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与指导研究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btby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字、符号以及图表语言构成了基本的数学语言。通过课堂实录分析的方式,从四个方面分析低年段学生在数学语言表达中的概念混用、表达缺略、叙述低效以及语言平淡等问题,同时采用针对性的训练为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严谨性和创意性提出建议。
  [关键词]数学表达;数学语言;图形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5-0023-02
  语言是思维的外衣。在学生参与合作交流时,语言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简洁的文字语言、精确的符号语言以及直观的图表语言构成了基本的数学化语言,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提升正依赖于数学语言的运用。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二)”时,笔者发现学生存在很多表达障碍问题。
  一、概念混用问题
  教學本课时,学生学习的逻辑起点建立在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一)”上,故学生很容易混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概念,存在对概念表达不清、混用等问题。
  【教学片段1】
  师: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吗?(依次拿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图形都能站起来,我们叫它们立体图形。这些立体图形身上还藏着不少平面图形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找找吧。
  师:请摸一摸这个长方体的一个面,是平平的吗?
  (学生认识长方形,感受“面从体出”)
  师:我请一位同学把这个面请到黑板上。
  (学生将面揭下,吸附在黑板上)
  师(追问):这个长方体中还有这样平平的面吗?
  (学生将6个面揭下来,一个个吸附在黑板上)
  师(追问):有几个?
  生1:长方体有6个面,有的大,有的小。
  (一)准确性。要解决“体”“面”混用的问题,教师必须遵循一个原则:确保新授内容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低年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是既存在不稳定性,又有强大的可塑性,这有利于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不仅要保证在课堂中的数学语言是准确的、规范的,而且提供给学生的课件、板贴、板书内容等也必须是规范的、可学的。
  (二)直观性。在本课教学中,笔者使用自制的立体图形学具来展示,该学具的各个面都用磁铁片覆盖,每个面都能从立方体上揭下来吸附到黑板上。这样的学具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加深了学生对立体图形概念的感知。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强化准确的概念名称,把概念牢牢印在学生的脑中,再通过读、说等方式,真正做到思维与语言的有效联结。“面从体出”的学习过程,在解决“体”“面”混用的问题上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表达缺略问题
  低年段学生年龄小,学习经验少,他们的表达习惯通常都是简短和不完整的。如在本课中,学生通常只能说出“我找到了正方形”或“找到了圆”等指向不明确的句子。
  【教学片段2】
  师:请同学们从材料袋里拿出这些立体图形,先摸一摸,再看一看它们每个面的形状,并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我在哪个立体图形上找到了什么图形”跟同学说一说。
  1.正方形
  生1: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师:它跟长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生1:它们都有4个直角,但长方形有两条边比另外两条边长,正方形每条边都一样长。
  师:我们把这种由4个直角和一样长的4条边围起来的图形叫作正方形。你们在正方体中找到了几个正方形?这些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生2:6个,它们的大小一样。
  规范数学语言:我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2.三角形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三角形的特点)
  师:三棱柱上有几个三角形?只有三角形吗?
  生3:我在三棱柱上不仅找到三角形,还找到了长方形。
  师:原来三棱柱上不仅有三角形,还有长方形。
  规范数学语言:我在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和长方形。
  3.圆
  师:你在圆柱上能找到这种平平的图形吗?
  生4:我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它是圆滑的,没有角。
  师:这个圆柱上就只有两个面吗?还有一个面,摸一摸,这个面还是平平的吗?像这样可以滚动的面叫作曲面。
  规范语言:我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和曲面。
  师(小结):这些平平的面都可以统称为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都是从哪里找到的?
  (一)示范性。为解决上述问题,在本课的设计中,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借助实物立方体进行触摸,感受平面的特点,为学生的表达提供感性认识。接着设计观察形状的环节,适时提醒学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我在哪个立体图形上找到了什么图形”的句式来表达,避免表达的空洞性。
  (二)差异性。在探究图形的特征时,几条边、几个角,长方形还是正方形,平面还是曲面等差异性的表达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多数学生发言时,语言杂乱无章,此时教师的适时追问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跟长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你在正方体中找到了几个正方形?”“这个圆柱上就只有两个面吗?还有一个面,摸一摸,这个面还是平平的吗?”笔者的这些提问帮助学生深入感悟“面从体出”。在课堂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
  三、叙述低效问题
  巩固与拓展在课堂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这一环节所提供的数学资料相对而言更具层次性,因此教师也要充分考虑学生思维发展的差异性,随着教学的深入,找到适合学生的高效的交流表达方式对学生的互动交流和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有益的。如果学习内容在课堂探讨中顺利完成,必然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更为严密的数学逻辑体系。
  【教学片段3】
  1.变一变   师:这些平面图形要和同学们做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创意变变变”。长方形——旋转。
  生1:怎么转都是长方形。只要它是长长的,有4条边和4个直角,就都是长方形。
  师:正方形——变大变小,还是四四方方。
  生2:只要由4个直角和一样长的4条边围成的图形,都叫正方形。
  师:三角形——角度变化(直角、锐角、钝角)。
  生3:只要由直直的3条边首尾相连围成的图形,就都是三角形。
  师:思考一下,正方形怎样才能变成圆?
