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生死、爱与希望

来源 :西部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sualhoxyg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村居生活》这本诗集完成于2009年,在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众多作品中属于研究较少的一本。全集共包含41首诗,内容大多涉及乡村生活的所见所感,具有很强的自然气息。其主题包含爱、死亡、生命、希望、成长、女性等,语言简练、冷静又克制,表述方式以第三人称居多。格丽克诗中的意象包括自然界的真实景物、不存在于真实世界的事物和人物意象,她运用这三类意象来表现生死、爱与希望等主题。
  关键词:露易丝·格丽克;《村居生活》;意象;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1)11-0118-03
  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结果公布之后,露易丝·格丽克这位来自美国的匈牙利裔犹太女诗人进入了普罗大众的视野。格丽克的写作生涯从1968年出版诗集《头生子》开始,有人评价它“为赋新词强说愁”,但却让格丽克获得了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1975年,格丽克开始在多所大学里讲授诗歌创作,诗集《沼泽地上的房子》于同年出版;1980年,诗集《下降的形象》出版,在这部作品里,格丽克开始使用自传性材料,但也引起了读者的道德敏感;1985年,诗集《阿基里斯的胜利》出版,格丽克凭此获得美国国家书评界奖;1990年,诗集《阿勒山》出版,这部作品体现了格丽克的使命感,她由此获得美国波比特国家诗歌奖;1992年,被称为格丽克代表作的诗集《野鸢尾》出版,它是以《圣经·创世纪》为基础创作的组诗,整部诗集关注幻灭、希望、责任等主题,格丽克凭此获得1993年的普利策诗歌奖;1994年,出版随笔集《证据与理论》,成为学者研究格丽克诗歌的重要参考;1999年,格丽克当选为美国诗歌学会理事,诗集《新生》于同年出版并获得波林根诗歌奖;2001年,诗集《七个时代》出版,入选普利策诗歌奖短名单;2003年,格丽克当选为美国第12届桂冠诗人,这可以说是她写作生涯的高峰之一;2006年,诗集《阿弗尔诺》出版,它以希腊神话为基础,获得新英格兰笔会奖;2014年,格丽克凭借《忠诚的和贞洁的夜晚》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家诗歌奖。
  格丽克的诗包含爱、死亡、生命、希望、成长等许多主题,当然也有难以忽略的女性主题。这些主题通过诗人对心理隐藏之处的高度把握表现出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格丽克的诗有以下特点:早期作品具有很强的自传性,这得益于其涉及童年、家庭、亲人等的自传性材料的大量使用,而后在“自白”与“典故”的双重作用下逐渐走向“后自白诗”的道路;后来的作品以神话、寓言和《圣经》原型为基础,通过对它们进行后现代意义上的“重写”或“颠覆性改写”,通过人神对质,以及对神话人物的心理分析,导向人的存在这类根本问题;结构上,格丽克创造了一种新的诗体方式——“组诗体”,即由一首篇幅很长又具有内在统一性主题的组诗构成的一部诗集;语言上,大都使用第一人称,语气间洋溢着不满或愤怒但又克制的情感。
  《村居生活》这部诗集于2009年出版,也入选了2010年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但相比《野鸢尾》《新生》《阿弗尔诺》等作品,学者对它的研究则不是很多。《村居生活》全集共包含41首诗,内容大多涉及乡村生活的所见所感,具有很强的自然气息。其主题依旧包含爱、死亡、生命、希望、成长、女性等,语言简练、冷静又克制,以第三人称居多。瑞典文学院对格丽克这个作品的评价是“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村居生活》这部诗集里有不少景物描写,因而就有一些典型的意象,这些意象是对主题的一种表达。故本文将从意象入手,通过分析意象感受格丽克对有关主题的表现。
  一、意象分析
  意象作为诗歌审美的最基本元素之一,按照物象的来源,可以分为自然意象、社会意象、民俗意象、文化意象和神话意象等几类,以自然意象运用得最为广泛。毕竟自然万物可以让诗人给读者感官上的明显刺激,而诗人又寄情于自然万物,表现人间的悲喜,这时,自然意象无疑成为最好的展示诗人内心与外在统一的桥梁。
