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写文化改革精彩篇章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i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体制改革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苏州坚持观念创新与实践创新相促进,典型带动与面上推开相衔接,重点突破与全面深化相结合,不断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步伐,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2014年增加值达894.4亿元,占GDP比重约6.5%,以全国总分第一的成绩被命名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并连续2次获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
  当前,文化体制改革正进入关键期、攻坚期,深化改革难度越来越大。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新形势,苏州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的最新要求,继续创新理念、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努力当好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的先行军和排头兵。
  勇于担当
  文化体制改革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必须正确处理好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导向正确是前提,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
  把准导向。文化体制改革、管理机制创新是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要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之路,始终掌握党对文化改革发展的领导权主动权。文化体制改革的主线就是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念,反映着社会发展方向。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文化建设始终,使之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守住阵地。国有文化单位是实现价值引导力的重要阵地,也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针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继续深化人事、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经费保障等制度改革,提高服务效能,实现公益目标。针对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始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切实保证和实现党对国有文化企业的领导。按照“四管相统一”的要求,着力推进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绩效考核。以“互联网+”为重点,积极探索推进报网融合、台网融合,推动苏州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中心、苏州市广电总台“无线苏州”项目建设,使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通过科学有效的融合继续成为主流媒体,并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上。
  筑牢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一位哲学家做过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苏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和“魂”。文化既是软实力,又是“硬支撑”,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强大动力,又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基本目标,已经“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五位一体”布局之中。守正出新才能历久弥新。要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更加注重发挥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让文化建设真正成为创新驱动的“新引擎”、法治苏州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立足群众
  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受惠是文化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形成谱写中国梦苏州篇章的强大向心力。
  立足群众认同。宣传文化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中始终想群众所想、思群众所思,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中去。要始终重视发挥文化凝聚作用,以共同理想凝聚人,以人文关怀亲近人,以优秀文化塑造人。继续打响“家在苏州”品牌,共同建设以家庭为根、社会为本的家园型城市,树立共同愿景、凸显人文关怀和弘扬优秀文化,增强千万新老苏州人对城市的归属感和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全市上下共建美丽新苏州、共享美好新生活的创造热情,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立足群众参与。人民群众既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对象,又是参与文化建设的主体。要让群众广泛参与文化改革发展,共享文化繁荣发展成果,进一步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实施新一轮目标责任分解,组织创作生产一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时代风貌精品力作,打造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积极鼓励社会力量投身到“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大潮中,用好的作品去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更加重视文化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丰富和优质的文化服务,为社会成员提高素质、增加收入创造公平的机会,有效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通过文化建设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培育理性心态、倡导法治精神、引导社会预期,使社会更加安定祥和。
  立足群众受惠。构建覆盖城乡、实用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目的是要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这几年,苏州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府规章和政策文件,构建了相对完备的公共文化管理制度体系,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标准打造城区“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推动文化设施布局从“全设置”走向“全覆盖”,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便利化。苏州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建设、张家港公共文化服务网格化管理经验在全国推广。今年年初,苏州被列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试点地区,我们将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体系向国际通行标准靠拢,打造公共文化服务“苏州模式”的升级版。
  持续创新
  创新思想理念。这些年文化领域的进步,最鲜明标志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最根本的原因也是思想理念的更新。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用极具创造性的实践和令人瞩目的成就熔铸出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沉淀为苏州的区域精神文化,成为了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创新发展理念。发展文化产业要善于在提质增效升级、融合创新推动上下功夫。落实好《关于推进苏州市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逐步形成以传统文化创新型企业群、数字出版和印刷复制企业群、现代设计和数字传媒企业群等为核心的文化科技企业群体。以8个国家级、12个省级和39个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为基础,做到大的“顶天立地”、小的“铺天盖地”,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集群。创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用好文化产业担保基金、投资基金、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切实帮助文化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探索创新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促进文化与会展业融合发展,办好中国·苏州文化创意设计产业交易博览会,力争在知识产权保护、文化创意设计、人才配套服务方面形成鲜明特色。
  创新传播理念。苏州对外开放度高、外向型经济发达,在推动文化走出去上有着坚实的基础。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示苏州改革发展成就、推介苏州传统优秀文化、塑造美好苏州形象为内容,向国内外讲好苏州故事、传播好苏州声音。积极参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工程,运用各种途径,着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走出去格局。落实好《苏州市文化“走出去”扶持项目资金补贴办法》、《关于创建苏州企业“走出去”与城市外宣工作合作平台的意见》等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地方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文化对外贸易,努力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市场上的“胜势”。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们仍然在路上。当前,新一轮目标任务已经确定,我们将以乘势而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巩固和发展文化改革成果,为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作出新的贡献。(作者系中共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责任编辑:汤建奎
其他文献
用各种不同培养基对马铃薯四倍体、双单倍体栽培种及有结薯习性的野生种进行了试管微型薯诱导。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用食用白糖替代蔗糖可以获得同样的诱导效果,能大大降低成本
本试验研究了PP_(333) 对马铃薯的喷洒时期及次数。结果表明,喷期在植株大现蕾期产量高,比对照增产27. 02%。不论55ppm 或100ppm,喷一次就足以抑制植株长势。
JT/C80/2013/13523.5/283 160府绸属高密、高化纤含量的府绸织物,对浆料配方有很高要求.本厂长期以来一直使用PVA+脂化淀粉+甲脂+其它助剂的浆料配方,由于配方甲脂用量大,气
为探讨氯氮平换用维思通治疗分裂症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找出能在临床中推广的规律,选择符合CCMD-Ⅲ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既往采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共188例,系统换用维思通治
近年来,传统媒体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走出一条转型发展、创新发展、突围发展之路,这是当前众多传统媒体面对的迫切课题。南京广电集团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浪潮中,用理念开道、让内容优先、以发展为要,作出许多新的探索,努力打开新闻传播和事业发展的新天地。  理念引领,用融合和转型的发展观念统一思想  转型发展、融合发展是传统媒体的必然选择。2016年以来,南京广电集团全力倡导融合发展的理念,着力让融合与转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将居民收入、企业利润与财政收入形象地比喻为“三个口袋”,并且明确提出要“‘三个口袋’更加充实”的发展目标。强调“三个口袋”更加充实,不仅着眼于经济发
传统的四线圈磁共振耦合无线传能系统已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中得以应用,然而,其传能效率仍然因其磁场空间分布的发散性而难以提高。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我们提出了一
期刊
“十三五”期间,江宁将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等多重战略机遇,紧扣“两个率先”光荣使命和“走在最前列、建设新江宁”目标追求,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施“五大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江苏高端产业集聚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引领区、美丽中国典范区和现代化国际性南京主城南部中心”,加快展现“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新江宁的现实模样。  
<正>江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节点2006年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到2015年率先基本建成创新型省份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创新型省份建设正式启动。2011年将创新驱动战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