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选择本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与之相对应的中医证候进行初步的整理、总结,以探讨中医证候与客观指标的相互关系。结果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以肺阴虚、阴虚火旺、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型;肺阴虚型患者在肺部影像学变化及痰菌阳性率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出现空洞、合并胸膜病变、痰菌阳性率的发生率低、病变单纯。结论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与肺部影像学变化及痰菌阳性率有相关性。
关键词: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8-0034-02
我国是全球20多个国家中结核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结核病的发病率为63/100000,每年有90多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位居世界第3位,特别是耐药结核病仍是一个公共卫生危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共有48万人患耐多药结核病,3个国家(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的病例占全球病例总数近一半。该疾病的传染性较强,严重者可以侵蚀机体的多个器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传染病的主要杀手。国家已将其列入重大疾病研究项目之一,并已意识到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可行性及必要性[1]。在合理应用抗痨药的同时,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仍是治疗肺结核较为有效的方案[2]。本研究主要通过初步确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以及演变的规律形成肺结核规范化证候的标准。对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110例符合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的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对信息进行采集,同时进行痰涂片的检查、痰培养、胸片等各个指标的检查,以归纳中医证候的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择本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TX-*3/8]±s)其中女20例,男9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9±49)岁。有吸烟史的患者53例,卡介苗接种史84例;肺阴虚患者45例,阴虚火旺证34例,气阴两虚证患者25例,其他证型6例。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4]。(2)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及《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证候部分》[5]
[KG(0.2mm]12中医证候统计列表肺阴虚患者45例,阴虚火旺证34例,气阴两虚证患者25例,其他证型6例。结果见表1~表3。
2结果
21不同证型患者的胸部正位片情况结果比较肺阴虚型患者在肺部影像变化上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出现空洞、合并胸膜病变的发生率低、病变单纯,结果见表4。
22不同证型患者痰菌化验结果比较 肺阴虚型患者在痰菌阳性率上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阳性率低于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型,结果见表5。
3讨论
据文献中记载,肺结核主要属于祖国医学“肺痨”的范畴,其临床特点早在《内经》中有具体的论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变,内痛引肩项”出自《素问玉机真脏论》,描述了肺痨的主要临床症状及慢性消耗的表现[4]。《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急。”生动的描述了肺痨的主症。而华佗《中藏经·传尸》已经认识到该疾病具有传染性,认为“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赢,……或因酒食而遇,或问病吊丧而得……中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诸虫飞尸鬼疰》篇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外台秘要虚劳骨蒸方》指出“骨蒸……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都无味,……因兹渐渐瘦损,初著盗汗,盗汗以后即寒热往来,寒热往来以后了、即渐加咳,咳后面色白,两颊见赤,如胭脂色,团团如钱许大。左卧即右出,口唇非常鲜赤。”中医对肺痨的症状描述的已非常详细,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先人们对肺结核无更具体的认识。
本院对自2015年收治的11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证候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肺阴虚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盗汗、干咳、手足心热、胸部隐隐作痛、颧红、痰中带血或者血丝、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在影像指标上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病变程度偏低,较为单纯(P<005);阴虚火旺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午后潮热、咳嗽气急、盗汗、痰少质粘、骨蒸、五心烦热、身形消瘦、口渴、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苔薄黄等,影像上空洞的发生率高于肺阴虚患者而低于气阴两虚患者;气阴两虚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无力、咳痰清稀色白、偶有夹血或咯血、怕冷、神疲乏力、纳呆、舌光淡、脉细弱等,影像学中空洞的发生率最高。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证候学是中医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辨证论证是中医学中的精髓,只有对疾病的证候规律掌握准确,才可以有效的指导我们的辨证论证[5]。因此,本次研究将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资料与中医证候的规律相结合,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该疾病的发展、转化规律,进一步应用于临床中的诊断,促进对肺结核疾病的精准诊断。[KH*2D]
参考文献:
