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大国的核心

来源 :中国机械·装备制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的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的大中型河流上,其中长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澜沧江、黄河和怒江等主要干流上,装机容量约占可技术开发量的60%以上,国家一直重视和鼓励支持水能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截至201 7年底,我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4亿千瓦,占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的20%。
  世界水电大国
  截至2017年末,已投运的单机额定容量50万千瓦以上的巨型机组如下:
  “十三五”开始,陆续开工建设建成投运的还有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溪洛渡、向家坝等大型水电站,形成了西南地区水电基地,并已将电力外送到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
  根据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最近发布的信息,金沙江上的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白鹤滩等四座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超过4600万千瓦,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年发电量2000亿千瓦时。向家坝水电站80万千瓦机组已于2012年9月投产发电。溪洛渡水电站在中国排名第二,世界排名第三,首台机组已于2013年投产发电。
  据水力规划总院预测,我国水电技术可开发容量为5.5亿千瓦-5.8亿千瓦,到2020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3.6亿千瓦,约占技术开发量的62%左右,其中小水电可达到8000万千瓦。
  规划“十三五”末,抽水蓄能机组新增装机规模预测将达到5000万千瓦,今后若干年内,水电新建装机容量将保持年投运800~1000万千瓦的增长幅度。
  水电的核心是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贡献。我国在发展大型水电站中,既有多功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良好机遇,又有一系列关键技术创新发展难题的挑战,比如在西南地区发展的大型水电站中,我们水电战线上的科技人员就攻克了高地震区,高拱坝,高水头,大泄流量等世界级的难题。
  水电的发展,对能源与水资源管理的贡献,不仅仅局限于国内电力生产或区域防洪。从能源角度看,水电还可通过蓄水、调节容量和负荷等特有的手段稳定地区电网系统,并通过与核电、火电的联合运营方式来降低成本。
  目前,世界上已投运的混流式水电机组的单机额定容量最大为70万千瓦的水电站有:美国大古力水电站(3台×70万千瓦)、巴西依泰普水电站(18台×70万千瓦)、中国三峡水电站(32台×70万千瓦)、中国砻滩水电站(4台×70万千瓦)、中国向家坝水电站(8台×80万千瓦)、中国溪洛渡水电站(18台×77万千瓦),转轮直径最大为三峡工程的10.4米。
  已投运轴流式水电机组最大单机容量为我国福建水口水电站,单机容量200MW。最大转轮直径为葛州坝水电站,转轮直径11.3米。
  设备国产化成功之路
  1986年,三峡工程机组的机电设备论证报告开始起草讨论。在初步设计阶段,机械、水电两部、水科规划院、长江设计院和东方、哈尔滨电机厂的技术人员经过全面补充论证后,推荐单机容量为70万千瓦装机26台,电站装机容量1820万千瓦。
  在招投标过程中,顶层决策十分重要。三峡工程所运行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关系到整个枢纽的安全、可靠运行和综合效益的发挥。在三峡工程论证阶段,东方电机公司、哈尔滨电机公司开始无法独立承担设计和制造工作,但单靠采购国外先进设备,不仅增加工程费用,也会产生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党中央和国务院采用了市场换技术的正确决策,时任副总理邹家华同志要求三峡总公司采购设备合同和技术转让合同必须同时签约才有效,具体原则是:市场换技术、联合设计、合作制造、技术转让逐步实现国产化。
  国家对三峡工程水电机组的制造高度重视,在“七五”、“八五”、“九五”、“十五”期间,均设立了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攻关项目。而中国水电装备的实力,也通过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得到了快速提升。