  如前文所述,《村居生活》有不少充满自然气息的景物描写,可以说将自然意象运用得淋漓尽致。这些意象同时也是表达主题的最好方式,毕竟庞德曾说过:“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而这个“复合体”就是主题。
  在笔者看来,《村居生活》这部诗集的所有意象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自然界的真实景物,比如太阳、落叶、道路、蜡烛、山川、天空、大地等。其中,太阳这一意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它至少在诗中出现了16次。提到太阳,一方面可以是光明、温暖、希望的代表,另一方面可以是干旱、至高无上的代表。在《村居生活》里,格丽克把太阳看作希望、未来、光明的存在。太阳升起,为人生“燃出一條路”,指明方向;阳光普照,给人温暖,“治愈我们”心灵;太阳“不动不移”地“悬挂在我们头顶”“说这世界多么美好。”[1]而当太阳西沉,万物都将沉睡,人的情感也是。若把人生比作一天,太阳落山无疑暗示暮年的到来、死亡的迫近,日出与黎明则又暗含希望。综观全诗集,格丽克在描述太阳时用了不少积极、美好的词汇,可以体会到她对太阳持有一种肯定与赞扬的态度,所以将其当成了希望温暖的象征。与美好的太阳相对的,是蕴含死亡意义的落叶。树叶这个景物在全集中出现了10次左右,或单纯作为景色描写,或指代生存于世的每个人,但只有落叶与众不同。落叶出现时一般意味着冬季就要到了,而人生的冬季就是死亡的倒计时,并且提及落叶时,格丽克用的最多的动词就是“烧”。烧落叶,给人一种把过去全部抹除的感觉,尤其在树叶指代人时,“烧落叶”这一行为难免会联想到烧遗体,从而使落叶具有了死亡的象征。此外,蜡烛这个意象只出现了2次,但都被用在黑暗中点亮的场景中,就好像在迷茫的人生中,如豆火光虽小,也能驱散一些黑暗,让人看到希望,格丽克就用这个告诉人们生活还是有希望的。
  第二类是不存在于真实世界的事物,比如夏季、黄昏、正午、黑暗、阴影这类抽象名词,其中最典型的是“夏季”这个意象。夏季可以说是一年中阳光最充足的时候,万物都在生长,光鲜亮丽,充满激情,格丽克用它表示人生最美好的年华,这个阶段里每个人都年轻靓丽、张扬自我,追求梦想与爱情,渴望成长,一切都很美好。夏季代表美好的东西,而黑暗、阴影则代表了迷茫、孤独、死亡等消极的东西。它们虽然有消极的含义,但格丽克却指出:“我们也可以在黑暗中拥抱所爱;我们最终也会走出黑暗,走向另一个黎明。”另外,笔者虽然把“大地”这个意象归为第一类,但实际上却认为它具有双重性,表示的不仅是实际生活的土地,还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第三类是人物意象,可以泛指所有男人的“他”,与可以泛指所有女人的“她”。人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自然意象,但人也算自然界的生物,可以说是广泛意义上的自然意象。格丽克通过描述“他”与“她”的心理与生活,其实也是在描述所有人的人生。“他”对人生的迷茫,所有人都会有;“她”对死亡的恐惧,每个人也会有;“他”与“她”对爱情和生活的追求与感悟,也存在于每一对情侣和每一个家庭中,“他”与“她”就是芸芸众生的缩影。诗集中还有“我”“我们”“你”等有很强指代意义的人称,都在引导我们去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存在的意义。
  意象的主要作用就是使情感具象化,也可以使主题突出明显。《村居生活》这部诗集,用偏口语化的语言叙述日常中的景物与生活,聚焦于生、死、爱、性、存在等既具体又抽象的主题,流露出关于世界的玄学思考,由此可以看出格丽克一脉相承又富于创新的创作过程。
  二、主题分析
  有学者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细胞核,但笔者认为真正的细胞核应该是主题,意象是诗人表达主题的一种方式或手段。在《村居生活》里,格丽克用意象构建出乡村日常生活的场景,去表达她所擅长的生、死、爱、性、存在等主题。
  (一)“死”的主题
  整部诗集中直接或间接提及死亡主题的诗有13首左右。谈到死亡,大多数人首先是感到恐惧与抗拒。但读格丽克的诗,你可以看到她以一种冷静理智的态度面对死亡,如这首诗中所写的那样:
  死亡与无定等着我,
  也等着所有的人,阴影揣度着我,
  因为它并不急于摧毁一个人,
  悬疑
  是需要保留的元素——
  从这几行诗可以看出,格丽克认为死亡是所有人最后的结局,它化作“阴影”笼罩在所有人的头顶,让人胆战心惊。这里,格丽克用阴影的意象指代死亡,使人感到死亡不可避免。同样让人感到死亡不可避免的,还有这一句:“生出来,身体便与死亡定了约。”于是,我们便要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死亡、对待人生吗?
