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布填塞术治疗骨盆骨折大出血

来源 :中华创伤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acc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纱布填塞术控制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 2014年1月运用纱布填塞术治疗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42例,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8~54岁,平均34.2岁。按照AO分型:B1型9例,B2型5例,B3型3例,C1型13例,C2型4例,C3型8例,入院时所有患者均存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收缩压为(75.4±4.3)mmHg,心率为(126.5±12.4)次/min。损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8.7±6.2)分。入院后及时给予抗休克治疗,骨盆束缚带临时固定骨盆,急诊给予骨盆容积控制及纱布填塞术。

结果

实施骨盆容积控制及纱布填塞术后,患者的收缩压为(95.2±4.6)mmHg,心率为(85.4±13.2)次/min,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纱布填塞术联合骨盆容积控制术前输红细胞(15.0±2.4)U,术后24 h输红细胞(8.3±1.5)U(P<0.05)。其中24例实施暂时性腹主动脉阻断术。死亡6例(14%)。填塞纱布术后(51.4±10.3)h(24~168 h)拔出。

结论

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及时进行抗休克治疗,并采用纱布填塞术及骨盆容积控制,是一种控制骨盆骨折大出血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合并心肺脑疾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1月– 2013年10月收治75~86岁患心肺脑等疾病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3例,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3例,Ⅱ型9例,Ⅲa型5例,Ⅲb型2例,Ⅳ型3例,逆转子间型骨折1例。采用双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置换组);另选取同期在年龄、合并疾病相当的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2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选择2012年5月–2014年11月收住的26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RDW是否高于正常参考值的上限分为低RDW组(RDW<15%,198例)和高RDW组(RDW≥15%,66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相关炎性指标[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血乳酸]、肝功能损伤、肾功能
目的研究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出血性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9月入住NICU的234例出血性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和非肺部感染组。对两组患者入院时GCS评分、性别、年龄、吸烟史、昏迷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住NICU时间等进行评估,并对肺部感染组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肺部感
目的探讨伴完全性脊髓神经损伤的胸腰椎骨折急诊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采取手术治疗的伴完全性脊髓损伤且无严重合并伤(包括心、脑、肺及腹部脏器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56例。损伤部位:T5~8 1例,T6~7 2例,T7~8 4例,T10~11 7例,T11~12 10例,T12~L1 18例,L1~2 9例,L2~3 3例,T12 2例。按照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生物蛋白胶(Bg)的复合物对兔膝关节软骨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36只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制作成直径3.5 mm、深3 mm双侧股骨髁关节软骨缺损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BMSCs–Bg组(植入BMSCs–Bg复合物)、Bg对照组(植入Bg)、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材料),每组12只。术后4,8,12,16周分别行大体解剖学、HE染色观察软骨修复情况,根据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新课标的设计理念中,提倡要努力构建开放且具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地知识探索。基于这一要求,传统教学环境中单向和封闭的授课模式逐渐突显出其弊端。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单一的“讲授式”的知识传授方式,利用恰当的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性,为学生营造更加积极和活跃的课堂氛围。为此,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