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株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速

来源 :中国经济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yq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创新,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下称“中车株机”)从来都是先行一步,而且从不止步。
  选拔年轻干部,干部队伍35岁以下占比19.7%;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平均每年5%左右增幅;绩效工资占员工收入比例从2013年的15%增加到59%,薪酬分配真正体现价值创造……这些鲜活的數字背后,源于中车株机“改革三年行动”中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
  作为中国中车旗下核心子公司和湖南千亿轨道交通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中车株机自1936年创建以来,创造了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诸多纪录,形成以电力机车、城轨车辆、动车组三大主业为核心,重要零部件、维保等业务协调发展的“3 X”产业格局。
  中车株机人力资源部部长吴艺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近年来,中车株机主动求变,构建基于战略目标的任务制绩效管理体系,持续深化国企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行“两制一契”(聘任制、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全员定岗定编、薪酬体系优化等一系列改革举措,为中车株机“改革三年行动”加足马力。
  中车株机投资与规划部部长傅维臣认为,在中车株机,三项制度改革已经推行很多年,并且坚持了下来,形成常态化的运作机制,让广大干部员工从骨子里认可,“改革不仅走在前面,而且坚持如一,更重要的是公司领导以上率下,这是我们三项制度改革的三大特点”。
  改革激活了人的动力,驱动高质量发展。中车株机已经成为我国轨道交通整车走出去的一张名片。中车株机总经理傅成骏介绍,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践行者和受益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中车株机海外订单总额超过630亿元,是之前总和的5倍。
  今年,中车株机出海加速——2月27日,为墨西哥蒙特雷轻轨3号线研制的轻轨列车上线运营;4月11日,为马来西亚研制的混合动力米轨动车组上线运营;5月31日,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下线……

强队伍:干部“能上能下”,打破“铁交椅”


  干部能上能下是市场机制的必然要求。然而,毋庸讳言的是,这一点在不少国企的现实运作中常常难以落到实处,成为企业激发人员活力的一大障碍。
  吴艺认为,要想培养好、选好、用好干部,让“千里马”不被埋没,必须打破“铁交椅”,让干部“能上能下”,不以辈分论英雄,为各成员提供公平开放的发展机制。
  选人用人是篇大文章,如何选?以业绩为基础,中车株机遵循“四历(力)一品”原则——资历、阅历、经历、能力“四历(力)”是必要条件,品德则是一票否决条件。
中车株机公司城轨事业部,一列列轨道交通整车整装待发。

  时针回到去年6月,已经从事技术工作近10年的王辉一如往常打开OA办公系统,一条公开选拔中层管理者的通知映入眼帘,“运营与信息管理中心信息管理部业务经理”岗位让他心头一颤。
  近年来,中车株机朝智慧企业转型,今年初成为湖南第一家全国“智能制造标杆企业(第四批)”,建成全球首个轨道交通转向架智能制造示范车间,信息化建设无疑居于重要一环。王辉渴望挑战这一重要的管理岗位。
  不过,他随即陷入矛盾之中。如果走上管理道路,必然会迎来全新的挑战。“并且,我的前面还有这么多前辈……我真的行吗?”王辉说。
  最终,他决定把握机遇,展示自我,大胆竞聘,成为了中车株机一名年轻的中层管理干部。
  吴艺介绍,针对中层干部,中车株机制定了月、季、年度等多维度的绩效考评体系,让绩效结果与薪酬兑现和职务调整紧密相连,将经营压力、市场压力有效地传达到干部的双肩,督促中层干部履职尽责,要求中层干部立足组织全局系统思考,优化岗位工作。
  如此一来,担当作为、想事干事的作风在队伍里蔚然成风。王辉表示,综合、量化的考评体系,让他对公司要求和自身目标更加清晰。
  2013年以来,中车株机搭平台、选良将,组织中层干部公开选拔近40次,补充了180余名年轻干部。目前,中车株机35岁以下干部占比19.7%,锻造了一支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
  干部不只能上、也能下。
  中车株机以“两制一契”改革为切入点,分类制定《聘任协议书》《任期协议书》和《年度目标责任书》,加强契约化管理,对全体中层干部进行任期考评,无论是选拔任用、培养锻炼,还是管理监督、激励约束和退出,均以此为据。
  更重要的是,“一把手”以上率下,以身作则。今年4月26日,中车株机召开《中国中车“十四五”发展战略纲要》宣贯大会,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总经理傅成骏与中层管理者代表现场签约了“两制一契”。这是积极落实中车株机“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的生动实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中车株机正在修建一个特殊的展馆,将要摆放的展品是一件发生故障的产品。傅维臣说:“这是董事长特意安排的,就是要做成一块警示牌,让大家时刻保持警惕、保持清醒。”
  近年来,中车株机中层干部中有30多人被降职、降级或免职,队伍的危机意识和市场意识被激活。

