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情反馈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很多老师只重视课后作业中的学情反馈,教学中容易受原有预案影响而忽视课堂教学中的学情反馈信息,或对学生反馈的作息捕捉不及时,这样就影响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学情反馈;小学数学;优化教学;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8-0051-02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理解并根據学情反馈,及时做出教学调整或教学评价,真正实现反馈,优化课堂教学,结合教学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正确理解反馈,纠正教学偏差
  信息论认为:反馈是指系统的输出转变为系统的输入。艾什比给反馈下了一个更一般的定义:“每一个部件对另一部件都有影响,而这种关系可表为 ,当一个能动系统各部件间作用有这种循环关系,我们便说这种系统有反馈。”教学是一个有序的系统,教师、学生为这个系统中的部件,师生的双向信息交流活动必须有这种循环关系,才能实现反馈。教师和学生,不管哪一方,如果只有信息的输出而没有经转变的再输人,就只是教师——学生——教师的单向关系,教学就未能实现反馈。
  目前的问题是,在教学中还普遍存在着不能实现反馈的现象。
  其一,表现在一讲到底,如《长方体的认识》一课,教师举着“定位”模型,指着标准图形,一遍又一遍地讲述面、棱、顶点和长、宽、高,就是舍不得费点时间,让学生换个角度看一看,讲一讲,即没有进行“由静到动”的认识反馈。结果学生形成的表象是:长的棱是长,较短的是宽,最短的棱是高,及至见到“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6厘米的长方体”,还发出疑问:怎么会高比长还长?
  其二:表现在丧失反馈时机。在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正反比例练习课中,老师设计这样一题:已知福州到温州相距350千米,一辆汽车从福州开往温州,3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速度,这辆还要几小时到达温州?学生板演中出现生① ;生② 。教师评判后者正确,打上“√”号,指出前者不是比例,给打上“×"号,就转入下一道题了。这里,生1的方程式,数量关系是清晰的,如果教师能让学生讲一讲,加以肯定,再引导把“÷”号换成“:”号,那么,思路就开阔灵活了,遗憾的是这样的反馈良机丧失了。
  其三,表现在不敢越雷池一步。一位教师教学“小丽家养了一些鸡,其中母鸡10只,公鸡的只数是母鸡的3倍,你知道小丽家一共养了多少只鸡吗?”创设一个这样的情境:用一个 表示母鸡10只,用3个 表示公鸡只数,排成下图:
  母鸡:
  公鸡:
  接着学生尝试练习,由于从图形中直观地看出,总共有4个框,于是写出10×4,可是教师等学生写完就把它擦了,还引导学生“我们应先求公鸡的只数:10×3”,课后,问这位老师,为什么不把学生这式子留着,作为评价的好材料呢?这位老师说:“这种解法在下面的教学中还会出现,不宜过早认识。”笔者认为,出现像这样的“超前认识”,即使不即时评价也得略作提前交代,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因为这样的反馈才能不产生教学偏差。
  二、努力实现反馈,优化教学调控
  反馈是控制的前提。由于每位教师知识素养水平、课堂调控能力、教学手段方法有所不同,学生方面更有知识基础、心理素质、个性特征之别,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随时捕捉学生反馈信息,甄别这些信息对教学是否有影响,从而及时变换教学手法,调整教学速度,改进教学方法。假如学生对新学知识已有扎实的基础,上课时精神饱满、兴趣盎然,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先入为主、开门见山。反之,则需要创设情境,从旧到新、从易到难,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点,先唤起学生学习需要,逐步过渡到新知的学习上。记得有一位教师在上一堂《乘法的初步认识》公开课,学生处于台下几十名听课者的督视之下,胆大地不时张望台下,胆小的心情有些紧张,面对此种情况,这位老师这样开头:“两个8相加,你们都会写算式吧?”生答“会”,即写8 8,“3个8连加呢?”生忙写8 8 8,“5个8连加呢?”生又忙写8 8 8 8 8。这时老师幽幽的问道:“现在要让你们写100个8连加的算式,你还能很快写出吗?”有的学生一脸茫然,表示太多了写不完,有的正在想办法,还有的不管怎样先忙着写开了。这时,大多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解决这项任务上,紧张感自然消除了。这样持续了半分钟,教师说话了:“孩子们,写出来了吗?想不想知道快速写法,教师能一下子就写完!”学生很好奇,兴趣自然就有了,他们全身心投入,聆听教师的妙法。这里看到了这位教师依据环境情绪信息,教学调控到家的功力。
