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的发展,使得城市中超长结构,多塔式结构或不规则形态的建筑物层出不穷,尤其是有特殊要求的地下防水的超大面积地下建筑的涌现。一种混泥土刚性接缝技术——后浇带诞生了,此技术主要适用于设置柔性变形缝困难的结构部位以及后期变形趋于稳定的结构部位。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应用于解决高层主体与底层裙房出现的差异沉降、超长建筑、变形等引起的裂缝时,即可以缩短工期,简化设计结构,降低投资,又可以提高施工速度,从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技术;设计施工;工艺
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这项技术的相关处理方法并没有体现在设计图纸上,特别是现在实行的设计和规范对后浇带的具体做法都各有要求,如果施工单位不能领悟设计意图,就很难把握施工的技术要点,就很难处理一些关键环节发生的问题,因此要使这一技术发挥出真正的意义,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才能更好应用与建筑工程中。
一、简述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
建筑施工中经常会用到混泥土后浇带技术,这是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温度以及不均匀收缩会引起现浇钢筋结构发生裂缝,如不对这些危害很大的裂缝加以预防,整个工程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内容严格执行,在地板、墙体以及梁板之间设置一个施工缝,将混泥土结构分成几个部分,在内部构件发生完全收缩后,再进行施工缝的混泥土浇捣,以这种形式将单独的结构连成一体。通常低温天气是最佳的施工时间,同时也可以确保施工效果。还要注意将含有铝粉的混泥土添加到水泥中会提高水泥的强度,而且必须杜绝不同混泥土之间因出现裂缝而削弱其结构强度。
普遍使用的后浇带分为三种类型:沉降后浇带,这种方法旨在解决沉降差现象;温度后浇带,这种方法主要解决因温度发生的拉裂问题;伸缩后浇带,此法用于解决一些大面积建筑的同时收温度影响以及砼收缩产生裂缝的后浇带施工中。
二、后浇带技术分析
(一)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后浇带技术的设计分析
在进行设计后浇带技术时,必须以严格遵守设计原则,保障其实际的作用效果。在前期,应做到结构细化,量化,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力对混泥土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为前提,确保实际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后期施工中,进行浇筑时,必须对温差和收缩应力进行再次计算后再进行结果叠加,使其低于后浇带混泥土抗拉应力,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缝发生,又可以避免永久伸缩缝的设置,保障了工程的整体性。在设置后浇带施工时,要以实际工程情况为依据,充分考虑后浇带的作用效果,避开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使内应力分布均匀,通常状况下,后浇带的宽度应控制在0.8——1米之间。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分为平直、T字、V型等。在选择后浇带处的钢筋材料时,最好选择搭接接头火势直通加弯的形式,以避免混泥土结构因温度对其影响过大而发生胀缩、干缩等质量问题。针对沉降后浇带方面考虑,都会将焊接位置预留出来,稳定沉降结构之后,对其内部钢筋材料进行焊接。挑选一些受力小、不易变形的位置进行后浇带的设置,与此同时还要避开积水多的地方,必要时可能过添加防水性能来提高后浇带后的防水能力,杜绝渗水漏水情况的发生。在混泥土结构趋于稳定后,一般情况下在两边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两个月进行浇筑工作。
(二)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分析
由于后浇带施工的工程量小,耗材少,施工简单,因此往往很多施工企业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难以保障后浇带的结构质量。因此要求施工在开工前务必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混泥土搅拌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振捣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在后浇带技术的运行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其齐全性,安全性;在进行浇筑之前,应清除后浇带接缝中的堵头板、杂物、垃圾及铁丝网等杂物清理干净,之后用水清洁湿润其表面,以避免杂物对后浇带结构的影响,确保建筑的整体性,避免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实际施工中,要将混凝土材料的试配工作做好,所有计量要确保准确性。在搅拌混凝土材料时,其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上,从而保障材料能够搅拌均匀。在结束搅拌后,为了降低混合料坍落度受损,以及水分的缺失,必须在一小时之内参加工程施工。在浇筑过程中,振捣工作一定要到位,保证材料分布均匀,从而确保结构的密实度。
