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艺园地一奇葩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r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过西园码头》是现代散文名家俞平伯的一篇作品,是文学史上一篇以“奇”著称的经典之文。本文尝试着从作者署名、体例结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方式等四个方面,去解读、挖掘其“奇”的具体表征,从而总体上来评析此篇“奇”文。
  关键词:俞平伯 《重过西园码头》 “奇”
  《重过西园码头》是俞平伯散文中的一个“异类”,此次写作尝试在其整个文学创作生涯也显得独树一帜。用俞平伯自己的话,“不朽的杰作往往是一篇天外飞来、未曾写完的残稿,这正是所谓‘神来之笔’”{1},而《重过西园码头》就是这样一支“天外飞来的‘神来之笔’”。此文之所以被视为“异类”,或被誉为“神来之笔”,是因其“奇”的特征,在朱自清为《燕知草》文集所作的序中,就赞誉道“《重过西园码头》这一篇,大约可以当得‘奇文’之名”。{2}但是,目前对此篇奇文的评论解读还有很大空白,本文尝试着从其“奇”的特征入手,分别从作者署名、体例结构、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方式等四个方面去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
  一、作者署名之“奇”
  《重过西园码头》被俞平伯作为附录收入1930年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的以杭州为题材的线装诗文集《燕知草》中。收入集子时,作者署名为“心馀”。在文中的序言部分,俞平伯也说记述了此文的由来,即亡友“君姓赵字心馀,故京兆人也”{3}之遗著。
  由此,引出“此篇文章的作者到底是谁?”的疑问。若确如序中所言是赵心馀所作,那赵是何人?若是俞本人,他这样曲折隐晦又意欲何为?围绕这个问题,学界曾有过不同的看法。在1983年,王保生编的《俞平伯散文选集》中,此篇奇文被选入。在1990年的《读书》杂志上,胡漠察先生撰文对此文入选俞平伯选集提出异议,其坚持认为作者为赵心馀而非俞平伯本人。在1997年孙玉蓉主编的《俞平伯全集》中,此篇再次被收入。后于2001年出版的孙玉蓉编纂的《俞平伯年谱》中,在1928这一年里出现了:“8月21日,始作《重过西园码头》;26日,为把《重过西园码头》收入《燕知草》文集作序。”“8月25日夜,复周作人信,并附寄近作《重过西园码头》一文。”{4}等明确为俞平伯所作的表述。回到与作品同时代的1935年,在周作人选编的《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中,此文被收入并被视为俞平伯作品。从朱自清为文集所作的序言中也可略见端倪,序中“所奇者,他的文笔,竟和平伯一样”,“最奇者,他那些经历,有多少也和平伯雷同!”{5}两个人的文笔和经历都一样,这样的情况少之又少,几乎不可能,此也可作为心馀与平伯为同一人的佐证。俞平伯晚年也站出来确证道“赵,造也;心馀,姓俞,可见其人子虚乌有,年少妄为,不足道也”{6}。至此,可缕析出“赵心馀”为作者假托之名,实作者有意为之,是其创造独特体例的需要。
  二、结构体例之“奇”
  文章共有三个部分,序、小引和正文,每个部分环环相扣,缺一不可。读者初看标题《重过西园码头》,固化的印象应为一篇叙事抒情散文,确实,若单独拿出正文部分,其是为读者所期待、并写得很好的一篇。但是,此篇奇文在规矩、惯常下,增加序和小引两部分,使整篇显得奇特,起到锦上添花、提升思想深度的作用,也有“此等体例殆前无古人”的效果。
