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放思想不是政治口号,不是谋利工具,而是前进的旗帜和行动纲领。解放思想应守住道德底线,这是一个为官者思想修养、法纪观念、自控能力、工作业绩的综合反映
“解”而清正
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做一个正直的好官,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官德,公正无私,爱憎分明,体恤民情,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疾苦,解放思想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表达了执政为民的忧患意识。今天孔繁森、李国安、吴天祥、任长霞等公仆的光辉典范,印证了勤政为民的人生追求。时下。有的为官者借解放思想对别人高标准。对自己低要求,管别人头头是道,管自己马马虎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解放思想变了味,失去了它应有的理论内核与精神品质。
古往今来,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烟消云散者更甚。“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才是做官的境界与艺术。为官者一定要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树立善恶分明的是非观、刚正不阿的节操观、忠诚守信的人际观,把得住操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常存“慎独”之心,保持清醒头脑,走好从政为官的人生路。
“放”而廉明
“公生廉,廉生威。”为官之人一身正气,坦坦荡荡,为官能以民意为本,就会保持“心在民中,休得争大事小事”的平常心境和“利归天下,何必谈多得少得”的淡泊情怀。焦裕禄、牛玉儒、刘兴凡等好干部以史为鉴,以俭为荣,以苦为乐,洁身自好,奉献为德,为我们塑起座座丰碑。今天,有的为官者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解放思想不顾国情民意,讲排场、比阔气、追豪华。有的甚至把手中的权力运作成赚钱、猎色的工具,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奢侈之风永远不能长,享乐腐化的恶习永远不能染。为官从政者,应该立得直,坐得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憾一生”。把廉洁从政作为成事之基、立身之魂.不为富贵涉贪路。宁守清贫养廉名,面对权力清心寡欲.面对职责殚精竭虑,面对诱惑稳如磐石,面对民众有求必应。“一身正气、光明磊落,风吹浪打何所惧;两袖清风、廉洁无私,半夜敲门心不惊。”应是为官者的座右铭。
“思”而好学
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当今时代,乃知识经济时代;当今社会,乃学习型社会。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要求为官者应当做好学问,提高执政的意识与本领。做学问,就要做执政为民、为民作主的学问,做实践“三个代表”、为民谋利的学问,做领会政策、为民发展的学问。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为官者借工作繁忙、考察任务重而放松学习,甚至不看书、不看报、不看文件。开会宣读秘书撰写的稿子,“三字经”、“八股文”类的讲话浪费了行政资源,割裂了干群联系的纽带。因此,为官者要通过不断学习,巩固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汲取新鲜的知识营养,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克服官僚主义、经验主义,进行科学决策,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现象发生。这样,为官者才能成为“专家型”的公仆,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想”而践行
孙中山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不失为警世名言。现在,一些为官者不是堂堂正正做事,而是游手好闲,光说不做,整日想着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的灵丹妙方,把解放思想当作挡箭牌愚弄百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官者应该大胆开拓,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没有创新的精神,没有扎实的作风,就不可能创造出活力,创造出才干,创造出业绩。但是,官位,乃人民所设;官职,乃人民所予。既做官,则做事。古代仁人志士尚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今天的为官者更应该不计名利,不患得失,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不管身居何种岗位,都应该多做符合客观规律的好事,不做急功近利、劳命伤财的坏事;多做顺乎民心、利于发展的真事,不做虚无缥缈、形式主义的假事;多做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善事,不做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的恶事。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 何军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与时代及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各级党组织应从观念上、内容上、方式方法上、机制上和政工队伍建设上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社会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观念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要进一步发挥这种优势和传统。但是,没有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对传统的改革与突破,思想政治工作将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因此。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倡导创造性思维。凡是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利于推动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团结群众。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工作方式、方法,都应大胆地试,大胆地用,在实践中检验创新的实效性。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所处环境的实际需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前性和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内容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群众的思想实际来安排,围绕不同时期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要做到“入耳、人脑、入心”;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理、法几个关键点,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底气、正气、大气”,消除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怨气、邪气、赌气”,使之“顺气”。在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正面教育的同时,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愚昧的思想,树立弘扬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新风尚。
方式方法上创新
首先,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形成各部门的多向合力、思想教育的多向方法、信息传递的多向手段。当前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把网络办成联系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渠道,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其次,要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思想自主性趋强的心理。要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在不知不觉中使对方接受和感悟,如: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拓展训练,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对祖国文化、历史、现状、前景进行比较等,培养公民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文艺、参观等活动。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次,要由重点覆盖向全面覆盖拓展。形势的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盲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覆盖到方方面面。第四,要把思想教育和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这样才能真正与党员群众沟通,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机制上创新
首先,要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单位、部门要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为基础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工作机构设置要科学化,要有明确的责任,做到各方面分工协调。其次,要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转。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统筹规划,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环节。
队伍建设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目前,政工队伍建设普遍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一方面,要在政工队伍建设中建立人才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为政工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营造有利于年轻政工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同时,要拓宽政工干部的知识面,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政工业务素质,使之成为既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懂业务的内行。
