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扩张的跨界原则

来源 :营销界·食品营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做品牌不是简单的延伸名字,而是建立一种独特的价值,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一个品类。
  
  最近,以防脱洗发水闻名于全国的霸王集团扩张到凉茶领域的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舆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企业的扩张到底该不该跨界运作。
  笔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很简单:当然可以跨界运作,但是不能盲目运作。
  笔者要提醒企业的是,从战略的高度考虑,当你试图扩张的时候,一定要掌握游戏规则,慎重进入新的行业。
  
  第一,评估市场机会,避免英雄本位主义
  
  2008年底,一家市场研究公司对全国100多个企业家进行了“在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企业如何过冬”的调查。有趣的是,几乎所有企业家都认为自己的企业有能力顺利度过此次危机。这就是典型的英雄本位主义,也是企业家成功之后的过度自信。
  当一个企业立足于某个行业之后,这些“英雄”们不会甘心于现状,想方设法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试图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复制到新的领域,梦想着一招吃遍天、一招统天下。史玉柱运作黄金酒就是典型案例。
  对于凉茶而言,机会是蛮大的。第一,凉茶这个品类还没有分化,而从任何品类的发展史上看,分化是必然的趋势,而每一次分化之后的子类都是成就一个大品牌的好机会i第二,就算现有这个品类不分化,除了王老吉,第二的位置也没有像样儿的品牌去占领。从营销法则上看,一个品类有两个品牌并驾齐驱是很正常的,就像可乐里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牛奶里的伊利和蒙牛。
  然而,这些机会是否适合霸王去争取?未必。第一,有钱不等于有机会,在洗化行业的成功不能确保在饮料行业里也能成功,这就像一个力大无比的举重冠军,未必适合百米赛跑;第二,当一个企业勉强在一个品类中立足脚跟后,接下来要做的重点工作是聚焦,而不是扩张,尤其是中国的民营企业,没有太大的资金优势,集团化运作必将会加大企业的经营风险,稀释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第二,必须找到基于自身优势的有效定位
  
  进入一个新品类,如果你的定位不准或定位无效,你所有的投资将会一片狼藉,甚至全面溃败。
  什么样的定位才是精准而有效的定位?至少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有效区分竞争对手;二是消费者能够感受得到;三是基于自己最大的优势。其中第三个条件是重中之重。
  霸王进入凉茶品类,它的定位是中草药凉茶,试图通过其“中药世家”来实现它的与众不同。从表面上看似乎有些道理,但在实际当中确实有些困难。
  首先,没有锁定竞争对手并与其有效区分。从定位的几个方向看,我们没有看到霸王凉茶与竞争品牌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既没有开创一个子类,也没有站到王老吉的对立面。无论在配方上,还是在包装上,都没有太大差异,给人感觉它仅仅是“又一个凉茶品牌”而已。再加上“霸王”带给人们的“洗发水”印象可能会导致这个饮料“不太好喝”。
  其次,消费者难以感受到你的不同。“中药世家”、“防脱”的定位在其洗发水上,消费者确实能够感受到,甚至他们让成龙代言它的品牌时,成龙也谈到了自己的使用体验。然而,饮料却与洗发水有着本质的不同,你的“中草药凉茶”与王老吉、和其正等现有品牌到底有多大区别,消费者可能真的难以感受到。这是个大问题。
  再者,霸王的“中药世家”已经被定位于“防脱”,消费者觉得“霸王”就是擅长在洗发水这个领域解决人们的头发问题。因此,消费者很难相信它的“中药世家”还可以做出好喝的饮料。这就是典型的偏离自己的优势导致定位不可信的行为。
  
