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是立国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及时准确地了解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特点、规律和趋势,为政府决策部门以及北京地区各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与决策参考,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连续多年开展大规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本文对2012年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进行了统计描述,具体情况如下。
调研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课题组根据2011年的研究情况,在“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修订并新增了部分题目,编制了“2012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结果、求职过程、教育培养、就业服务与自主创业等6部分内容,共39个题目。
2012年6月,课题组面向北京地区89所高校的2012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样本量为毕业生总量的10%,各学校按照课题组统一规定的抽样方法组织抽样。调查方式分为现场调查与网络调查两种。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18,820份,实际回收问卷17,003份,回收率为90.35%;网络调查随机抽样2,831人,参与调查的实际人数是1,982人,有效率为70.01%。除无效问卷外,有效问卷16,335份,有效回收率为75.44%。
现场调查问卷回收之后,由专业机构采用“独立双录入 独立校对”的方式进行数据录入。课题组参照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对录入结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录入错误率低于万分之五。
调查数据录入与清理之后,课题组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为16,335名2012届北京高校毕业生。下表列出了调查样本在性别、生源地区、政治面貌、学校类型、学历层次和学科门类6个方面的具体分布情况。
样本特征(N=16,335)
样本特征 N 有效%
性别 男 8,263 50.6
女 8,067 49.4
生源地区 北京 5,643 35.2
京外 10,377 64.8
政治面貌 党员 6,196 38.0
非党员 10,127 62.0
学校类型 “211工程”高校 7,842 48.0
普通高校 5,649 34.6
高职高专 2,844 17.4
学历层次 专科(高职) 3,368 20.6
本科 9,634 59.0
研究生(硕士和博士) 3,322 20.4
学科门类 工学 5,401 33.2
理学 1,275 7.8
人文科学(文学、历史学和哲学) 1,714 10.5
社会科学(教育学、法学和经济学) 3,410 20.9
管理学 2,736 16.8
农学/医学/军事学 771 4.7
艺术学 980 6.0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近60%的调查对象对落实的工作表示满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高
1.在全体调查对象中,59.6%的毕业生表示对找到的工作“满意”或“很满意”。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工学、农/医/军、人文和社科类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艺术学和管理学毕业生。
2.从就业地区来看,调查对象期望并最终落实在北京就业的比例分别是80.9%和73.2%,期望并最终落实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是10.3% / 14.9%、3.5% / 5.0%和5.3% / 6.9%。毕业生中,期望首选在北京就业的比例最高;在京外生源中,生源所在地均是毕业生排在第二位的期望首选就业地区,其最终回生源所在地区就业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期望回当地就业的比例,其中,西部地区生源毕业生回西部就业的比例甚至超过留京就业的比例。
3.从单位类型来看,37.2%的毕业生期望首选到国企就业,其次为各类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事业单位)(22.7%)、民企(12.4%)、外企(11.5%)和党政机关(10.9%)。最终,31.3%和24.4%的毕业生在国企和民企就业,20.2%的毕业生在各类事业单位就业,9.3%的毕业生在外企就业,6.5%的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就业。比较发现,民企的就业落实率远高于期望意向,其他类型单位的就业落实率都低于期望意向。
4.从行业分布来看,毕业生期望首选和最终落实的三大行业分别为:金融业(16.8%,12.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13.9%,13.0%)和教育行业(10.0%,9.5%),金融业的最终落实率低于期望意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与教育行业的最终落实率与期望意向相差不大。
5.被调查毕业生平均期望年薪为6.73万元,最终落实年薪平均为5.28万元。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最终落实年薪越高。艺术、管理和农/医/军类毕业生最终落实年薪相对较低。
6. 82.4%的调查对象表示在落实的就业单位享有保险和公积金。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获得的福利保障状况越好。艺术类毕业生的福利保障状况较差。
7. 48%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较多”或“很多”。工学、农/医/军和管理学毕业生反映其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较高,排在所有学科的前三位,理学毕业生反映其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排在所有学科的最后一位。
8. 53.5%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关”或“很相关”。农/医/军类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相关度最高,工学次之,人文类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最低。 9.72.2%的本科生认为自身学历层次与工作岗位“相符”或“很相符”,其次为研究生(59.5%),再次是专科生(54.5%)。
10.就被调查者总体而言,毕业生认为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工作要求的符合度较高,而“外语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工作要求的符合度较低。
(二)高校就业服务是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不同类别毕业生的求职过程有所差异
1.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校园招聘会”“各类招聘网站”“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是最主要的求职成功渠道。其中,累计43.5%的毕业生是通过包括“校园招聘会”“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和“老师推荐”在内的学校资源求职成功的。“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求职成功主要依靠学校和社会的信息资源,而一般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除利用学校资源落实工作外,还会更多地利用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工学和理学毕业生利用“校园招聘会”求职成功率最高;文史、社科和管理类毕业生求职成功的主要渠道是“各类招聘网站信息”;艺术类毕业生主要利用“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农/医/军类毕业生主要通过“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的方式求职成功。