  我穿过黑暗,好像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好像我已是黑暗的一份子。
  平静地,安宁地,天就破晓了。
  不,要敢于面对死亡,勇于“穿过黑暗”。这些“黑暗”就是我们的一部分,在“穿过黑暗”的過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平常没有注意到的东西,甚至可以完善自我。格丽克用黑暗的意象描述死亡,让人感到死亡无处不在。我们或许在黑暗中辗转、迷茫,但终能穿过黑暗,“一旦进入泥土,便不会恐惧泥土,”只要敢于面对死亡,就能平静对待死亡,不会活在永远的恐惧中,生活会更美好。从以上可以看出,格丽克对待死亡是冷静的、洒脱的,她明白死亡是生来就有的,与其恐惧,与其沉默,不如正视它,与它共生,那么生活中就不会有那么多波澜。
  (二)“爱”的主题
  爱作为西方文学母题之一,包含了方方面面:爱情、亲情、友情,等等。在《村居生活》里,“爱”的主题首先表现为对爱情——尤其是青春期少男少女间的爱情描写,其次是情侣组成家庭后,爱情向亲情转变。
  在叙述爱情时,格丽克主要通过“他”与“她”之间的互动与内心描写来表现爱情里的犹豫与思索、患得患失、互相试探。在《正午》中,有一对互有好感的少男少女,他们想偷食爱的禁果,但坚守底线,没有成功。不过他们内心互通,或许成年之后就会有所结果。这首诗就体现了情窦初开的男女们纯真、炽烈、有底线的恋爱观,让人感叹少年时期爱情的美好。而到了成人时期,人则不那么单纯了,而是相互勾引、相互试探,若不合适便抛之脑后,不再过问,这在《广场上》里有直接的体现。最直接表达爱意的话不过是《十字路口》里的:“我不舍得将是你。”在叙述亲情时,就涉及家庭与婚姻的话题。夫妻双方在日复一日的日常琐碎中,可能会产生《疲倦》,但大多还是充满温情,即便出现问题,只要明白自己想要什么,还是可以继续下去,这在《婚姻》一诗中可窥见一二。
  此外,格丽克在表达“爱”时,还涉及了“性”的主题。性与爱也有密切的联系,也是爱的一种。但格丽克的“性”主题主要讲的是女性要爱自己的身体,要正视身体关于性的变化,要对男女间的性持平常心,这在《一张纸条》《一个春夜》两首诗中可以看出,并且在《一个春夜》的最后一句:“她又一次爱上了自己的身体,发誓要保护它。”更是表现了“她”从开始畏惧“性”话题到敢于正视的转变。
  (三)“生”的主题
  “生”的主题在这部诗集里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赞扬,另一方面是对日常生活的建构与叙述。对生命的赞扬主要体现在《春》这首诗中:
  春天说来就来了:一夜间
  梅树花开满枝,
  大气温暖,鸟鸣处处……
  在于欢庆的气氛。
  花开得那么美——生命弹性的寓意图。
  鸟儿热切地接近。
  这几行诗充满了明媚欢快的意象,让人仿佛置身于春天里某一处花开鸟鸣的环境,那么美又充满生机,让人感到生命充满美好与希望。
  格丽克对生活的叙述则平常又琐碎,毕竟拥有波澜壮阔人生的人还是少数,世界上还是普通人更多,他们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就是人们对生活最普遍的感知。格丽克又不单纯描述日常生活,总是在描述中加入其她的思考。例如在《温暖的一天》这首诗中,前面还在叙述温暖的阳光扫去难熬的寒冬,冰雪消融,万物生长,一切都在变好,最后两节却笔锋一转,到了衰老的话题上。这并不突兀,生活中多是灵光一闪的状况,不经意看到某一事物,思维有可能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例如《无花果》一诗,叙述人在生活中总会在某时怀念过去,但无论如何怀念,依旧要立足现在,活在当下。日常生活总不都是单一主题,格丽克把一些关于生存、存在的主题融入到对日常生活的描写中,通过对司空见惯的意象的描写,唤起读者对生活的反思、对生命的思索。
  整部诗集中,除了格丽克惯用的生、死、性、爱等主题,还有一些其他主题。例如在《独处》和《烧树叶(其一)》这两首诗涉及孤独与空寂的主题,诗人思索在一切繁华过后,人如何在孤独与虚无中寻找生存的意义。例如在《蝙蝠(其一)》和《蚯蚓(其二)》这两首诗中,诗人则探讨了超脱自我的话题。
  三、结语