  第三,向无关联行业延伸,最好启动新品牌
  
  笔者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霸王做“去屑”洗发水都用“追风”这个新品牌,为什么做饮料却用“霸王”来直接延伸呢?
  也许中国很多企业的一种误解同样影响到了霸王。那就是:新品牌创建成本太高,老品牌延伸效果最快。
  其实不然。有多少人知道伊利水饺?有多少人知道思念经营什么产品?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思念经营水饺,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伊利还有水饺。
  其实,伊利水饺和思念水饺,都是在1997年上市的,自从经营时间的长度来讲,两个品牌都经历了十多年的历练。然而事实是,伊利延伸到水饺没有太大的发展,而更加聚焦于水饺的思念却做到了这个品类的第一。即便伊利早在2002年就开始启用“领鲜”这个副品牌,但始终难以割舍“伊利”的影子。
  伊利在国人眼里,就是牛奶、奶粉,顶多再加个冰淇淋,人们难以接受伊利还是个7k饺。
  做品牌不是简单的延伸名字,而是建立一种独特的价值,在消费者心智中代表一个品类。雀巢咖啡从粉状咖啡向液体咖啡延伸,立顿红茶从粉状茶向液体茶延伸,都可以称得上理所当然的行为,与它的品牌定位没有什么冲突。
  然而,“霸王”从洗发水向饮料品类延伸就有问题了。因为它有很多认知障碍。霸王也许会提出很多大品牌延伸的案例来辩解自己是对的,但是常理和特例总是有着本质的区别,不能用特例来代替常理。第四,低调进入市场,高调宣布成果
  中国多数企业还有一个弊病就是进入一个新的市场总想“一炮打响”。事实上,
  “一炮”很难真正“打响”一个品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五谷道场的“非油炸”风暴,高调进军方便面市场,但最后大肆扩张,不注重品牌塑造,最后把自己逼上绝路。
  笔者给民营企业一个忠告:一定要低调进入市场,高调宣布成果。
  从消费者心智上来讲,作为一个新品牌,你唱的调越“高”,消费者的心理防线就会越“厚”,如果你未能突破他们的防线,就会招致快速死亡的厄运。所以,企业在进入一个新领域之初,更多的是要用公关手段、口碑营销手段或事件营销手段,先慢慢建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和独特的价值。
  蒙牛早在1999年就开始做乳制品,最初是非常低调的,还谦虚地宣称“做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把“第一”故意让给“伊利”。然而,到了2003年,当他们做到利乐枕牛奶的全国第一时,高调地利用“神五腾空”为契机,通过事件营销把“蒙牛”迅速推广到全国市场,成为中国乳业的一个传奇。
  霸王应该向蒙牛学习这种市场运作技巧,先把“基本功”练好,然后通过样板市场的培育而逐步扩大影响力,用一个种独特的概念站到王老吉的对立面,等待时机成熟时才像现在这样“高调”行军,成功的几率可能会更大一些。
  
