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xh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4型:Ⅰ型28例分布在胰头部;Ⅱ型30例在胰体部;Ⅲ型1例在胰尾部;Ⅳ型7例在胰头、胰体、胰尾部主胰管.10例(Ⅰ型4例,Ⅱ型5例,Ⅳ型1例)经镇痛、抑酸、应用生长抑素、抗感染等治疗.10例(Ⅰ型)行内镜取石术.Ⅰ型14例行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和保留十二指肠胰头部分切除术;Ⅱ型25例行胰管切开取石+胰管空肠吻合术;Ⅲ型1例行胰尾部+脾切除术;Ⅳ型6例行Puestow-Gillesby和胰颈部离断+胰管探查取石+胰管两断端空肠Roux-en-Y吻合术.结果 62例随访2个月至15年,Ⅰ型术后结石复发4例,Ⅱ型2例,Ⅲ型0例,Ⅳ型3例.结论 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确诊后应争取早日手术治疗,根据结石分布范围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正确的术前及术中诊断、分型及个体化处理在预防慢性胰腺炎合并胰管结石外科治疗后结石复发中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60%以上的胰腺癌患者就诊时己属Ⅲ、Ⅳ期,近80%的患者在1年内死亡.随着现代影像诊断技术的飞跃进步与广泛应用,术前对胰腺癌的生长、扩散状况可作出准确判断。
期刊
囊性包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常发生于牧区和半农半牧区.新疆是包虫病特高发地区.包虫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传统内囊摘除术后胆漏、残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且术后复发率达4.5%-20.2%.肝叶切除虽然降低了复发率,但手术难度和风险较大,不易在基层医院推广.我科2005年1月至2007年6月运用外囊完整摘除术治疗囊性肝包虫病16例,疗效满意。
期刊
患者女,81岁.因左上腹包块11个月,腹痛2 d于2007年10月25日入院.2006年12月B超检查发现左上腹囊实性占位,因无不适,拒绝治疗.2007年10月23日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无发热、恶心、呕吐、腹泻、黑便等表现.查体: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左上腹触及质硬、活动欠佳、边界不清、大小约10.0 cm×10.0 cm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
期刊
患者男,21岁.因间断性便血1周于2007年5月14日入院.入院前解暗红色血便5次,鲜血便1次,量约500-1200 ml,伴脐周胀痛、腹泻等症状,无恶心、呕吐.在我院消化内科行胃镜检查无异常发现;结肠镜检查:全结肠见大量血液及血凝块,回盲瓣口可见血凝块;胶囊内镜检查:远端回肠包块样隆起,不排除远端回肠占位病变(图1).经输血、止血等保守治疗3 d,再次解暗红色血便约800 ml转入我科。
期刊
目的 探讨胆道镜再清刨治疗急性胰腺炎术后胰腺周嗣脓肿的疗效.方法 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开腹行胰周脓肿清创引流术,术后运用胆道镜反复进行胰周脓肿再清创.结果 胰周脓肿清创引流术后利用胆道镜进行再清创,在清除胰周脓肿的同时还能降低对患者全身循环和代谢的干扰.结论 胰周脓肿清创引流术后胆道镜再清创治疗是一种微创、有效的方法。
目的 探讨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1995年1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34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 上腹痛和上腹部不适是最常见症状.B超、CT、MRI的定位诊断率分别为96.7%、84%、100%.34例均行手术治疗,随访31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6.8%、90.3%.结论 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术前诊断困难,B超、CT、MR
期刊
L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操作不当也可造成一定的副损伤,尤其肝外胆道系统的副损伤后果相当严重.一旦发现应尽早手术处理.本文总结我院8例LC胆管损伤的情况,现将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期刊
胰腺、十二指肠降部和水平部为腹膜后位器官,位置深在,毗邻许多重要血管,周围的器官结构复杂,功能重要,手术显露困难,一旦损伤可造成严重后果。
期刊
裘法祖院士会面,是通过吴孟超院士的引荐.当时我国正时改革开放初期,国门渐开,而国内学者也开始和国外学者交流.每年在香港举办的王泽森外科国际会议令我和大陆的外科界同行渐渐变得熟络.正当我为推荐大陆学者在会议中讲课的事宜而烦恼时,吴孟超院士就"语出惊人"地提出找他的老师求助.当时我认为吴孟超院士已是自己最敬重的外科前辈,最德高望重的众人之师,而他竟然还有一位不但健在,而且还是手巧脑灵、心细如尘、精力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