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有情感的风景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76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名成功之后,千聊直播在上课前的3小时里弹出了2次提醒。网际飞侠是这个名为《滤镜,风光摄影的神器,如何搭配?如何用?》的免费线上讲座的主讲人,活动当晚就吸引来了2000多人,一周后,聊天室的数据显示为4872人次。
  讲座以语音的形式为主,结合飞侠自己的个人作品,解释滤镜在调整光线、增加作品层次感上的作用。图文并茂干货的分享差不多持续了四五十分钟,小白用户也能对滤镜的选择了解个大概。之后抽奖和答疑在一个微信群里进行,可以参与滤镜的团购。300多人的群组也成了摄影爱好者的交流群,分享作品,相互点评。


  飞侠工作室透露,这样规模的微信群他们有十几个,而付费的线上、线下课程每个月都有好几场,内容从拍摄进阶到后期思路丰富且全面。
  摄影的出口
  网际飞侠和学院派的导师不同,时常在课程中提到 “市场思维” ,这也是他深受商业摄影师欢迎的原因之一。
  他说,能否在旅行中进行有意识的拍摄,给自己的作品找到良好的出口,比如在杂志、报纸上发表,上专业网站的头条或者把自己的作品售卖出去,用旅行中图片赚的钱来支持更远的行摄,这些都非常重要。
  作为Getty Images、CFP炙手可热的签约摄影师,碰到好的景,他的拍摄习惯是横竖构图、高低机位都会各来一张,为了图片“好用”,习惯性大面积留白。
  在他看来,构图与摄影师的联系最为密切,也是摄影师自己可以控制的部分。焦点在哪里,画面保留多少内容,不同的摄影师有不同的取舍。如何平衡画面中的各个因素,用二维表现三维,把构图变成本能是需要训练的。
  而按下快门远不是摄影的结束,而只是摄影刚刚开始。在创意后期里,二次构图、调整明暗对比、饱和度、元素性的合成,可以让一张平常的照片脱颖而出,成为作品。他曾在博客上公布2015年自己在视觉中国卖得最贵的10张照片,作品题材从繁华的都市、清晨的山景到江上的渔夫,汽车、金融、度假村是他最主要的客户,用途包括网络宣传、户外广告不等。


  用光线作画
  网际飞侠2005年拿起单反,初学摄影时拍过江西婺源,现在看来多少有些青涩,但片子充满画意。
  他说摄影源于儿时绘画梦想的延伸。“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画画,曾经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得奖。”随着学业的繁忙,后来画得比较少了,但对于色彩和光影的追求却从未放弃。随着工作的稳定,就用相机来替代儿时手中的画笔,延续起自己的梦,而摄影就是用光线在作画。
  光线塑造了主体的形状,赋予景物质感和立体感,为作品烘托气氛。在很多情况下,光线的品质决定了摄影作品是否能成功。所谓光线的品质,主要是指亮度和色温。


  影响光的品质因素很多,一天中的时间、季节和具体天气等,风光摄影没有所谓正确或者错误的光线。
  与光线紧密联系的就是色彩,色彩反映我们的情绪,也影响别人的情绪。 黎明前光线是冷色调的,忧郁的。随着太阳的升起,暖色调开始出现,体现出安静、祥和的气氛。 太阳跳出来,光线是暖色调,低角度的光线,凸显了大地的质感和轮廓。傍晚,日落和刚刚日落后,光线和日出前很相似,但更温暖,会呈现出更多的橘黄色。
  我们不能直接去控制风景中的色彩,但我们可以选择它们在画面中的去留。 色彩中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对比与和谐。色轮上相邻的色彩,就是和谐的;相对的,就是对比的。 捕捉画面中颜色的对比。有对比的颜色,可以给画面增加吸引力。颜色的对比不一定大,“动人春色不需多,万绿丛中一点红”,其实一个小范围的色彩反差,就会给整个画面增色不少。
  不同的天气对应不同的拍摄策略,通常来说,阴天并不是拍风光片的首选。不过,阴天的时候,光线反差低,均匀,可以记录更多的细节,想要拍好关键是突出色彩和大胆的构图。


  追逐是摄影与旅行的意义
  网际飞侠每年有4个月在世界各地旅行摄影,在接受我们采访时,他正带团远赴冰岛行摄,此前曾8次踏上冰岛这个神奇的岛屿,可以说是专家级的冰岛摄影师了,冰岛大使馆签证中心所展示的图片,也出自他之手。
  很多年前就开始自驾行摄的飞侠说,旅行的魅力在于,你永远预料不了下一秒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或是一夜大雪,却出现了不一样的冰雪天地。或是七彩极光,点亮璀璨星空。
  这一令人羡慕的职业,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就像冰天雪地里的绝美景致,虽然是旅行摄影师最向往的天堂,但也暗藏着不少汹涌,每年总会听到有摄影师因保护不当导致冻伤,严重者甚至需要截肢;冰岛最美也最危险的拍摄地点之一的冰河湖,经常有摄影师的三脚架被大浪冲倒,相机落水。