三、后浇带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标准的设置
由于建筑的高度和长度的不同,在设置后浇带道数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在施工便利的位置,避开竖向的构建结构。其具体要求有: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具体的后浇带形式,凹形、凸形、平直以及阶梯式。其次、满足收缩的应力以及温差后,使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后浇带结构的间距以及位置。一般后浇带的间距为20—30米,宽度在0.8—1米之间。第三、确保后浇带的梁和板之间保持连贯不能断开状态。如出现梁与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则可以先把受力的钢筋断开,在补齐混泥土结构后进行焊接;如两者之间的间隙较小,便可一次性进行钢筋配足,确保后续施工的进行。第四、进行基础垫层施工时,要先将基础垫层降低50—100厘米,主要目的在于清除积水垃圾以及对施工裂缝进行处理。第五、尽量保持板结构为斜缝。
(二)后浇带技术应用于基础梁以及地板中
在基础梁及板的后浇带施工阶段,一般采用压型钢板为侧模木方为支撑。具体施工技术要点有:首先、将基础梁、底板中的钢筋网片实施固定,在利用模板、密致材料进行充实填满,以避免砂浆流入其中。同时,为了确保基础梁以底板的防水功能,最好在底板下降垫层加厚40厘米,并铺设橡胶止水带及防水卷材。并将止水带设置为20厘米宽,伸入内部结构10厘米。其次、在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时,要及时进行清理,并于后浇带的两侧砌筑能够皮砖,同时要注意的是需使用多层板覆盖在皮砖上方。再使用防水砂浆将其空隙堵严,避免水及杂物被带入到其中。最后、当后浇带两侧的压力值达到1.2MPa时,就可以拆除压型钢板。在进行浇筑前,需要先将杂物清除干净,并采用高压水柱进行检验。
【结束语】
综合以上叙述,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日趋增多,因此,后浇带技术也被广泛的推广起来,这不仅提高了主楼高层与地层裙楼之间的连接问题,而且对于楼群之间的沉降差异问题也能很好的解决,以及因钢筋混凝土收缩或变形引起的质量问题等等,利用后浇收缩带或者后浇温度带可以将工程质量提高,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工程施工步骤的实施,由此可见,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彻底从根本上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相关施工企业务必要对前人的经验进行高度总结,且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制定各种有效的施工方法,进而将后浇带施工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
参考文献
[1]栗四海,李根.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8:357.
[2]曾照.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0:271.
[3]盛利.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与施工[J]. 民营科技,2012,10:292.
[4]左盛. 浅议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13,10:83.
[5]郝战军,李博.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要点分析[J]. 河南科技,2013,05:137-138.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技术;设计施工;工艺
后浇带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设计和施工质量的好坏对建筑结构的性能和经济效益有直接的影响。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这项技术的相关处理方法并没有体现在设计图纸上,特别是现在实行的设计和规范对后浇带的具体做法都各有要求,如果施工单位不能领悟设计意图,就很难把握施工的技术要点,就很难处理一些关键环节发生的问题,因此要使这一技术发挥出真正的意义,就要对其进行相关的研究探讨才能更好应用与建筑工程中。
一、简述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技术
建筑施工中经常会用到混泥土后浇带技术,这是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的温度以及不均匀收缩会引起现浇钢筋结构发生裂缝,如不对这些危害很大的裂缝加以预防,整个工程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因此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按照设计规定的内容严格执行,在地板、墙体以及梁板之间设置一个施工缝,将混泥土结构分成几个部分,在内部构件发生完全收缩后,再进行施工缝的混泥土浇捣,以这种形式将单独的结构连成一体。通常低温天气是最佳的施工时间,同时也可以确保施工效果。还要注意将含有铝粉的混泥土添加到水泥中会提高水泥的强度,而且必须杜绝不同混泥土之间因出现裂缝而削弱其结构强度。
普遍使用的后浇带分为三种类型:沉降后浇带,这种方法旨在解决沉降差现象;温度后浇带,这种方法主要解决因温度发生的拉裂问题;伸缩后浇带,此法用于解决一些大面积建筑的同时收温度影响以及砼收缩产生裂缝的后浇带施工中。
