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我交融 理深情长

来源 :阅读与鉴赏(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1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景物描写有许多讲究,要抓住特点,要描绘色彩,要动静结合,要写出感情。任何好的景物描写都是心灵的感悟,思想的升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宏壮也”。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即包含了上述诸特点,地坛中的景物有着强烈的史氏色彩,而当此之时,史铁生的内心也正经历着是活着还是自杀的严峻考验,最终在与地坛的对话中史铁生终于能够凤凰更生。在文章里,地坛可以说是史铁生的知音知己,是他的知心爱人,甚至几乎可以说是那个时期他生活的全部:看书,思考,散心,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都在这里。我是为了地坛,地坛是为了“我”,似乎几百年前,史铁生与地坛就注定了今生的相聚:朝夕相伴,两情依依,无论寒暑,不惧风雷。史铁生写古园其实就是在写自己,写古园的景物其实也就是在写自己的心情和心路历程。下面就对《我与地坛》中的三处景物描写分别具体赏析。
  第一处景物描写:“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圮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祭坛四周的老柏树愈见苍幽,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
  所谓剥蚀了浮夸,淡褪了炫耀,一方面是在说沧海桑田岁月无情,曾经的显赫如今已经没落,一方面似乎也是在说我不再狂妄。然而,野草荒藤“自在坦荡”,我却不能。
  地坛的破落相突出了剥蚀状、淡褪状、坍圮状、散落状,而荒园的破败又与作者的不幸及心境相合相应,彼此交融。而且“到处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荡”又为下文作者的思想转变埋下了伏笔:荒园虽然破败,但野草荒藤依然茂盛依然自在依然坦荡,作者似乎在暗示面对生活的不幸,生命依然可以平淡洒脱甚至辉煌。
  第二处景物描写:“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窸窸窣窣片刻不息。”
  在这里几乎每一景物中我们都能找到史铁生自己的影子:“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如我之坐于轮椅;蚂蚁“猛然间想透了什么”,我却不明白“我为什么要出生”;“瓢虫爬得不耐烦了”,可以“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我又能怎样呢?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人也莫不如此啊。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另一方面,它也更应该包含了如此的思考:蜂儿、蚂蚁、瓢虫活得有滋有味,生命就应如它们一般,甚至如野草一般地活得“自在坦荡”。我们的寂寞和痛苦无关这世界的痛痒。生命就如那露水滚动,聚集,时时积聚能量;如草木之竞相生长,片刻不息地充满生机和活力,积聚到一定程度就能发生质变而“摔开万道金光”。这园子里的景物昭示的哲理,给了痛苦迷惘的史铁生以希望,使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也促使他与命运进行抗争。
  第三处景物描写:“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寂静的光辉平铺的一刻,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被映照得灿烂;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譬如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譬如那些苍黑的古柏,你忧郁的时候它们镇静地站在那儿,你欣喜的时候它们依然镇静地站在那儿,它们没日没夜地站在那儿,从你没有出生一直站到这个世界上又没了你的时候;譬如暴雨骤临园中,激起一阵阵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让人想起无数个夏天的事件;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把地上的每一个坎坷都映照得灿烂辉煌,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无论是少年、青年,还是中年时期,人们所经历的挫折、苦难,当我们战胜了它们、挺过来以后,我们的人生就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这个意义上,挫折、苦难其实成就了我们,造就了我们的人生辉煌。当人生暮年之时,回首往事,那一个个挫折、苦难必定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而让人引以为豪。
  “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苍凉”这让人想到:也许有时候成功是一种悲壮美,但在这“最为落寞的时间”,仍有雨燕出来高歌,生命又是多么的伟大和崇高,透着一种执著、一种顽强,而在那“苍凉”中又有着深深的沧桑感,读之让人鼻酸泪落。
  “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脚印,总让人猜想他们是谁,曾在哪儿做过些什么,然后又都到哪儿去了”,那脚印让人浮想联翩,那是一种怎样的快活的场景啊!欢乐、自由、无拘无束,热情、奔放、无忧无虑,那是活力的象征,是生命的写照,这理所当然激起作者对生命的认同,对未来的渴望!另外,在这轻描淡写、若不经意当中,他想的恐怕不只是这几个孩子吧。他肯定想到了自己:我是谁,我来到这世上是为了什么,我将来要到哪里去?他甚至可能想的更多、更远:人类是什么,人类在这地球上要干什么,人类要到哪里去;宇宙是什么,宇宙正在发生什么,宇宙要到哪里去?这其实已经是科学上、哲学上的一个大问题了,一个曾经困扰许多人,而且还将困扰许多人的重大问题。史铁生由这雪地上几个孩子的几行脚印隐隐点出,自然天成,了无痕迹。可谓笔力千钧,举重若轻。
  而“镇静地站在那儿”的“苍黑的古柏”又让人想到时间的久远,宇宙的永恒,人的渺小与微不足道,但这一切并不让人感到消沉,而是让人感到寸阴是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而“灼烈而清纯的草木和泥土的气味”,其草木一如生命的热烈与纯真,其泥土也正是生命气息的激荡,让人迷恋和沉醉。落叶的“飘摇歌舞”是对生命的礼赞,落叶的“坦然安卧”表现出生命怡然逝去的平静与安详。那满园中播散着的微苦的味道虽苦但舒服而满足。这一切展示出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人生应该有所作为的坚定信念。
