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有进 改革创新 为“十三五”开好局

来源 :北方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xinghu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以来,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自治区全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全年经济运行保持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态势。2016年,我区经济下行压力不减,但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正在加速集聚。下阶段,需要我们坚定发展信心,以改革创新提升发展驱动力,以扩大内需释放发展带动力,以改善民生夯实发展保障力,以对外开放提升发展集聚力,大力增强我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能力。
  一、2015年内蒙古经济运行特征
  2015年前三季度,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分别增长7%、7%和7.5%,经济回稳态势逐渐巩固,经济运行亮点和压力并存。亮点主要体现在装备制造、高新技术、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步伐加快,工业内部结构渐趋优化;旅游、金融等服务业提速明显,服务业支撑力稳步提高;第三产业投资加快,投资结构有所改善;消费市场增长稳步提速,乡村消费和餐饮收入保持两位数增长。压力主要表现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回落;财政增收步伐放缓,支出进度加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效益恢复仍较为艰难。
  二、2016年内蒙古发展环境及增长动力
  (一)2016年内蒙古发展环境
  2016年,国家经济工作将更偏重于“稳、实、改、松”。一是经济工作重点仍将是稳增长,尤其在稳定工业增长、促进消费升级、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将继续出台一系列鼓励性政策。二是改革思路将转变为供给、需求“两手抓”,针对化解过剩产能、降低垄断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要素市场优化配置等方面改革将出实招。三是国企、财税、金融等重点领域改革将继续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大的新动力。四是“积极财政+稳健货币”政策组合将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营造提供适度宽松环境。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空间、动力仍具备支撑中高速增长的条件,我区经济仍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2016年内蒙古经济增长动力
  经济向好基本面牢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具备强支撑。一是新增长点加快培育。国家和自治区仍处于“新五化”深度推进阶段,产业结构调整、消费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发展等趋势为我区新能源、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提供发展机遇,新增长点正在加快培育。二是新增长极逐步形成。我区东西部发展不均衡,区域发展回旋余地较大,以增长极为突破口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大有可为。随着呼包鄂、乌海及周边地区、霍乌哈等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协作分工的加快推进及人口、资金等要素的不断集聚,各区域增长极将迎来新一轮发展动力。三是对外开放潜力将逐步释放。随着我区对外开放战略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度对接,全区对外开放将驶入快车道,同时,《内蒙古自治区建设国家向北开放桥头堡和沿边经济带规划》已获国家批复,将进一步助推我区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开放发展水平。
  供给侧结构持续优化,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更为稳健。一是新型工业体系加快构建。随着结构调整持续推进,我区高耗能、资源性传统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加速转变。同时,自治区推进“宽带内蒙古”工程和“宽带乡村”示范工程建设、制定云计算创新发展行动方案、成立国内首家省区级“互联网+高效物流”的物流云平台,推动“互联网+”与工业深度融合、增加新兴产业项目储备,“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支柱产业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正在加快形成。二是服务业现代化、新兴化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将带动我区金融、信息等生产性服务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收入分配改革的推进和居民消费需求的升级,以及我区旅游业“夏热冬冷”局面的改善,旅游休闲、健康、养老和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将不断提速。
  需求侧结构继续改善,内需动力更趋增强。一是投资后劲仍较充足。从投资结构看,全区高新技术、装备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改建和技术改造等转型投资规模不断扩张,将进一步推动我区投资效益提升。从投资环境看,国家调低投资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加大重大交通、水利等基建项目专项建设资金投放、降低企业债发行门槛、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范围等多重利好有助于支撑我区投资平稳增长。二是消费内生增长基础渐趋稳固。一方面,国家加快推进重大消费工程,努力扩大住房、养老、旅游、教育、信息、绿色消费,加快消费基础设施建设,与我区的消费发展需求高度契合。下阶段,自治区将在着力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完善相关消费政策,营造更为良好的消费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消费潜力。另一方面,自治区积极开发以信息、休闲旅游、养老健康家政、教育文化体育等为代表的新兴消费热点,新消费热点的不断涌现将有效推动全区消费提质升级。