提效能:员工“能进能出”,打破“铁饭碗”


  “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间,伴随主营业务的快速扩张和产能急剧增长,中车株机形成以轨道交通国内市场为主体,海外、新产业为两翼的业务形态,其销售收入及员工收入实现较大提升。
  然而,人员冗余、结构不合理、工作效能不高、忙闲程度不均衡、人工成本压力较大等问题也冒出了头。
  中车株机意识到,为提升人力资源效率,必须打破“增人才能增产,增产就要增人”的怪圈,必须快速提升全员劳动生产率,在经营质量上全面跟上,甚至超越全球顶尖的轨道交通巨头。   2013年起,中车株机启动定岗定编项目。2019年,中车株机启动定岗定编“回头看”,完成岗位重新定编,共核减编制数437个。2021年,中车株机再次启动定岗定编“回头看”,将此纳入常态化管理……
  吴艺表示:“表面看,定岗定编是企业管理的常规动作,但是难就难在坚持,难在细化,我们已经连续做了8年,从未停过。”
  定岗定编以事为中心,因事设岗,让职责明确、事职相符。人事部门通过工作写实、人员访谈、实地观测、数据分析等方式多管齐下,全面梳理中车株机总部所有部门与职位工作职责,核定职位工作的饱和度。
  以此为依托,中车株机将工作成效直接与各单位党政领导绩效考核结果以及单位总体绩效投入挂钩,让“人人头上有指标,千斤重担大家挑”。
  然而,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深化改革。在定岗定编成果落地中,一份新的“问题清单”摆在眼前:生产不均衡、管理基础较为薄弱、人工成本管控意识不强、冗员消化畏难情绪严重……
2021年5月31日,中国首列出口欧洲双层动车组在中车株机公司下线。

  为此,中车株机从总体思路、组织管理、保障措施、目标设置及分流手段、实施路径等方面破题,“对症下药”——制定人员分流安置配套办法、相关激励及约束机制、人员退出淘汰机制等,动态地管控人员总量,最大限度地消化生产不均衡造成的人员刚性需求,以此实现存量优化和增量提质。
  对一些违规行为,中车株机则采取“零容忍”的态度,员工能进、也能出,果断处理甚至是开除违反公司相关规定的员工,坚决打破“铁饭碗”。

激活力:收入“能增能减”,打破“铁工资”


  中车株机员工周平是三项制度改革春风的受益者之一。
  他于2012年进入中车株机原制造服务中心,此后几经调任多个岗位,从2014年至今,周平每年的年度绩效均被评为A。
  他的敬业和努力得到了最实在的回报。周平说,因年年得“A”,他的年收入每年增加10%以上。
  绩效管理决定收入水平的薪酬结构,打破了“铁工资”,既在员工中拉开收入分配差距,也让员工“收入能增能减”。改革激活一池春水,中车株机涌现了许许多多像周平一样想干事、能干事的业务骨干。
  吴艺介绍,在实施绩效管理之前,同一层级收入差距很小,一个月的高低差额可能仅200元,“现在,绩效工资占比达到59%,同一个部门同一类岗位,绩效A和绩效C之间的差距达到1/3,甚至更大。这样一来,吃大锅饭的人少了,肯干活的人多了”。
  在全面开展绩效管理的基础上,中车株机深入优化薪酬体系,构建了“四位一体”的薪酬管理体系,与绩效管理、专项业务管理、职业发展管理、职位层级管理对接。
  全員绩效管理和专项业务激励为变动薪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和个人贡献正相关,员工职位、职业晋升同样与工作绩效强关联。
  中车株机还根据各个生产制造单元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工资总额与产量、目标成本节约挂钩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对于各分子公司,构建了工资总额与销售收入、净利润挂钩的工资总额决定机制。
  傅维臣说,按照这一制度考核,不同子公司的负责人收入差距达到1倍,真正实现收入与业绩挂钩,既传导了压力,也激发了活力。
  激扬的改革,看得见的活力绽放。绩效工资在员工收入中的占比大幅增加,这种薪酬分配背后是价值创造。周平说,员工收入增多的同时,幸福感也越来越强。更重要的是,自身获得切实的成长。
  激扬的改革,看得见的增效降本。2020年,中车株机各生产制造单元实施工资挂钩机制,提高了效率。2020年7月14日,中国首个出口伊斯坦布尔地铁列车下线,创造了6个月新造地铁列车的同行业世界纪录。
  奋进新时代,改革立潮头。中车株机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的篇章没有止步,“改革三年行动”的故事仍在续写。
  展望“十四五”,中车株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周清和说:“我们将朝着建设‘智慧株机’的目标前进,致力成为中国中车最骄傲的子公司。”
其他文献
我生长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都是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人,家里一直很静很静。从小我家就没有一般家庭那样丰富的语言交流,我也因为缺少语言交流而变得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在我还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妈妈已经感觉到我的不“正常”,开始了她的“特殊”计划。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带我到全国各地游玩,让我见识外面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接触不同地方不同年龄的人,鼓励我大胆地和他们交流沟通。记得有一次,妈妈带我去北京
  
