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笼、锣、烟花:一位中国文人的春节记忆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g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阴历新年,是中国人一年中最大的佳节,其他节日,似乎均少节期的意味。五日内全国均穿好的衣服,停止营业,闲逛,打锣,放鞭炮,拜客,看戏。那是个黄道吉日,每人都盼望有一个更好更荣华富贵的新年,每人都乐于增多一岁,而且还准备了许多吉利话向他邻居祝贺。
  不能在元旦责骂女佣,最奇怪的是,中国劳苦女人也清闲了,嚼着瓜子,不洗衣,不烧饭,甚至拿一把菜刀都不肯。这种懒惰的辩论是元旦切肉就会切掉运气,洗什么东西就会洗掉运气,把水倒掉就会倒掉运气。红色春联贴满在每家门上,写着:好运、快乐、和平、富贵、青春。因为这是个大地回春,生命、发达、富贵复归的节日。
  街头屋前,到处是爆竹声,充塞着硫磺味。父亲失了他们的威严,祖父更比以前和蔼,孩子们吹口笛,戴假面具,玩泥娃娃。乡下姑娘穿红戴绿,跑三四里路到邻村去看草台戏。村上的纨绔少年,恣意地卖弄他们的风情。那天是女人的解放日,洗衣烧饭的苦工解放日,有人饿了,就煎年糕来吃,或用现成的材料下一碗面,或到厨房里偷两块冷鸡肉。
  顽固的阴历新年
  中国政府早已正式废除阴历新年,但阴历新年依然故我,不曾被废除掉。
  我是个极端摩登的人。没有人可以说我守旧。我不懂遵守旧历,而且还喜欢倡行十三个月的年历,每月只有四个星期或二十八天。换句话说,我的观点很科学化,很逻辑化。就是这点科学的骄傲,使我在过新年时大失所望。每人都假装着庆祝,一点没有真感情。
  我并不要旧历新年,但旧历新年自己来了。那天是阳历二月四号。
  科学的理智教我不要遵守旧历,我也答应照办。旧历新年来到的声音在一月初已经听到了,有一天我早餐吃的是腊八粥,使我立刻记起那是阴历十二月初八。一星期后,我的佣人来借额外的月薪,那是他旧历除夕所应得的。他下午息工出去的时候,还给我看他送给妻子的一包新衣料。二月一号、二号,我得送小费给邮差、运货车夫、书店信差等等。我常觉得有什么东西快来了。
  到二月三号,我还对自己说:“我不过旧历新年。”那天早晨,我太太要我换衬衣,“为什么?”
  “周妈今天洗你的衬衣。明天不洗,后天不洗,大后天也不洗。”要近乎人情,我当然不能拒绝。
  这是我屈服的开始。早餐后,我家人要到银行去,因为虽然政府命令废除旧历新年,银行在年底照样有一种微小的提款恐慌。“语堂”,我的太太说,“我们要叫部汽车。你也可以顺便去理一理头发。”理发我可不在意,汽车倒是个很大的诱惑。我素来不喜欢在银行进进出出,但我喜欢乘汽车。我想沾光到城隍庙去一趟,看看我可以给孩子们买些什么。我想这时总有灯笼可买,我要让我最小的孩子看看走马灯是什么样的。
  其实我不该到城隍庙去的。在这个时候一去,你知道,当然会有什么结果。在归途中带了一大堆东西,走马灯,兔子灯,几包中国的玩具,还有几枝梅花。回到家里,同乡送来了一盆家乡著名的水仙花,我记得儿时新年,水仙盛开,发着幽香。儿时情景不自禁地出现在我眼前。我一闻到水仙的芬芳,就联想到春联、年夜饭、鞭炮、红蜡烛、福建橘子、清晨拜年,还有我那件一年只能穿一次的黑缎袍。
  没有萝卜粿
  中饭时,由水仙的芳香,想到吾乡的“萝卜粿”(蘿卜做的年糕)。
  “今年没人送‘萝卜粿’来。”我慨叹地说。
  “因为厦门没人来,不然他们一定会带来。”我太太说。
  “武昌路广东店不是有吗?我记得曾经买过,我想我仍然能找到那家店。”
  “不见得吧?”太太挑衅的说。“当然,我能够。”我回驳她。下午三时,我已手里提一篓两磅半的年糕从北四川路乘公共汽车回来。
  五时炒年糕吃,满房是水仙的芳香,我很激烈地感到我像一个罪人。“我不准备过新年,”我下了决心说,“晚上我要出去看电影。”
  “你怎么能?”我太太说。“我们已经请了X君今晚来家里吃饭。”那真糟透了。
  五时半,最小的女儿穿了一身新做的红衣服。
  “谁给她穿的新衣服?”我责问,心旌显得有点动摇,但还能坚持。
  “黄妈穿的。”那是回答。六时发现蜡烛台上点起一对大红蜡烛,烛光闪闪,似在嘲笑我的科学理智。那时我的科学理智已很模糊,微弱,虚空了。
  “谁点的蜡烛?”我又挑战。“周妈点的。”“是谁买的?”我质问。“还不是早上你自己买的吗!”“真有这回事吗?”那不是我的科学意识,一定是另外一个意识。
  我想有点可笑,但记起我早晨做的事,那也就不觉得什么了。一时鞭炮声音四起,一阵阵的乒乓声,像向我的意识深处进攻。
  我不能不抵抗,掏出一块洋钱给我的仆人说:
  “阿秦,你拿一块钱去买几门天地炮,几串鞭炮。越大越响越好。”
  在一片乒乓声中,我坐下来吃年夜饭,我不自觉地感觉到很愉快。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谈及魏晋“名士”,人们往往第一印象就是“竹林七贤”,再往后则是琅琊、太原王氏,陈郡谢氏,但从更广阔的视角来看,“王子猷雪夜探望戴安道”故事中的配角戴安道,才是魏晋风度的集大成者。  戴安道,名戴逵,“安道”是他的字。提起他,很多人可能没太深的印象,但《世说新语》中“王子猷雪夜探望戴安道”的故事,大家想必都耳熟能詳。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王子猷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只见雪地白茫茫一片,皎洁明亮。他一边喝