二、后浇带技术分析
(一)建筑工程中所使用的后浇带技术的设计分析
在进行设计后浇带技术时,必须以严格遵守设计原则,保障其实际的作用效果。在前期,应做到结构细化,量化,以减少温度和收缩力对混泥土结构所产生的影响为前提,确保实际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在后期施工中,进行浇筑时,必须对温差和收缩应力进行再次计算后再进行结果叠加,使其低于后浇带混泥土抗拉应力,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缝发生,又可以避免永久伸缩缝的设置,保障了工程的整体性。在设置后浇带施工时,要以实际工程情况为依据,充分考虑后浇带的作用效果,避开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使内应力分布均匀,通常状况下,后浇带的宽度应控制在0.8——1米之间。其形式也多种多样分为平直、T字、V型等。在选择后浇带处的钢筋材料时,最好选择搭接接头火势直通加弯的形式,以避免混泥土结构因温度对其影响过大而发生胀缩、干缩等质量问题。针对沉降后浇带方面考虑,都会将焊接位置预留出来,稳定沉降结构之后,对其内部钢筋材料进行焊接。挑选一些受力小、不易变形的位置进行后浇带的设置,与此同时还要避开积水多的地方,必要时可能过添加防水性能来提高后浇带后的防水能力,杜绝渗水漏水情况的发生。在混泥土结构趋于稳定后,一般情况下在两边混凝土结构浇筑完成后两个月进行浇筑工作。
(二)后浇带技术的施工分析
由于后浇带施工的工程量小,耗材少,施工简单,因此往往很多施工企业对其没有足够的重视,从而导致了难以保障后浇带的结构质量。因此要求施工在开工前务必做好准备工作,例如:混泥土搅拌设备、运输设备以及振捣设备等等,这些设备在后浇带技术的运行中都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必须确保其齐全性,安全性;在进行浇筑之前,应清除后浇带接缝中的堵头板、杂物、垃圾及铁丝网等杂物清理干净,之后用水清洁湿润其表面,以避免杂物对后浇带结构的影响,确保建筑的整体性,避免渗水漏水等质量问题的发生。在实际施工中,要将混凝土材料的试配工作做好,所有计量要确保准确性。在搅拌混凝土材料时,其时间应控制在2分钟以上,从而保障材料能够搅拌均匀。在结束搅拌后,为了降低混合料坍落度受损,以及水分的缺失,必须在一小时之内参加工程施工。在浇筑过程中,振捣工作一定要到位,保证材料分布均匀,从而确保结构的密实度。
三、后浇带技术的具体应用
(一)标准的设置
由于建筑的高度和长度的不同,在设置后浇带道数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选在施工便利的位置,避开竖向的构建结构。其具体要求有:首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具体的后浇带形式,凹形、凸形、平直以及阶梯式。其次、满足收缩的应力以及温差后,使用科学的方法计算出后浇带结构的间距以及位置。一般后浇带的间距为20—30米,宽度在0.8—1米之间。第三、确保后浇带的梁和板之间保持连贯不能断开状态。如出现梁与板之间的间隙过大,则可以先把受力的钢筋断开,在补齐混泥土结构后进行焊接;如两者之间的间隙较小,便可一次性进行钢筋配足,确保后续施工的进行。第四、进行基础垫层施工时,要先将基础垫层降低50—100厘米,主要目的在于清除积水垃圾以及对施工裂缝进行处理。第五、尽量保持板结构为斜缝。
(二)后浇带技术应用于基础梁以及地板中
在基础梁及板的后浇带施工阶段,一般采用压型钢板为侧模木方为支撑。具体施工技术要点有:首先、将基础梁、底板中的钢筋网片实施固定,在利用模板、密致材料进行充实填满,以避免砂浆流入其中。同时,为了确保基础梁以底板的防水功能,最好在底板下降垫层加厚40厘米,并铺设橡胶止水带及防水卷材。并将止水带设置为20厘米宽,伸入内部结构10厘米。其次、在完成混凝土结构浇筑时,要及时进行清理,并于后浇带的两侧砌筑能够皮砖,同时要注意的是需使用多层板覆盖在皮砖上方。再使用防水砂浆将其空隙堵严,避免水及杂物被带入到其中。最后、当后浇带两侧的压力值达到1.2MPa时,就可以拆除压型钢板。在进行浇筑前,需要先将杂物清除干净,并采用高压水柱进行检验。
【结束语】
综合以上叙述,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施工项目的日趋增多,因此,后浇带技术也被广泛的推广起来,这不仅提高了主楼高层与地层裙楼之间的连接问题,而且对于楼群之间的沉降差异问题也能很好的解决,以及因钢筋混凝土收缩或变形引起的质量问题等等,利用后浇收缩带或者后浇温度带可以将工程质量提高,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简化工程施工步骤的实施,由此可见,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就越来越明显。因此,为了彻底从根本上提高后浇带施工技术,相关施工企业务必要对前人的经验进行高度总结,且根据实际的工程需求,制定各种有效的施工方法,进而将后浇带施工技术提高到一定程度。
参考文献
[1]栗四海,李根. 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J]. 科技致富向导,2013,08:357.
[2]曾照.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0:271.
[3]盛利. 论建筑工程后浇带结构设计与施工[J]. 民营科技,2012,10:292.
[4]左盛. 浅议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 城市建筑,2013,10:83.
[5]郝战军,李博. 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要点分析[J]. 河南科技,2013,0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