  三峡工程电站左岸14台机组招标时,国内还没有能力入围,基本上由国外企业一一法国阿尔斯通和德国西门子以及福伊特公司提供12台机组,只留出2台机组分别由东方电机公司、哈尔滨电机公司制造。但由于三峡工程左岸国内为主承担制造的2台机组性能优良、质量可靠,得到了用户信任,到三峡右岸的12台机组招标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外企业中标4台机组(阿尔斯通公司),国内企业中标8台机组一一分别由东方电机公司和哈尔滨电机公司各得标4台:地下厂房的6台机组中,国外阿尔斯通公司、国内东方电机公司、哈尔滨电机公司各得标2台,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格局。
  其中,东方电机采用了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自主创新的蒸发冷却技术。蒸发冷却水轮发电机组自投运以来,系统运行状况良好,机组温升数据正常,至今未发生因蒸发冷却系统故障而导致机组跳闸停机事件,获得了用户好评。
  三峡工程在2012年8月份右岸地下厂房最后一台70万千瓦机组正式并网发电,这标志着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全面建成,并投入商业运行。
  到目前为止,三峡工程左岸、右岸及地下厂房的水电机组的性能全部达到了国外同等水平,运行稳定,质量等各项指标优于左岸进口机组。而三峡工程经过20年的建设,在发电、航运、防洪以及输电送出工程试验性蓄水等方面已经具备了整体竣工验收条件。
  已建成的向家坝水电站,8台单机容量80万千瓦,哈尔滨电机公司中标4台,法国阿尔斯通公司(ALSTOM)中标4台,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仅次于湖北宜昌的三峡电站和位于四川雷波县与云南永善县交界处的溪洛渡电站,是我国第三大水电站。
  已建成的溪洛渡水电站18台单机容量77万千瓦,东方电机中标右岸9台(到2013年底已投运并网发电6台),哈尔滨电机中标左岸6台(到2013年底已投运并网发电3台),德国福伊特公司(VOITH)中标左岸3台(到2013年底已全部投运并网发电)。18台机组全部投运指日可待,目前左岸电站投产机组已配合电网通过大电网试验。溪洛渡将是中国第二大、世界第三大水电站。
  截至2014年3月,我国跨区域输电量已经超过4000亿千瓦时,折合煤电装机容量超过8000万千瓦。
  正在建设的乌东德水電站12台单机容量8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由德国福伊特公司承担制造,计划于2019年首台机组投运并网发电。
  正在建设的世界单机容量最大的白鹤滩水电站16台/百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分别由东方电机公司、哈尔滨电机公司各承担8台,机组主要零部件开始陆续交货,头2台水轮机精品座环已于2017年12月份发往建设工地,计划于2019年末首台机组投运并网发电。
  通过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向家坝、溪洛渡等水电站提供设备的实践:东方电机、哈尔滨电机都建立了先进水力试验台,并且完全掌握了水轮机水力设计、试验和模型制造技术:掌握了巨型水轮机转轮的制造技术、水轮发电机风冷却技术、水轮发电机的主绝缘技术、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的推力轮承技术,以及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大部件结构优化和刚强度分析等技术。
  如今我国的大容量水轮发电机组制造技术已经跨入世界先进行列,我国水电设备制造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只能制造12.5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到能制造55万千瓦、70万千瓦、8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特大型水电机组,全部实现了国产化。
  在整个工程进行中,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关心和用户的积极支持,制造厂与用户的紧密合作,这是一条成功的经验。现在我们有信心争取在2020年前制造出百万千瓦级巨型水轮发电机组,成为世界领先。
其他文献
“用户的使用是我们企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使用实践是评价企业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也是办成“百年老店”的基础。”——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参与了我国精密机床会战的中国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一直都对“用户评价”有着很深的“执念”。尤其是近年来一批老牌机床企业的倒闭、破产,以及外资牌与自主品牌机床企业“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强烈反差,使得这位“不关心机床行业30年”的老领导,又开始频繁调研奔走呼吁,并在不断
期刊