2.约38%的调查对象求职时间在3个月以内,39%的调查对象求职时间为3个月~6个月。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求职时间越长;人文、社科、理学及农/医/军类毕业生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毕业生,求职时间较长。
3.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平均求职花费约为1,294元。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平均求职花费越高;社科类毕业生平均花费最高1,915元,工学类毕业生平均花费最低941元。
4.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30份,获得面试机会8个,获得工作机会3个。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越多,获得的面试机会与工作机会也越多。除此之外,社科类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最多,获得面试机会最多,获得的工作机会也排在前列;艺术类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和获得的面试机会都相对较少,但获得工作机会却相对较多;农/医/军类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获得的面试机会和工作机会都最少。
(三)“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是各类毕业生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
1.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毕业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多”“福利好”和“职业稳定”。
2.从学校类型来看,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多”排在前5位之中。“211工程”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毕业生将“符合兴趣爱好”排进前5位;一般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另将“职业稳定”排进前5位;“211工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将“福利好”排进前5位。
3.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家都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多”“福利好”排在前5位之中。专科生将“职业稳定”排进前5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将“符合兴趣爱好”排进前5位。
4.从学科门类来看,各学科毕业生都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排进前5位。此外,理学、人文、艺术和农/医/军类毕业生更看重“符合兴趣爱好”,工学、社科和管理学毕业生更看重“晋升机会多”。
(四)“担心作出错误的选择”和“缺乏社会关系”是各类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1.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前5项困难依次是:“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缺乏社会关系”“缺少求职技巧”“缺少求助资源”和“缺乏实习/实践经验”。其中,前两项是各类学校、学历层次和学科门类毕业生共同面对的主要困难。
2.“学历层次低”是专科生面临的主要困难;研究生的求职困难还包括“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3.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将“求职目标不明晰”列为最主要的求职困难;理学毕业生将“所学专业不热门”列为最主要的求职困难。
(五)“面试指导与训练”“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选择的方法”“简历的撰写与修改”和“个人特质探索”是多数毕业生最需要的就业服务
1.就全体调查对象而言,在调查的10个服务项目中,毕业生最需要的前5项就业服务依次是“面试指导与训练”“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选择的方法”“简历的撰写与修改”和“个人特质探索”。
2.从学校类型来看,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将“面试指导与训练”排在了就业服务需求的第一位。“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对“简历的撰写与修改”的需求程度高于其他两类学校,对“创业指导与训练”的需求程度低于其他两类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对“求职过程心理调适”和“升学指导”的需求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学校。
3.从学历层次来看,除“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与训练”2个项目外,研究生对其余8个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均明显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专科生对“升学指导”的需求程度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4.从学科门类来看,艺术类毕业生对“创业指导与训练”的需求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毕业生,而对“面试指导与训练”与“简历的撰写与修改”的需求程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学科毕业生。
总结与建议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受学校类型、学历层次、个人条件,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顺利、高质量就业。
(一)强化就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高校在推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主战场”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主战场”。因此,学校的就业市场建设工作一定要常抓不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为毕业生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在毕业生就业环节,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主渠道作用,多方为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深入挖掘岗位信息,不断丰富校园“双选”活动,多举办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的中小型校园“双选”会,努力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二)细化就业指导,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有效性