  作者从古园中与自己相似的东西中找到了共鸣,他内心有着一股想活下去的念头,他希望自己:虽为落日,却也能照得灿烂;虽为古柏,却有着执著的追求;虽为落叶,却飘摇歌舞,为秋天增添一点灵动的色彩。他希望自己也能把生命的辉煌留给这个世界。
  在文章里,园子的荒芜冷落与我的失魂落魄相合,可以充分地释放自己;园子是一个“宁静的去处”,可以让作者深入地思考;园子“并不荒芜”,充满活力与生气,使作者获得生命的感悟,精神上获得新生。
  从景物描写中品味作者的心路变化:地坛的古老苍幽,草木的茂盛自在让失魂落魄的作者看到了时间和自己的身影;园子里充满活力且不懈劳作的小昆虫让心趋平静的作者感到生命的坚忍和价值;而六个“譬如”的描写已饱含作者对生命、生存理性而深刻的透析。
  三处景物不是并列关系,第一处荒芜中透着生机,第二处卑微之物自在生存,第三处逆境之中与之抗争。所以三处景物是递进关系。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给人太多的感悟和启示,它又一次地让我想起巴尔扎克的名言:“苦难是天才的进身之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让我们记住《我与地坛》,也记住其中的景物吧。
  (作者单位:河北省安平中学)
其他文献
唐代大诗人杜甫(712—770),晚年生活居所不定。公元765年,可以依托的朋友严武突然死去,杜甫只好带着家人离开成都草堂,乘舟东下,在岷江、长江漂泊,这首五言律诗大概是他经渝州、忠州一带时写的。这一年杜甫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两年前,当安史之乱初平时,他曾有返回长安或洛阳的打算,但因地方军阀乘机作乱及其他原因未能如愿,这回因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
期刊
每逢假期,农村学生家长最头疼的问题便是,孩子在家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电视电脑前度过的。虽然电视频道越来越多,网络电影只要交十元钱就可以享受一个月,但学生每天沉溺于其中,未必能够真正提高欣赏影视作品的能力。正如任何新事物来临是无法拒绝的一样,读图时代的来临同样无法拒绝,家长和老师要做的不是把电视和电脑一关就了事,而是思考电影和电视剧中的营养该怎样吸收,使学生从“无目的的看”过渡到“有意味的看”,从“有
期刊
《雨霖铃》被称为宋金十大名曲之一。《雨霖铃》(寒蝉凄切)是柳永的十大代表作之一。柳永,生卒年不详,字耆卿,初名三变,排行第七,故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因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仁宗知道后认为柳永过于狂妄,不准录取,从而招致他屡试不第。柳永一生穷困潦倒,仕途坎坷,以致颓废放纵。晚年才考取进士,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柳永是北
期刊
今年是民族英雄岳飞诞辰903周年,3月14日在杭州岳庙举行了祭扫岳飞墓系列活动(见钱江晚报2006年3月14日人文2版),广大青少年喜欢听《岳飞传》的故事,敬慕民族英雄岳飞,爱读他的诗篇:    满 江 红  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在语言方面显现出了文情并茂的新态势,语义的表达对修辞方法的借重成为语言创新的重要表现。其中对古诗文的引用因其能够在增强文采的同时,大大丰富文章的表现力,体现出深厚的语文修养而成为师生关注的热点,《欣赏数字中的语文》、《风雨中,请侧耳倾听》、《花让我陶醉》等考场作文就是此方面的典范。  有意识地加强古诗文在写作中的应用训练,既可以提高作文的质量,又可以加强对古诗
期刊
“凤头、猪肚、豹尾”是元曲作家乔梦符提出的有关写作的六字真言,陶宗仪把它解释为“起要美丽,中要浩荡,结要响亮”(《南村辍耕录》)。语文公开课的导入就好比“凤头”,它是课堂教学的起始部分,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的精心设计的一段简练的教学语言。众多的公开课执教者都希望把语文课上得“圆满完美”些,为此,教师们不惜时间和精力地设计亮点、制作课件、安排试讲等等。其实语文公开课要想上好必须先备好课(包括研
期刊
从1997年开始在江西、山西、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使用新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从去年开始在全国推广使用。这套新教材除了教材本身的设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配套出版了《语文读本》(试验修订本·必修)(以下简称《读本》)。《读本》的出版大大拓宽了我们的教学空间,并配合了高考模式的改革,必将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如何充分认识《读
期刊
语文学科新的课程标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更加强调语文课的人文性。这本来是使文学回归文学本身、回归人性本身的科学要求,对于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张扬学生的思想自由、解放学生的个性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由于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思想,习惯于传统的授课模式,对文学阅读作教条式、填塞式的解读,以致于他们认为:提倡人文性、实践人文性会与考试相背离,会使学生学无所获,会直接影响考试成绩;更有甚者
期刊
二三十年代的印度支那,湄公河的一条渡船上,一个中国男青年和一个法国白人少女相遇了。少女穿着破旧、寒酸,但举止随意自然,也透露着某种早熟的性感,她从当地人、穷人坐的大客车上走到甲板上;男青年衣着体面,温文尔雅,衔着一支英国香烟,从一辆黑色的豪华轿车里走出……这是玛格丽特·杜拉斯获龚古尔文学奖并风靡全球的小说《情人》的片段。玛格丽特·杜拉斯,无疑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最具个性、最富魅力的一位女作家。她经
期刊
《前赤壁赋》侧重“写志”,意旨显豁;《后赤壁赋》侧重“体物”,意蕴隐晦。为此,解读者往往避难就易,对苏轼《赤壁赋》思想的解读,大多停留在前赋上;少有人去为后赋作郑笺,难得的笺注不是语焉不详,就是以前赋注后赋,不得要旨。笔者试图作一次解读上的冒险,联系作者身世遭际,着眼前后两赋的内在关联,探察作者隐藏赋文背后的思想脉动,或许能自圆其说吧!  前赋的思想轨迹是清楚的,是主说服客的过程。赋中的吹洞箫之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