期刊
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都是指“格律诗”而言,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  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
期刊
1938年,徐悲鸿应泰戈尔的邀请到印度交流访问、举办画展,并于1941年结束印度之旅。在民族命运相似的背景之下,中国画家与印度文豪擦出艺术的火花,并结为忘年交,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同时也留下了不少艺术佳作。  相识:以画会友  1924年,印度诗翁泰戈尔访华时,徐悲鸿远在法国留学,二人无缘相见。1938年秋,徐悲鸿应泰戈尔的邀请,带上一批作品自重庆赴中国香港,并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吉隆坡、槟榔
期刊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人口普查的国家,至少可以上溯到先秦时期。西周时,周宣王“既丧南国之师,乃料民于太原”。这是中国古代有明确记载的最早的人口调查。春秋战国时期以齐国管仲、秦国商鞅等为代表的思想家、政治家也积极推行人口普查与管理。汉代以后,我国户籍制度更加完善。户口制度名为“编户”,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一一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  如
期刊
徐霞客,历代史学家公认的“千古奇人”。  他是“驴友”的祖师爷,一介平民,却穷其一生,用足迹丈量了大半个中国,终成千古“游圣”。  他不避风霜雨雪,不惧豺狼虎豹,三次遇盗,数次绝粮,几次险些丧命……困难重重,却从未阻挡他前进的脚步。连毛泽东也不禁感叹:“我很想学徐霞客。”  他煌煌六十多万字的《徐霞客游记》,被称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千古奇书”。  这一切,都源于徐霞客幼年时就有的冒险精
期刊
南宋爱国将领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是历城(今济南)人。年轻时在山东、太行山一带组织反金义军,从事匡复中原的活动,是著名的爱国抗金将领。他归宋后,却一直受到投降派打击排挤,只能把一腔爱国之情倾注到诗词歌赋当中,成了豪放派词人的代表。  辛弃疾曾被先后外放湖北、江西、福建等地任安抚使,“栏杆拍遍”也不能上前线杀敌立功,只好践行“不为良吏,但为良医”之主张,与其空怀报国理想,还不
期刊
每当我走进农家书屋,  快乐之情油然跃出,  一本本书向我扑面而来,  给我带来无尽的遐思和感悟。  在这里我看到了整个世界,  不再拘泥于脚下的一方黄土,  我的脚步合上了时代的节拍,  纷繁的生活我看得一清二楚。  在这里我获得了不少精神营养,  滋润着我一步步走上富裕之路,  我的牛羊更加健壯欢活,  我的庄稼把金珠饱满地倾吐。  我由此变得睿智和大度,  自愿为左邻右舍解困帮扶,  一个个
期刊
著名作家熊召政出生于湖北省英山县一个木工家庭,曾参过军,下过乡。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不甘于繁忙琐碎的机关生活,于1992年到1997年停薪留职下海经商,并挣了不少钱。  1979年,他发表了诗歌,并获得1980年全国首届新诗奖。1993年起,他开始潜心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张居正》。  在创作《张居正》伊始,他就对创作成本做了预算,大概需要100万元左右。因为,许多素材是需要花费很多钱才可以搜集到的。
期刊
一个承诺,一百年不曾生锈  所以,钢铁能够在每一条街道生长誓词  为一万座繁华的上海滩支起粗壮的骨架  风雨如磐,都只是筑城密集的夯打  一个承诺,一百年不曾浑浊  所以,清泉能够在每一道溪涧推开云雾  为一万个南湖的丰盈注入深远的蓝天  即使泥污侵袭,红船也犁开最初的航道  一个承诺,一百年不曾沉降  所以,春风能够在每一根枝桠伸展眺望  为一万座井冈山的爛漫绽放花期  九天寒意,一次次擦洗哨口
期刊
回文诗也称“回环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皆成章句的诗篇。  回文诗读来回环往复,绵延无尽,给人以荡气回肠、意兴盎然的美感。  菩萨蛮  【清】纳兰容若  雾窗寒对遥天暮,  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这首词的上片写作者看到雾窗、暮天,花落、鸦啼的景象。下片通过人物形态的转换,叙说故事。表达作者不追求世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