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学困生转化工作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j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个班集体中,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不可能个个都优秀,没有学困生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学困生在一个班集体中所占比例太大,影响很大,就会对班级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班级教学质量、育人环境,给整个学校教学也会带来很大影响。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该如何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笔者简述一下自己的粗浅体会。
   一、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学习态度
   针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态度不够端正、厌学情绪严重的实际情况,我首先从思想认识入手,抓好其转化工作:第一,教育其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当今社会经济繁荣,科技发达,不管哪个领域都需要人才、重视知识,没有知识或一技之长在社会上则无立足之地。我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把课文中编写的优秀人物事迹拿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第二,耐心教育,说服其放下思想包袱。作为教师要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消除歧视心理,深入调查,对症下药,解决他们的学习与生活困难,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能使其端正态度,提高认识。引导他们背诵课文中出现的励志格言警句,自觉进行比照,从中汲取精神营养。
   二、培养学习主动性,激发其浓厚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困生把学习当作一种沉重负担,心里不情愿,积极性不高的情况,想办法引导其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习应是一种自主探究,掌握知识的活动过程,自己主动学习,在探究中找乐,在探究中享乐。浓厚的学习兴趣,一方面来自学生自己,学生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看一些名人轶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怎样获得成功的,从中受到启发、受到感染。多与同学交流感兴趣的学科知识,从简单的问题着手,思想上把学习当作感兴趣的事情去做;另一方面来自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培养,教师在教法及学习方法上要多给予关注和帮助,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多探究教法学法,提高和培养其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以提高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成绩。
   三、情感教育
   学困生常常受到指责,不是教师的批评训斥,就是同学的挖苦嘲笑,还有家长的责备、训斥,从而造成了心灵的创伤,往往产生自卑感,表现出学习不努力、不能遵守纪律、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语文教师要主动接近他们,经常找他们谈话,掌握其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以诚相待;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语文学科活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坚持正面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使他们真正体会到老师对他们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四、增强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名人事迹,引导学困生学习优秀人物是怎样战胜困难而获取成功的。很多事实说明,今天是学困生,只要教育得法,努力奋斗,明天就可能成为社会的人才。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作为学困生承受挫折能力较差,若想战胜自己的弱点,则需要培养其顽强的意志力、受挫力。对学困生不能一味讽刺、挖苦,打击他们的自尊,这会导致他们更加厌学,对自己失去信心,“破罐子破摔”。在学习上多鼓励,生活上多帮助他们,使其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课堂上,提问时可以用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其回答,同时在作业的布置上分层进行,给他们布置一些难度较小,容易完成的,这样,他们就会很快获得一种成就感,找回自信。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多表扬少批评,有时甚至 “开小灶”,有时通过安排结对子,一帮一,让他们进步得更快。在全班同学面前,要经常对学困生采取友好态度,善意帮助,使他们感到班级的温暖,克服消极情绪、不良习惯,找回自信,提高学习热情,培养积极向上,踏实进取的品质。
   五、尊重他们的人格,肯定他们的进步
   首先要掌握他们脆弱的心理,在学习上多倾斜,生活中多帮助,感情上多交流。细心观察、留意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抓住其闪光点让其优点更优,给他们创造适合其发展的小天地。经常与他们谈心沟通、问寒问暖,以解决他们思想上的包袱、生活中的困难,了却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在教学中优先,多给予帮助和肯定,即使是点滴进步,微不足道的一点儿,也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设立语文学科学习兴趣小组,引导他们参与其中,并设进步奖,给予鼓励;另外多给他们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其不断获得成功,从而感到有一种成就感,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激励其永不放弃,努力拼搏。
