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

来源 :知识与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qbup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党建思想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根据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党的自身状况,在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的科学论断,并就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做出了系统论述,形成了新时期具有鲜明特色的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关键词:改革开放 邓小平 党的领导 思想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有其深刻的背景。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第一,党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党执政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十年“文化大革命”以及“四人帮”的破坏,党遭受到严重的损失。1975年邓小平指出,相当一部分地方的党的领导没有建立起来,党的领导被削弱了,各级都有这个问题,需要全面整顿;整顿的核心是党的整顿,整顿主要放在整顿各级领导班子上。党内的确有不正之风,的确有极少数领导干部搞特殊化、贪污和滥用权力。邓小平提出,我们的党应该是一个战斗的队伍,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应该是统一的、有高度觉悟的、有纪律的队伍。只有恢复到这种状态,党才有战斗力。
  第二,国际环境变化对党执政提出了严峻的考验。邓小平指出,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对国际局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也有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主题,世界大战在短期内打不起来。因此,我们的对外政策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和经济新秩序。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国际局势的另一个方面。邓小平1989年指出,东欧、苏联乱不可避免,其程度还要很冷静地观察。在这些国家动乱的时候,中国要真正按计划实现第二个翻番,这就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成功。他还指出,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不倒,而是中国的旗帜不倒。中国的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总的局势是这样,唯一的办法是中国自己不乱。中国的基础好,是几十年打出来的,这个威势一直要传到后代,保持下去,这是本钱。邓小平的科学分析,不仅增强了全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心,也使全党学会了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如何观察、分析、把握形势,从而提高了沉着坚毅、从容应对国际局势变化的本领。科学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极其迅速,已成为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谁占有科技优势,谁就占有了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因此,对我们党和国家来讲,能否把科技迅速搞上去,是摆在全党面前的大问题。正如邓小平所说“现在科学技术发展了,国際交流发展了,我们的经济一定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要拿国际水平的尺度来衡量一下。在不断出现的新问题面前,我们党总是要学,我们共产党人总是要学,我们中国人民总是要学。谁也不能安于落后,落后就不能生存。”
  第三,改革开放对党执政来讲是一项从未经历过的事情。按照邓小平的话来讲,1974年到1975年的全面整顿就是改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了全面的改革和开放。邓小平1988年时就指出,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一系列政策,走上了新的道路,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这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会影响世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是一件很重要也必须做的有风险的事,对我们来说是新事物,所以要摸索前进。既然是新事物,难免要犯错误,我们的办法是不断总结经验,有错误就赶快改。邓小平还指出,开放、搞活,必然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不对付它,就会走到邪路上去。这无疑使全党看到了提高执政能力的必要性,也从中增强了执政的能力和水平。
  第四,工作重点的转移对党执政提出了更高要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墨守陈规转向全面改革,从闭关锁国转向对外开放。这些新的重大变化,特别是工作重点的转移对党的执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指出,党成为全国的执政党,中心任务已经不同于过去,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我们不熟悉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在这场深刻伟大的革命中,全党要在不断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要研究如何适应新的条件,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防止埋头经济工作、忽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倾向。邓小平的这些指示对全党认识工作重点转移后的形势,做好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更好地提高执政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探索
  
  首先,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全党的思想,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纪律性,尤其是要维护中央权威,全党在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中央决定了的东西,党组织决定了的东西,在没有改变以前,必须服从,必须按照党的决定发表意见,不允许对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任意散布不信任、不满和反对的意见”,不允许阳奉阴违,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必须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党的宗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坚定广大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时时处处以人民利益为重。
  其次,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邓小平强调“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从我们党的干部队伍的现状和新时期对领导班子的要求出发,提出干部队伍和领导班子建设必须遵循“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这一方针,既体现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德才兼备、又红又专原则,又为新时期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提出了具体标准,增添了时代内容。邓小平还创造性地把人民公认、坚持党的政治路线、有政绩三者融为一体,提出要选人民公认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进入各级领导班子,使干部“四化”方针具体化,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为新时期干部队伍的建设制定了一条新的正确的路线。为了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有利于提拔年轻干部的用人机制,保持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生机和活力,邓小平提出要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并率先垂范,主动退下领导岗位。