  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内生增长动力加快形成。一是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加强科技项目和资金管理的意见》等政策,在改革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创新科技投入方式,推进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等方面进行了大力度改革和整体部署,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国家级平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新增2家国家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的平台支撑进一步增强。二是双创氛围正在形成。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通过加大财税、金融扶持力度,优化创业创新融资环境,完善普惠性税收措施等,加快构建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前三季度,全区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26.09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6.8%,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正在形成。
  政策调控精准发力,护航经济平稳增长。一是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力点仍是稳增长,为2016年我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二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进一步拓宽我区经济发展空间。从我区发展现状看,人均资本存量仍然较低, 人力资源潜力开发不足,全要素生产率不高,供给侧三大要素均有进一步提升和优化的空间。三是“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深入推进,我区基建、能源、旅游等多个产业迎来新的发展契机。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有助于我区进一步融入周边发展,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东北振兴等战略,在发展现代农牧业、资源型城市转型、保障改善和民生等方面给予支持,为我区补齐短板、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保障。四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按计划稳步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三、对策建议
  (一)扩大有效需求,持续释放经济发展带动力
  一是围绕优结构、增效益,提升有效投资规模。加大对传统产业延伸升级、新兴产业培育的投入力度,引导社会资本强化新兴消费领域投资,大力推广公私合营(PPP)模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公共基础设施、科技创新、环境治理等领域。切实取消和下放投资审批权限,解决好前置手续繁杂、效率低下等问题,清理审批事项互为前置、互相掣肘问题。建立政府履约约束机制,提高地方政府信用。二是加快新型消费业态供给。扩大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品质消费等新型消费领域的供给规模,大力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加强城市共同配送网络和农村商贸物流网络建设,构建“互联网+产业+流通”新模式。
  (二)以改革创新助推供给侧结构调整,加快提升经济发展驱动力
  一是有效化解产能过剩。引导企业主动调结构,促进社会资本流向有前景新兴行业,加快对境外新兴行业投资并购力度,完善淘汰落后产能的指标体系,清理处置“僵尸”企业。二是增加有效供给。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产品结构,拓展市场空间。完善新材料、装备制造、新型化工、生物制造、云计算等领域的政策配套和推进机制,力促新兴产业规模化。大幅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在财税、土地、资源价格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带动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三是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科技创新,强化模式创新,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大力推动万众创新,促进创新创业资源对接聚合,科技创新向生产力转化。
  (三)兜牢民生底线,进一步夯实经济发展保障力
  一是千方百计促进居民增收。加大减税清费力度,大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稳定企业生产,力促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推动“互联网+农畜产品”新模式,畅通农畜产品产销对接,提升农牧民经营性收入。二是增强社保托底力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动流动人群、非公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全部纳入参保范围,推进大病医疗保险、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着力解决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问题,提高社会保障制度适应流动性。三是紧抓民生工程不放松。加大“十个全覆盖”工程投入力度,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深入推进扶贫攻坚,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夯实基础。
  (四)构筑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提升经济发展集聚力
  一是深度融入国家大开放战略。加快形成“临空”、“临港”、“临边”多层次对外经济合作新格局,全面提升对外开放合作平台软硬件建设水平,加快交通、跨境管道皮带、信息等六大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共同推动信息互换等海关合作及检验检疫等多双边合作。二是努力形成宽领域、深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合作格局。加强产业与产能合作,支持优势领域骨干企业走出去,重点在农畜产品加工、电力、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物流、跨境旅游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动跨境电子商务发展,加快形成“互联网+外贸”新型贸易方式。深化智能技术、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国际科技合作,加大文化、环境保护等领域合作交流。三是加强区域合作。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在保持特色产业合作规模基础上,全力挖掘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等领域合作潜力,进一步强化科教文卫、旅游等方面交流,努力拓展合作空间。