   当然,学困生的转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学校、家庭、社会应相互配合,共同教育,形成强大有力的教育合力。语文教师是爱心天使,是文明的传播者,应以博大的胸怀,无私奉献的精神,张扬个人的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一代又一代人。语文教师要肩负起重要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学生,为了教育,为了祖国的强盛,社会的进步,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顽强拼搏,爱岗敬业,努力提高学困生转化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对比是古诗创作中常用手法之一,其作用是使经过艺术概括的客观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更为集中、鲜明。任何一个构成对比的实例,都不能脱离具体的时间或空间的制约。对比就是利用对立统一的法则,从时间、空间上对事物进行对照和比较,从而展现出鲜明深刻的生活画面。   一、空间对比   空间对比,就是把处在不同空间的两种互相对立的事物放在同一时间内加以比较、对照。如: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左思
期刊
从总体上说,唐诗独步千古,但宋词亦是唐诗之后又一高峰。唐诗与宋词内在精神相比较,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各得其时,各擅其美.唐诗崇高雄浑,具阳刚之美。宋词美在气骨,故瘦劲;婉丽优美,具有蕴阴柔之美。   一、各自蕴涵的自信的程度不同   唐诗以慷慨报国、昂奋热情的豪迈见长,或以痛斥时弊、无所畏惧的批判著称。体现了弘扬自我、张扬个性的强烈的主体意识。显现出了开阔雄浑的盛唐气象。他们的作品中显出高昂明朗
期刊
一、随笔的内涵   随笔,英文称“Essay”,是广义散文中的一种,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表现形式灵活自由,可以抒情、叙事或议论。   为了明确随笔的内涵,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随笔与笔记、小品文和散文等的关系。随笔与笔记、小品文、杂文和散文都是同一家族的成员,它们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1.随笔与笔记   笔记是一种以随笔记录为主的著作体裁,多由分条的短
期刊
一、作文贵在有“真情实感”   叶圣陶在给《学作文报》的题词中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的话,说自己的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这句话说得真是精妙。它指出了真话是作文的灵魂,只有富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才能打动人心,在读者心灵深处留下深刻的印象。   生活中说话如此,写文章更是如此,作文只有“真”,才有其生命力,只有“讲真话”,才是作文发展的方向,否则,作文教学、作文写
期刊
一、什么是读书随笔   读书随笔是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或者感动等写下来而写成的小文章。读一本书,想到了很多类似的问题和相关的事情,于是,拿起笔把它记下来。这种写作是随机而发的。篇幅上没有具体的要求,也许下笔千言而意犹未尽,也许写几句心里话,意思就表达得淋漓尽致了。读书随笔,可以说是平常所做的读书笔记的一种进化形式。它虽然看似简单、灵活,但却可以培养思
期刊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学生的软肋。作为老师,当你费尽心思将各种写作的技巧方法传授给学生,期盼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时,却发现学生依然无话可说、无法可用。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与既定的目标相去甚远,结构混乱,语言干瘪,有的甚至还不如讲解之前的水平,变成了邯郸学步。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经过认真分析,我发现问题出在写作方法的传授上,因为老师所教的写作方法往往是割裂开的,每次作文课讲解的层面都是不同的,学
期刊
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教学原则就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所依据的法则。随笔写作教学作为一种教学形式,它也必然有自己所遵循的法则,那么,随笔写作教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呢?  一、放手性原则  传统写作教学过于重视技巧的传授和应试的训练,忽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制订题目,确立体裁、字数,到评价几乎都是老师一个人说了算,学生只能被动地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写什么、怎样写
期刊
随笔,是指作者真实地记录自己独特的生活感悟的文字。随笔是个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个性的表现舞台,常常流露出一种自然美。在写作中,它可采用多种多样的写作样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日记   日记就是对每天所遇到的和所做的事情进行记录,有的兼记感受。日记的内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因此,可以记事、写人、状物、写景,当然也可以记述活动,凡是自己在一天中做过的、看到的、听到的或想到的,都可以是日记的内容。
期刊
语文是什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语文的基本属性是什么?一部分人认为,中学语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工具性是它的本质属性。另一部分人认为,语文教材中不少选文属于思想教育性很强的文学作品或论说文,它必然要担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主要属性。有的折中,认为两者兼而有之。有的又提出文学性、知识性、技能性、实践性、综合性、学科性、基础性、螺旋性、直线性、运用
期刊
语文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即老师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反复学习、操作,使之具有阅读和写作的特长或技能。语文教学的这个目标决定它不能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指导学生“练”,让学生在练中掌握技能,具备特长。如何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呢?   一、从精读课文做起   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更加注重阅读能力的提高。经过初中和小学阶段的读背积累,到了高中,学生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因此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