  最后,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邓小平不仅高度重视惩治腐败问题,强调“要整好我们的党,实现我们的战略目标,不惩治腐败,特别是党内的高层的腐败现象,确实有失败的危险”,把反腐倡廉作为新时期党风建设的主题,而且提出了一系列方针、原则、方法和途径等。一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一手抓经济建设,抓改革开放,一手抓党风和廉政建设,惩治腐败,打击各种犯罪活动,扫除各种丑恶现象,以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二是既要靠教育,更要靠法制。要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各个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度,形成有效防范各种以权谋私和行业不正之风的制约监督机制。三是从党内、从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抓起,要敢于抓大案要案,取信于民。四是从具体事件尤其是典型事件抓起,从严处理,决不手软。五是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持久”的方针,把反腐败斗争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把抓紧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夺取阶段性成果与长期性作战相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六是既要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作用,又要充分依靠群众的力量,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惩腐肃贪的天罗地网。
  邓小平1980年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必须改善党的领导”这一新思想,这一思想主要包括:
  第一,改善党的领导制度。邓小平认为“改善党的领导,除了改善党的组织状况以外,还要改善党的领导工作状况,改善党的领导制度”,并把领导制度的改革提到关系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的高度上认识,提出了制度比个人的作用更重要、更根本的思想。他指出“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涣散党的纪律,而正是为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在制度建设上,邓小平尤其重视健全民主集中制,强调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最根本制度,并且在很多方面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理论。
  第二,改善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邓小平提出的改善党的领导的举措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980年,邓小平在提出改革基层企事业单位的领导体制时就指出:“实行这些改革,是为了使党委摆脱日常事务,集中力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组织监督工作。”他后来又说:“我们说改善党的领导,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应该把大量日常行政工作、业务工作,尽可能交给政府、业务部门承担,党的领导机关除了掌握方针政策和决定重要干部的使用以外,要腾出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思想政治工作,做人的工作,做群众工作。如果一时还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至少也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上,否则党的领导既不可能改善,也不可能加强。”1985年邓小平再次强调,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必须大大加强,决不能削弱。我们党之所以必须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既是由我們党的性质和领导职能决定的,也是由党和人民的血肉关系决定的。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党要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领导作用,就必须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威力,用科学的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去教育广大群众,用真理的力量去赢得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第三,加强党的纪律和监督。为了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的纪律。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期间,党的纪律废弛了,至今还没有完全恢复,这也是党不能发挥应有作用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纪律相当废弛,许多党员可以自行其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定、任务,不执行或不完全执行。一个党如果允许它的党员完全按个人的意愿自由发表言论,自由行动,这个党当然就不可能有统一的意志,不可能有战斗力,党的任务就不可能顺利实现。所以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必须严格地维护党的纪律,极大地加强纪律性。个人必须服从组织,少数必须服从多数,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必须严格执行这几条。否则,形成不了一个战斗的集体,也就没有资格当先锋队。”
  第四,改善党的组织状况,改善党的领导方式以及党的作风。在改善党的组织状况方面,邓小平把解决“党员合格”问题作为改善党的组织状况的切入点,并反复强调:“我们这个党要恢复优良的传统和作风,有一个党员要合格的问题。合不合乎党员的条件,这个问题不只是提到新党员面前,也提到一部分老党员面前了”。提出要从坚持从严治党、加强思想教育和整顿、实行严格的监督、开展整党整风等方面解决“党员不合格问题”,改善党的组织状况。在改善党的领导方式方面,邓小平把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领导权的实现紧密地联系起来,邓小平曾严肃地批判了党内存在把党的领导解释为“党权高于一切”的现象,并指出,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党对政权要实现指导的责任,党的领导责任要以政治为原则,而不是包办,不是遇事干涉,不是党权高于一切;党委的领导,主要是政治上的领导,保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在改善党的作风方面,邓小平把党的作风建设同党的领导问题特别是领导权的实现紧密联系起来。指出“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意义”、“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并且无论是从党的历史经验看,还是从执政党的地位的变化看,执政党的党风问题,关系到党的领导权的实现与改善,关系到执政党的生死存亡。
  总之,邓小平关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的思想,从理论和实践上科学地揭示了党的领导的基本原则和内涵,为处理和规范党与国家政权组织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是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学说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新时期我们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搞好党的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在实践中认真全面地领会和贯彻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就一定能够推动党的建设沿着正确的方面不断前进。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人民出版社,1993.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1.
