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给学生一点展示自我读写成果的机会

来源 :语文周刊·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fx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朱永新教授倡导并主持的新教育实验之“书香满校园”正在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大家基本达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单靠那一个学期的30篇课文和隔周一次的大作文写作是不能有效提高学生语文读写水平的,在此之外,必须进行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但是,面对近乎无边无际的课外阅读与写作这片自由的旷野,很多语文老师重又陷入了茫然之中,不晓得作为语文老师的自己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事实上,肤浅化的阅读、快餐式的阅读、食而不化的阅读已经大量存在,而对老师简单命令服从之下的日记写作的厌倦情绪也已经显露。这些情形的出现,根源即在于相互交流,彼此欣赏行为的缺乏。要改变这种情形,必须向真实的阅读写作目的靠近,多为学生提供一些能够展示和交流各自阅读写作成果的机会。
  
  一、开设日记交流课
  
  本学期,我增加了一种日记交流的形式。即专门设立一节日记朗读交流课,要求学生选出本周写得最好的一篇日记,按座次顺序轮流到前台来读。对读有要求,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语流顺畅,让全班每个同学都能听到。是否合乎要求,也有规定,该生读完后,由全班举手表决,过半数就算合格,若不过半数则要等其他同学全读完后表演节目。这种形式颇受学生欢迎,效果很好。不管平时日记写得好不好的,都争相上台来读,很是踊跃。尤其是由学生举手是否通过,形式又简单,所以很受学生欢迎。日记交流的形式当然不止一两种,全在教师的有心。多增加一种交流的形式,就多一份学生写作的兴趣。
  
  二、开名著阅读交流会
  
  学校“书香满校园”活动倡导读名著,并开设有专门的阅读课,每周一节,这节阅读课对学生来说弥足珍贵,学生的阅读热情很高,但是时间有限,一节课下来,学生读的东西也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号召学生课外读书,尤其是大部头的名著,更要花费较长的一段时间才可读完。如果不以某种形式检验学生阅读的进展情况以及效果,学生的名著阅读就可能半途而废,即使读完也是囫囵吞枣,食而不化。要增强效果,既要与写结合,并作多向的交流。本学期我开设了名著阅读交流课,效果不错。
  我的做法是每月要求学生读一部名著,特别长的可以延长至两个月。所读名著的名称、名著字数、平均每日所读的页码都统计在一张纸上。这样,就促使学生专心去读完一部名著,有计划的去读完一部名著。为了保证所读的效果,要求每周有一篇读后感,以日记的形式写在日记本上。等要求读完的期限一到,便召开一次名著阅读交流会。先以小组的形式交流本人的读后感,从中产生一名优秀者,参加全班竞选。十个组十名优胜者,轮流上台来读,最后由同学举手表决选出两名最优秀者,予以适当的物质奖励。
  
