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牛图式的审美探寻

来源 :收藏与投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90093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牛是从古至今都与人为伴的家畜,作为中原最常见的役畜,牛在拉车、耕地等生产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夏时期,统治者积极学习汉文化,其经济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高度发达。牛因忠诚、坚韧的品质和可靠的劳动力深受西夏人的喜爱。西夏的牛图式不仅是党项民族的艺术,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产物,其中包含了中原文化与西夏文化的碰撞。在塑造牛图式时,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较为写实或者写意的手法,以线造型,突出塑造主体的形象特征。从西夏艺术品纷繁复杂的牛图式可以看出党项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并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西夏;牛图式;艺术品
  牛是从古至今都与人为伴的家畜,牛作为中原最常见的役畜存在,在拉车、耕地等生产活动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夏时期统治者积极学习汉文化,其经济发展的同时畜牧业也高度发达。牛因忠诚、坚韧的品质,可靠的劳动力深受西夏人民的喜爱。在《天盛律令》中“边中、畿内租户家主”土地及家产以及所应纳的租、草等皆须记录在案,其中就有“耕牛”。在西夏艺术史上,牛也具有独特的地位,例如敦煌莫高窟第61窟金牛宫,榆林第3窟《牛耕图》,西夏陵出土的鎏金大铜牛、小铜牛,灵武出土的银钵上的錾刻小卧牛,黑水城出土的炽盛光佛中的金牛座等都有牛。这不仅是西夏艺术史上的瑰宝,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的宝藏,更是研究人类社会史的宝贵资料。
  一、西夏时期牛图式的艺术品
  (一)鎏金大铜牛
  1977年出土于西夏王陵177号陪葬墓的鎏金大铜牛(图一)[2],外表通体鎏金,牛角朝天而立,两耳竖起,头部紧伸而探,眼睛注视而望,屈肢而卧,造型夸张、比例匀称、形象逼真,令人叹为观止。它凝重、庄严,蕴含着高昂饱满的刚毅气质,以卓然屹立的神情意态散发出强劲的艺术感染力。铜牛形象被赋予刚劲有力、忠厚、不屈不挠的人格象征,透过造型的表达,既向人们传递出西夏经济蒸蒸日上的景象,又传达出西夏艺术的高度发达,使观者感到振奋、壮美。该艺术品形神兼备,是中华民族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
  (二)小铜牛
  1973年在宁夏银川市西郊西夏陵区78号陪葬墓出土的小铜牛(图二)为青铜质地,屈肢而卧,双目圆睁,双角耸起呈弧线,弯曲相对,栩栩如生,牛劲十足。其雕刻手法浑厚深沉、粗放豪迈、简练传神。虽然是卧着的,但其头部前伸,给人以强烈的动感。铜牛表现出闻风而动,想要动而还未跳起的瞬息动作姿态,仿佛一触即发。发则追风逐电、长驱直入的冲劲,正是铜牛力量感的最佳体现。
  (三)莫高窟壁画中的牛图像
  出土于榆林窟第3窟的《牛耕图》(图三)表现了一位农夫驱赶着一黑一黄两头耕牛在田间劳作的场景。画面中的牛线条流畅,双角耸起,呈弧线弯曲相对,双耳直立,双目炯炯有神,身体圆厚强壮,头部前探,前方左蹄微微抬起。两头牛动作一致,可以看出是经过驯化家养的牛,脾气温和、憨厚。两头牛的耕作场景描绘与牛形象的描绘手法一致,画面生动有趣,牛的形象栩栩如生,让观者感受到了两头牛牛气冲天、奋力向前、不屈不挠的精神。