其他文献
摘要:聯邦主义作为一种欧洲一体化理论,一直贯穿于战后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文章从区分联邦制和联邦主义这两个术语入手——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的组织形式,是自治和分权的结合体;联邦主义给联邦制提供信息,是支持和促进联邦制的建议和活动,随后着重探讨了联邦主义的哲学渊源,即大陆欧洲传统和盎格鲁-美利坚传统。  关键词:联邦主义 联邦制 哲学渊源    联邦主义作为一种欧洲一体化理论,主要探讨如何避免国家之间的战争
期刊
摘要:文章基于质、型的定义,对质、型关系做了初步的分析,并对质、型具体的表现形式做了概括的描述。通过相关的解析,将会对系统观有更深层地体会和把握有着非常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质 型 质型关系 质、型具体的表现形式    质与型作为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在系统哲学视域中蕴含着新的涵义和内涵,本文拟对质、型赋予新的界定,认为“质是系统质的内在规定性与外在规定性的统一”,“型是系统质的表象和显现,是
期刊
摘要:伴随着两极体系的结束与全球化的蓬勃发展,地区主义再次掀起新浪潮。地区主义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地区主义再次成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文章主要是从地区主义的视角来阐述冷战后中国-东盟的合作关系。  关键词:地区主义 东盟 合作关系    东盟是中国的友好近邻和重要的合作伙伴,中国已同东盟所有成员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近年来,双方政治互信不断增强,经济交往日益密切,合作越来越富有成效。基于以上客
期刊
摘要: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的达成,揭开了农产品贸易进入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序幕。对于《农业协定》中国内支持规则的解析,可以使我们更清晰地了解世贸相关规则,以便我国根据国情,运用WTO规则允许的方式,提高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关键词:国内支持 农业补贴    通过对农业国内支持规则的解析,可以使我国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业竞争力。    有关国内支持的基本概念    (一)农业补贴的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校传统文档管理的不足,提出了分布式三层文档管理系统模型,旨在解决文档管理检索效率低、共享程度不高、安全性欠佳等问题,并对系统架构、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验证系统运行并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分布式 权限控制 三层架构 文档管理 .NET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高效便捷、快速优质的数字化工作模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推崇。尤其
期刊
摘要:员工福利在强化企业与员工的感情纽带,吸引和保留优秀员工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员工福利在形式、内容、管理上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完善,并以它特定的属性和特殊的功能成为企业薪酬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中国现状,文章系统地介绍了福利项目设计应当考虑的各种因素,阐述了如何科学地设计福利项目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客观环境,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福利项目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福利项目 福利
期刊
摘要:金属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作为一个具有极大发展潜力的材料,可以适应多种需求。对于各类纤维增强材料,纤维的氧化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纤维的氧化程度对于材料的性能有着直接的影响。文章以铁纤维增强Al2O3陶瓷基复合材料为例研究了纤维的氧化对材料不同成型压力后的性能影响。  关键词:铁纤维 氧化 Al2O3复合材料 性能    陶瓷材料具有熔点高、密度低、耐腐蚀、抗氧化和抗烧蚀等优异性能。但是,陶瓷
期刊
摘要:清末修律和民国时期的法律制度对当今中国法律制度有着深远的影响。回顾民事诉讼法的发展历史,20世纪初期,大规模的法律移植迅速弥补了中国近代诉讼法律制度上的空缺。目前,中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正处于改革的变迁之中,回顾和审视百年之前法律变革的经验与教训,能够激发我们对当前改革的某些思考。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 清末修律 民国 法律移植    清末修律过程中诞生了中国的第一部单行民事诉讼法典,奠定了其后
期刊
摘要: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生命科学使人类对未来的美景充满了幻想,引发了医学的新革命,同时也给人类社会不断提出新的伦理思考。我们要关注和研究它所提出的伦理问题,关注科学技术进步可能对传统倫理带来冲击的方方面面,以避免或减少这种冲击造成的社会混乱。  关键词:伦理问题 伦理对策 伦理原则      英国哲学家罗素曾经说过:“科学自它首次存在时,已对纯科学领域以外的事物发生了重大的影
期刊
摘要:随着责任政府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对政府及其官员的问责也越来越受到学界和政界的重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行政问责制的推行在文化环境和法律保障方面遭遇瓶颈,行政问责的程序设计得不甚完善,并且缺乏对问责官员的救济,因此有必要重构良好的问责文化,建立完善的问责法律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问责程序,保障问责官员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行政问责制 行政责任 责任政府 法律 救济    自2003年下半年开始,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