。
在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再分个人进行电路的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遇到困难可先进行组内互助,再求助老师。教师在电路安装过程中要密切注意学生的操作情况,一方面要及时给予解答,比如有些学生在某一个点上花费较长时间仍不得要领时需及时指导;另一方面督促学生,避免个别学生偷懒不操作或是不通过思考直接照搬其他学生的电路。
安装与测试的过程,由于学生的基础不同,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对于小组内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拓展练习,同时也担任小组内的“小老师”,指导组内成员的任务完成。如此既可避免个别薄弱学生的自暴自弃,能及时跟上教学进度,也让“小老师”在完成基本任务要求外仍有提升,也在当“小老师”的过程中巩固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既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教学知识点、增强了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又通过组内的协作加强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教师对于课堂的有效组织,可以提升教师和学生行为的有效结合,从而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3.以评促教 总结提升
最后的检查评估阶段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法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传统课堂中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人,学生是被动地等待评价,而一个课堂40~50人,教师一一评价过来需要的时间往往不单单是一两个课时,同时也会影响课堂秩序的管理,而学生等待评价的时间过长,不能及时得到有效反馈会降低其积极性。新课改的评价强调对学生的多方共评,学生既是被评价者也是自我评价者。一般评价阶段分为四步走:个人自评、小组内评、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
教是为了不教,但不教不是放任自流,而是通过合理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进行正确地评价自己,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评,可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自评之后通过小组的互评让学生在评价中进行相互学习,互勉共进。其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学生的反思和自我发展,从而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机制。最后的教师评价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评价之后教师进行总结,这是一个提升环节,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进行一个有效梳理,以达到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而学生则通过实训报告进行自我总结,通过反思后提高,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三、小结
通过在整流滤波电路的安装与测试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将原有的知识进行解构、重构之后,进行合理的任务设计,将技能与知识有机融合,通过完成设计、安装、测试与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升了学生的参与意愿和自主学习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笔者也深刻体会到要应用好行动导向法,需要教师的精心规划和设计,以及教师个人的课堂控制能力和知识实践水平的深度提高。
(作者单位:海盐县理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