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体验 提升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qinc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体验是学生对于数学的自我建构,是在数学活动中发生、生成和发展的。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有效的数学体验,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从动手实践,利用对比活动,利用间接经验,生活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就如何引导学生获得有效的数学体验提出个人的见解。
  一、动手实践,深化数学体验表象
  数学的学习应是儿童自己的实践活动,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探索与发现过程,同时也是让学生真正理解数学在自己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的过程。小学生学习数学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重视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
  如“认识千米”的教学中,由于三年级学生缺乏感性的认识,所以千米的认识成了长度单位教学中的难点。突破这个难点的关键就是创设体验过程,引导体验生成。我在教学时适当调整,把“了解千米”和“认识千米”两课时作了整合:第一课时,在学生初步认识千米后,马上进行实践体验,我带领学生到校后口,往西望,大约到文博园就是1千米,感知1千米的直线距离大约有多远。然后,我带领学生到学校的跑道上行走并记时,学校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跑两圈半就是1千米。走完1千米大约用时12分。通过走一走,每个学生对1千米的实际长度又有了进一步的体验。我还引导让学生算了走一步大约50厘米,那么走100米大约走几步,走1000米呢?课后到跑道上走一个直道来回(100米)看看走了几步。回家路上数一数大约走几步就是1000米,再回头望望有多远。这些活动,学生对千米就有了感性的认识。有了这些活动的铺垫,让学生说说对千米有什么感觉,学生都很有体会。
  二、利用对比活动,矫正数学体验偏差
  学生在感知或操作中常受到事物非本质特征的影响,产生体验偏差。对此,教师应有意识地通过对比活动让学生放大体验,从而更好的区分出“此”与“彼”,获得鲜明而准确的体验。
  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部分教师只让学生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体积之间的关系,导致学生对1/3产生深刻的体验,而对等底等高这一前提的必要性缺少体验。而设计对比活动就可以纠正学生的这种体验偏差。
  活动一: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教师出示一组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接着,教师让学生用圆锥容器装满水并倒入 圆柱形容器中。当学生倒一次水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水在容器中所占空间的大小,再次猜测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几分之几。在学生得出“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后,教师再追问“怎样证明”引导学生进一步通过操作验证结论。
  活动二:探究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教师出示一组凭观察不容易看出底的差异等高不等底的圆锥与圆柱,问“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几倍?”多数学生答3倍。教师再追问如何证明,并让学生上台操作验证。结果显示,圆柱的体积不是圆锥体积的3倍。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两次得到的体积关系不同,观察、分析它们的底面积、高之间的关系,得出“只有在等底等高的前期下,圆柱的体积才是圆锥体积的3倍”。
  活动三;探究等底不等高的圆锥与圆柱的体积关系。教师问“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体积相等,底面积也相等,圆柱的高是6厘米,圆锥的高是多少厘米?”学生有猜2厘米、6厘米的,有猜18厘米的,还有猜其他答案的。教师引导学生在画图、分析、讨论中认识到:如果圆锥的高是6厘米,圆锥的体积只有圆柱的1/3,二者的体积不可能相等。要体积相等,圆锥的高必定是6×3=18厘米。
  这三个活动,让学生经历了圆锥体积是圆柱的“1/3”到“不是1/3”的对比,体验到“等底等高”与“1/3”的高度相关性,认识了圆锥和圆柱的联系、二者体积之间的关系,较好地防止了体验偏差和认知错误。
  三、利用间接经验,拓展数学体验的资源
  体验是以亲身经历为基础的。目前与体验有关的课堂多注重让学生获得直接的感受和经验,而忽略了间接经验的开发。学生不能也不可能完全通过直接体验获得知识,更多的是靠间接经验来丰富认知。在引导学生直接体验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入间接经验,让学生感同身受,拓展体验资源。
  如“用分数表示可能性”中体验等可能性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教师出示一枚硬币,问:“抛掷一次,正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学生答到是1/2。教师问:如果抛30次,正面朝上的次数会有几次?”学生答15次,接着,学生抛掷,很少有学生刚好得到正反面歌出现15次的。该怎么办?继续增加试验次数,让学生抛掷无疑是最直接的体验方式。但这样的体验在课堂中是不现实也没有必要的。这时,教师可直接引入数学家抛硬币的实验结果,通过分享他们的结果,丰富体验,并得出规律。这样,学生通过直接体验,感受到等可能具有随机性、偶然性的一面,即拋若干次硬币出现正反面的次数并不总是一样多;通过分享数学家的经验,体会到等可能性具有规律性的一面。
  四、利用生活资源,体验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学生是生活中的人,学生的数学体验同样也离不开生活,我们的教学设计近可能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内在价值。比如教学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性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出示一把摇摇晃晃的椅子,我们教室有几把这样的椅子,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想一想应该怎样修,学生兴趣一下调动了起来,用手纷纷比画,在凳子上斜着钉一个木棍,为什么?这样就形成一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凳子也就牢固了。顺势提问,为什么学校的伸拉门上有许多平行四边形呢?(因为大门经常开关,正好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性质)。凳子、大门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通过这样的设计,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让学生感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体验了数学的价值。
