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视角下高等职业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444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环节,任务复杂而艰巨。要有序推进课程建设工作,学校必须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作好充分准备,营造一个有利于课程建设的环境;同时要积极利用校内外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职 课程建设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28-02
  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课程是联系学校所有办学要素的纽带,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载体。要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學水平,就必须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的水平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1]。如何加强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是每个高职教育者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2003年,教育部首次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程,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课程。“十一五”期间,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成9门国家级、24门省级、85门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成果丰硕。2011年,教育部又启动反映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社会、科技发展成果,课程质量高,教学效果好,得到广大教师和专家的好评,在同类课程中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示范性的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笔者在多年工作的基础上,从管理的角度对如何做好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旨在与同行共同探讨。
  1 建立一种激励约束机制
  课程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环节,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建立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引导或促使教师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机制可能比课程建设本身更重要,它可以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使课程建设变为一
  项经常化的工作,进而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行为并融入日常教学之中,促进学校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众所周知,要很好地体现高职课程的适用性与针对性,必须对它进行开发。如果教师没有积极性,这一工作是很难完成的,因此必须要有一个杠杆能撬动这项工作,这个杠杆就是激励措施。学校应加大对课程建设经费支持的力度,对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引导教师进行课程建设;毋庸讳言,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存在部分教师并不重视课程建设的现象,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这就要求管理部门采取一些“硬”措施,如给教学单位下达硬性的建设任务,在建设课程的数量、质量和时间上都提出明确要求,对不能按期完成建设任务的教学单位负责人进行问责,迫使他们进行课程建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高度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先后出台了《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课程建设规划》《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奖励办法》《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经费管理办法》等管理办法,对精品课程教学建设提供充足费用和奖励,院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15000元,奖励5000元;省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25000元,奖励10000元;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经费45000元,奖励20000元。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提供10万元经费专款专用,分年用于课程更新维护。有力的政策与经费保障,为课程建设创造了宽松的环境。
  2 加强教师的培训与学习
  课程建设的工作量很大,也有很高的技术含量。要建设好一门课程,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课程建设能力,即具备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建设技术和深刻理解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的内涵。只有满足上述三方面的要求,教师才知道课程应该怎么建设、如何建设好以及要建设到什么程度,做到理论指导建设、建设目标明确以及建设技术有保障。
  教学管理者一方面要积极参与课程建设工作,但更重要的是想办法提高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以满足课程建设的迫切需要。这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培训与学习来实现:一是学理论,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如邀请专家讲座、参加培训、观看影像资料和学习专著等),使教师掌握工作过程导向、项目课程等课程开发理论;二是学技法,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平台,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广泛学习,博采众长,为学校的课程建设服务,如秦文副教授负责的《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国家精品课程[2]在解决教学内容的适用性与针对性方面就值得广大教师很好地学习与借鉴;三是学标准,要对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进行集体解读,深刻理解每项指标的内涵,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交流,使每位教师对课程建设中各项指标、观测点的要求了然于胸,进而明确建设目标。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团队的培养。通过国内外培训和到企业任高管、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提高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团队赴澳大利亚、新加坡、德国、英国、香港等国(境)外国家或地区进行教学理念、职业素养、课程开发的培训达94人次,选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207人次。
  课程建设是一项集体工作,要集中广大教师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完成,因此学习应是集体的学习,每位教师好的想法、做法要与大家分享,以期共同提高。
  3 课程建设要与专业改革一起整体推进
  课程从属于专业,其教学目标必须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国家精品课程 “五个一流”的要求和评审标准,课程建设必然会与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因此课程建设必须在专业改革的大环境下整体推进,日积月累,水到渠成。
  课程一旦脱离专业,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建设实际上是在进行专业建设,不存在单纯意义上的课程建设[3]。因此,课程建设要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和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修订等系统改革的大背景下展开。为营造一个良好的课程建设大环境,保证课程建设的高水平,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对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修订,使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标准中的主要精神融入其中,引导教师转变观念,积极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二是要站在专业的高度来看课程,对人才培养方案未定型的专业,不对其进行精品课程建设立项,未经开发的课程不应参加精品课程评审。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个抓手,既可以锻炼教师队伍,又可以理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从这个意义上讲,课程建设也是在进行教学团队建设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湖北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课程建设,有力地支撑了专业建设。共建成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建成5个国家示范重点专业,6个省级示范重点专业。3个专业纳入湖北省政府新兴(支柱)产业基地项目计划,2个专业纳入专业服务产业计划项目,护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和电工电子技术3个专业进入教育部首批教学资源库建设。
  4 加强课程建设团队的分工协作与指导
