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重思维的“四点” 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vepk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认知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是课堂教学的核心,而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教学问题的设计。本文阐述了着重学生思维的“四点”:疑问点、错误点、薄弱点和突破点,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关键词】有效教学 问题设计 学生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75-01
  学生的学习过程实质是一个对问题循序渐进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课堂教学中我们要着重学生思维的疑问点、错误点、薄弱点和突破点,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系列问题,以激发学生积极地思考,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1.着重学生思维的疑问点,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当前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由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的差异,时常会在同化和顺应的过程中产出一些疑惑的问题。“问题”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一个好的问题,就是好的学习内容和深入探究的切入点。
  【案例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探究性学习
  为了从现象探索原电池反应原理,引导学生探究:铜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是由于“铜片自身失去电子给H+”还是“锌片失去电子经导线转移到铜片上给H+”?如何验证?把问题放给学生讨论,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经过学生激烈的讨论,很大一部分学生能提出验证以上设想的方法:如⑴依据反应一段时间锌片或铜片的质量是否减少进行判断;⑵依据反应一段时间形成溶液的颜色判断不是铜片溶解;⑶根据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判断是锌片失电子流向铜片形成电流等。
  本段教学通过实验探究与问题质疑有机地结合,变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发现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据实验设计探究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步步引向深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实验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实事求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训练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2.着重学生思维的错误点,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根据外在信息,以自己的背景知识主动建构新的知识。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认识难免会出现偏差,这暴露了学生的真实思维,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困惑。这种以错误形式呈现的思维困惑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教师通过追问学生的思考和理解过程,分析其错误原因,寻找其错误根源,使学生领会同一类问题的思维方式,就能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案例2】依据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的主要矛盾
  [教师演示]Mg(OH)2固体溶解在NH4Cl溶液中
  [问题1]溶解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回答]一部分学生认为: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中和了Mg(OH)2电离出来的OH-,使Mg(OH)2不断溶解。另外一部分学生认为:NH4Cl电离出大量NH4+离子,与Mg(OH)2电离出来的OH-离子结合,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使Mg(OH)2不断溶解。听起来都有道理,如何判断呢?
  [问题2]在NH4Cl溶液中,NH4+主要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据此,你认为哪种解释是合理的?如何证明其合理的呢?
  [学生回答]水解是次要的,NH4+在溶液中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因此,第二种解释是合理的。找一种中性的,含NH4+离子的盐,若能使Mg(OH)2溶解,就能证明。
  [错因分析]被溶液呈酸性这一表面现象所蒙蔽,没有深入分析溶液中NH4+是存在的主要形式。
  真实的课堂正是“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中不断进步的。有些“错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系列问题,从学生的语言表达暴露其思维过程,有效合理地利用,这种利用矛盾冲突,促进学生自我反思,通过充分思考、讨论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3.着重学生思维的薄弱点,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学生由于知识面狭窄,思维深度欠缺,对问题的认识常表现出孤立、肤浅的思维特征。化学教学中,受各种因素的限制,很多的问题都被有意识、无意识地概念化、简单化了,学生对于知识与概念的了解往往停留在比较模糊的层面,学生思维存在薄弱点。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对学生的追问,纠正学生不太正确的认识,或者引导学生加深对某个问题理解。
  学生在认真思考、热烈讨论中,思维遇到障碍和矛盾,不能进一步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回答显得粗浅,缺乏深度。这时,教师要及时地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搭设思维跳板,帮助学生开拓思路,突破难点,活跃思维,并在更高层次上继续思考,进一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4.着重学生思维的突破点,提高问题设计有效性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往往是借鉴别人的较多,而缺乏自己的见解。表述的时候基本上是重复别人的意见或旧知。这时,教师就应该通过追问,来鼓励学生创新,引导学生在借鉴的基础上说出属于自己的东西,帮助他们找到突破的要点。
  【案例3】逆向思维追问引发实验创新
  [学生实验]苏教版《实验化学》火柴头中硫元素的检验:学生按照课本中的“方案1”和“方案2”实验,大多数都获得了成功。
  [教师提问]实验步骤还是较多的,大家有没有更简便的实验方案呢?
  [学生甲]用滤纸吸收KMnO4,制成试纸,贴在烧杯内壁,然后把烧杯倒置,在下方点燃火柴,会更方便。
  [教师追问]有创意的想法,你这样设计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甲]SO2通入KMnO4溶液,操作比较困难,用滤纸吸收 KMnO4就容易吸收上升的SO2气体。
  [教师再追问]大家还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呢?
  [学生乙]把KMnO4换成品红或碘酒。
  [学生丙]火柴放在蒸发皿上点燃,再扣上贴有KMnO4滤纸的培养皿,可以方便操作和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还提出了更多的创新实验方案,教师在甲学生的基础上逆向追问了全体学生,激活了大家的思维,生成了更多简便的SO2检验方法。
  学生能提出新的独特的见解是难得的,表明他们真正地进行了思考。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化学实验探究的优势,本案例中教师通过逆向系列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鼓励多角度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思考与理解,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5.结语
  总之,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教师能轻松地驾驭整个课堂,从而实现有效课堂,而有效课堂的前提需要教师课前必须进行有效备课,需要教师通过钻研教材、着重学生思维的疑问点、错误点、薄弱点和突破点,设置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系列问题,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通过问题融为一体,有利于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知识和技能、培养能力和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现了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知新.王祖浩.化学教学系统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2]王后雄.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化学教学,2008, (1).
  [3]王春.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探讨与体会[J].化学教学,2006, (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针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探讨适合河北联合大学计算机专业的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方法,提出了基于.NET系列课程的阶梯式课程体系。  【关键词】课程体系. NET系列课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阶梯式课程体系  【基金项目】河北联合大学教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Z1108-08。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57
上下五千年,勤劳勇敢聪慧的中国人民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绘就了气势恢弘的水利画卷。大禹治水的故事世代传扬了四千余年,大禹成了治水人的精神楷模。芍陂、都江堰、灵渠、郑国
数学体现出学生思维的丰富性、逻辑性和周密性。在强调素质教育的现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周密性、丰富性和逻辑性与其他人交流,这反映数学教学的重要性。随着新课改和教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hicken anemia virus, CAV)是引起鸡传染性贫血病(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的病原,属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CAV基因组编码三种蛋白:VP1(51.6k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62-01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述课程内容中的一句话,其中“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是这次新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凸显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的重
维甲酸诱导基因 I(retinoic acid inducible–gene I,RIG-I)是细胞质中的模式识别受体,RIG-I能够识别病毒复制产生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和5’三磷酸基团的单链R
【摘要】高效课堂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梦想,是学校和社会的希望。高效课堂不仅能够减轻学生负担,减轻教师工作压力,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下面我们就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详细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6-0161-0
副猪嗜血杆菌(HPS)是猪格拉泽氏病的病原菌,可以引起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给猪群造成较高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虽然目前血清分型鉴定了副猪嗜血杆菌的15个血清型,但仍
【摘要】通过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从而构建出高效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课改下,广大教师进行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当务之急。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用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利用到媒体创设情景模式教学和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并积极进行反思调整教学计划的有效方式,期望对广大化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初中化学 高效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
【摘要】实验在化学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突出特点是探究。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我采用了突出实效,重视过程,联系实际,绿色环保,媒体辅助等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教育教学质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特点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