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语用”让读写构思未雨绸缪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sheng85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经典名句道出了储备语用的功效,储备语用就是要根据文本的语用特征及个性,让学生感受、理解一些基础性的语用知识和策略,积累一些基本的语用材料和碎片,但不一定是实际使用的语言文字。其表现形式,通常为储备语用材料及储备语用知识两类。
  一、储备语用材料,为写而读
  储备语用材料,就是人们常说的阅读积累,它包括摘录好词佳句、背诵经典诗文等。小学生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将语言材料的积累放在首位可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就是多读多背,强调在儿童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最大限度地积累语言材料。其实,阅读积累只是一个手段、一种过程,它的最终目的还是运用。因此,引导学生将“消极积累”转化为“积极积累”,促进积累的产出性,实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
  1.情境式积累。就是将学生已积累的各种语料运用到一种新创设的语境中去,这种使用,可以是原汁原味的和盘托出,也可以是浑然一体的推陈出新。对学生而言,它既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正是这种陌生化的语境,强化了学生对积累的使用意识。比如,就运动会上各种比赛的场面描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去积累相关词语、句子或段落,帮助学生形成一个场面写作的语言素材库。
  2.比较式积累。将相同题材、相同主旨的语料集中在一起,作比较式的积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进而加深对各自语料特点和个性的感知和积累,并从中悟到一些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精妙所在。比如,同样是动物题材的文章,《鹅》《白鹅》两篇课文,就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布局谋篇技巧及言语表达风格,可以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完毕之后进行比较,反复阅读文本进行比较性积累。
  3.探究式积累。让学生在一个框架、一条线索的指引下,自觉搜寻相关的语料,通过筛选、归类、整理,加入自己的积累库存。比如,学生学完人物描写系列课文之后,可以围绕学生最熟悉不过的“母爱”,将描写母爱的诗句名言、表现母爱的感人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母爱体验、名家笔端的母爱情结等语用信息储备下来。
  积累是丰富学生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语言上的积累储存,同时还是一种文化的积淀。值得注意的是,现实教学中,教师都容易注意扩大积累范围,各种语言材料都成了学生读背的内容,相对忽视了将这些散见于教材、不成体系的成语、谚语、名言警句、古诗词等语言材料归类整理,忽视了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果将这些积累材料归类,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延伸、拓展、整合,这些孤立的材料将整合成灵动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学生长久记忆并成为自己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
  二、储备语用知识,读中悟写
  储备语用知识范围非常广,比如,语用的文章学知识、文体论知识、逻辑学知识、修辞学知识、美学知识等,这些语用知识,大多属于程序性、策略性的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在储备语用知识方面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帮助他们习得阅读的策略和技巧,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这既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要求。
  比如,《凡卡》一文,凡卡给爷爷的信中,反复出现“求爷爷带他回乡下”的词语和句子,其中,“亲爱的爷爷”出现了四次,“带我离开这儿”出现了三次。这样写,是为了加强语势,抒发凡卡强烈的悲苦之情、祈求之愿。优秀教师彭才华执教这一课的设计就匠心独运,先引出“反復”的现象,进而故意搁置起来,师生的目光转而投向“凡卡连狗都不如的生活”。对于凡卡的生活,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了紧锣密鼓、敲骨吸髓般的细读体验,这就为感悟“反复”这一语识积蓄了充足的情感能量。这一环节的实施,既从源头上为学生建构“反复”这一语识指明了方向,也从根本上拒绝了以理性分析、简单灌输来落实语用知识的方式,其设计令人拍手叫绝。
  储备语用虽未直接使用,但无论是指向运用的语言材料储备,还是走向融合的语言知识储备,都间接地为实际的文字使用提供了动力和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储备语用的挖掘和积累,不仅是能改变学生的文字气质、增加语文底蕴的语用学习,更是教师深入研读文本、提高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举措。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过程。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针对学生的。教师只是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因素。教学中,必须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更好、更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自会感到学习其乐无穷矣。那么如何恢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和尝试:  一、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期刊
苏联的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必须触及学生的情感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才能发挥高度有效的功能。我想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善于挽起和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逐步培养学生善感的心灵,让学生真正的感动,以自觉的行为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究竟该如何进行有情教育呢?  一、要懂得和学生沟通  沟通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满足教育要求、实现教育理想的重要手段。师生之间如何沟通,用那什么样的品质沟通,
期刊
新课标实施多年以来,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的标准。新课标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要全面适应飞速发展的现代化,优化教学课程模式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提升小学生语文教育应该采用正确的、有效的课前预习方法,加强对学生自主预习方式的探索。积极调动学生自主预习的积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前预习呢?  1.要
期刊
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到语文成绩,如何辅导学生作文,有效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使他们由怕写作文变成为喜欢写作文呢?  一、用鼓励提振信心  提倡“明白如话”的文风,是克服边远农村学生怕写作文的一个好方法。要多宽容少苛责,多鼓励少批评。布置当堂完成的作文,交不了的可以延后一两天再交,而不是一见交不上就责罚,只写四五行的不要讽刺挖苦。抄作文选的范文交上的,也不要毫不留情判个零分。同时利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时
期刊
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严重滞后已经成为不争事实,成为语文教学成绩提升的关键障碍,如何突破这一瓶颈问题成了语文教师面临的重要议题。通过一系列的调研尝试,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调查分析,掌握情况  为了有效地开展调查分析,首要任务就是制作《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问卷调查表》,对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分年级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表包括“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课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八九年级语文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略读课文增多了。其目的很明显,是为了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阅读能力。基于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方法上的探索,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条途径、三个环节。具体内容如下:  一、一个中心  即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中心,这种能力包括:①读懂内容;②理清结构;③把握技巧或特色。一篇略读课文的教學目标应以上面三条为原则,在实际教学中切实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
期刊
新高考语文试题的选做题改为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两篇必做,这对学生阅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三十分钟内完成两道选择题和四道简答题。学生要想在较短时间内快速阅读文章,准确把握文章要领,有条理地回答问题,是需要一定的阅读方法的。  如何引导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高效阅读呢?笔者在多年的阅读教学实践中发现,辨析“人、事、理”,利用提出“主问题”让学生探究的方式开启学生的系统思维,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期刊
琼瑶,一个美丽而富于诗意的名字,就是这个名字,曾一度成为当今言情小说的代名词。琼瑶的小说经过几十年岁月的考验,至今依然有它动人之处,虽然它已没有前几年那样风靡,但它仍拥有一个庞大的读者群。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琼瑶的小说始终是当今言情小说中最优秀、最吸引人的。在与小说的接触中,我至少看到了两类非常宝贵的主题。  首先是为实现自我生命价值的青年谱写赞歌。在这类作品中,作者虽然也描写了男女主人公的爱情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语文具有文学作品的特征,都是源于社会生活的。因此,必须把语文教学融入社会生活中,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教材,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作为语文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让语文教学紧密地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让语文教学走进社会生活,让生活迈进语文课堂。为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深入研究课堂教学生活化,
期刊
现在的学生不喜欢古诗,其内在原因除了古诗意境艰深之外,还与教师个人教学方法等有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生动活泼的导语能促使学生快速进入积极、愉悦的学习状态,减轻学生的畏难心理。用什么方式来导入好呢?  一、作者“颁奖词法”  在课前大量搜集作者的资料,整理后将这些资料浓缩成一小段故事性强的文字,或是几个整齐的句子,上课时或生动简洁地讲述,或声情并茂地朗诵,把学生牢牢地吸引进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