期刊
br
【摘 要】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局限在教材文本中,还需要收集、整合、运用大量有效的资源作为补充,在学生感知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充分落实拓展的资料,将资料作为学生理解文本、把握主题、落实运用的重要载体。本文因此提出要印证还原,借助资料精准理解文本;“明向”奠基,借助资料深入解读主题;实践迁移,借助资料高效语用训练。  【关键词】印证还原 明向奠基 实践迁移 资料拓展  语文教学一直都倡导积极、开放的课堂质态
动手操作是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必要手段,是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过程。从最简单的摆一摆、拼一拼开始,激发“做”数学的兴趣。课堂合作学习中“做”数学。家庭作业中“做”数学,是一个现实的体验、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强调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活动,对学生理解数学有重要作用,以“做”数学启发学生思考,追究知识的本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是意识的伟大培育者,又是智慧的创造者。”多种
【摘 要】好的数学问题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引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将数学学习引向深度思考中。在课堂上,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的思维放飞,逐渐形成数学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探究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问题 数学活动 数学思维  “用字母表示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律及简
我听说,如果世界核大战爆发,人类都将毁灭,而地球将成为蟑螂横行的世界,是这样的吗?  ——丽水 贺 斌    我希望世界和平,核大战永远不要发生!  不过我想,你的问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蟑螂是不是真的那么强?  说实话,蟑螂真的很“强”。早在2.8亿年前,蟑螂就在地球上出现了,它们历经造山运动、陨石大撞击、多次冰河期……曾经的一代代地球霸主都先后灭绝,而它们一直生存到今天;它们不愁吃喝,几乎所有的
【摘 要】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美术作品中,我们能够欣赏到大量以“线造型”为主要表现手法的作品,也充分感受到富于变化的线条所产生的独特艺术魅力。儿童“线造型”写生是以生活为素材,以线条的形式美感为目的,在写生的同时融入自己的所感所想,用自己的理解表现画面,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造型能力和表现能力。  【关键词】循序渐进 方法引领 多样评价  线条是一种神奇的符号。在古今中外的很多美术作
朋友之道    阿林你好,我是一个残疾女孩,但我并不因此自卑。和其他女孩一样,我也虚荣,也爱美,但不同的是,我比其他女孩的妒忌心要强得多。  初一时,我认识了玲,我们渐渐成了好朋友。可是她的同桌苗苗却使我们渐渐疏远了。苗苗总缠着玲,我很讨厌她。初二我认识了现在的好友——妤,但我很讨厌妤的同桌倩。经常地,妤和我在一起的时候会被她拉走,我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怪她。一直到现在,我都没法不讨厌苗苗和倩,我
8岁的袁媛是深圳市南山区南头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初冬的一天晚上,袁媛像往常一样在房间写作业。妈妈搀扶着爸爸进了浴室,打开热水器烧水(袁媛的爸爸在工作时不慎足部受伤,每天需要泡脚、换药)。由于天气寒冷,他们关闭了门窗。  袁媛做完作业出来找妈妈,连喊几声都没人回答。她来到浴室门口,听见里面传出“哗哗”的流水声,她赶紧用力推开门,却看到可怕的一幕:平时宠爱和保护着她的父母,双双昏死在小浴室里。   (
它是人类的“天眼”,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现机器;没有一台机器能像它一样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惊奇、如此多美丽的幻想,没有一台机器能像它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粉丝”、寄托着如此众多的牵挂;它硕果累累,它命运多桀,它曾无奈地走近生命的终点,而它又盼到了新生的希望。  它就是哈勃太空望远镜。    从哈勃说起    1929年的许多个夜晚,美国人埃德温哈勃都在洛杉矶郊外的威尔逊峰上用一台当时最先进的100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