  (负责人:杨臣华;成员:付东梅、田晓明、刘军)
  责任编辑:杨再梅
其他文献
一、问题的提出  “民心相通”是 “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 建设战略重点部署之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提到,“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即,做好“民心相通”是取得“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功的基础,也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蒙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在经贸合作方面,签署了一系列建设规划和合作协议,蒙古国对外贸易额的90%依赖
期刊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鼓励诚实守信,做人、兴业、治国都要以诚信为基本法则。5月30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设的形势下,建立和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建立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扭转不良社会风气等都具有重要
期刊
“多规合一”,即指将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空间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融合起来,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文物保护、林地保护、综合交通、水资源、文化旅游、社会事业等各类规划的衔接,确保重要空间参数一致,并在统一的空间信息平台上建立控制线体系,改革规划执行体制机制,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管到底。  2015年2月6日,自治区发改委下发了《关于开展旗市“多规合一”试
期刊
编者按:  近期,中俄蒙三国在塔什干共同签署的《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标志着“一带一路”框架下首个多边规划纲要正式实施,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进入务实推进阶段。规划纲要的签署实施,为中蒙俄三国之间加强战略对接、深化务实合作搭建了顶层设计平台,也为内蒙古开放型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为紧紧抓住这一战略机遇,突破中国同俄蒙存在着的“政热经冷”的局面,全面深化我区与俄罗斯和蒙古国的合作,内
期刊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按照“以农养牧、以牧促农、农牧结合、协调发展”和“为养而种、为种而养、为需而加、种养加有机结合”的总体思路,稳定发展牧区畜牧业,快速发展农区畜牧业,有力带动了全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步伐。尤其是肉羊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巴彦淖尔市现代畜牧业的支柱产业和农牧民增收的基础产业,形成了“家家种草、户户养羊、四季出栏、均衡上市”的发展格局。2015年全市肉羊饲养量达到2139万只,出栏
期刊
在传统化石能源中,煤炭和石油一直是我国使用的主要能源。近些年来,世界各国都被环境问题所困扰,工业和经济的发展大量使用石油和煤炭,使得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一些粉尘微粒排放量不断增加,这些污染物不但会危害现代人的健康,造成的温室效应更会使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未来后代人的生存。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世界关注话题,联合国协同各成员国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各国也在不同程度上做出减少二
期刊
摘 要:绿色低碳经济,不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然选择,也是积极保障能源安全,推動中国区域经济转型的最佳选择。如果处理得当,低碳经济和经济增长是可以同步发展的。本文在阐述英国在低碳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所面临的挑战,积极探索适宜中国发展之路,以实现绿色低碳和经济同步增长。  关键词:低碳经济 英国 启示  党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首次提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并
期刊
新世纪以来,江苏经济保持着强势发展劲头,地区生产总值从2001起每年以超过20%的增速增长。工业是江苏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制造业则是江苏省工业的基础,在过去十几年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1世纪初直至现今,江苏制造业一直占据工业83%的份额。江苏省制造业产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12.16%。根据江苏统计数据显示,对江苏制造业起到支撑作用的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不断增强;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纺织等传统产业生产
期刊
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第一煤炭、可再生能源大省,在为区内外市场贡献大量优质能源的同时,也存在生态压力、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产业结构重化而单一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的挑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如何尽快摆脱以煤炭产业链为主的“传统路径依赖”模式,提早转向清洁、创新的发展路径至关重要。  一、变革能源经济发展战略是大势所趋  能源战略与规
期刊
“城市矿产”是对废弃资源再生利用规模化发展的形象比喻。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强调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城市矿产资源循环利用,对于缓解资源瓶颈约束,减轻环境污染,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  一、城市矿产概述  (一)城市矿产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城市矿产”的概念最初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1988年,日本学者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