  “叙事的套子”的设置是此篇文章结构解读的关键。正文部分第一段第一句直接进入回忆:“以前的也记不得了,庚戌之夏我在苏州,一个郁闷的傍晚。”以赵心馀的视角讲述其所经历的故事,是其所思所感所闻。但在开始正文的叙述前,作者先加了个序言,以第一人称作者“我”的叙述视角介入,说明本文的由来,“且并标题无之,首署小引而篇幅冗长,与正文不称,则究以沈君之卒为重心与否,亦无由断言,故以《重过西园码头》名之耳”。从中可知,小引里的玄谈和正文中的回忆都出于序言里的交代,即“小故事套大故事”的叙事设置。当然,这种叙述结构不是俞平伯的独创。鲁迅的代表作《狂人日记》中的开头第一部分,也是以第一人称“我”的视角叙述了昔日良友之弟患“迫害狂”的遭遇并结局,后交代了本文由来,即“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至于书名,则本人愈后所提,不复改也”{7}。此处“迫害狂”患者的日记和俞平伯文中的赵心馀遗著,并由此而结构下的体例,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俞文在1935年被周作人收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中,文体上被视为散文,就自然和小说《狂人日记》有所不同。但这也说明俞平伯从鲁迅身上汲取创作养分,以及当时文学创作上不同文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促成其完成这篇奇文。
  在叙述方法上,逆时序的倒叙方法运用得较为娴熟。文章第一部分,序言讲述昔年同窗赵心馀的凄惨结局:暴卒于旅店,死因不详,并略带调侃式地归为疑案作结。而后面的小引和正文两部分,则是以赵心馀的视角讲述其所经历的故事,是其所思所感所闻。此处,先交代主人公的结局,再回到事件、故事的叙述,从而规避了叙述的平板、结构的单调,使其文显得奇特并引人入胜。
  三、思想内容之“奇”
  《重过西园码头》整篇文章,都充斥着“人生不过如此”“一切都是空”的慨叹,即对人生、生死问题的拷问。特别是关于死亡本质的探讨,是现代文学作品的主题中涉及较少乃至没有涉及的部分,故而愈显此篇文章的可贵和奇特。在小引部分,俞平伯对生命、生死问题作了一种哲理的辨析和言说,且对此发出“试比方咱!不知来从何处去到哪里,也不知到底有多么长多么短”“转瞬之间,艳冶在风前零落,灵智也是一闪的电火罢”“死者澌灭无余,往而不返”“平居形影相接,言笑可通的,一转眼不看见,永远不再相见了,这不但不可忍耐不可解释,简直不可思议,不可思议”“肉体以外不见有生命,生命以外不见有世界,一切在你面前变灭,你也变灭于一切里,既无法可想,也没有例外”的严酷叩问。最后,透过假托的赵心馀道出了“人生一个破瓦罐,不回头最为得体,虽然不免回头更是人情”的真谛,也提出了“我们以后要细细的过日子了”的期许。
  文中不遗余力地探究“应该怎样地活着”“在路上”、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等问题,字里行间里透露出古今中外哲人的悲观质地和超然因子。同时,俞平伯身上那种隐逸名士的形象也鲜明显现,但在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以积极地从事革命、社会活动为时代主潮下,探讨此类问题就显得不合时宜,而被另类化、奇特化。此处妙于谈玄、潇洒飘逸的纵横议论,最见其艺术功底,也是文中最出彩的部分。若说此篇奇文体例有其“前无古人”之处,那就是这部分穿插其中,显得突兀,给人以新奇之感。当然,行文中议论也不是干巴巴的理论文字,做到了论证与例子相结合。如“以电影比方人生”,形象而贴切地把人生的阶段性表现出来了,以至于现今还沿用这个经典的比喻“人生就像一场电影”。从中,都可看出俞平伯对人生的带哲理性的分析,透视出其超然了然的人生观。   正文部分中,通过呈现对沈彦君去世这一具体事件的情感态度,来说明佐证俞平伯的生死观、人生观。据考证,文中的“沈彦君”的原型就是俞平伯的舅父、岳父兼挚友许引之。身边这么重要的亲人的离世,从而引发其对生死、人生问题的拷问,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文中开始叙述了“我”与沈彦君由相识到相知,那份浓得化不开的友情加亲情:这位初见面称为“舅舅”,后成为“我”岳父的沈彦君,从小就喜欢“我”,和“我”发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讲述生活中的小事、俗事中,现出浓浓的真情。顺着作者流动的笔端,行文线索的承续,叙写了他们第一次游杭州、览西园、过西园码头的情景。带着一种轻松、恬淡超然的心境,谈当地风物,品美酒茶食,自然是美不胜收;更为关键的是,此时此刻有着友朋亲眷的相伴,不可谓是人生的一大快事。但是,这种温馨悠游的梦幻随着沈彦君的去世而破灭,从而使其有“痛感幻灭的可伤”的凄清心绪。距上次过西园码头,仅过了四十天,“我”重过西园码头时,其中的友朋沈彦君却不在了,而是经过此处去给他送殡。这次过西园码头,心境和上一次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并发出“这些光景和话语,于我的一生里很难得泯灭的。这不但是生死之痛亲旧之情,而且是知己之感”的哀婉悲痛之感。此处,通过对人生境遇的繁复感慨和两次经过西园码头的往事的描写,表达出了作者对逝者的哀思,并进一步思考人生,从而流露出“人生不过如此”的生命观。