  三、与学生一起欣赏好文章
  
  我平时喜欢阅读,如果在阅读中发现有适合学生的文章,我喜欢读给学生听。我专门开设了一节美文赏读课,就是由我读一两篇好的文章,然后让学生听后展开讨论,发表见解感悟,或内容、或语言、或写法,自由灵活,参与为佳,极少限制,学生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不亦乐乎。此种形式之所以很奏效,全在给予了学生完全的自由,发言的机会,竞辩的场合。本学期,为了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我于班会课上又增加了给学生读母爱主题的文章的一项。故事本身感人至深,我读得投入,亦不由动情,有时不由哽咽得停下来,学生也一片寂然。读后再让学生结合实际自由发表看法。此种形式较之空洞的给学生讲道理要有效的多。从语文学习的角度来说,此举也好处很大。首先,由教师精心挑选并亲自来读的文章对学生有一种莫大的吸引力。听后让学生自由展开讨论,满足了他们与人交流的欲望,也提高了学生读书兴趣。
  总之,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自凡是写作的行为,无不是以交流欣赏,以获得他人的肯定为目的,因为人是社会的动物,交流对话是人的天性。阅读写作如果注意满足学生这一方面的需求,则效果必显。本学期,我注意搜集学生好的日记作文,积累起来不时往外投寄,此举对学生激励更深,缘由不外在此。因此,语文教学尤其作文教学必须多创造机会给予学生展示读写成果的机会。
其他文献
我一直觉得,语文课堂应该是最能体现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是学生互相交流,畅所欲言的课堂;是学生掌握知识,发挥个人潜能的课堂。事实上,真正的课堂就是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只是一个策划者,应该在幕后,而最闪耀的光环永远是罩在学生身上的。  前些日子,有幸听了两节特级教师示范课,感慨颇深。一方面,特级教师重教材钻研、重知识积累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另一方面,我们学生越大越“沉默”的“怪癖
期刊
课堂提问的重要目的是要打破学生头脑中的平静,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培养学生由已知发现未知的能力。但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是否难易适中,是否面向全体学生,是否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是否符合学生的口味,是否有利于语文能力的训练,直接关系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致力于研究“问”的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让学生能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
期刊
成语是高考的一大重点,从历年高考的情况来看,试题中出现的成语除个别较生僻外,绝大部分是在报纸杂志上经常出现而且容易望文生义的成语。  所以,我们在进行成语复习时,应当注意的恰恰是那些常见望文生义的成语,这样才会取得比较好的复习效果。  1.今天天气真好,在操场上的人们真是如坐春风。  如坐春风:指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感化,并不是指气候。  2.总编认为这篇文章文字粗糙,思想肤浅
期刊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战场,也是学生汲取知识、培养技能的最佳场地。课堂教学要注重情感的熏陶,尤其是语文教学,这是由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情意性决定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接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艺术是架设于教师与学生间的桥梁,是打开语文教学天窗的一把钥匙。  任何一种形式的文学在创作的过程中
期刊
如何有效地管理与维护好计算机房,使机房管理向着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迈进,从而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是值得我们广大计算机老师深思的一个问题。以下是本人结合我校的机房管理与维护经验,特别是软件方面做出的简要论述,供各位同行参考。    一、建立科学严谨的机房管理制度    计算机房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于人为的破坏行为。机房管理制度是维护机房正常使用的基础,制度是否健全决定着机房维护的质量。因此
期刊
千古文章意为本。主旨是文章的灵魂,考场作文中心是否突出,主旨是否鲜明至关重要。卒章显志,即篇末点睛法在诸多点睛之法中最为常见。“重槌一击定亮音,肺腑一句见精神。”篇末点睛法常常能收到“曲终余音犹绕梁”的艺术效果。下面我就例谈几种篇末点睛的方法。    一、借景物点睛    即在文末描摹景物,言在此而意在彼,借景抒情,以凸显文章的主旨。借景物点睛,对景物的描写不在于多,而在于自然和真切;不在于全,而
期刊
课本剧是课内阅读的延伸,是语文综合性学习(甚至是超越语文学科的)活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要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其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编演课本剧是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表演,把抽象的
期刊
对新课改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一个新的理念实施必然建立在“破”的基础上,“有所破才能有所立”,但这绝不意味着对旧的优秀理念的完全背离,对优秀实践的完全抛弃,在我们的教学标新立异的同时,也不应该抛弃一些传统的好的教法,特别是语文教育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教法,现就以下传统方法谈点浅显的看法。  一、“多读”是优秀的语文传统教学法之一,新课改中要继承和发扬。古人早已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体
期刊
我县组织了部分校长实地考察了杜郎口中学。他们带回了介绍杜郎口中学的书籍和光碟。县教育局经过认真研究:在我县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推行“三课六环节”教学研究。现在,该课题已实施一段时间了,我就以一个亲历者的身份,说说我对“三课六环节”课题的思考吧。    一、实施有效的“集体备课”和建立学校“教案库”    我认为:实施有效的“集体备课”是课题研究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  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样
期刊
2008年春天,我迈进了泗水特校的大门。校园虽小,却美丽整齐,看着这些可爱又可怜的孩子,我暗暗发誓:我要用心去呵护这些听不见世界的天使!    手捧手语书,勇闯交流关    难以忘记那个被我轻抚头发的小女孩在被我抚摸时眼睛发射出的幸福光芒,也难忘记学生用手语与我交流时我茫然无知的尴尬心情。当时我就立下了尽快与孩子交流的志向。上班第一天我就向学校借阅了手语书,从头开始,一个字母,一个单词的学习、识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