  【作者单位:武平县实验小学 福建】
其他文献
“问题意识”是人们对未知客观事物做出的自觉的心理反映。其行为表现是对事物好奇,喜欢探究。“问题意识”的求异特质与科学精神的自由探索和怀疑批判紧密相通。“而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核问题一时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契合点,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问题,只有对周围事物产生疑问,幼儿才会主动的,积极的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孩子是否具有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将直接形象到科学探究的真正开展。因
本文抓住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关键,分别从学生的主体地位、阅读训练、学习方法三个方面提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看法,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充满生机活力的语
教材分析:  《两只小狮子》是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第27课。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两只小狮子,一只苦练本领,另一只却想依靠爸爸妈妈的大王地位来生活,狮妈妈对懒狮子进行了教育,以此来教育孩子们要独立,要学会生活的本领,不要老是依靠父母。  学习目标:  1、认识“狮、整”等14个生字。  2、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朗读疑问句和感叹句。  3、了解两只小狮子的不同表现,明白不能依赖父母。应该从
情感是语文教育的核心和灵魂。通过文学教育,让学生在文学作品世界中体验人生,可以培养学生用心灵去关注他人、关注生活。因此,本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去渗透情感教育,并结
1、巧用故事,诱发阅读兴趣故事是儿童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儿童的课外阅读就应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人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说故事开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
古典诗词文赋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历代诗人留给我们的一份文化大餐,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古诗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蕴含着美。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应该致力于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感受其美,享受其美,汲取其营养,领悟其真谛。  一、引导获得审美心理  儒家“尽人之性”的教化思想就是把人性中的良好的素质诱发出来,“顺其意志”地进行教化,使之尽量生展。教学诗词前,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获得审美
一、掌握年龄特点了解幼儿心理,尊重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于低龄幼儿,由于年龄特点,他们在绘画时总喜欢边画边想,会随着笔下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自己的想法,如幼儿拿起笔在画一个近似圆形的东西,会说这是一个皮球,但当圆没画好而变成扁圆形时,他就会说他画的是一个鸡蛋:在涂画苹果时,他会用自己喜爱的色彩涂染成黄色、红色、绿色,甚至是紫色的苹果,是由自己喜爱的色彩来确定苹果的颜色。做为教师应接受幼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孩子们的科学探索,要从身边的事物开始,引导他们关注周围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发现其中的奥妙,使他们感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要通过生活化的幼儿科学教育,萌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思维方式,为幼儿终身的学习和发展作准备。  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开发利用园本乡土资源,探索适合郊区幼儿的科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习轻松愉快,是每个教育者不懈追求的目标。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将知识一目了然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使学生尽快进入文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一、运用电教媒体,令学习轻松起来  1、情境教学,简单易懂  电教媒体通过创设特定的
现在数学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重要方式。在数学的教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吧学生的个性思维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有机的融合在一起,式教学活动真正的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的基础上,使学生真正的各个参与数学课堂的活动,能够实现优美互补,存进 学生的合作意识,主题创新意识,时间探究能力的协调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共赢,让学生在合作中互惠互利,使之形成真正的学习“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