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铃(外二首)

来源 :辽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79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驼铃响起
  腾格里扬起手臂
  似在找一把反彈的琵笆
  听黄沙,在阳光中滚烫记忆
  水的体香,刻成记忆的图腾
  沙漠厚唇微启
  透过红纱巾
  我想寻找月亮湖,寻找桃花般笑容
  然后沿着驼铃的清脆
  抚摸古丝绸之路
  解读那匹骆驼踏出的文明
  冬雨
  雨一直下 坚硬的骨骼里
  披上一层忧郁,在凉薄中慢慢铺展
  被激起的冷在路面旋转
  雨点密密麻麻
  由天空劈落,形成整齐锋利的切口
  带着寒光闪烁
  雨之外,世界完全地安静起来
  小镇
  一声弦音
  灵山小镇带着宋词里的婉约
  凌空而落
  街边,罗列的小店
  种下的是几分凡尘
  芦苇微荡
  握住几分苍凉,几分坚韧
  前面有人,拈花一笑
  在该来时 来了
  该走时 走了
其他文献
三月,母亲  河流涌动,除非一只鸟的羽毛掉下  村庄,留置了那些生炊烟的人  他们一辈子与泥土弯腰说话  一生中承载命运的种子,云淡风轻  根必须抓住内心  不为瓦砾破碎,破损的墙体无从复原  因为,有人忘记了镜中飘落的毛发  无数春光透进格子窗来抚摸身体  柔软的一侧,一群蚂蚁在窥探自己  我积攒了太多的隐密与缺陷  是不是该从核桃的果仁中,忘记脆弱  其实,迷途知返的羔羊没有遇见狼群  而母亲
期刊
年近五十,向来不觉得自己老,忽然一段时间,任你怎样节食锻炼,收效甚微,大肚腩就像年少时的勇气,挡也挡不住,一路膨胀。耳边频闻故人死,眼前但见少年多。   年少时总以为时间大把,不信如来信未来,一晃儿白驹过隙,现在开始不信未来信如来了。从来不觉得时间会让人思想倒退,可思想进步的结果,却变成傻看云淡风轻了。越来越多的人在聊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不过是理想没实现,给自己一个高尚的借口罢了。哪一个最终站在金
期刊
秋晨,  朝霞举着一枚红日的铜镜  水里,河醒了  美靠岸  一枚一枚树叶水中抚琴  成为色彩的知音  嘤嘤成韵  是鸟鸣的芳香  秋晨,朝霞举着一枚  红日的铜镜  悄悄,涂抹着这个黎明  性感丰厚的嘴唇  母牛哞哞地叫着,  声音热气腾腾  南风轻吹  屋后,那一片胡杨树  黄绿相间的花裙子  就哗啦哗啦地摆动  看上去脾气很好  锅台前的木墩子上  坐着烧火做饭的女人  火舌舔着锅底  像一
期刊
高作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历任辽宁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作家协会理事、《辽河》文学期刊主编、营口市作家协会主席、营口市文联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大苇荡》《迷城》、中篇小说《闺逆》、短篇小说《带枪的人》、电视连续剧《杨运传奇》;另有专著《小说探秘》《百合斋集序》等9部。作品多次获奖,曾获文化部颁发的荣誉证书。  1  他接到了她的一封信,就再也坐不住了。他要去海州
期刊
五年前,叔父来雪峰山剿匪,却败在一群土匪手里,不仅丢了官,还莫名其妙失踪了。这是我们萧氏家族的奇耻大辱啊。我们家族世代习武,家族里的人要么驰骋沙场,要么除暴安良,靠一身武功和忠肝义胆为家族争得荣耀。   五年后,我受朝廷派遣来这里剿匪。三个月就剿灭了一股又一股土匪。我发誓,再坚持三个月,就能将土匪彻底剿灭,洗清叔父给家族带来的耻辱。   这天夜里,我刚入睡,就看见窗户外,忽地闪过一个人影。我大叫一
期刊
前几天,我参加一个婚礼。双方都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婚礼虽然简略,然而很温馨。男方是我的堂叔,退休职工,孤寡老人,女方也是个退休职工,前年老伴病逝,不过远在东北。二人因为都喜欢中国古典诗词,在网上认识,后又加手机微信,一来二去,两人聊得投机,视频聊天几次后,我堂叔去了一趟东北,女方也来过汉中看看,结果很满意,说我们这山清水秀、气候温怡,很适合养老,于是不远千里奔过来和我堂叔喜结连理。前前后后,也就半
期刊
尽管做了很多种设想,当他坐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的心跳还是快了很多。可惜,他没有认真看看我,我有点失落。   男人五十是极品,说的就是他这种男人:事业有成,儒雅稳重。听说他一直没有结婚,没有女人。我不信,谁都不信,深圳最不缺的是什么?女人!满大街都是漂亮女人。   你不用问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他说。   那一年,他毅然决然摔碎了众人梦寐以求的铁饭碗,只身从西北南下。机遇总是眷顾聪明和勤奋的人,
期刊
正月初八。我坐在书房里喝茶,心里想着写一篇关于万琦老师的文章。岁月匆匆流走,身后的往事堆积成河,因流逝而显得模糊,梦幻,波光粼粼。走过的道路不会消失,一些人,一些事总会沉淀成心底的印记。此时,在铺满阳光的窗台上,那盆圣诞珈蓝菜开的正好。   在辽宁文学界,万琦老师是一个标志性人物,在他几十年的工作经历中,裹挟着许多人的文学记忆、青春记忆。说到辽宁的作家,万琦老师如同熟悉自己的手指,每每谈起,如数家
期刊
没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轻轻拍打我满身灰尘  顺手捏一下我突兀的颧骨  没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天黑 亲近粗茶淡饭  天亮 没有人揪着我的耳朵拉开窗帘  递给我一把明亮的阳光  晴天 没有人追着我春种秋收  雨天 没有人蹒跚着追逐风雨  塞给我一把宠爱的雨伞  沒有人再亲切喊我一声:儿子  生活像一堵漏洞百出的墙  没有人记住我的生辰八字  没有人提示我出门带上钥匙  践行民间的繁文俗
期刊
抽屉的雅路牌衬衫盒子里整齐地束着三把刀:一把黑色蝴蝶甩刀、一把三棱军刺;一把弹簧直刀。起初,它们或藏于枕下,或隐于衣堆,又或散落各处,常给出租屋的女房客杨婷带来短暂惊吓。随后她像拎着一只死鼠似的拎着刀朝徐业的写字台上一扔。“拜托收好你的这些宝贝!”如此反复,写字台的乳白色漆面开始蜕皮般大块剥落。直到徐业给写字台罩上一块钢化玻璃,局势才趋于缓和。桌面木色显现,与周围的乳白色漆皮浑然一体。唯一令徐业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