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键在于启动学习,激活课堂。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别从启动学习的四个步骤:“请君入瓮”,调动学生的兴趣;慧文试图;自我展示;“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等等分析,初探在课堂上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探索和尝试出一条地理教学新途径。
关键词:地理;学习积极性;主体引导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的课程,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对有趣的感性知识接受快。一旦能够启动学生学习兴趣,其产生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学习“加油”!
那么,对于一名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们来说,怎样激活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汲取和掌握地理知识,并在同时提高自己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呢?
1 “请君入瓮”,调动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一半,精心设计导入就是启动“发动机”的关键一步。所以我们要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果这个有趣的考试很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被激活,我就顺势激励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一一解答。我还顺势将“测量队招生考试”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不断设置悬念,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学习气氛不断高涨,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巧妙设置悬念,勾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求知状态。这样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2 慧文试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图文并茂则是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的、鲜明的特点。据粗略统计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各种图表照片则约占到五分之二篇幅。所以,我们要巧妙地挖掘和利用好地图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得到补充,延续课堂良好学习状态。每讲完一课,学生就要进行画图,长期以来增加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这都是潜移默化的。
如《等高线地形图》一节,课本只有几幅等高线地形图。在讨论等高线的形成过程时,很多学生对此表示疑惑。但是当投影展示“手掌模仿等高线形成”(右图),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其效果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描述,学生立刻对等高线的形成产生兴趣和亲近感,有个学生就情不自禁地说:“原来是这样的!”
那种发现的喜悦让人深受感动和触动。其实学生都很聪明,往往由于缺乏学习方法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总之通过学《等高线地形图》一节的教学,我真切体会到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的演示过程,将知识点融入有趣的动态演示之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是图片都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3 自我展示,鼓励参与
初中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总是希望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赏,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好胜心,向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启动学习“发动机”,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发向上的志向,并让学生体会达到目标后成功的喜悦。
如在上《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课之前,我就组织几位比较活跃的学生跟据所学内容要点排练一出《宗教和语言》短剧。这些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扩散,积极投入到创作和排练当中,并在课堂上成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小品,还让台下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之余,掌握了知识要点,其效果真是胜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我一直都相信学生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旦给予他们自由探究的空间,发挥的舞台,展示的大地,学生就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并感受到创新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新课标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那么教师怎样协助学生驾驶好这辆“汽车”呢?“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与其传授给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驾驶学习“汽车”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前行。
但是如何做到“授人于渔”呢?如在《俄罗斯》一节中,学生需要分析俄罗斯的降水量分布趋势。很多学生都能一眼看明白俄羅斯降水量的分布,但是要其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话,大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此,我做了如下尝试:先让学生看清楚表示哪种颜色表示降水总量比较多,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降水量分布图”,找出俄罗斯哪个部分降水量最多?哪个部分降水量最少?从而得出“从东西两部到中北部,降水总量逐渐减少。”而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分析过程,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分析方法。这样学生思路就清晰了,处理起类似问题至少知道该从何入手了。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凸显的。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吃透教材,狠下功夫,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一听到上地理课,学习“发动机”即被启动,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中学)
关键词:地理;学习积极性;主体引导
理想的地理教学应该是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的课程,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学生探求知识、促进思维发展的巨大动力。现在的中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求知欲强,在接受知识上常常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而且对有趣的感性知识接受快。一旦能够启动学生学习兴趣,其产生的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为学习“加油”!
那么,对于一名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教师们来说,怎样激活课堂,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去汲取和掌握地理知识,并在同时提高自己对地理学习的信心呢?
1 “请君入瓮”,调动学生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一半,精心设计导入就是启动“发动机”的关键一步。所以我们要依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导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动学生的思维活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果这个有趣的考试很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学习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课堂被激活,我就顺势激励他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可一一解答。我还顺势将“测量队招生考试”作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环扣一环,不断设置悬念,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课堂学习气氛不断高涨,教学效果出奇得好。
巧妙设置悬念,勾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其直接进入一节课的最佳求知状态。这样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探索能力,又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积极性。
2 慧文试图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图文并茂则是地理教材的一个重要的、鲜明的特点。据粗略统计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地理教材中各种图表照片则约占到五分之二篇幅。所以,我们要巧妙地挖掘和利用好地图作用,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时得到补充,延续课堂良好学习状态。每讲完一课,学生就要进行画图,长期以来增加了学生的绘画能力,这都是潜移默化的。
如《等高线地形图》一节,课本只有几幅等高线地形图。在讨论等高线的形成过程时,很多学生对此表示疑惑。但是当投影展示“手掌模仿等高线形成”(右图),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其效果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描述,学生立刻对等高线的形成产生兴趣和亲近感,有个学生就情不自禁地说:“原来是这样的!”
那种发现的喜悦让人深受感动和触动。其实学生都很聪明,往往由于缺乏学习方法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总之通过学《等高线地形图》一节的教学,我真切体会到了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教学的演示过程,将知识点融入有趣的动态演示之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是图片都无法替代的作用;而且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3 自我展示,鼓励参与
初中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总是希望受到老师的夸奖、同学的赞赏,我们就要充分利用学生这种好胜心,向他们提出一个又一个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启动学习“发动机”,激发他们为实现目标而奋发向上的志向,并让学生体会达到目标后成功的喜悦。
如在上《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一节课之前,我就组织几位比较活跃的学生跟据所学内容要点排练一出《宗教和语言》短剧。这些学生的思维被极大地扩散,积极投入到创作和排练当中,并在课堂上成功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小品,还让台下学生们在“哈哈”大笑之余,掌握了知识要点,其效果真是胜于传统教学的效果。
我一直都相信学生蕴藏着无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一旦给予他们自由探究的空间,发挥的舞台,展示的大地,学生就能积极有效地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并感受到创新的乐趣,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4 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
新课标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位置。那么教师怎样协助学生驾驶好这辆“汽车”呢?“授人于鱼,不如授人于渔”。与其传授给学生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驾驶学习“汽车”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顺利前行。
但是如何做到“授人于渔”呢?如在《俄罗斯》一节中,学生需要分析俄罗斯的降水量分布趋势。很多学生都能一眼看明白俄羅斯降水量的分布,但是要其用文字描述出来的话,大多学生都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此,我做了如下尝试:先让学生看清楚表示哪种颜色表示降水总量比较多,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俄罗斯降水量分布图”,找出俄罗斯哪个部分降水量最多?哪个部分降水量最少?从而得出“从东西两部到中北部,降水总量逐渐减少。”而后,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分析过程,总结出解决类似问题的分析方法。这样学生思路就清晰了,处理起类似问题至少知道该从何入手了。
总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是凸显的。只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吃透教材,狠下功夫,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一听到上地理课,学习“发动机”即被启动,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新兴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