“解”而清正
孔子在《论语》中说:“政者,正也。”做一个正直的好官,是解放思想的前提和基础。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官德,公正无私,爱憎分明,体恤民情,真心实意地关心群众疾苦,解放思想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宋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表达了执政为民的忧患意识。今天孔繁森、李国安、吴天祥、任长霞等公仆的光辉典范,印证了勤政为民的人生追求。时下。有的为官者借解放思想对别人高标准。对自己低要求,管别人头头是道,管自己马马虎虎,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让解放思想变了味,失去了它应有的理论内核与精神品质。
古往今来,千古流芳者有之,遗臭万年者有之,烟消云散者更甚。“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才是做官的境界与艺术。为官者一定要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树立善恶分明的是非观、刚正不阿的节操观、忠诚守信的人际观,把得住操守、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顶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常存“慎独”之心,保持清醒头脑,走好从政为官的人生路。
“放”而廉明
“公生廉,廉生威。”为官之人一身正气,坦坦荡荡,为官能以民意为本,就会保持“心在民中,休得争大事小事”的平常心境和“利归天下,何必谈多得少得”的淡泊情怀。焦裕禄、牛玉儒、刘兴凡等好干部以史为鉴,以俭为荣,以苦为乐,洁身自好,奉献为德,为我们塑起座座丰碑。今天,有的为官者借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解放思想不顾国情民意,讲排场、比阔气、追豪华。有的甚至把手中的权力运作成赚钱、猎色的工具,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艰苦奋斗的传家宝永远不能丢,奢侈之风永远不能长,享乐腐化的恶习永远不能染。为官从政者,应该立得直,坐得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无憾一生”。把廉洁从政作为成事之基、立身之魂.不为富贵涉贪路。宁守清贫养廉名,面对权力清心寡欲.面对职责殚精竭虑,面对诱惑稳如磐石,面对民众有求必应。“一身正气、光明磊落,风吹浪打何所惧;两袖清风、廉洁无私,半夜敲门心不惊。”应是为官者的座右铭。
“思”而好学
思想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当今时代,乃知识经济时代;当今社会,乃学习型社会。这样的时代、这样的社会要求为官者应当做好学问,提高执政的意识与本领。做学问,就要做执政为民、为民作主的学问,做实践“三个代表”、为民谋利的学问,做领会政策、为民发展的学问。
在实际生活中,一些为官者借工作繁忙、考察任务重而放松学习,甚至不看书、不看报、不看文件。开会宣读秘书撰写的稿子,“三字经”、“八股文”类的讲话浪费了行政资源,割裂了干群联系的纽带。因此,为官者要通过不断学习,巩固自己的理想信念,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通过不断学习,汲取新鲜的知识营养,提高自己的管理艺术;通过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克服官僚主义、经验主义,进行科学决策,防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拍屁股走人”现象发生。这样,为官者才能成为“专家型”的公仆,才能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想”而践行
孙中山说:“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这不失为警世名言。现在,一些为官者不是堂堂正正做事,而是游手好闲,光说不做,整日想着投机取巧,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损害群众利益的灵丹妙方,把解放思想当作挡箭牌愚弄百姓。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官者应该大胆开拓,锐意进取,敢为人先。没有创新的精神,没有扎实的作风,就不可能创造出活力,创造出才干,创造出业绩。但是,官位,乃人民所设;官职,乃人民所予。既做官,则做事。古代仁人志士尚能“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今天的为官者更应该不计名利,不患得失,无论担任何种职务,不管身居何种岗位,都应该多做符合客观规律的好事,不做急功近利、劳命伤财的坏事;多做顺乎民心、利于发展的真事,不做虚无缥缈、形式主义的假事;多做舍己为人、乐于奉献的善事,不做损人利己、祸国殃民的恶事。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 何军
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创新,是当前各级党组织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需要与时代及所处的环境相适应。各级党组织应从观念上、内容上、方式方法上、机制上和政工队伍建设上不断创新,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成为加强党的领导、促进社会进步、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观念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形成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在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今天,要进一步发挥这种优势和传统。但是,没有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没有对传统的改革与突破,思想政治工作将在新的机遇与挑战面前显得软弱无力。因此。目前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倡导创造性思维。凡是有利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有利于推动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团结群众。有利于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的工作方式、方法,都应大胆地试,大胆地用,在实践中检验创新的实效性。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所处环境的实际需要确定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力求工作上有独创性、超前性和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内容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要避免形式主义,紧紧围绕社会发展和群众的思想实际来安排,围绕不同时期党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把思想政治工作“虚功”实做,要做到“入耳、人脑、入心”;抓住思想政治工作中情、理、法几个关键点,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底气、正气、大气”,消除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怨气、邪气、赌气”,使之“顺气”。在加强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正面教育的同时,批判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愚昧的思想,树立弘扬科学文明、反对愚昧迷信的新风尚。
方式方法上创新
首先,要由单向性向多向性拓展,形成各部门的多向合力、思想教育的多向方法、信息传递的多向手段。当前特别要加强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有针对性地开展网上宣传,把网络办成联系党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渠道,使网络成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其次,要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思想自主性趋强的心理。要寓教于乐,喜闻乐见,在不知不觉中使对方接受和感悟,如: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和拓展训练,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对祖国文化、历史、现状、前景进行比较等,培养公民的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文艺、参观等活动。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再次,要由重点覆盖向全面覆盖拓展。形势的变化使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一些新的“盲区”,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认真细致.覆盖到方方面面。第四,要把思想教育和关心群众物质利益结合起来.切实帮助党员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这样才能真正与党员群众沟通,这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条基本原则。
机制上创新
首先,要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各单位、部门要形成以党组织为领导、专职政工干部为骨干、行政干部为基础和群团组织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领导体系,工作机构设置要科学化,要有明确的责任,做到各方面分工协调。其次,要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转。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统筹规划,组织实施,认真落实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和每一个环节。
队伍建设上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关键在于人。目前,政工队伍建设普遍与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突出表现在观念陈旧、知识老化、年龄偏大、后继无人等方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努力培养和提高政工干部素质,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政工队伍。一方面,要在政工队伍建设中建立人才招聘、竞争上岗的机制,为政工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力度,营造有利于年轻政工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同时,要拓宽政工干部的知识面,提高政工人员的政治素质、技术业务素质、政工业务素质,使之成为既熟悉思想政治工作,又懂业务的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