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欠发达地方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构建思考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ooweizhan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育技术以综合性、高效性等特点,在改革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师院校师范生是未来教师,其教育技术能力是关乎未来教育的重要问题,特别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又由于其特殊性,在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体系构建上需要特殊对待。
  关键词 师范生;教育技术公共课;西部欠发达地区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2-0116-02
  1 背景
  地方高等师范院校的职能主要体现在以服务地方发展,特别是服务地方教育发展为宗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因此,地方高等师范院校作为以专门培养地方基础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地方高等教育机构,其主要特色在于培养实践性应用型的基础教育师资,也就是具备“知识结构多样化、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兼具开放性、可持续性发展等特征”,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将课程教学与应用能力培养有机融合,将专业化与实践性有机融合,注重培养专业化、多元化、层次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教师,其中应用与实践素养是众多要求中的关键所在。而地方高师院校突出特色的关键在于依据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1],构建师范特性的实践性应用型课程体系。
  尽管近年来随着理论与技术的发展,教育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距离真正的有效应用还有很大距离。特别在西部欠发达地区,由于其地域特征限制,教师教育技术的应用状况不容乐观。而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师院校作为培养地方基础教育教师的部门,如何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具备良好现代教育技术学理念与技术的、符合地方基础教育需求的未来教师,是欠发达地方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师所面临的问题。
  基于这一系列现实问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就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课程体系构建提出自己的看法。
  2 欠发达地区学校对教师教育技术需求调研
  通过对多所笔者所在地区的学校的调研,发现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这也为对西部欠发达地区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构建提出新的要求。
  急需具有开发优质课件能力的教师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对基础教育投入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学环境得到普遍改善,多媒体教学越来越普遍。然而据了解,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虽然硬件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由于教师掌握新媒体技术水平较低,因而造成对这些硬件使用效益低下,甚至在少数较偏远学校由于无人会用而长期闲置,造成极大浪费。另外,在教师信息素养较高地区,虽然教师有强烈的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意愿,也乐于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由于缺少对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而造成在多媒体的使用过程中,多媒体课件设计思想、技术陈旧,“课本搬家”现象严重。因而普遍需要掌握先进理论和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的教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程度低 高师教育技术课程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学习,实现将其与自己本专业知识的整合,全方位优化各自专业的具体教学。然而在西部欠发达地区通过调研,发现普遍存在为多媒体而多媒体的情况,特别体现在课堂比赛中,课件做得非常花哨,动感十足,各种媒体轮番登场,表面上看课堂气氛热闹、活跃,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过分追求表面而导致喧宾夺主,分散学生注意力,不利于学生对学科学习目标的达成和对知识体系和规律的把握;将多媒体作为强化知识灌输的工具,利用多媒体能够方便快捷展示大量信息的特点,一些教师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时存在违反学生认知规律、盲目增加教学内容的问题。
  3 欠发达地区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设置现状
  1)将现代教育技术课当作课件制作课。一些院校将PowerPoint、Authorware等软件的使用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主要内容,导致与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复。缺乏对课件设计理念、理论的深入教学,而对这些内容的教学才是使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实现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益,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结构深层次变革的重要部分。
  2)认为教育技术课就是学习各种教学媒体,并且在各种媒体的教学中缺乏系统性,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割裂开教学,不利于对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有机整合。一些院校因为课时较少,教学设备不足等原因,其上课内容主要集中在介绍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方面,学生自己实践机会少,因此形成在学习过程中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达不到较好的效果。
  4 为适应时代要求所设计的欠发达地区高师院校教育技术公共课课程体系
  课程目标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授课对象是高师院校非教育技术专业的所有师范专业学生,主要为了培养和提高在校生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对现代教育技术形成正确的认识,传授师范学生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各种教学媒体的基本特点与作用,掌握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及简单维护能力;具备一定的教育技术实践能力,能够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促使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的整合,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培养合格的未来教师。
  课程内容 基于上述所讨论的关于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特点和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所承担的责任,关于课程内容,首要问题是如何保证教育质量。在课程内容构建方面要结合学科内容及其特点,秉承提高学生教育技术素养,针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目标的培养等展开设计和思考。基于以上思路,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体系内容建设围绕以下具体层面展开:设置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课,解决“如何教”的问题;设置教育技术实践课,解决“如何用”的问题,如教育资源的设计与开发、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更具体的如对图形图像、音频、视频资源的获取、编辑和使用,以及对各种媒体在教学中的有机整合和优化使用。
  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得到协调发展,使课程内容与学生未来职业紧密联系,并为学生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
  课程理念 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学科导向,决定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遵循如下原则。
  第一,弱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部分内容深度,降低难度,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第二,在与学生各自所学专业结合方面,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其专业特点采取多元化、开放性、可持续发展的课程理念,加深整合程度,拓宽整合范围。
  第三,在提高综合素质方面,加强学生知识和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现代教育技术素养,进而促进学科与现代教育技术的整合,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质。最终达到在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具有运用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媒体)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 总结
  师范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教师,掌握教育技术理论和方法是其职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毕业求职、今后教学都非常重要。因此,师范院校应加强教育技术公共课关注程度,开设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使学生乐学,并能学以用。
  参考文献
  [1]刘倩,郑燕林.面向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的混合学习模式的设计[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1(6).