国内机床行业,大连光洋因为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而备受关注,即打造涵盖数控系统、伺服驱动、电机、传感、数控机床及机床关键功能部件的完整技术链和产业链,秉承用户工艺引领,与用户协同创新的“光洋模式”。  要知道,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机床厂商走的都是“专精特”的路子,关键零部件和数控系统往往依靠产业链协作。而光洋旗下的科德数控机床的自主化率已经达到95%。  在光洋看来,做全产业链开发是实现现阶段核心竞
期刊
受大气污染日益加重的影响,从去年开始,华北、华东地区进行了大面积煤改气,散煤燃烧在上述地区一度被禁,包括居民取暖、做饭,中小企业工业锅炉,几乎全部被取缔。散煤的口子收紧后,人们发现,华北地区的空气质量确实变好了:与2016年11月13个重污染天气相比,今年11月同期,仅有3天重污染天气。  然而,没有规划的“一刀切”和运动式打法,造成的负面效果也很快显现:今年入冬以来,华北和华东地区遭受了严重气荒
期刊
我从1979年至今先后与日本、德国、意大利、美国、英国等国的二十几位设备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工作学习和谈判技术交流,学到了他们对工作认真的态度和对技术的精益求精,也在谈判和出国的机会里学到了当今先进设备的高端技术,同时,也通过事实证明了我们并不比外国人笨。  中外机床从业人员的差别  在于敬业精神  1989年德国DORRIES公司二位工程师在中国安装数控立车机床,连接安装意大利夹具时发生了故障
期刊
现在,中国机床行业企业的压力非常大。首先是工业4.0浪潮兴起以后,数控巨头西门子、发那科都积极布局,我们得紧跟,不跟的话,企业就会面临巨大困难:再看国内机床行业,领头的一些国企都发生困难。大家都在问,04专项国家砸了这么多钱,是不是没有产生什么效果?与此同时,国内正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市场需求发生重大转变,机床产业也面临升级转型的压力。  我们到底能不能做好机床,怎么有效缩小和国外机床厂商的差距?
期刊
2018年一季度,我国发用电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的增长态势,发电量和同比增速均处于近年较高水平,实现超预期增长。但考虑到此前连续三年增速低于5%的情况,目前的增速仍属于恢复性增长,契合了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发展态势。  中国电力市场的需求状况也影响到了我国电力设备的发展。“十三五”以来,我国发电设备行业在相关政策的影响下,调整力度加大,火电设备产量低速增长,对前期高速增长阶段积累的过剩产能形成了压力。
期刊
大国与强国本质的区别,集中到一点,就是“自主建设” 所造就的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不同。自主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所拥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核心技术的竞争力,一个是自主品牌创优能力建设所创立的中国品牌占有市场份额的竞争力。两大核心竞争力,具有领先优势就是强国,不具有领先优势再大也不强。  到2017年底,中国地铁城市之多、线路之长和客运量之高已居世界前列,上海、北京已是全球最大
期刊
很多企业都在追求大规模,但规模的关键不是最大,而是有效。是不是有效规模,要看是否由价值客户贡献,非价值客户贡献的规模没有意义,我们常常被规模掩盖就在这个地方。  “规模”的三个魅力  规模的价值没有我们想象的大,因为它和顾客没有关系。但在经营元素上,规模又是一个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规模有3个基本的魅力:  1.让企业在行业中有个位置,但并不决定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  2.一定的规模对整合资源有帮助
期刊
沸沸扬扬的中兴事件让中国制造业“芯痛”不已。  不只是芯片,我国的高端数控机床产业也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前段时间,由于数控系统、轴承、滚珠丝杠这几个进口的关键零部件没货,整个机床行业的设备合同交付期都受到了影响!有的进口数控系统断货,对方说,不是不给你而是没有货!”提及此事,一机床行业的内部人士很激动,“想一想,如果像中兴事件那样,对方宣布不供给中国,那我们不就死掉了?!”  中国制造业基础薄弱,
期刊
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的基本路径,是以创新驱动、工业强基和优质制造为基础,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绿色制造和服务型制造为两翼。  中国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效率增速过缓、质量基础相对薄弱、资源利用效率偏低、行业信息化水平不够高等六大问题,这已经是共识。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从效率、效益、质量入手,着力自主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打造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的制造业。那么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