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胰岛素是一种激素,只能采用皮下注射或静脉输液方式应用,使用胰岛素可控制血糖,使血糖长期严格控制达标,大大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胰岛素是副作用最小的一种控制血糖的方式,不需要通过肝及肾脏进行代谢,胰岛素治疗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认识,对糖尿病的治疗和预防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0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7-01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部位选择、注意事项、注射前准备及胰岛素的保存等知识教育,从而提高其胰岛素的注射技能,有效避免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血糖控制不穩定的人为因素和感染硬结发生,为有效控制血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 胰岛素注射知识教育
1.1 注射前准备。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先洗净双手,并检查笔芯剂型、药液质量以及笔芯有无破损,再装笔芯于胰岛素笔中,安装好针头,将药液摇匀后取下针帽,转动剂量调节钮,调节2个单位胰岛素排尽空气,再调节至所须的剂量。注射前要充分排气,方法是针尖朝上轻轻推动注射键,直到有一滴饱满的药液挂在针尖上。如果排气不充分,会导致注入药量不准,影响血糖达标。
1.2 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皮肤松软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臀部、腹部等,用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挥发后(1~2min)用手捏起或按平皮肤以固定注射部位,将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按下剂量调节钮注射胰岛素,见剂量单位回归“0”,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注意不要按摩,以免损伤皮下组织或造成胰岛素渗出。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需用大拇指和食指C型捏起皮肤垂直注射。药液推完后不要立即拔出针头,应停留10秒钟,保证药液全部吸收。注射部位选择应没有硬结、伤口、感染和瘢痕。注射部位要轮换,两次注射点相距最好是2厘米,每周注射大轮换,如腹部、上臂、大腿等部位轮换,也可同一部位对称轮换,如左右侧腹部、左右上臂等。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6厘米,不可用碘酒消毒,碘和胰岛素的相互作用会降低胰岛素的效果。在更换注射部位时特别应注意胰岛素在不同部位注射起效时间的不同,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臀部,更换注射部位时要相应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情况。
1.3 注射时间选择。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应根据胰岛素的不同类型选择注射时间。速效型在每餐前注射,短效型在用餐前15~30分钟时注射,中效型在每天晚上9~10点钟睡觉前注射,长效型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注射。胰岛素注射时间选择的原则是见饭打针,不可打针后等饭,打针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注射完毕后,应立即取下针头,针头要一次一换,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和堵塞,不仅增加疼痛感,导致皮下形成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而且会造成“空打”,影响注射剂量的精确性,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断针等。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以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
2 指导患者胰岛素的保存
所有的胰岛素都不能暴露在阳光下,对于未打开的胰岛素,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贮存在2~8℃之间,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时间相对缩短,已开封的胰岛素注明开启时间,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为一个月。
3 指导糖尿病患者减轻注射部位疼痛的方法
3.1 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以室温保存。
3.2 注射前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
3.3 不用酒精清洁针头,以免造成注射时疼痛。
3.4 注射时应在皮肤松驰处注射。
3.5 注射时进针迅速。
3.6 针头角度不改变。
3.7 针头弯曲或与皮肤刮擦疼痛时不要重复使用。
3.8 禁止在红肿、疤痕处注射,如注射部位疼痛,可按压5~8秒,但不能揉搓。
4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1 对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差,需进行个别指导。①饮食:进食多,血糖则高,进食少则易发生低血糖,所以患者应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如饮食发生变化时,胰岛素用量应灵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发生低血糖。②活动:活动应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4.2 对于年轻患者,有的自主性强,遵医行为欠佳,经常不配合治疗,怕成瘾;有的患者还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方法,以致心理抵触,绝不使用胰岛素;还有的人怕痛,怕麻烦,不愿注射胰岛素,护士应力争解除紧张、焦虑、悲观、抑郁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治疗信心,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4.3 对于初发糖尿病者,应教会患者养成自我监测血糖的习惯,告知注射胰岛素后切忌运动,以防因运动过量或延误进餐,导致低血糖。向患者讲解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教会其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低血糖反应往往与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有关,发生低血糖一般马上停用胰岛素或者调整剂量,嘱患者口服糖类物质,注意休息;过敏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搔痒,予局部消毒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应勤更换注射部位;疼痛,应告知患者按正确的方法注射,如疼痛还能忍受,可迅速注射完毕拨针,如疼痛无法忍受,应更换部位进行注射。注射时应等皮肤消毒的酒精干燥后进行。