  第五,科学配置盈利模式,预防长期亏损风险
  
  进入一个新的领域,
  “盈利模式”的科学性比“盈亏平衡点”更重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科学配置盈利模式是一个企业进入新领域的制胜法宝。
  企业广泛用到的盈利模式至少有三种:高毛利模式、利润转嫁模式和横向弥补模式。
  高毛利模式,就是通过“定价高、扣点高、利润高”的方式不断吸引中间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疏通一个畅通的销售渠道,以保证品牌的推广。霸王洗发水 就是这种模式的成功案例。200ML防脱洗发水零售价高达68.00元,这说明分给中间商的扣点和留给自己的利润点一定是个令人满意的数字。然而,遗憾的是把这个模式复制到凉茶,可能未必行得通。因为作为产品单价相对低的罐装饮料,尤其在价位上瞄准王老吉的茶饮料,这个模式似乎难以实现赢利。
  利润转嫁模式,更多适用于大企业。因为他们的利润不是来自于消费者,而是来自于供应商。像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卖场,他们以强大的终端控制力来打压供应商,以更低的价格获取产品,从而实现盈利。对霸王凉茶而言,这种赢利模式也显然不适合。
  横向弥补模式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其实,这一模式的本质是不同品类或子类之间的协同作战。如早在1997年伊利进军液体奶市场时,用奶粉来弥补利润;在2002年其奶粉事业部转向婴儿奶粉市场时,用成人粉来弥补利润;而如今它们向高端婴儿奶粉市场进军时,却用普通婴儿粉来弥补利润。对于霸王凉茶而言,这个模式似乎可以考虑,但问题是你有把握在一定时期内在凉茶这个品类上赚到钱吗?而且你的产品可以实现渠道共享吗?如果都没有,就得考虑创建新的模式。第六,搭建一个有经验、有战斗力的团队
  柳传志有个“三不做”原则,即:没有钱赚的不能做、有钱赚但投不起钱的不能做、有钱赚也投得起钱但没有合适可靠的人去执行的不能做。这三句话虽然很通俗,却诠释了企业运作的本质。
  一个项目、一个产品,乃至一个企业能否发展,能否成功,最终在于人去做,关键在于一个有经验、有战斗力的团队。当时的蒙牛为什么快速崛起?是因为一半以上的员工是从伊利过去的,有经验,有战斗力。
  霸王的日化产品,除了它鲜明的品牌定位以外,还有它的“娘子军”起到了关键作用。那些“打工妹”当初推广霸王时,表现出了非凡的战斗力,把“青春”献给了“霸王”。然而,这个有战斗力的团队继续做他们的洗发水可能没问题,但做凉茶行吗?这也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来自于团队自身的学习力与人才市场的流动性。企业家们会倍感信心地认为“我们可以学习”、“我们可以挖人”。然而,有些行业经验不是你想学就能学来的,也不是你挖个人过来就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这么简单,蒙牛奶粉为何迟迟做不起来?
  所以,笔者衷心希望我们的企业跨界运作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考虑以上六大原则,擦亮眼睛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找到一个具有杀伤力的品牌定位,合理掌握推广手法,科学配置盈利模式,认真组建运作团队,以确保跨界运作的最后胜利。
  (作者系著名营销专家,擅长从消费者角度研究品牌。16年来专注营销,扎根营销,率先提出“问题经营”、“消费者洞察”等营销思想及相关方法,首创打追强势品牌“六感法则”理论框架及实战手法。
其他文献
区域拆分是企业进一步运用深度分销的方式来运作的。如果区域没有拆分,经销商可能就不会去关注更多的未开发的渠道。而通过小区域的运作,促使各个分销商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完成销售目标。    又一个炎炎夏日到来,饮料企业也由此进入了一年一度的销售旺季。如何在旺季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权,从而赢得销量大提升,无不是每个饮料企业的目标。  备战销售旺季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整体的市场规划与有步骤有计划的市场推广,而
期刊
看了《跨界战》这本书,我感受到一种革命性的创新思维,它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  从自己的切身感受而言,我一直就是“跨界的实践者”一一烧了毕业证,放弃电大教书的职位“弃文从商”,从创办广告咨询公司开始到助推伊利,从加入创立“蒙牛”再到“小肥羊”,短短几年我见证了内蒙古一个个品牌的崛起。  仔细一想,我们周围的很多人一直在与自己曾经不相关的行业和不相关的企业、产品和市场打交道,都在扮演着一个“跨界实践者
期刊
很多人仍然抱着旧的制度不放,甚至没有想到过应该修改制度。这些人与皮格马里翁的故事相仿,已经到“爱”之不忍弃的地步,被自己所制定的制度严重异化了。    希腊神话中有一个叫“皮格马里翁”的有趣故事。塞浦路斯王子皮格马里翁生来讨厌女性,所以一直独身。但独身生活显然似乎缺少点什么,好在他非常喜爱雕刻,而且雕刻得惟妙惟肖。一天,皮格马里翁完成了一尊自己也感意外的少女塑像。这个少女塑像似乎使皮格马里翁第一次
期刊
蚂蚁有蚂蚁的活法,它并没有因大象的强大而自甘堕落。中,J≮企业和强势军团较量犹如蚂蚁与大象的对抗,‘除了实力,更多是智慧与时间的较量与比拼。蚁道不同3=王道:适应、改变、颠覆是弱势企业崛起的关键。    从2003年到2008年的6年间,中国白酒市场竞争狼烟滚滚,硝烟弥漫。但在大浪淘沙后,中国白酒市场竞争格局愈加明朗:传统名酒迅速复苏与区域性品牌强势崛起此起彼伏;进入2010年,各种数据表明白酒产
期刊
7000万营销人,如过江之鲫,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有多少人能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采;又有多少人被大浪淘沙,无情地淘尽青春年华。    敢问营销人,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你跟客户一杯接着一杯地喝酒,你不是不知道喝下去会醉、喝下去会吐,但是你还是义无反顾,因为这杯酒里面装的不仅仅是感情,更是销售任务。  如果你有的话,并且还在继续演绎下去,那么恭喜你:你今天还在裸奔……    敢问营
期刊
2003年,中国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在之后的5年里,迅速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底,这个数值将接近4000美元。  按照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必然出现消费升级,消费结构将逐步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变。  当这种消费升级在人口数量为世界之最的中国发生,你能想象到这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  蒙牛的成长就是历史的明证。全国人民一夜之间突然都开始喝牛奶,它形成了一个无比“恐怖”
期刊
成功的食品企业,是依托和运作资源、技术、渠道、资金等要素获得成功的。条件各具特色,路径各不相同,但仍有规律可寻。  以下五种成功模式,可以让食品企业得到一些经验和启发,甚至借鉴。    一、抢占资源型    特产是一种稀缺资源。五常大米、天津鸭梨、新疆哈密瓜、道口烧鸡等本身就是金字招牌。不少食品企业看到了这个金矿,挖到了第一桶金,但是特产资源属于公共资源,按商标法没有一家企业可以独享。于是,许多想
期刊
在波士顿矩阵中,“现金牛”(销售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高)型的业务是应该长期持有的,该放弃的只是“瘦狗”(市场增长率低和市场占有率双低)型业务。但在企业由盛而衰的同时,现金牛也在逐渐向瘦狗转变,最好当机立断地宰杀之。    从果汁到茶饮料到植物蛋白饮料,再到纯净水,汇源始终耐不住成长的冲动,一直在不断扩张自己的战线,极力想摆脱中高浓度果汁的产品单一化模式,进军全系列饮料市场。其实,汇源在战略扩展的同
期刊
中国近两万家的中小白酒企业面临着一个生死抉择:要么温水煮青蛙似的被蚕食掉,要么果敢地跳出包围圈,除此之外的任何第三条道路,都无法成为中小白酒品牌的最佳选择。    中小白酒品牌很难忽视这样一个事实:长期囤居于一池一地,并且有着冲出去的冲动,却又无可奈何于自己的现有地盘被强势品牌所侵扰。目前,中国近两万家的中小白酒企业面临着一个生死抉择:要么温水煮青蛙似的被蚕食掉,要么果敢地跳出包围圈,除此之外的任
期刊
中国食品行业,一路高速发展,却又历经波折;备受多方关注,却又争议不断。而广大的食品企业,也在风起云涌的浪潮中发展着、纠结着——信心与矛盾共存,发展与问题并行,困惑与迷茫皆有。  乐观?彷徨?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看清未来,把握趋势。谁抢占战略制高点,谁就能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  未来几年,中国食品行业的趋势与格局将会怎样?食品企业如何把握行业走向和市场机遇?  本期专题对中国食品行业的现状及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