  2. 找一找
  师:这些图形怎么变都没能逃过同学们锐利的眼睛。在教室里仔细找一找,哪些物体上也藏着这些平面图形呢?
  生4:课桌的桌面是长方形的。
  规范数学语言:(
其他文献
[摘 要]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学前教育领域最基础、最深刻的变革是基本观念的重构,这是一个回归教育本真、高扬教育本质、彰显教育理性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儿童意识逐渐形成并被接受;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从注重学业准备蜕变为关注幼儿的终身发展;教育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了幼儿的“学”,从关注“知识”转向了关注“经验”;教师角色发生了从“保姆”到“教师”再到“多重角色的专业人”的转变。这一改革经验
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市场必需和国际上的接轨。它们需要新的科学知识,需要和国际接轨的新知识。因此我国在新世纪之初颁布了新课程标准,提倡新的教育理念。其目的就是“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适应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和国家政治、经济和科技的需要,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倡导者,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更新教学观念,实施新的教学方法。    一、教育价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的意义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能力能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引导学生不断总结和反思,对探索出的成果进行系统化、网络化。比如在幂的运算这部分内容中,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往往把同底数幂相乘与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与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相乘与同底数幂相除,这几个幂的性质相互混淆。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改变上课时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运用乘方的知识,弄明白同底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每一个语文教师都经常思索的问题。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和引导学生在思想和意志上去努力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道理有三:  一、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最佳地接受教学信息,有效地激发良好的学习动机。这样,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
记得这样一句箴言:人才最本质的特点在于创造。我们的教育事业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促使儿童从事创造活动。那么在中规中矩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使之闪现智慧的火花呢?跟随学校课题组进行补白艺术的研究,我发现,实施补白教学法,给孩子一个补白的机会,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创新能力,尽情展现学生的创造力。  何为补白教学法?通常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与课文有关但课文没有写或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主要是介绍黄金分割、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数的概念,了解并学会判断是否为黄金三角形或黄金矩形。体验“天赋的比例法则”在日常生活中的美的体现。通过对黄金分割数的发现,提高观察、猜想、驗证等能力,体验数学猜想及数学美的思想。通过体验抽象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增强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这些知识来源于生活并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建筑、绘画、经济学、运筹学
新课程的改革,非常重视对学生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它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就要求在新课改中大大提高英语口语交际的能力。  英语是一门语言技能,任何技能都是通过反复实践而形成的,教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要给学生创造多开口说英语的实践机会。  1.在课上,45分钟虽然有限,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课上是他们表现的最佳机会。首先我设置了5~10分钟的“
所谓“审美教育”,即我们常说的美育,它是培养人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点的教育。《九年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7~9年级)》认为:“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首先是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陶冶高尚的情感。”那么,在当前的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开展审美教育呢?  一、营造审美氛围——发现美  1.环境布置  浓郁、良好的艺术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力。为了营造
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是多方面的,而课堂教学则是主要形式。讲课时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开场白”,要讲出新意,讲出字里行间学生看不出来的“奇珍异宝”。因学生对知识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是教师对每个学科、每个单元、每个课题的“开场白”。实践证明“开场白”常常关系整个教学的成败优劣。  一段精彩的开场白有三种作用。第一,吸
摘 要:本文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阅读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素材缺乏这个难题。  关键詞:素材 积累 家庭 学校 社会 阅读    民间有谚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秀才不怕衣衫破,就怕肚里没有货。”自己“腹中空空”,自然写不出内容充实的好文章。丰厚的生活积累是写好文章的基础,那么怎样才能使自己有丰厚的积累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积累作文素材:  一、在家庭生活中积累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