[1]周兴华,钟森,钟振东,等中医药辨证治疗肺结核证候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49-52
[2]赖平芳、杨惠敏肺结核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J].现代中医药,2004(2):35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04:7-9
[4]周鹏程,赵冰洁,余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30例[J].世界中西醫结合杂志,2012,7(1):52-54
[5]刘贤会,罗威12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总结[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3-5
关键词:初治;继发性肺结核;中医证候
中图分类号:R52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7)08-0034-02
我国是全球20多个国家中结核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6年公布的数据,我国居民结核病的发病率为63/100000,每年有90多万例新发结核病患者,位居世界第3位,特别是耐药结核病仍是一个公共卫生危机,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5年共有48万人患耐多药结核病,3个国家(印度、中国和俄罗斯)的病例占全球病例总数近一半。该疾病的传染性较强,严重者可以侵蚀机体的多个器官,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传染病的主要杀手。国家已将其列入重大疾病研究项目之一,并已意识到中医药防治结核病的可行性及必要性[1]。在合理应用抗痨药的同时,灵活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仍是治疗肺结核较为有效的方案[2]。本研究主要通过初步确立初治继发性肺结核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的特点以及演变的规律形成肺结核规范化证候的标准。对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的110例符合继发性肺结核的患者的病理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对信息进行采集,同时进行痰涂片的检查、痰培养、胸片等各个指标的检查,以归纳中医证候的规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选择本院自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1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流行病学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TX-*3/8]±s)其中女20例,男90例,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389±49)岁。有吸烟史的患者53例,卡介苗接种史84例;肺阴虚患者45例,阴虚火旺证34例,气阴两虚证患者25例,其他证型6例。
12诊断标准(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4]。(2)中医辨证分型:参照《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及《中医临床诊断术语证候部分》[5]
[KG(0.2mm]12中医证候统计列表肺阴虚患者45例,阴虚火旺证34例,气阴两虚证患者25例,其他证型6例。结果见表1~表3。
2结果
21不同证型患者的胸部正位片情况结果比较肺阴虚型患者在肺部影像变化上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出现空洞、合并胸膜病变的发生率低、病变单纯,结果见表4。
22不同证型患者痰菌化验结果比较 肺阴虚型患者在痰菌阳性率上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阳性率低于阴虚火旺、气阴两虚型,结果见表5。
3讨论
据文献中记载,肺结核主要属于祖国医学“肺痨”的范畴,其临床特点早在《内经》中有具体的论述。“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变,内痛引肩项”出自《素问玉机真脏论》,描述了肺痨的主要临床症状及慢性消耗的表现[4]。《灵枢玉版》篇说“咳、脱形,身热,脉小以急。”生动的描述了肺痨的主症。而华佗《中藏经·传尸》已经认识到该疾病具有传染性,认为“人之血气衰弱,脏腑虚赢,……或因酒食而遇,或问病吊丧而得……中此病死之气,染而为疾”。《诸虫飞尸鬼疰》篇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系,故成瘵疾,咯血声嘶。”“《外台秘要虚劳骨蒸方》指出“骨蒸……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都无味,……因兹渐渐瘦损,初著盗汗,盗汗以后即寒热往来,寒热往来以后了、即渐加咳,咳后面色白,两颊见赤,如胭脂色,团团如钱许大。左卧即右出,口唇非常鲜赤。”中医对肺痨的症状描述的已非常详细,但由于科学技术的落后,导致先人们对肺结核无更具体的认识。
本院对自2015年收治的11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的证候规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肺阴虚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盗汗、干咳、手足心热、胸部隐隐作痛、颧红、痰中带血或者血丝、皮肤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在影像指标上与其他两种类型比较病变程度偏低,较为单纯(P<005);阴虚火旺者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午后潮热、咳嗽气急、盗汗、痰少质粘、骨蒸、五心烦热、身形消瘦、口渴、心烦、易怒、口干咽燥、苔薄黄等,影像上空洞的发生率高于肺阴虚患者而低于气阴两虚患者;气阴两虚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无力、咳痰清稀色白、偶有夹血或咯血、怕冷、神疲乏力、纳呆、舌光淡、脉细弱等,影像学中空洞的发生率最高。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证候学是中医学中的关键科学问题,辨证论证是中医学中的精髓,只有对疾病的证候规律掌握准确,才可以有效的指导我们的辨证论证[5]。因此,本次研究将肺结核的影像学资料及实验室资料与中医证候的规律相结合,从而更准确的把握该疾病的发展、转化规律,进一步应用于临床中的诊断,促进对肺结核疾病的精准诊断。[KH*2D]
参考文献:
[1]周兴华,钟森,钟振东,等中医药辨证治疗肺结核证候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11):49-52
[2]赖平芳、杨惠敏肺结核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J].现代中医药,2004(2):35
[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004:7-9
[4]周鹏程,赵冰洁,余薇,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初治继发性肺结核30例[J].世界中西醫结合杂志,2012,7(1):52-54
[5]刘贤会,罗威120例继发性肺结核初治患者中医证候规律总结[J].中医临床研究,2011,3(2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