  出自敦煌莫高窟第61窟甬道中十二星宫的金牛宫绘有一牛的形象(图四),牛角向上弯曲,相对而立,眼神炯炯,直视前方,身体圆润,肌肉结实,四蹄分开,尾巴自然垂落。画家采用高度写实的手法,用简洁、流畅的线条使一只强壮有力、向前奔走的牛的形象跃然于画面上。
  同樣出自莫高窟第61窟甬道的金牛宫还绘有一牛的形象(图五),双角耸起相对,与头同长,眼睛直视前方,目光温和、呆萌,肌肉结实可见,尾巴呈S型自然垂下,四蹄分开,呈奔跑状。艺术家以写实的手法、流畅自然的线条描绘出了一个呆萌的牛,形象栩栩如生。
  (四)卧牛图残银碗
  1976年,宁夏灵武市横山出土的卧牛图残银碗(图六)碗内底有一细线精刻的卧牛图案,孺牛回首卧于草地上,神情悠闲自得。艺术家用流畅的线条勾勒出卧牛的形象,单纯生动,写意性较强。
  (五)唐卡中的金牛座
  出自黑水城的《星曜》唐卡中左上角绘有一金牛的形象(图七),牛角弯曲,双角相对,双耳直立,眼睛浑圆,头部微微抬起,身体圆厚有力,前方双蹄抬起,尾巴弯曲,通体黄色。艺术家在描绘金牛时,用抽象化的艺术语言、最简单的色彩、高度概括的线条将金牛的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虽然线条简单、色彩较单纯,但丝毫不影响金牛的力量感,只是缺少了写实性,整体呈现出程式化特征。
  二、西夏牛图式与宋代牛图式的比较
  宋代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昌盛,牛图式绘画经五代没落后,在宋代得以发展并进入鼎盛时期。《宣和画谱》中云:“乾象天,天行健,故为马;坤象地,地任重而顺,故为牛。”宋代把人、自然与牛联系在一起,将牛与地相对应,形成一种新的哲学观念,并以此看待牛图式这一题材。牛图式绘画不仅仅是院体绘画的题材,也是民间画工乐于表现的对象。南宋《农书》中云:“农者,天下之大本,衣食财用之所从出,非牛无以成其事。”[4]宋代农业高度发达,牛作为农耕不可或缺的劳力,曾涌现出一批专门画牛的画家,如朱羲、朱莹、甄慧、阎次平等人。   宋代牛图式與西夏牛图式绘画相比,有诸多不同,具体可从以下几点来看。
  一是在构图上,西夏牛图式较为简略,宋代牛图式绘画大多以繁杂多样式的构图为主,将人物画中孩童形象和山水画中的草木小溪、田野景致等元素移植并重新组合成以牧童、牛为主体的牧牛图,画家更关注世俗生活。在构图上脱离了孤立的牛图式而想要呈现整个画面的意境,如李迪的《风雨牧归图》中描绘出风雨交加、景色迷蒙的场景,两头牛一前一后,一牧童正向骑在牛背上,手握木杆,头戴蓑笠,另一牧童反向趴在牛背上正望向某处。旁边杂草丛生、垂柳枝叶茂盛。画面呈现出两位牧童面对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奋力赶牛的生动景象。画中的牛形象生动、造型夸张、身躯硕大、步伐稳健,写实性很强。西夏牛图式简约质朴,构图简单,大多以孤立的形象存在或是为某幅作品中的装饰性元素,缺少整体意境的营造。从视觉上看,西夏的牛图式更为单纯。
  二是在技法上,西夏牛图式更为多样,宋代牛图式造型更为写实,更注重粗细线条的对比,以黑白水墨画为主、敷以浓淡墨色,晕染烘托结构,使画面产生强烈的节律感、氛围感。施色雅淡,崇尚田园,追求内心的宁静。为了达到画面的平衡,画家在营造画面意境的同时不忘记表现牛图式的趣味性,使画面更有韵味,形成重笔墨、尚意趣的文人画风格。西夏牛图式技法上更为丰富,有鎏金铸造的大小铜牛、有壁画中的牛图像、有唐卡中的牛形象、有银碗中的牛图像。设色也更为华丽,依形敷色。这种表现方式更能突出西夏铸造、绘画等方面的成熟。
