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基层政府处在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是法律和政策的重要执行者。要按照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标准和要求,增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紧迫性,提高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法治政府
中图分类号:D922.1;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31-01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衡量标准和基本要求
我国基层政府一般是指县级(即市辖区、县、自治县)和乡级(乡、民族乡、镇政府)政府。基层政府是政策的推行者,又面对广大百姓,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层级,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是指基层政府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同时对其行政行为后果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衡量法治政府的标准和是否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一是政府的行政权力规范透明,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有效运行;二是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基本成熟定型,三是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高效,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等各方面都清晰明确并且法定化;四是宪法法律严格公正体现,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制度全面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普遍建立落实;五是人民权益切实得到维护保障,社会突发矛盾能够及时正确处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有效运转;六是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增进团结的能力明显增强提高。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实紧迫性
“郡县治,天下安”,在实现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基层政府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依法行政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第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顺利实施,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中之重。我国现有县级基层政府2800多个、乡镇街办40400多个。这些基层行政机关被赋予了各方面的权力,担负社会、经济、政治等不同领域事务的管理活动,在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如果只要求公民守法,而基层政府自身游离于法律之外,就会损害法律及行政机关在公民心中的形象与威信,开上行下效之风,最终导致依法治国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提到:“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今后基层政府身上的责任更重、权力更大,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管理势在必行。
第二,防止基层政府濫用公共权力损害公众利益。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具有法定性、专属性、强制性、公益性、单方性、不可处分性等特点,这使得行政权力覆盖范围过多过大,若有关公务人员、执法人员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来办事,势必会造成行政权力的滥用。基层政府由于远离中央政府,使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产生“山高皇帝远”的心理,特别是在行政自由量裁权过大的情况下,基层政府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而通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能够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确保基层政府行政权力的合理合法使用,同时促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度和合理行使,进而杜绝权力滥用等腐败现象。通过依法行政,可以缓和矛盾,增加群众的信任度,巩固政府执政基础。
第三,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增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渔水关系。从表面上看,依法行政是对法律与行政关系的一种调整和规范,其目标是促进行政对法律的服从和尊重。从本质上看,依法行政是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一种保护。由于行政权力具有支配性,其权力行使容易扩张并侵犯到公民合法权益,而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来源及行使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并严格追究违法行政人员的法律责任,真正将行政权力纳入法治框架之中,使之严格遵守法定的实体与程序规范,防止出现基层政府行政机关自我授权或行政权力行使违背公民意志与立场的情况,从而有力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鉴于基层政府行政为直接针对的都是老百姓,绝大多数行政都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老百姓的利益影响及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直接的。做到了依法行政,必然也就使得人民相信政府,依靠政府,使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和谐融洽。
三、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保障体系建设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把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有效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委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度,党政负责人要自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树立重视法治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政府专门法治机构和队伍,明确法治工作职责。二是要立足于解决在全面小康和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困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三是要建立健全行为规范、權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得到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者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四是要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将依法行政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正常开展。
[关键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法治政府
中图分类号:D922.1;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231-01
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衡量标准和基本要求
我国基层政府一般是指县级(即市辖区、县、自治县)和乡级(乡、民族乡、镇政府)政府。基层政府是政策的推行者,又面对广大百姓,是依法行政的主要层级,在我国政权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是指基层政府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同时对其行政行为后果负起相应的法律责任。衡量法治政府的标准和是否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一是政府的行政权力规范透明,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系有效运行;二是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依法行政制度体系完备、政府管理各方面制度基本成熟定型,三是行政决策科学民主合法高效,政府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等各方面都清晰明确并且法定化;四是宪法法律严格公正体现,依法行政暨法治政府建设考核制度全面实施,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普遍建立落实;五是人民权益切实得到维护保障,社会突发矛盾能够及时正确处理,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机制有效运转;六是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普遍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增进团结的能力明显增强提高。
二、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现实紧迫性
“郡县治,天下安”,在实现依法治国和法治社会的伟大征程中,基层政府处于基础性的关键地位,依法行政显得十分重要而紧迫。
第一,推进依法治国方略在基层的顺利实施,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全面落实奠定基础。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重中之重。我国现有县级基层政府2800多个、乡镇街办40400多个。这些基层行政机关被赋予了各方面的权力,担负社会、经济、政治等不同领域事务的管理活动,在依法治国建设进程中,如果只要求公民守法,而基层政府自身游离于法律之外,就会损害法律及行政机关在公民心中的形象与威信,开上行下效之风,最终导致依法治国成为一纸空谈。因此,基层政府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核心与关键。在《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提到:“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实施更方便有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今后基层政府身上的责任更重、权力更大,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管理势在必行。
第二,防止基层政府濫用公共权力损害公众利益。我国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具有法定性、专属性、强制性、公益性、单方性、不可处分性等特点,这使得行政权力覆盖范围过多过大,若有关公务人员、执法人员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不能严格依据法律法规来办事,势必会造成行政权力的滥用。基层政府由于远离中央政府,使部分基层政府工作人员产生“山高皇帝远”的心理,特别是在行政自由量裁权过大的情况下,基层政府权力滥用、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现象时有发生,而通过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能够从行政决策、行政执法等方面建立起有效的约束机制,确保基层政府行政权力的合理合法使用,同时促进行政自由裁量权的适度和合理行使,进而杜绝权力滥用等腐败现象。通过依法行政,可以缓和矛盾,增加群众的信任度,巩固政府执政基础。
第三,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增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渔水关系。从表面上看,依法行政是对法律与行政关系的一种调整和规范,其目标是促进行政对法律的服从和尊重。从本质上看,依法行政是对公民、法人以及社会组织合法权益的一种保护。由于行政权力具有支配性,其权力行使容易扩张并侵犯到公民合法权益,而依法行政对行政权力的来源及行使进行了相应的规范,并严格追究违法行政人员的法律责任,真正将行政权力纳入法治框架之中,使之严格遵守法定的实体与程序规范,防止出现基层政府行政机关自我授权或行政权力行使违背公民意志与立场的情况,从而有力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鉴于基层政府行政为直接针对的都是老百姓,绝大多数行政都是具体行政行为,对老百姓的利益影响及合法权益的保护是直接的。做到了依法行政,必然也就使得人民相信政府,依靠政府,使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和谐融洽。
三、加强基层政府依法行政的关键在于保障体系建设
基层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协调发展的工作原则,把加强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有效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一是要坚持和加强党委对政府依法行政工作的领导。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度,党政负责人要自觉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树立重视法治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健全政府专门法治机构和队伍,明确法治工作职责。二是要立足于解决在全面小康和深化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困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三是要建立健全行为规范、權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得到全面落实,法律法规规章得到严格实施,各类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查处和制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得到有效维护,行政违法或者不当行为明显减少,对行政执法的社会满意度显著提高。四是要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财政保障机制。将依法行政工作经费纳入部门预算,确保依法行政工作正常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