  [2]李慧迎.对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改革的构想:由“英特尔(R)未来教育”想到的[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3]秦丹,李远航.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9).
其他文献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通过观看辩论视频资料,了解辩论的有关知识和一般程序,体会辩论方法和技巧。  2.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搜集具体事例、名人名言等资料,并能对材料进行梳理和归纳。  3.通过辩论,锻炼学生认真倾听、边听边思边记、抓住对方讲话中的矛盾或漏洞敏捷地进行反驳的能力。  4.引导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5.辩论中,提醒学生重视仪表举止,尊重对方,谦虚文明,在和
摘 要 采用应用背景和PBL教学法完成功率因数提高教学设计,探索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教学设计以实验室设备更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出本节课主要内容——功率因数提高;围绕功率因数提高,分解为四个逐步深入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讨论、总结,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实践证明,教学设计提高了课堂吸引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功率因数提高;PBL教学法;工
在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中有一个知识点:6个相连的正方形组成的平面图形,经折叠能否围成正方体的问题。这个知识点在教学时,笔者采取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因为经过自己动手后,学生们很容易找出哪个是经折叠围成的正方体,而且不容易忘记。但是实际效果并不容乐观。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教师都知道动手操作是学生的“软肋”,但学生的动手能力应该得到相应培养。  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在正方体的展开图的教学中,笔者让
摘 要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理、工、医相结合的交叉学科,该学科的研究生需要在知识结构上既懂医学知识又懂工程技术。所以采用校外实践与校内学习相结合的全方面的培养模式,既可以夯实学生的医学专业基础,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关键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2-0088-02  Biomed
摘 要 结合高中政治教学实践,分析教学视频资源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阐述校园电视作品的基本内涵与优势功能,研究校园电视作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推动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关键词 高中政治;校园电视作品;教学资源;校本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9-0060-02  1 前言  目前,信息化教学不仅成为校园
一   井鱼没了,这消息像平地一声雷,把岭下村的人炸蒙了。   最早发现井鱼没了的是羊倌马老憨,他天蒙蒙亮起来担水饮羊,发现井鱼没了,他慌忙丢下水桶,把大半个身子探进井里看。他正看呢,寡妇田水枝舞着腰肢一阵风走来,见有人撅着屁股趴在井沿上,禁不住尖叫起来。   听见叫声,马老憨抽回身子,一屁股坐到井沿上,“井、井鱼没了。”他结结巴巴地说不成了整话。   “啥,井鱼没了?”田水枝趴到井沿上,
摘 要 有效的移动学习课程设计能够提高移动学习效率,使学习者真正受益于移动学习带来的便利性。首先介绍移动学习课程设计及典型学习模式,然后根据在职MBA研究生的特点,以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探索适合的内容设计方式,形成一个完整的实例,为后期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关键词 MBA;移动学习;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5-0068-03  1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能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体现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提高,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是对课堂实验教学有益的补充。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形成有一定的帮助。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在生产和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中,
摘 要 针对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的复杂性,在多智能体仿真开发平台NetLogo下编程实现移动社交网络信息传播的过程,动态地模拟移动社交网络在大学校园建立和发展的演化过程,展现海量信息如何依附移动社交网络进行传播,分析并总结归纳移动社交网络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  关键词 移动社交网络;多智能体仿真;信息传播;NetLogo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
1 前言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其提倡以观察、调查以及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方法,而生物知识探究性学习的关键内容就在于实验。生物实验不单单是方法,同时也是过程,其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由此可见,加强生物实验教学,是极为关键的。  2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对生物实验教学的认识不够充分 近些年来,初中生物教材中增加了许多的实验内容。虽然如此,但是因为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