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规则看守世界》阅读

来源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uanqi2009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①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典籍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皆知,有名学生面色尤其凝重。
  ②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做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接受捐赠的250本书中的唯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门,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③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④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人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⑤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另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约定俗成的规则。小中窥大,茅于轼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⑥对比之下,中国的银行服务窗口前都画有鲜明的警示线,而有些漠视“请在线外等候”字样的人们,仍然选择无序紧张的拥挤,同样也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⑦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的意见版本:a.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b.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c.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够早点把事办完有什么不好?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⑧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才更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正的自由?
  ⑨德国人认为,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一种自由可能就要以B的牺牲另一种自由为代价。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⑩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们向往的天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将受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付出全部自由的代价。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赞美,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体现。
  
  1.阅读全文后,用自己的话归纳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一段文字是从原文中抽出的,应放回到第_____段后。
  散文家张丽钧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规则”的重要,她肯定地说:“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3.“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一句是什么意思?请联系上下文,用简明的话加以阐释。
  4.本文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其中⑤⑥两段运用了哪些方法?请举例说明。
  5.在第⑩段画线句后添加一个比喻句,与前两句组成排比句(要求续句与前句结构相似,意义相关):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们向往的天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第⑦段列举了国人对哈佛人、德国人、美国人的看法,你认同吗?请在a、b、c中选择一种发表自己的见解。
  7.其实,我们并不缺少好规则,我们缺少的是对好规则的尊重。请你利用节假日去街头等地方调查,看看公民中还存在哪些不遵守规则的现象。然后给市长写一封信,谈谈自己的意见。(要求格式正确,内容包括事实、分析、意见三部分。300字左右。)
  (江苏大丰市第四中学顾忠安/设计)
其他文献
鸡年的初春依然有些寒冷,而本刊编辑部却充溢着浓浓的春意。2月28日,从首都北京传来的喜讯像春天的阳光,将编辑们的心映照得一片明亮: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举办的第三届国家期刊奖评奖活动中,《中学生阅读》初中版荣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依然是全国同类刊物中获得的最高奖项。   本刊曾获得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如今再次获奖,可谓金鸡报喜,梅开二度。作为刊物的编者,我们表述不尽此时此刻的心情。荣誉与责任共舞,奖
期刊
感觉    有一本书的晚上,就是一个在天堂的晚上,书带来一个很广大的世界。一个中国十几岁的孩子,在晚上就可以去19世纪的法国,可以去20世纪初的俄罗斯,可以去美国……这本书的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你就可以去什么地方……我记得,在同学家借到一本书,然后两耳生风地飞奔回家,感觉自己是在飞,自己的心也在飞  (摘自陈丹燕《梯形教室的六个下午》,接力出版社出版)    成语    呆若木鸡——这个成语人人
期刊
一个爱好安静的人,两边的邻居偏偏是叮叮当当的铜匠与铁匠,他的精神上便难免要受一些折磨。心里生出些抱怨,也就不足为奇。而他偏偏喜欢把这抱怨说出来,并且是常常讲,时间久了,自然会传到铜铁两匠的耳朵里。  生活中的矛盾产生了,也就酝酿着一场故事。当某一天,铜铁两匠一起出现在这位喜好安静的先生面前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铜匠和铁匠都要搬家了,他们用了以子之矛刺子之盾的策略,要这位好安静的先生实践自己的许诺—
期刊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
期刊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前进的方式。有的人是提心吊胆地前进;有的人却是快乐地前进……  有的人,头上顶着“大刀”,每天心惊胆战地活着,如惊弓之鸟。就像那些贪官污吏,拿着别人口袋里的钱,看似心安理得,其实,他们头上悬着的那把锋利的“刀”,随时都会掉下来。所以,他们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生怕有一天“刀”掉下来,将他们的前程断送。  而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人,他们内心总是充满了快乐。如普通老百姓,虽清贫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你一定有过这样的经验:平常的东西,用独特的形式包装起来,也会变得不同凡响。  形式一变面貌新。我们为什么不能在写作文时采取独特的表达方式,让寻常的材料和中心以新颖的面貌显现出来?中考作文多少有一点“一文定终身”的残酷性,应对中考作文,理智的考生总是坚持“稳中求新”的原则。“稳”就是选熟悉的题材,立寻常的主旨,以求驾轻就熟;但又不满足于“稳”,因为要使自己的作文高出别人一头,那就要有“
期刊
这篇小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一对父子的形象。他们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一声不响”。特别是那个男孩,自始至终没有说一句话。无论是他钓的那条王鲑差点把他拖倒的时候,还是他突然被那条鱼拖入深水区,一下子被水没了顶的时候,包括最后他终于抓到了那条鱼,艰难地“走走停停”,吃力地把那条大约14公斤的王鲑抱上岸的时候,他都没有说一句话。父亲说:“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沉默不语,意味着他拒绝别人的帮助,
期刊
①一个爱唠叨的理发师给马其顿王理发,问他喜欢什么发型,马其顿王答道:“沉默型。”  ②我很喜欢这个故事。素来怕听人唠叨,尤其是有学问的唠叨。遇见那些满腹才学关不住的大才子,我就不禁想起这位理发师来,并且很想效法马其顿王告诉他们,我最喜欢的学问是“沉默学”。  ③无论会议上,还是闲谈中,听人神采飞扬地发表老生常谈,激情满怀地叙说妇孺皆知的事,我就惊诧不已。我简直还有点嫉妒:这位先生的自我感觉何以这样
期刊
路子:中考临近了,备战中考的气氛和天气一样,渐渐“热”起来。今年中考语文命题趋势会有什么变化?这是学生、老师、家长共同关心的。本刊就今年中考语文阅读和写作命题趋势等问题,约请湖北省荆州市教科院中学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余映潮,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教研室高级教师唐建新,河南省郑州市教研室教研员高全套三位语文专家进行了访谈。希望这次访谈对处于备考冲刺阶段的师生有所帮助。让我们一起听行家说法论剑,看中考风云
期刊
辩论材料    有两个人开车去野外探险,迷路了。后来,天又下起了雪。他们在雪野里摸索着前行。一个人看见前面出现了山影,说:“前面有山拦路,这条路可能走不通,还是换一条吧。”  另一个人说:“没有走到山跟前,怎么就知道走不通了?俗话说,车到山前必有路。要有信心啊!”  “车到山前未必就有路。还是谨慎点好。”  “我还是相信那句话,车到山前必有路。先走过去看看再说。”  两人争执起来。一个坚持说,车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