  四、情感表达方式之“奇”
  将叙事抒情与议论说理娴熟地结合,并穿插运用,是此篇文章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叙事抒情的文字给人阅读上的快感,阅读感受较为轻快,但间或插入议论说理,轻快的阅读感被阻断,从而造成缓急相间的阅读节奏,牵制了感情的过分泛滥,规避了抒情的空洞,增强了文章的思想深度。独具俞平伯风格的语言、文字的使用也使其情感表达显得独居特色。
  由上一节可知,此文表达的是对人生、生命的达观豁然之情。俞平伯为把这一情感表达出来,分别用到两种话语方式,即叙事与议论,从而使得情感言说达到丰富与饱满。往大处说,序言、小引、正文三部分,就是一个从叙事到议论,再回到叙事抒情的循环结构。小引中的议论说理,通过明辨浅析的方式显出对待生命的达观平实的情感价值;后来的正文部分,通过叙述、回忆一个感伤的往事,从对至亲好友逝世的哀婉中感悟出生命的无常,从而得出对待生命、人生应有豁达的态度。再者,从各个部分内部也有体现:在专注议论的小引部分有“有一回我正嘻嘻哈哈过着孩提般的好日子,何来突兀的事变,巨浪般的打到心上,把蓬勃中的兴会和意气,卷得落花流水,无影无踪”这般绵密的叙事之文;在正文记述两次经过西园码头过程中,也有“虽说年光逝水早已磨洗了带血的创痕,但这依稀的痕迹殆将数十年如一日,轻易碰不得,碰了它若有隐痛”这样富于哲理的议论之词。再有,文中写到游西园时,东拉西扯,先后说到寻经、看裱画、吃馄饨,再扯到茶楼上的卖酒、茶座等历史风物和杭州茶食,不紧不慢,娓娓谈来。这种略带闲谈冲和的风格与其导师周作人的《北京的茶食》很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因间或加入议论之言,而使其掺杂了哲思明辨的艺术风格。
  大量欧化语、古诗词古典、方言的使用促成了典雅的语言风格,从而也成为俞平伯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一大特色。针对其文,周作人评述道“以口语为基本,再加上欧化语、古文、方言等分子,杂糅调和,适宜地或吝啬地安排起来,有知识和趣味的两重统制,才可以造出有雅致的俗语文来”{8}。这一评价很为中肯和到位。文中出现了“东方福尔摩斯”“化验”“德国式”等欧化词汇,甚至有英语单词paradoxical;出现了佛家、文言用语、方言,如“阿弥陀佛”“齐天大圣”“三炮台”等,也大量地运用古诗词和历史典故,如《欢逝赋》的引用、《红楼梦》里的判词诗句。这些语词本身就富有知识趣味性,能给人以阅读兴趣,是一些自身会发光的“宝石”;再把这些发光的“宝石”镶嵌在文中,使其文有阻塞之感和古典之气,即“雅致”的语言风格。同时,此种语言风格起到了突出渲染情感的效用,从而给所要表达的情感增添一股“书卷气”“雅气”,这不可不说是俞平伯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亮点。
  {1} 箫悄:《古槐树下的学者——俞平伯传》,杭州出版社2005年版,第159页。
  {2}{5} 俞平伯:《燕知草·朱序》,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第4页,第4页。
  {3} 俞平伯:《燕知草》,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4}{6} 孙玉蓉:《俞平伯年谱(1900-1990)》,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09页,第109页。
  {7} 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22页。
  {8} 俞平伯:《燕知草·周跋》,开明出版社1994年版,第122页。
  参考文献:
  [1] 孙玉蓉.俞平伯研究资料[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
  [2] 徐成淼.当代散文中的死亡意识[J].文史哲,2005(3).