  三是在艺术风格方面,西夏牛图式更为多变,宋代在文化上复兴儒学,重振纲纪,融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体,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理学、格物致知的观察方式,涵养心性的修养方式影响着宋代文化走向自觉与内敛。士大夫主张回归原始朴素的自然生活,俯察万物之生机。其牛图式绘画更具观赏性,画面布局井然有序,完整度更高,突出了宋代文人重造化、重理性的特点。它所描绘的田园景象虽然具有一定的理想成分,但其内容更加贴合现实。西夏是一个综合的文化体,不断吸收各种文化,艺术求多变,所以在牛图式的表达上既有吸收中原文化为代表的耕牛,又有以吸收佛教文化为代表的壁画中的牛图式,其艺术风格并不局限一种表达,在不断吸收各种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独有的艺术风格。
  三、西夏牛图式的审美内涵
  (一)以形写神的古雅之风
  “以形写神”出自顾恺之的《摹拓妙法》。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有云:“人有长短,今既定,远近以瞩其对……不若悟对之通神也。”顾恺之这句话说的是画家在反映现实生活时,不仅要达到表面形象的逼真,更应该追求事物内在的精神本质。神应以形为基础,但如果只是形似却未表达事物的内心,这幅画便不算成功,形与神应紧密结合,合二为一。古雅所谓古老典雅,这种风格的形成与艺术家以形写神的特点相联系。西夏艺术家用来表现牛图式形体的线条如行云流水般古老而典雅,有种超凡脱俗的形态,所以其牛图式作品具有古老典雅、天真烂漫的风格。西夏各类艺术品中的牛图像刻画得形神具备,完美无瑕。
  (二)简约的质朴气息
  西夏时期,各类艺术品对牛形象的刻画只是用简单的线条勾勒,或者简单晕染,缺乏细节的刻画,但是线体的完美运用,体现出画面简约、质朴的气息。省去华丽的语言去粉饰,回归原始的艺术风貌,其单纯质朴也让人流连忘返。
  四、结语
  西夏艺术品中的牛,既有铜塑和银碗的卧牛,又有壁画中的耕牛、星宫和唐卡中的装饰牛;既有静态的牛,又有动态的牛;既有较为写实风格的牛,又有写意风格的牛,形态各异,风格多样。从西夏牛图式的表达中我们可以看出,西夏时期的艺术家在进行创作牛图式时体现出以形写神、简约质朴的表现原则,对牛图式的形象塑造运用最单纯的手法,删繁就简,通过简洁大气的外形极度概括出牛的主要特征。
  总之,西夏的牛图式不仅是党项民族的艺术,更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产物,其中包含了中原文化与西夏文化的碰撞。在塑造牛图式时,艺术家从现实生活出发,采用较为写实或者写意的手法,以线造型,突出塑造主体的形象特征。从西夏艺术品纷繁复杂的牛图式可以看出党项民族的文化和艺术对其他民族文化有所继承和发扬,并形成了具有自身民族特色的艺术审美。
  作者简介
  鞠晨鸣,1997年3月生,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宁夏大学美术学院美术专业2019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画创作与理论。
  参考文献
  [1]天盛改旧新定律令[M].史金波等,译注,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汤晓芳.西夏艺术[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3]宣和画谱[M].俞剑华,注释.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
  [4]徐吉军,方建新,方健,等.中国风俗通史·宋代卷[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周凤.宋代牛题材画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5(11):19.
