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要从心开始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aib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10月,山西朔州和浙江丽水两地各发生一起学生弑师事件。其中被害者均为班主任。一个是风华正茂的23岁高中教师郝旭东老师,才华横溢,曾考中两所院校的研究生,创作发表了20部小说和剧本。另一个是花开正艳31岁女教师潘伟仙老师,曾连续五年被评为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校级优秀教师。而杀害这两位老师的均为16岁的中学生。一个是李某,富家子弟,事发前父母正在闹离婚;一个是丁某,父母离异,由爷爷奶奶照管。这两名学生正值花季年龄却为何下此毒手?在我们为老师的离去感到悲痛、为学生的做法感到痛心时,不能不让我们做老师的深思:
  学生的教育哪里出现了差错?是教师还是教育本身?如果教师没有错,教育本身也没有错,那么,是什么让他们的人生轨迹偏离了方向?
  当我们在细读关于这两起事件的报道时,这些字眼我们不能忽视:“16岁”(青春期),“父亲是包工头”(家里有钱),“中考成绩280分”(学习差),“旷课”(自由散漫),“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母亲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管”(留守儿童),“班主任”“优秀老师”(工作负责、严厉。所教学生的成绩好)。细细品味这些字眼,我们不难想象这两名学生长期以来所处的环境:家庭教育的缺失,社会的奢华、暴力等的负面影响,形成了他们自由式的我行我素的个性心理,加上学校教育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使得他们心理扭曲。而老师是优秀的,不了解他们的秉性,总想提高他们的成绩,于是“处处为难他们”,不给他们“好日子过”。像这样的学生偏偏遭遇这些优秀的老师,可见“吃了不少苦”,对老师的恨可想而知,等到有朝一日,他们有能力对付老师了,老师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显而易见,对待这样的学生,老师一旦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教育而一味地严管、抓质量,就会导致悲剧的发生。所以,教育学生从心理开始,刻不容缓。
  李某和丁某的心理问题是我国许多家庭孩子都具有的心理问题。他们或生活在条件优越的家庭中,得到家人的过分保护,过度溺爱,形成了脆弱、任性、自我中心的心理特征;或生活在残缺的家庭中,生活贫困,缺少家庭温暖,缺少父母的爱,形成了孤僻、抑郁、自卑的不良心理。他们同样承受着学校和社会带给他们的竞争压力。他们大多数自由散漫,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且自制力差,容易惹事。如何帮助这些学生走出心理困境,做好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敏锐地观察学生的心理动态。观察应该在学生没有觉察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的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去感知学生的行为。从平常的教学过程,观外貌,言谈举止,兴趣爱好,接人待物的表现。为了更好了解学生的心理,还应该建立心灵对话本,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写到心灵对话本上,老师定期查看,以便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帮助学生调整能好心理。
  二是和学生勤交流,多沟通。交流和沟通的直接方式就是谈话。谈话可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谈话必须在平等、自由、民主、信任的前提下进行。谈话的主题是多方面的,包括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老师以定要尊重学生,这样,才能与学生保持长期的交流与沟通,才能打开学生心灵的窗户,走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老师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影响学生,让老师的一言一行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改变着学生。
  三是多激励学生。激励是指由一定的刺激激发动机,使人产生一种内超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发展的心理和行为过程。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激励可能由于场合、内容的不同而形式不同。激励是给学生积极向上动力的最好方式。每个学生都有渴望进步的要求,一个学生在遭受失败时最需要的是激励和帮助。激励可以使失败者走向成功,也可使成功着走向新的成功。激励的方式很多: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满意的笑容都可能使学生信心百倍。激励学生,我们容易做到,所以我们不要吝啬对学生的激励。
  四是帮助学生寻找成功,树立信心。人人都渴望成功,成功的感觉真好。可是,那些常常被老师忽略的“差生”总为自己的差成绩苦恼着,总以为自己一无是处而灰心丧气。这时,老师们更应该关心这些学生,帮助他们走出误区,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老师应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一个学习差的学生,可能球打得好,也可能歌唱得好,还可能热爱劳动或者团结同学,这些都是他们的闪光点,老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们要有成就感。学生只有找到了成功的感觉才能树立信心,才能用健康的心理去迎接一次次的挑战。
  五是用无限的爱心感化学生,促使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爱能使枯木再春,能使冰雪消融。热爱学生是形成教育艺术的基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老师只有把爱的情感投射到学生的心田,师生才能产生心心相印的体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教育艺术之树只有根植在爱的土壤里,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建师生和谐校园,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教育是人的教育,也是教育人的,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更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教育只有从心开始,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让教育之树在阳光普照下枝繁叶茂吧!(作者单位 华阴市六合初中)