  有学者评价“格丽克的诗善于捕捉瞬间的感知,从急剧变化的意象中、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获得启示与顿悟”[3]。这个评价在《村居生活》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村居生活》这一诗集,既没有早期作品中的自传性材料,也没有后期作品中的神话、《圣经》材料,只是在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人、物、事;没有选择“组诗体”的方式,语言也偏口语化,乍一看觉得平淡无奇,但这种平淡又何尝不是格丽克对新手法的一种探索:以小见大,以平凡见伟大,以个性见共性,“有铅华洗尽、水落石出之感。”[1]整部诗集里,格丽克巧妙又恰当地运用意象表达主题:通过黑暗、阴影告诉人们冷静从容面对死亡;通过夏季、太阳告诉人们生活总有美好与希望;通过“他”与“她”的经历告诉人们爱是平常又复杂的、是充满激情又充满欺骗的,无论接受爱还是远离爱,首先都要爱自己。本文只是简单分析了《村居生活》中的意象与主题,还有其他许多解读角度与分析方法来研究该作品,比如用细读法分析某首诗,或分析作品中的修辞手法,或从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还可以通过该诗集去解读格丽克的创作手法等等。格丽克是一位值得从多角度去研究的诗人,她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朴素但优美的世界,关于她的讨论与探索会逐步深入。参考文献:
  [1] 格丽克(GLCK,L.).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M].柳向阳,范静哗,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2] 吉曼青.露易丝·格吕克诗歌中的孤独意识[D].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6.
  [3] 刘文.露易丝·格丽克:生命的短暂与永恒[J].名作欣赏,2016(32).
  [4] 宋宁刚.自白、神话与女性叙述——论露易丝·格吕克的诗歌创作[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9(1).
  [5] 苏芹.从诗歌的自然意象看中西遥远思维融合之可能——舒婷与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意邂逅[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5(4).
  [6] 万丽君.死亡之下的新生——论露易丝·格丽克的诗《新生》[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3).
  作者简介:韩佳君(1994—),女,汉族,河南安阳人,单位为西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责任编辑:朱希良)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检视我国现行的刑事辩护模式发现,辩护律师独立辩护存在诸多弊端。各界一致认为应对现有刑事辩护模式进行改革和修正,多主张对被告人中心主义辩护观和辩护律师独立辩护观进行不同程度取舍,即采用折衷的修正方法。但该辩护观在吸收了两种辩护观优势的同时,也无法避免地会承继两种辩护观自身固有的缺陷。为顺应我国刑事诉讼由职权主义向对抗主义改革之趋势,相比于坚持独立辩护观或者走向折衷辩护观,我国的刑事辩护模式
期刊
摘要:《民法典》的颁布虽对“避风港原则”有所完善,但司法实践中新兴的UGC平台著作权侵权案件在适用“避风港原则”时仍存在主观过错认定标准混乱、平台获利与侵权责任不对等、主动审查义务被迫承担、打击重复侵权措施不足等问题。以王昕案为例,可知相关立法标准不明、免责事由效力缺失等是造成“避风港原则”陷入困境的原因,建立统一完整的避风港体系,要求平台承担合理限度的过滤义务并细化通知规则内部要件,是“避风港原
期刊
摘要:“福地”是指古希腊宗教中描绘的人的灵魂所居的幸福之地,也称“福岛”,但在古希腊人不同的宗教传统中“福地”有着极大的区别。在荷马宗教传统中,“福地”属于与奥林波斯神有亲缘关系的特殊群体,但是在埃琉息斯秘仪中,“福地”是任何生前参加了两位女神秘仪的人的幸福之地。前者反映了奥林波斯崇拜体系对现世生活的关注,后者则体现了秘仪对“来世”幸福的许诺。  关键词:古希腊;福地;荷马宗教传统;埃琉息斯秘仪 