其他文献
摘要: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数不清的辉煌和奇迹。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保留下来的文物,是对这些光辉历史最好的纪录。文物不仅对于历史进行了记载,更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精神传承的载体。博物馆的主要作用是存放这些文物,如今科技飞速发展,技术手段赋能各种各样的行业,效率显著提高。博物馆如何抓住信息化机遇,提升自身效益,成为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时代;文物保护;博物馆  文物属于不可再生
期刊
摘要:石窟寺是一种古老的建筑形式,文物保护风险高,容易受地质灾害、生物病害和人为破坏影响。龙山童子寺始建于北齐天保七年(公元556年),是集摩崖大佛、石窟和地面建筑于一体的山地佛寺。因年代久远,在自然和人为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佛阁区所依附的地质和环境载体发生了变化,岩体卸荷拉裂,裂隙不断发育,岩体稳定性降低。典型病害有危岩体病害、边坡不稳定、砌墙结构失稳、水害以及生物病害,这些病害严重威胁到佛阁区
期刊
摘要: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保存下来的许多文物古迹成为中华文明历史兴衰的见证者。对其中的历史文化进行挖掘,成为人们获取历史知识和论证历史真相的有效参考依据。在文物中还有较多的历史真相和历史文化没有探究出来,因此必须保护好这些文物,保留好历史文化传承的依据,为子孙后代留下财富。由于现在文物都被陈列在博物馆中,注重博物馆中的文物保护管理措施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博物馆;文物管理;文物保护  文物是国
期刊
摘要:枕具在我国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中不仅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且是我国社会风俗礼仪、市民文化、审美意识、手工艺技术及医学历史等传统文化发展的缩影,还是前人智慧结晶的载体。本文对枕具進行研究,主要从枕具的品类区分存在的疑问和附加的传统文化两个方面作简要陈述。  关键词:枕具品类;风俗礼仪;文化内涵  一、枕具的品类  (一)“警枕”与“鸡鸣枕”之说  “警枕”一词最早出现于《礼记》,曰:“……弓
期刊
摘要:年画一直都是中国百姓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百姓对于年画的购买力也非常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信仰发生了变化,如今年画的购买力急剧下滑。笔者通过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相关的文创设计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其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运用视觉传达所学知识,结合消费者需求,对文创产品进行了设计构思,为增强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创产品的市场活力尽一份绵
期刊
正月十五未過,新年的气氛仍浓,我和吴能坐在他宽敞的工作室里,一边品尝刚煮的岩茶,一边欣赏他刚出窑不久的作品。初春的阳光,漫过窗沿,室内显得亮丽和煦。说实在话,今天呈现在眼前的作品,与三年前相比,格调大有所变——禅意的抒发、独到的章法、潜心的立意、遒劲的用笔、飘逸的色彩、横溢的才情。犹如春风吹又生的渗透力,陡然间扑面涌来。当今的景德镇,在艺术陶瓷领域可谓是风华无限、人文荟萃。吴能作为才智广博、思想活
期刊
摘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其祖先是来自有“森林中百姓”之称的济拉玛后裔为主的兀良哈人,是成吉思汗重臣者勒蔑的后裔。他们最初的生活方式以森林狩猎为主,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其封地由北向东、向南经过几度迁徙,主要经济形式和其他的民族一样,终年实施严格的集体游动放牧的畜牧业经营方式。伴随着经济类型的转变,人们的居住方式也在改变。元代早期到明末,蒙古族过着游牧生活,居住方式以移动的毡帐(蒙古包
期刊
摘要:艺术形式的核心是带来美学方面的享受,舞蹈艺术以舞者的形体动作给人带来独特的艺术感受,而传统舞蹈艺术更是我国舞蹈界的珍宝。传统舞蹈起源较早,其中以汉唐时期记录的最多,当前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中存在各种楚舞者形象,舞蹈风格各异,很多舞蹈风格在今天也有继承与保存。对这些舞蹈形象的研究,有利于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舞蹈的有机融合。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汉代画像砖中楚舞的类型以及舞姿,之后就其对现代舞蹈艺术的影响
期刊
2021年海南展,我的参展作品以山水、人物为线索,涵盖釉上青花、釉下彩、颜色釉、窑变、柴窑陶艺……这样的全面性和多样化,其实是景德镇陶瓷面貌的小小缩影,也是独属于陶瓷的特殊现象。景德镇陶瓷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经典、注重创造,在复兴中创新。清代《景德镇陶录》就记载:“陶至今日,工則良巧,色则精全,器则美备,仿古法先,花样品式,咸月异岁不同矣”,历久弥新的是精致造物、自然情愫、生活哲学,做陶瓷我们
期刊
邱含,1961年生于景德鎮,祖籍临川。13岁陶瓷启蒙,1976年进入景德镇市艺术瓷厂美研室当学徒,1978年成为景兴瓷厂美研室初创成员,1984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职工大学美术系。  他深谙传统技法,综合能力强,全面掌握粉彩、青花、墨彩、新彩、釉里红、高温颜色釉等技艺,深入研究陶瓷山水和人物,创作不拘一格,讲求“稚趣”、追求“拙味”、喜欢“出新”、力求“变化”,注重传承与创新,善于意象处理,作品透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