  作 者:沈观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现当代散文。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残雪早期小说关注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创作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就“理想”而言,它在残雪的小说中经历了从肯定到怀疑,又从怀疑走向否定的过程。这一态度应该被给予中肯的评价。  关键词:理想 肯定 怀疑 否定  残雪的早期创作一直关注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在创作中作者对“理想”的态度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就“理想”而言,它在残雪的小说中经历了从肯定到怀疑,又从怀疑走向否定的过程。  
期刊
摘 要:萧红,一个自由而深刻的女作家。萧红以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征服了万千读者。近年来,萧红研究持续升温,研究也呈多元化趋势。而儿童视角是最能体现萧红艺术个性的一种叙事策略,童年生活的体验对她一生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她的许多作品都是以“儿童视角”来展示“真”、还原“善”、讴歌“美”的。这种纯粹的童心给予读者强大的感染力,童言无忌也唤起读者对童趣的向往和追求,并通过回忆童年生活还原事物的本真面貌,进而深
期刊
摘 要:艾米莉·勃朗特(1818-48)是英国19世纪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她可称为一个反基督的斗士,主要表现在:对基督教教义里“永恒惩罚”的谴责;对传统的天堂和地狱的抛弃;对人性以及上帝的整个创造持悲观甚至悲痛的态度。  关键词:艾米莉·勃朗特 反基督 永恒惩罚 天堂和地狱  作为西方文明的两大主要传统之一和西方人赖以生存的主要价值规范,基督教遭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批判,反基督也成为很多作家表达的
期刊
摘 要:《比风来的早》是葛水平最为典型的一部有关权力叙事的中篇小说。为了获得权力,吴玉亭把自己的一生交给权力,权力牢牢地裹挟了他,使他不仅不得自由,不得满足,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继续,对权力的觊觎和角逐是吴玉亭生命的全部内容。权力也剥蚀了吴玉亭和陈小苗之间纯真的爱情,让吴玉亭的爱情变得既尴尬又痛苦。告别权力后的吴玉亭重新找回了自我,不仅重操自己真正喜欢的文艺创作,也收获了他长久以来想要而又不敢要
期刊
摘 要:《丢失的长命锁》是李锐早年创作的作品,他的第一本小说集就以“丢失的长命锁”命名。这篇小说可视为一篇成长小说,“长命锁”的存在与否是小说主人公成长与否的关键性标志。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李锐与主人公长锁自始至终地进行对话,二者在交流互动中携手走向人生的蜕变。《丢失的长命锁》保持了李锐早期的“天真”之气,但又与后期的“冷峻”风格有所勾连。通过对该小说的文本细读,可以更为全面深入地了解李锐的小说创作
期刊
摘 要:《越界的格兰迪森》是非洲裔小说家查尔斯·W·切斯纳特的代表性作品,小说主人公格兰迪森通过伪装带领家人获得了人身自由。这种伪装表现出的军事战略思想与中国古代兵法《三十六计》中的“假痴不颠”和“苦肉计”等计策不谋而合。通过这两个计策的有效应用,格兰迪森实现了在美国奴隶制文化中的成功逃脱,从而颠覆了黑人刻板形象。  关键词:《越界的格兰迪森》 黑人刻板形象 《三十六计》 假痴不颠 苦肉计  查尔
期刊
摘 要:岛崎藤村的《破戒》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文学界和评论界的瞩目,中日众多文学评论从其文学、自然主义、部落问题等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分析。本文将选取不同视角,从作品中设定的女性人物形象的婚姻(感情)出发,将七组夫妇(恋人)分为三种类型:忍耐型、平凡型和精神型,分析各种不同的婚姻形态,从而折射出时代背景明治时期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角色。新旧并存的时代,女性的自我权利意识尚未完全普及,自由恋爱等先进
期刊
摘 要:在张爱玲的笔下,那一类精明自私、老于世故的女性身上常常显现出焦虑甚至歇斯底里的精神症状,精神分析学家霍尼理论中的“神经质性格”正可以解释这种性格特征,本文通过对张爱玲笔下这类女性人物的分析,挖掘其“神经质”性格的成因,并进而剖析张爱玲自身性格及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关键词:张爱玲 女性形象 霍尼 “神经质性格”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无论其人还是其文,都是一道最为奇特的风景。她的文
期刊
摘 要:同一时期,同一诗人,同一境遇下创作出的两首渔父诗,会因分别融入佛家与道家两种元素,而产生相异的美学效果。本文将以柳宗元的两首渔父诗为例,浅析佛道元素为渔父诗带来的不同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渔父 柳宗元 佛家 道家 美学  《江雪》和《渔翁》同是渔父诗,同是柳宗元任永州司马时期所作,但由于诗人使用了佛道两种不同的元素,两首同一诗人笔下同一题材的诗作产生了相异的美学效果。  一、两首渔父诗的
期刊
摘 要:廖玉蕙的《在碧绿的夏色里》多取身边琐事为创作题材,深入俗世生活,展现出作家的民间关怀。廖玉蕙散文叫好又叫座的另一原因是真情,情深但有原则,常以女性的温柔与坚韧直面生活。《夏色里》的语言亦通俗晓畅,常用诙谐风趣之笔,又多从故事出发,写来轻松从容,读者读来亦津津有味。  关键词:民间关怀 女性话语 故事叙述  廖玉蕙是台湾著名的散文作家,著述丰富,已出版《闲情》《记在心上的事》《不信温柔唤不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