其他文献
审视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教师更多的是按部就班地实施自己教案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少需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需要自己的独特见解,更不需要进行批判性阅读。事实昭示我们,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激发起学生的批判精神,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培养。那么,如何点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的火花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    如:《小学语文教师》介绍:齐兆生老师在教学《颐和园》时,当一生提出“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
期刊
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斯大林在希特勒兵临城下的时候在莫斯科地铁站里演讲:“希特勒要消灭俄国,但不可能战胜俄国,因为他面临的是一个普希金的俄国,一个托尔斯泰的俄国,一个契诃夫的俄国。”是啊,民族精神不是比谁的血更旺,比的是伟大传统的凝聚力。今天,我们大力提倡重读经典,这对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提倡阅读中华经典,关键是要引导人民行动起来,不
期刊
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心在于知识的传授,近年来,则多倾向于把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这是教学模式的一个进步。但是如何培养能力的问题并未取得很好解决。在这篇短文里,笔者依据最近十几年来的心理研究成果试图提出第三重教学模式,以期引起广大中小学教育工作者的进一步探讨。  高能力不等于高成就: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的一个关键性假设,是认为能力水平高的学生必将是最有成就的人物。遗憾的是,这种观点
期刊
“情境—发现”教学法是教师深入贯彻新课程理念,依据课程内容和要求,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探究、交流反馈、应用提高四个环节,使学生的学习变成有目的、有计划、有兴趣地自主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的实施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一、 情境创设环节    1.利用实验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展示实验事实、现象
期刊
鱼儿离不开水,水中没有了鱼儿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教师想要拥有成功的教学与教师基本功之间的关系也如同鱼儿和水,相辅相成。一名优秀的教师想要拥有成功的教学,最关键的是要基本功过硬。那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基本功呢?    一、钻研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    如果要上好每一节课,那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教材就不能停留在一般了解的水平上,而是要认真钻研教材。这时就要求我们必须拥有扎实的语言文学
期刊
一个真实合理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语文作为学校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是最富有生命意蕴,最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最能彰显人的生命力量的。相比其他课程而言,语文在提升人的精神和价值方面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语文课程对生命的关怀,就是要达到自然生命与精神生命的和谐统一。健康的体魄,是生命发展的基础,意义的追求,是生命发展的动力。基于此,语文课
期刊
从2005年开始,笔者从秦巴山区某市一所重点高中学校获悉,一进入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理科班政治课被砍掉了,大约7/10的理科生不学政治课了,接着全市的一些一般中学进入高二的年级也都把政治课砍掉。是不是有上级教育部门取消政治课的红头文件,现在寻查还没有。那么这些高中学校砍政治课的理由是什么?回答是,因为高考理科生不考政治了。既然高考理科生不考政治了,那么学生学它有何用?砍掉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面对
期刊
在数学课解题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令人尴尬的场面,教师对一道题目分析得头头是道,讲解得精彩异常,毫无漏洞,但过一段时间进行测试,遇到同类问题甚至是原样的题目,卷面上依然是空白,或思路混乱,效果很差。此时,我们往往会主观地认为学生学习不用功,没有掌握,或归结为是学生太懒所致。诚然,学生自身的确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我们做老师的就没有一点责任、无懈可击吗?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过程,应强调学生自
期刊
根据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教学过程的基本任务应当是:使学生努力学会不断地从不同方面丰富自己的经验世界,努力学会实现个人的经验世界与社会共有的“精神文化世界”的沟通和富有创造性的转换;逐渐完成个人精神世界对社会共有精神财富具有个性化和创生性的占有;充分发挥人类创造的文化、科学对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教育价值。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就如何实施“改造学生经验”,结合自身的学科教学实践,谈点拙见。    一、课
期刊
多媒体教学主要有以下特点 : 其一是它可以包含图、文、声、像、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做到图文并茂 ,活跃课堂气氛,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其二是它可以将内在的、本质的东西展现出,既形象又直观。对此,近两年我对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有以下一些体会和大家交流。    一、多媒体能强化课前研究    课前研究是讲课教学的准备,只有课前研究进行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