总结:注射胰岛素需要遵循“见饭打针”的原则,做到注射定时定量,进食也相应的定时定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或者是剂量不足造成效果不明显。在教患者自行注射时,严格检查注射前的药物种类是否正确,剂量需调准,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准确,并做到注射完后按时吃饭,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正确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极为重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注射技巧,从而有效控制好血糖,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学群.糖尿病患者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
[2] 冯正义.内科护理[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227
[3] 史玲,汤月红.于文阐.糖尿病教育重要性的探讨[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10(4):38
关键词:糖尿病 胰岛素 健康教育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308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217-01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方法、部位选择、注意事项、注射前准备及胰岛素的保存等知识教育,从而提高其胰岛素的注射技能,有效避免因注射不当造成的胰岛素吸收速率不同,血糖控制不穩定的人为因素和感染硬结发生,为有效控制血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 胰岛素注射知识教育
1.1 注射前准备。指导患者根据自己所用胰岛素剂型的作用特点选择注射时间,注射前先洗净双手,并检查笔芯剂型、药液质量以及笔芯有无破损,再装笔芯于胰岛素笔中,安装好针头,将药液摇匀后取下针帽,转动剂量调节钮,调节2个单位胰岛素排尽空气,再调节至所须的剂量。注射前要充分排气,方法是针尖朝上轻轻推动注射键,直到有一滴饱满的药液挂在针尖上。如果排气不充分,会导致注入药量不准,影响血糖达标。
1.2 注射部位的选择。选择皮肤松软的部位如上臂、大腿、臀部、腹部等,用酒精棉签消毒皮肤,待挥发后(1~2min)用手捏起或按平皮肤以固定注射部位,将注射针头与皮肤呈45℃角刺入,按下剂量调节钮注射胰岛素,见剂量单位回归“0”,用消毒棉签轻轻按压注射部位数秒钟,注意不要按摩,以免损伤皮下组织或造成胰岛素渗出。如果是偏瘦型的患者,需用大拇指和食指C型捏起皮肤垂直注射。药液推完后不要立即拔出针头,应停留10秒钟,保证药液全部吸收。注射部位选择应没有硬结、伤口、感染和瘢痕。注射部位要轮换,两次注射点相距最好是2厘米,每周注射大轮换,如腹部、上臂、大腿等部位轮换,也可同一部位对称轮换,如左右侧腹部、左右上臂等。注射部位用75%的酒精消毒,消毒范围直径5~6厘米,不可用碘酒消毒,碘和胰岛素的相互作用会降低胰岛素的效果。在更换注射部位时特别应注意胰岛素在不同部位注射起效时间的不同,腹部吸收最快,其次分别为上臂、大腿、臀部,更换注射部位时要相应调整胰岛素注射剂量并密切监测血糖变化情况。
1.3 注射时间选择。胰岛素分为速效、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的类型,应根据胰岛素的不同类型选择注射时间。速效型在每餐前注射,短效型在用餐前15~30分钟时注射,中效型在每天晚上9~10点钟睡觉前注射,长效型在每天的固定时间注射。胰岛素注射时间选择的原则是见饭打针,不可打针后等饭,打针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止低血糖发生。
注射完毕后,应立即取下针头,针头要一次一换,不可重复使用。重复使用会导致针头钝化和堵塞,不仅增加疼痛感,导致皮下形成硬结而影响胰岛素的吸收,而且会造成“空打”,影响注射剂量的精确性,严重的可能出现感染、断针等。应注意在不使用时一定要盖上针帽,不要让针头接触到药物和皮肤以外的其他物品,防止意外接触到其他物品造成的污染。
2 指导患者胰岛素的保存
所有的胰岛素都不能暴露在阳光下,对于未打开的胰岛素,无论是哪一种,都应贮存在2~8℃之间,没有冰箱的情况下,未开封的胰岛素可以保存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时间相对缩短,已开封的胰岛素注明开启时间,在冰箱存放的时间为一个月。
3 指导糖尿病患者减轻注射部位疼痛的方法
3.1 正在使用的胰岛素以室温保存。
3.2 注射前排除注射器内的气泡。
3.3 不用酒精清洁针头,以免造成注射时疼痛。
3.4 注射时应在皮肤松驰处注射。
3.5 注射时进针迅速。
3.6 针头角度不改变。
3.7 针头弯曲或与皮肤刮擦疼痛时不要重复使用。
3.8 禁止在红肿、疤痕处注射,如注射部位疼痛,可按压5~8秒,但不能揉搓。
4 针对不同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4.1 对于老年患者,记忆力差,需进行个别指导。①饮食:进食多,血糖则高,进食少则易发生低血糖,所以患者应做到定时定量进餐,如饮食发生变化时,胰岛素用量应灵活掌握,既要做到控制高血糖,又要避免发生低血糖。②活动:活动应在饭后半小时进行。
4.2 对于年轻患者,有的自主性强,遵医行为欠佳,经常不配合治疗,怕成瘾;有的患者还认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最后方法,以致心理抵触,绝不使用胰岛素;还有的人怕痛,怕麻烦,不愿注射胰岛素,护士应力争解除紧张、焦虑、悲观、抑郁情绪,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增强治疗信心,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4.3 对于初发糖尿病者,应教会患者养成自我监测血糖的习惯,告知注射胰岛素后切忌运动,以防因运动过量或延误进餐,导致低血糖。向患者讲解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教会其注射胰岛素的不良反应及处理。低血糖反应往往与剂量过大、饮食失调有关,发生低血糖一般马上停用胰岛素或者调整剂量,嘱患者口服糖类物质,注意休息;过敏反应表现为注射部位搔痒,予局部消毒或暂时中断胰岛素治疗;注射部位出现硬结,应勤更换注射部位;疼痛,应告知患者按正确的方法注射,如疼痛还能忍受,可迅速注射完毕拨针,如疼痛无法忍受,应更换部位进行注射。注射时应等皮肤消毒的酒精干燥后进行。
总结:注射胰岛素需要遵循“见饭打针”的原则,做到注射定时定量,进食也相应的定时定量,避免出现低血糖或者是剂量不足造成效果不明显。在教患者自行注射时,严格检查注射前的药物种类是否正确,剂量需调准,严格消毒,注射部位准确,并做到注射完后按时吃饭,定期监测血糖变化。正确注射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极为重要,通过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注射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注射技巧,从而有效控制好血糖,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钱学群.糖尿病患者自行皮下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J].南方护理学报
[2] 冯正义.内科护理[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1.227
[3] 史玲,汤月红.于文阐.糖尿病教育重要性的探讨[J].辽宁实用糖尿病杂志,2002,10(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