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的需求也不断提高,疼痛的护理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广泛重视。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术后镇痛泵减少了患者疼痛,提高了休息质量,促进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我院骨科60例患者接受镇痛泵镇痛,并配合科学护理,说明疗效显著。
【关键词】 骨科患者 镇痛泵 观察 护理
疼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骨科手术后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它既是严重干扰术后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1],降低术后恢复的信心。今年来由于自控镇痛泵(PCA)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使其成为患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并妥善固定,但其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了
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我院自2006年以来60例患者应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0~88岁。
1.2 方法。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即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是将静脉镇痛泵连接在留置上;而硬膜外镇痛是将药物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先自硬膜外导管注入首剂10ml,剩余药物注入泵内,导管保留48~72小时后拔除。用流量控制药液流速,实现微量持续输入。在持续注药的基础上可以在麻醉师指导下自控追加药量。常用的药物有杜冷丁、芬太尼、吗啡等。术后由麻醉师放调整好后即可实施镇痛。
2 观察和护理
2.1 呼吸抑制。PCA止痛药为吗啡,该药物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必须重点观察术后6小时患者情况,患者常规吸氧12~24小时,注意呼吸频率,对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同时,吗啡为麻醉强镇痛药,使用后患者易出现嗜睡现象,应加强巡视。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10次/分,SPO2<90%,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术后镇痛药,报告麻醉师按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2.2 血压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可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当发现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10%时,在病情许可下,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时,则应暂停使用镇痛药,输液500~1000ml后再视医嘱处理。
2.3 下肢感觉与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术后患者下肢麻木与麻醉作用未完全消退、感觉神经没有恢复有关,一般6~8h下肢麻木可消除,再加上应用PCL镇痛,下肢麻木时间会延长,因此在巡视时要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恐慌。骨科术后多给予外固定和加压包扎,因此要多观察术后患者的加压包扎是否过紧,肢体有无肿胀、缺血,密切观察指、趾的颜色及血运,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2.4 皮肤的观察。由于下肢活动受限,导致足跟长时间受压,为防止足跟部溃疡,因此要加强护理,并防止褥疮发生,每2小时翻身一次,足跟部可垫上衬垫。
2.5 恶心和呕吐。这是由于吗啡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1],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应让病人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误吸,可给予胃腹安10mg肌肉注射。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及思想顾虑。
2.6 尿潴留的观察。因PCAde1镇痛感觉阻滞平面都控制在脑部以下,可使膀胱逼尿肌的神经感觉功能降低,无便意感,可引起尿潴留,在护理中,经常查看膀胱充盈度,可采用膀胱区湿热敷或听流水声,无效时可行导尿术。注意尿管护理,防止泌尿感染,一般拔除尿管时间要在停用镇痛泵后方可拔除。
3 小 结
总之,自控镇痛泵为骨科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但临床须严格控制用药量,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国良等.强力宁预防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3(2):86
【关键词】 骨科患者 镇痛泵 观察 护理
疼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是骨科手术后较常见的一个问题。它既是严重干扰术后患者机体的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还可以影响患者术后早期的功能锻炼[1],降低术后恢复的信心。今年来由于自控镇痛泵(PCA)在临床上取得了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使其成为患者术后镇痛的主要方法。应用一次性自控镇痛泵,并妥善固定,但其在缓解疼痛的同时也出现了
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我院自2006年以来60例患者应用镇痛泵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骨科创伤手术后患者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20~88岁。
1.2 方法。我们采用两种方法,即静脉镇痛和硬膜外镇痛。静脉镇痛是将静脉镇痛泵连接在留置上;而硬膜外镇痛是将药物与100ml生理盐水混合,先自硬膜外导管注入首剂10ml,剩余药物注入泵内,导管保留48~72小时后拔除。用流量控制药液流速,实现微量持续输入。在持续注药的基础上可以在麻醉师指导下自控追加药量。常用的药物有杜冷丁、芬太尼、吗啡等。术后由麻醉师放调整好后即可实施镇痛。
2 观察和护理
2.1 呼吸抑制。PCA止痛药为吗啡,该药物对呼吸有明显抑制作用,必须重点观察术后6小时患者情况,患者常规吸氧12~24小时,注意呼吸频率,对原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提高警惕。同时,吗啡为麻醉强镇痛药,使用后患者易出现嗜睡现象,应加强巡视。如患者出现嗜睡,表情淡漠,R<10次/分,SPO2<90%,则应立即停止使用术后镇痛药,报告麻醉师按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2.2 血压降低。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较高,加上硬膜外局麻药的降压作用,可使血压降低,所以术后应密切监测血压变化,补足血容量,维持血压稳定。当发现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10%时,在病情许可下,可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当血压较基础血压下降20%时,则应暂停使用镇痛药,输液500~1000ml后再视医嘱处理。
2.3 下肢感觉与下肢血液循环的观察。术后患者下肢麻木与麻醉作用未完全消退、感觉神经没有恢复有关,一般6~8h下肢麻木可消除,再加上应用PCL镇痛,下肢麻木时间会延长,因此在巡视时要做好解释工作,以消除患者恐慌。骨科术后多给予外固定和加压包扎,因此要多观察术后患者的加压包扎是否过紧,肢体有无肿胀、缺血,密切观察指、趾的颜色及血运,发现问题要及时向医生汇报,及时处理。
2.4 皮肤的观察。由于下肢活动受限,导致足跟长时间受压,为防止足跟部溃疡,因此要加强护理,并防止褥疮发生,每2小时翻身一次,足跟部可垫上衬垫。
2.5 恶心和呕吐。这是由于吗啡刺激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1],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应让病人头偏向一侧,预防呕吐误吸,可给予胃腹安10mg肌肉注射。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心理及思想顾虑。
2.6 尿潴留的观察。因PCAde1镇痛感觉阻滞平面都控制在脑部以下,可使膀胱逼尿肌的神经感觉功能降低,无便意感,可引起尿潴留,在护理中,经常查看膀胱充盈度,可采用膀胱区湿热敷或听流水声,无效时可行导尿术。注意尿管护理,防止泌尿感染,一般拔除尿管时间要在停用镇痛泵后方可拔除。
3 小 结
总之,自控镇痛泵为骨科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镇痛效果,但临床须严格控制用药量,加强巡视,防止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 王国良等.强力宁预防吗啡硬膜外术后镇痛并发症的观察.中华麻醉学杂志,2005;23(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