  建设一门精品课程的工作量很大,需要建设团队分工协作。课程建设团队应分为二个层面:一是课程教学层面,包括课程负责人、主讲教师和行业企业人员等,主要负责课程设计、教学资料的编制、搜集与整理等工作;二是学校层面,由主管校领导、教务处和信息化中心相关人员以及校内专家组组成。主管領导和教务处负责组织、协调和服务,信息化中心负责教学录像和课程网站建设,专家组负责指导。也只有团队成员分工协作,各司其责,才能产生协同效应,形成合力,顺利完成课程建设任务。
  为提高课程建设质量,尽量少走弯路,学校应成立由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和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组成的校内课程建设专家组,对在建各级精品课程建设进行分级指导,省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指导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指导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只有集中大家的智慧,才能将课程建设得更好。
  5 建设与使用并举,提高课程教学实效
  课程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精品课程向精品课堂的转变。建课程是为了用课程,用课程可以检验课程建设的水平。课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要在使用中不断加以完善[4]。
  高职院校每年都应对精品课程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以“用”促“建”。对那些重建设,轻使用的教学单位,如出现精品课程建设成果未被采用,应停拨后续建设经费,责令整改,甚至取消或建议相关部门取消其“精品课程”称号。此外,每所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程毕竟有限,已有的精品课程建设成果要充分利用,而对于其它非精品课程,应充分利用网上的优质课程资源,引进和借鉴其他院校精品课程的内容、先进手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本校的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建设水平。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在坚持“以用为本”的前提下,建成了数字化课程中心,对9门国家级、24门省级、85门校级精品课程的更新与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在检查的基础上认定了一批精品课堂,充分发挥了课程成果的使用效益。
  6 结语
  总之,课程建设是高职教学改革重要环节,需要学校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课程建设的环境,加强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培训和精品课程成果的应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唯有如此,学校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徐国庆.高职教育课程建设中的几对重要关系[J].江苏高教,2012,2:146-148.
  [2] 秦文,耿壮,王辉静,等.Linux操作系统服务器管理[EB/OL].http://course.jingpinke.com/details?uuid=8a833999-20d0f6d2-0120-d0f6d288-039b&courseID=D080053.
  [3] 张群.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J].理工高教研究,2005,24(6):90-92.
  [4] 姜大源.职业教育:课程与教材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9:1-13.
其他文献
摘要:一切艺术现象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流行歌曲展现的是千姿百态的文化生活,表达的是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歌词丰富的人文内涵是歌曲成功流传的要素。本文选择较具代表性的歌词文本进行细读,进而解读当代流行歌曲歌词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流行歌曲 歌词 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J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0212-02  佩特曾说:“一切艺术都以逼近音乐为旨
期刊
摘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本文以培养管理学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为着眼点,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在建设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平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认为培养高校管理学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需要遵循普及性、培育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等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和改进思路。  关键词:本科生 科研创新 成功计划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a)-
期刊
摘 要:独立学院作为特殊身份地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准确定位,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培养,全面提升就业质量,加强创业创新教育与实践探索,打造特色品牌,赢得良好社会声誉。  关键词:独立学院 创业教育 孵化基地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002-02  1 研究背景—— 独立学院概述  根据我国《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独
期刊
摘 要:本文依据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步法,从课程定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分析入手,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课程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研究,最终得到详细的学习情境以及具体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这对该课程及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现实依据。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 课程定位 学习情境设计 教学组织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提出“学以明责”和“学以致用”的观点,应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和食品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贯彻和体现;结合食品化学教学实践,从“教”与“学”两个方面阐述了;课堂教学要标新立异,突出专业特色,实施基于学生需求和认知能力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的实验技能学习要统筹安排、综合创新,从而进一步阐明了“学以明责”和“学以致用”理念在于食品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食品化学教学
期刊
摘 要:校企合作是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同时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本文结合自己学校的校企合作的经验,提出了对营销实训课程进行改革的一些思路,深化校企合作的成果。从而促进校企合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 营销实训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
期刊
摘 要:写出《给中国教育的100条建议》的朱永新,作为当代中国新教育创始人,他对教育事业始终满怀激情;其教育激情远大于抱负,关注国家文化软实力、打造中国的新教育学派;通观全局的战略思考,使他十分注重教育的制度化建设。  关键词:新教育 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149-01  身为全国人大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兼
期刊
摘 要:当今社会,大学生表现出一些特立独行的性格特点。针对这类性格特点的适当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一直是学校和老师考虑和研究的重点。短暂的大学生活要想过得充实,离不开有效的时间管理,而如何进行自我时间管理很少有大学生真正做到。为了能够帮助大学生学习和生活达到合理有效的时间利用,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时间 管理 引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
期刊
摘 要:在高职课程中导入职业规划课程是促进高职课程改革的有效方式。明确界定了高职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体系研究中的基本概念,以高职旅管专业为例,重点探索了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职业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目标体系、课程的结构与内容、教学模式、评价方法、师资建设等。  关键词:职业规划 高职 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022
期刊
摘 要:结合指导数字媒体设计与制作专业毕业设计的实践,从严把选题关、师生良性互动、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启发式指导、指导工作过程化、加强远程指导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指导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设计的方法和策略,为更有效地指导远程开放教育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 毕业设计 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2(b)-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