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缺失患者生活质量与乳房再造手术相关性的量化研究

来源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renlao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中国女性乳房缺失患者满意度及健康度状况,探讨各种影响因素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

2013年11月至2018年8月期间,对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就诊的乳房缺失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纳入条件和排除条件对入组患者进行调查。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评价患者一般情况,应用BREAST-Q乳房再造模块中文版中术前及术后量表评估其生活质量、满意度及健康度。

结果

共入组139例,其中乳房再造术前患者83例,年龄(36.0±10.0)岁;乳房再造术后患者56例,年龄(33.5±10.9)岁。不同年龄、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工作状态及乳房缺失病因的乳房缺失患者,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再造术后患者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满意度及性满意度显著高于未再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胸部健康度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应用腹部皮瓣再造患者腹部健康度低于未再造患者(P=0.007),在具体条目分析中发现与术前患者相比,腹部皮瓣再造患者主要在腹肌力量减弱的相关条目中评分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乳房缺失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年龄、婚姻状态、教育水平、工作状态及乳房缺失病因无关,乳房再造手术可提高女性乳房满意度、社会心理及性健康度,而应用腹部皮瓣再造术后患者腹部健康度下降,手术应注意保留腹部肌肉,维持腹部形态及运动功能。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以肋骨、肋软骨移植重建下颌支,同期采用计算机辅助虚拟手术设计行正颌手术,治疗成人M3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11月至2017年10月,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收治M3型半侧颜面短小畸形患者共5例,男3例,女2例,年龄19~26岁,平均22岁。利用对侧第6或第7肋骨、肋软骨重建缺失下颌支,同期行上颌骨Le FortⅠ截骨术和健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改善骨骼对称性和咬合关系。术后
目的探讨皮肤软组织扩张后,假体置入同期行自体脂肪颗粒移植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乳房再造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共收治15例单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女性患者。年龄18~50岁,平均33.5岁。其中,T1N0MO 8例(其中1例为T1micN0MO)、T2N0MO 3例、T2N1MO 1例、T1N2MO 1例、T2N2MO 1例、T3N3M
目的探讨牵张成骨术治疗综合征型颅缝早闭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6例综合征型颅缝早闭患儿临床资料,男5例,女1例,年龄1个月21 d至6岁1个月,平均30个月,其中Crouzon综合征3例,Pfeiffer综合征1例,Vogt综合征(ACS Ⅱ型)1例,Clove leaf skull综合征1例。应用牵张成骨术进行治疗,每天延长
目的研究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手术年龄对乳房再造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7年7月由同一术者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完成的102例乳房再造患者的资料,符合入选标准者共54例,根据手术时机分为即刻组与延期组,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部组与其他组,根据患者年龄分为低龄组与高龄组。评估指标为:(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基于BREAST-Q量表评
预构皮瓣应用新的血供系统供应随意型皮瓣或游离皮片,是目前修复重建组织器官缺损的一种新选择,其核心问题是血供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一系列干预手段来实现血管的再生及皮瓣的存活,包括药物刺激干细胞移植、高压氧治疗、生物材料使用、神经植入、组织扩张器应用和显微外科技术等。多种方式的合理联合应用,能更好地促进预构皮瓣的血管再生,最终实现皮瓣存活,为复杂组织缺损的修复开拓新途径。
目的比较带蒂锁骨上动脉皮瓣与胸大肌肌皮瓣在口腔癌术后缺损修复中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5月至2017年5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和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收治的61例行带蒂皮瓣修复口腔癌的患者资料,其中采用带蒂锁骨上动脉皮瓣修复16例(A组),胸大肌肌皮瓣修复45例(B组),比较2组皮瓣成活率、皮瓣面积、皮瓣制取时间,以及是否存在瘢痕增生、色素沉着、功能障碍(暂时性或永久性)等情况的差异。
目的观察紫草素对大鼠随意型皮瓣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72只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和紫草素实验组。在大鼠背部设计蒂在头侧的随意型皮瓣,各组相应给药:紫草素实验组(1 mg/kg),川芎嗪组(10 mg/kg),对照组(给予等剂量溶剂,1 ml/kg),每日1次腹腔注射,连续7 d。HE染色观察皮瓣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术后皮瓣组
目的探讨背阔肌肌皮瓣及胸背动脉穿支皮瓣在不同创面修复中的应用与选择。方法2012年3月至2018年2月,湘雅常德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收治8例男性患者,年龄35~ 67岁,其中外伤4例,肿瘤2例,骨髓炎2例。创面大小20.0 cm×6.5 cm~26.0 cm×19.0 cm。根据创面情况选择性地应用带胸背动脉蒂的岛状背阔肌肌皮瓣、游离背阔肌肌皮瓣、胸背动脉穿支皮瓣联合肩胛皮瓣进行修复,8例中带血管蒂
皮瓣是修复复杂创面缺损的主要方式,其相关并发症引发的问题不容忽视。创面负压治疗技术具有促血管生成、促肉芽形成、抽吸多余组织渗出液、抑制细菌增殖等作用,在促皮瓣成活、挽救危象皮瓣、促皮瓣供区愈合方面有积极疗效,在修复重建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对创面负压治疗技术的机制及其应用于皮瓣供区和受区的积极意义进行了综述。
目的探讨上调的长链非编码RNA-uc003jsd.1对先天性小耳畸形的表观遗传学影响及其在小耳畸形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例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收治的单侧先天性小耳畸形患者,年龄6~14岁,分别提取正常侧和患侧耳廓软骨中的总RNA,反转录获得cDNA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uc003jsd.1的表达量,使用SPSS16.0软件分析uc003jsd.1表达的差异性及其表达水平与患者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