期刊
摘要:原罪与自由意志的问题,一直是基督教神学中的重要论题。运用存在主义的观点,对《圣经·创世纪》第二、三章进行进一步的诠释,有助于探讨理性与原罪以及和自由意志论题的潜在联系。奥古斯丁和贝拉基主义就关于原罪与自由意志问题展开激烈论争,其中奥古斯丁把原罪归于亚当对上帝的叛离,且在此之后,人只有部分自由意志,只有作恶的倾向和自由。而贝拉基则认为,人有完全的自由,能够向善或者从恶,人必须对自己负有完全的责
期刊
摘要:以拉萨市社区民族工作为中心进行深入考察,发现党的十八大以来西藏基层社区民族工作的主要做法是:精细化管理;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注重开展民族团结表彰激励活动。然而社区民族工作面临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宗教影响大,面临新挑战;管控有难度,维稳压力大;社区工作要求较高,工作人员专业背景不够强。进一步做好基层民族工作的对策和建议:(一)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西藏民族工作的根本;(二)发挥宗教积极作用,消除其
期刊
摘要: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直接影响了海德格尔死亡观的建构,而《墙》则是萨特死亡观生动的文学表达。死亡与生存意义的关系,是萨特与海德格尔死亡哲学中对立最突出的部分。海德格尔认为,死亡之作为“悬临”,使人产生“畏”这种最本真的情态,由此人才得以“向死而在”;萨特在《墙》中回击了海德格尔“死亡具有本己性和不可通约性”这一论断,并表达了“死亡是荒诞的”观点。海德格尔与萨特死亡观差异的核心是:海德
期刊
摘要:鸦片战争以来,东亚宗藩体系在内外双重压力下逐渐发生动摇。随着明治维新的进行,日本逐渐吞并琉球,成为最先直接挑战这一区域秩序的国家。而宗主国清朝在“球案”处理过程中所秉持的“存球祀”原则与软弱的外交态度正是受到冲击下宗藩關系松散无力的缩影。“球案”不仅以琉球的丧失而告终,还因此影响了清政府的宗藩政策,从而反作用于宗藩体系,加剧了朝鲜等藩国的对清的离心力,加速了整个东亚宗藩体系的解体。直到甲午战
期刊
摘要:以电视剧《都挺好》为研究对象,从女性主义的理论视角出发,通过分析女主角苏明玉作为原生家庭中“他者”的自我抗争经历,探讨苏明玉其角色塑造的符号修辞、主体性建构及其形成自我认同的心路历程。研究发现,该电视剧中的女性在进行性别身份抗争时在形象上的改变就是像男人一样自立和刚强,剧中苏明玉硬挺气质的服饰与雷厉风行的气质正是如此。一方面,是女性在与柔弱的刻板形象抗争,另一方面,说明自我抗争中的女性又难免
期刊
摘要:具有多重身份的民国参议院议员雷殷撰写的《华人侨日被灾纪略》,主要记录了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发生后,在日华人受灾状况、华工被杀及交涉、灾后安置等方面的信息,集中展现了灾后华人遭遇的种种困境。这其中既有地震天灾造成的损害,更有人祸致使的惨状及其引发的中国民众大规模的抗议运动。通过对《华人侨日被灾纪略》的考察,可进一步了解近代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和民国政府对于侨胞保护的无力和无奈。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监察制度作为一项约束行政权力、维护国家秩序的政治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北魏和早期拜占庭帝国作为处于同一时期中西方两个代表性的国家均制定了监察制度,二者的监察制度有其制约行政权力的相似性,在各自的国家都发挥了整顿吏治、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稳定的积极作用。但因为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监察机构的设置、监察体系的运转、监察方式等方面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北魏形成了监察体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