针对调查发现毕业生最迫切的就业服务需求,建议北京地区各高校进一步细化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合理规划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和形式,将理论讲授、团体辅导、个体咨询、课外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升工作的有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规范,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本次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获得较高的收入,可以说,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个人素质是决定求职成败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各高校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突出在知识更新、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等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 李欣晏.胡林.江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
[责任编辑:李艺英]
调研概况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课题组根据2011年的研究情况,在“2011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修订并新增了部分题目,编制了“2012届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问卷”,包括毕业生基本情况、就业结果、求职过程、教育培养、就业服务与自主创业等6部分内容,共39个题目。
2012年6月,课题组面向北京地区89所高校的2012届毕业生进行调查,样本量为毕业生总量的10%,各学校按照课题组统一规定的抽样方法组织抽样。调查方式分为现场调查与网络调查两种。现场调查共发放问卷18,820份,实际回收问卷17,003份,回收率为90.35%;网络调查随机抽样2,831人,参与调查的实际人数是1,982人,有效率为70.01%。除无效问卷外,有效问卷16,335份,有效回收率为75.44%。
现场调查问卷回收之后,由专业机构采用“独立双录入 独立校对”的方式进行数据录入。课题组参照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对录入结果进行抽查,抽查结果显示录入错误率低于万分之五。
调查数据录入与清理之后,课题组利用SPSS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样本特征
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为16,335名2012届北京高校毕业生。下表列出了调查样本在性别、生源地区、政治面貌、学校类型、学历层次和学科门类6个方面的具体分布情况。
样本特征(N=16,335)
样本特征 N 有效%
性别 男 8,263 50.6
女 8,067 49.4
生源地区 北京 5,643 35.2
京外 10,377 64.8
政治面貌 党员 6,196 38.0
非党员 10,127 62.0
学校类型 “211工程”高校 7,842 48.0
普通高校 5,649 34.6
高职高专 2,844 17.4
学历层次 专科(高职) 3,368 20.6
本科 9,634 59.0
研究生(硕士和博士) 3,322 20.4
学科门类 工学 5,401 33.2
理学 1,275 7.8
人文科学(文学、历史学和哲学) 1,714 10.5
社会科学(教育学、法学和经济学) 3,410 20.9
管理学 2,736 16.8
农学/医学/军事学 771 4.7
艺术学 980 6.0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近60%的调查对象对落实的工作表示满意,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较高
1.在全体调查对象中,59.6%的毕业生表示对找到的工作“满意”或“很满意”。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工学、农/医/军、人文和社科类毕业生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艺术学和管理学毕业生。
2.从就业地区来看,调查对象期望并最终落实在北京就业的比例分别是80.9%和73.2%,期望并最终落实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就业的比例分别是10.3% / 14.9%、3.5% / 5.0%和5.3% / 6.9%。毕业生中,期望首选在北京就业的比例最高;在京外生源中,生源所在地均是毕业生排在第二位的期望首选就业地区,其最终回生源所在地区就业的比例也明显高于期望回当地就业的比例,其中,西部地区生源毕业生回西部就业的比例甚至超过留京就业的比例。
3.从单位类型来看,37.2%的毕业生期望首选到国企就业,其次为各类事业单位(包括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其他事业单位)(22.7%)、民企(12.4%)、外企(11.5%)和党政机关(10.9%)。最终,31.3%和24.4%的毕业生在国企和民企就业,20.2%的毕业生在各类事业单位就业,9.3%的毕业生在外企就业,6.5%的毕业生在党政机关就业。比较发现,民企的就业落实率远高于期望意向,其他类型单位的就业落实率都低于期望意向。
4.从行业分布来看,毕业生期望首选和最终落实的三大行业分别为:金融业(16.8%,12.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13.9%,13.0%)和教育行业(10.0%,9.5%),金融业的最终落实率低于期望意向,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行业与教育行业的最终落实率与期望意向相差不大。
5.被调查毕业生平均期望年薪为6.73万元,最终落实年薪平均为5.28万元。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最终落实年薪越高。艺术、管理和农/医/军类毕业生最终落实年薪相对较低。
6. 82.4%的调查对象表示在落实的就业单位享有保险和公积金。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获得的福利保障状况越好。艺术类毕业生的福利保障状况较差。
7. 48%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较多”或“很多”。工学、农/医/军和管理学毕业生反映其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较高,排在所有学科的前三位,理学毕业生反映其所学专业的社会需求程度排在所有学科的最后一位。
8. 53.5%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相关”或“很相关”。农/医/军类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岗位的相关度最高,工学次之,人文类毕业生认为所学专业与工作的相关度最低。 9.72.2%的本科生认为自身学历层次与工作岗位“相符”或“很相符”,其次为研究生(59.5%),再次是专科生(54.5%)。
10.就被调查者总体而言,毕业生认为自身的“团队协作能力”“实干与执行能力”“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与工作要求的符合度较高,而“外语能力”“专业能力”“领导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与工作要求的符合度较低。
(二)高校就业服务是毕业生落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不同类别毕业生的求职过程有所差异
1.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校园招聘会”“各类招聘网站”“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是最主要的求职成功渠道。其中,累计43.5%的毕业生是通过包括“校园招聘会”“学校发布的招聘信息”和“老师推荐”在内的学校资源求职成功的。“211工程”高校的毕业生求职成功主要依靠学校和社会的信息资源,而一般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除利用学校资源落实工作外,还会更多地利用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工学和理学毕业生利用“校园招聘会”求职成功率最高;文史、社科和管理类毕业生求职成功的主要渠道是“各类招聘网站信息”;艺术类毕业生主要利用“家庭或其他社会关系”;农/医/军类毕业生主要通过“直接向用人单位申请”的方式求职成功。
2.约38%的调查对象求职时间在3个月以内,39%的调查对象求职时间为3个月~6个月。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求职时间越长;人文、社科、理学及农/医/军类毕业生相比于其他学科的毕业生,求职时间较长。