  为了拍到最美的极光,网际飞侠可以在天寒地冻的夜里连续不断地拍摄数个小时,回到驻地后,摄影团的其他人纷纷休息睡下,只有他,依然抓着相机,无比兴奋,毫无睡意,独自一人继续拍摄,连酒店门口的小景致也不放过。
  除了追逐世界的美景,他还时常提到那些在旅行中念念不忘的面孔。但凡是拍到人物摄影,都会想办法寄给被拍摄的人,留以纪念。之前在山西西口李家山,一个卖枣的老大爷说自己86岁了从来没有拍过彩照,通过数码相机看到自己的照片非常高兴。
  “我买了很多他的大枣,其实根本吃不完,就觉得这也是对他的一个安慰吧,或许会因为这个高兴一整天,何乐而不为?旅行路上经常会有老人与我聊天,说关于他们自己的那些老故事,我也会耐心地听,对于他们来说,倾听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了吧。”在那样一个平常不过的瞬间,记录下了一张张质朴的脸庞,或许是他们一生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彩色照片。而又或者今天照片中的一个湖泊,一片森林,明天的明天将不再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中。


  飛侠说:“我理解的风光摄影,不仅仅是一种记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情感抒发。风光是有情感的风景。”
其他文献
海西,指青海湖以西的广袤高原地区,这里拥有闻名遐迩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柴达木盆地、唐古拉山等著名自然景观。海西全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除汉、蒙、藏,还有回、土、撒拉族等民族。辖德令哈、格尔木两市,天峻、都兰、乌兰三县以及冷湖、大柴旦、茫崖,这次因为行程的安排,我的线路以冷湖、大柴旦、茫崖为主,所谓海西以西。  作为一名资深装备党,在获知本次行程之后首先考虑的倒不是景点攻略,而是器材
期刊
四川九寨千古情演艺中心,每天的表演从下午5点半开始到9点半结束,一小时一场,演的是九寨沟的历史。  8月8日晚9點17分,表演演到了“汶川地震章节”,就真的震了。台上灯光闪烁,十几个演员往台下跑的画面在网上广为流传。  “我真以为是演出的特效”,当时就在现场的周艺说,直到一个演员大喊了一声:“小心,地震了!”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的数据,本次地震震级为7.0级,震中位于九寨沟核心景区西部5公里处比芒
期刊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轻寒, 燕子双来去。明月不谙离恨苦。 斜光到曉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山长水阔知何处。
期刊
在犍陀罗故地寻找到法显和玄奘的足迹,我如此激动,还有一个更具体的原因:这是我们历险考察的长途中第一次在文化意义上的逆向幸遇。  我以前曾经说过,古代中国走得比较远的有四种人,一是商人,二是军人,三是僧人,四是诗人。  商人谋利,军人从命,他们的远行虽然也会带来一些文化成果,但严格意义上的文化企图却属于远行的僧人和诗人。  这四种人走路的远近也不一样。丝绸之路上的商人走得远一点,而军人却走得不太远,
期刊
关于中国公路,在官方的叙事里,有着种种光鲜亮丽的记录:1988年,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实现了中国大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至2012年中,中国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9.6万公里,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到2014年年底,这一数字增长至11.2万公里;中国高速公路保有量排名位居世界前列。  如果这样的数字过于干涩,那么美国人何伟以公路为线索沿着长城一路向西,开车横跨中国北方所写下的《寻路中国》就更具画面感
期刊
焦山望寥山  唐/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舉手来相招。
期刊
在台北美术公园的旁边坐落着一座英国都铎式的历史建筑,里面不定期地做一些展览,小切口大景深,讲述一个故事。  2014年初在台湾游览时所看到的是一个和桥有关的故事。  印在墙壁上和桥有关的诗,还有若干个形态各异的模型,勾起了参观者的地景记忆。  據说桥的起源是自然界偶然倒塌的树木或落石构成了河道天然的桥梁,后来人类自己动手砍伐树木而建造了独木桥。  不论哪个民族,对桥的印象都有相似之处。桥拉近点和点
期刊
在南中国海面上,水清沙幼。1992年夏季的一天,西沙群岛和往日一样平静,突然一声尖啸响彻天空。国产新型歼8Ⅱ型战斗机的机翼,首次划过了西沙群岛上空的空气,战斗机抖动着三角翼,以海军航空兵的方式,向西沙群岛致以问候。  一转瞬,天空只留下一道道航迹,战斗机编队在50米低空完成高难度机动动作后,飞向海的远方。  摄影记者的起飞  牟健为的兄弟姐妹都是美术家,这样的家庭氛围下,牟健为得到了长期的美学与艺
期刊
做一个世界的水手,奔赴所有的港口。19世纪,美国诗人惠特曼把这个句子写在自己的《草叶集》里。100多年后,一个中国人花2年多的时间自驾帆船全球环海一周,为它做了很好的注释。  生于山东泰安的翟墨是个艺术家,第一次见海,是去烟台看当兵的哥哥,附近有一个混装码头,臭鱼烂虾和柴油味,让他对海的印象不佳。到海边写生,看着海浪一次次拍打沙滩,他也觉得枯燥无味。  然而,1999年到新西兰办画展,停满帆船的奥
期刊
一首诗,或许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在当代新诗人中,以“桥”作为抒写对象的,究竟谁的创作量最丰富,谁的“桥”诗最有争议性或最具爆发力,从1917年到今天,读者心目中的“桥”诗,它的语言、意象、音乐、感觉的重量,以何种标准才能测出它真正的深度、纯度与厚度?  假借“桥”来剖析凸显历来诗人的特别观察所得,莫非以最确切的诗例为证,把笔者曾经阅读过的“桥”诗,通过警句式的选录,或许会得到某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