3.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平均求职花费约为1,294元。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平均求职花费越高;社科类毕业生平均花费最高1,915元,工学类毕业生平均花费最低941元。
4.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在求职过程中平均投递简历30份,获得面试机会8个,获得工作机会3个。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毕业生、学历层次越高的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越多,获得的面试机会与工作机会也越多。除此之外,社科类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最多,获得面试机会最多,获得的工作机会也排在前列;艺术类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和获得的面试机会都相对较少,但获得工作机会却相对较多;农/医/军类毕业生投递的简历数、获得的面试机会和工作机会都最少。
(三)“能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是各类毕业生择业时最看重的因素
1.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毕业生选择工作时最看重的因素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多”“福利好”和“职业稳定”。
2.从学校类型来看,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多”排在前5位之中。“211工程”高校和一般本科高校毕业生将“符合兴趣爱好”排进前5位;一般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另将“职业稳定”排进前5位;“211工程”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将“福利好”排进前5位。
3.从学历层次来看,大家都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晋升机会多”“福利好”排在前5位之中。专科生将“职业稳定”排进前5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将“符合兴趣爱好”排进前5位。
4.从学科门类来看,各学科毕业生都将“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排进前5位。此外,理学、人文、艺术和农/医/军类毕业生更看重“符合兴趣爱好”,工学、社科和管理学毕业生更看重“晋升机会多”。
(四)“担心作出错误的选择”和“缺乏社会关系”是各类毕业生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
1.就全体被调查者而言,求职过程中遇到的前5项困难依次是:“担心做出错误的选择”“缺乏社会关系”“缺少求职技巧”“缺少求助资源”和“缺乏实习/实践经验”。其中,前两项是各类学校、学历层次和学科门类毕业生共同面对的主要困难。
2.“学历层次低”是专科生面临的主要困难;研究生的求职困难还包括“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3.人文学科的毕业生将“求职目标不明晰”列为最主要的求职困难;理学毕业生将“所学专业不热门”列为最主要的求职困难。
(五)“面试指导与训练”“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选择的方法”“简历的撰写与修改”和“个人特质探索”是多数毕业生最需要的就业服务
1.就全体调查对象而言,在调查的10个服务项目中,毕业生最需要的前5项就业服务依次是“面试指导与训练”“职业目标的确立”“职业选择的方法”“简历的撰写与修改”和“个人特质探索”。
2.从学校类型来看,各类学校的毕业生都将“面试指导与训练”排在了就业服务需求的第一位。“211工程”高校毕业生对“简历的撰写与修改”的需求程度高于其他两类学校,对“创业指导与训练”的需求程度低于其他两类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对“求职过程心理调适”和“升学指导”的需求程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类学校。
3.从学历层次来看,除“升学指导”和“创业指导与训练”2个项目外,研究生对其余8个服务项目的需求程度均明显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专科生对“升学指导”的需求程度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
4.从学科门类来看,艺术类毕业生对“创业指导与训练”的需求程度显著高于其他学科毕业生,而对“面试指导与训练”与“简历的撰写与修改”的需求程度则显著低于其他学科毕业生。
总结与建议
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北京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受学校类型、学历层次、个人条件,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有效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服务工作,促进毕业生顺利、高质量就业。
(一)强化就业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好高校在推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主战场”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各高校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主战场”。因此,学校的就业市场建设工作一定要常抓不懈,要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积极为毕业生拓展新的就业领域,引导毕业生到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以及现代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就业。在毕业生就业环节,要充分发挥校园就业主渠道作用,多方为毕业生收集需求信息,深入挖掘岗位信息,不断丰富校园“双选”活动,多举办针对性更强、效率更高的中小型校园“双选”会,努力为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
(二)细化就业指导,不断提升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的有效性
针对调查发现毕业生最迫切的就业服务需求,建议北京地区各高校进一步细化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现实需求,合理规划就业指导课的内容和形式,将理论讲授、团体辅导、个体咨询、课外实践等活动有机结合,不断提升就业指导课程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热情,切实提升工作的有效性,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三)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毕业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越来越规范,市场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归根到底取决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本次调查的结果也表明,办学层次越高的院校的毕业生、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的毕业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并获得较高的收入,可以说,对于高校毕业生而言,个人素质是决定求职成败和收入水平的关键因素。因此,各高校要全面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改进人才培养方式,突出在知识更新、实践教学、创新教育等关键环节的深化改革,切实提高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 李欣晏.胡林.江西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2,24.
[责任编辑:李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