  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课堂实效,就要强调充分暴露思维过程,如果教师把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作为学情反馈输出,那么优化调控部分正是根据这些信息的量去比较、纠正和调整,从而实现教学实效。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提出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学生茫然,无所反应。显然,“共同特征”四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太深奥了,“解答距”太远,学生对这一信息输入无法“转变”再输出。于是,教师让学生再拿出这两种图形,移一移、叠一叠后问“仔细看看,这两种图形有什么一样的地方?”这时小手纷纷举起来了。可见,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果断改变信息的再输入有多么重要。再来看这样一个例子:
  师:请一位同学讲3.22÷23怎么算?(复习旧知)
  生:(复述……略)
  师:(出示3.22÷0.14)同学们先比一比,两道题在哪儿不一样?(揭示矛盾)
  生:上道题除数是整数,下道题除数是小数。
  师:谁来算这道题?(设难激励)
  生:(沉默——处于愤悱状态)
  师:(用指头把0.14的小数点遮住)要是这点没了,你们会算吗?(创设情景)
  生:会!
  师:为什么?(诱发暴露思维)   生:因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我们学过了。
  师:我们想什么办法把它变为我们会算的?(引导探索)
  生:要把除数变为整数。
  师:有道理!那么,必须怎样变?
  生:把除数0.14扩大100倍。
  师:真不错,现在除数变了,直接这样算行吗?
  生:不行,这样算结果就不对了。
  师:那要使商不变,我们又该怎么办?请大家讨论一下,等会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得到彻底暴露,师生互动反馈十分有效。
  三、重视即时反馈,提高教学效率。
  西蒙在《认知心理学》中指出:“只有当学习者知道学习的结果如何时,才能发生学习。”因此,学生接受知识信息后要及时输出,得到即时评价,才能强化正确,纠正偏差,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真正做到即时反馈、实时反馈呢?
  首先,要善于控制时效,如“通分”教学,教材先从例1:比较 和 的大小入手,由此引出通分概念。但按例题要求,还得在通分后写上:因为 的所以 。接着例2要求 和 通分。由于学生有“先入为主”的认识规律,例1的比较大小结论已成“强信息”,结果在接着的作业练习中,虽然求的是通分,但不少同学还要接上“因为”“所以”进行大小比较。掌握“前馈信息”的教师,在教完例2后,会“杀个回马枪”,腾出即时反馈时间,让学生看一看,比一比例1、例2哪个地方不一样?从而强化“通分”概念,突出“通分”过程,减少了“回头再讲”的弯路。
  第二,要善于捕捉信息。如,判断对错:把一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部分占圆柱体积的 。学生在回答为什么判“对”时说:“因为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所以削去的部分是 。”这里,学生忽视了关键的四字“等底等高”。教师不可直接给出结论,应该及时提出:“是这样吗,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多让几个学生说说,引发学生探究,肯定正确的,纠正错误的,补充缺漏的,以形成严密、准确、清晰的概念。
  第三,要善于灵活应变。如,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中,一位学生板演直接写出了结果: ,教师原以为是学生省略了通分过程,于是问学生:你是怎么算的?让笔者始料不及的是学生自己能说出规律,但班上多数学生一脸茫然,这时教师不是急于下结论,而是而是引导观察两例:
  这时,同学不仅一致肯定上个同学的说法,而且悟出:分子是1,分母是互质数的两个分数相加,所得的和的分子是两个分母相加之和,和的分母是两个分母相乘之积。
  第四,要善于突出知识重点。如,一位教师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例题后,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计算,而是即时出现: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是小学阶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以及数学计算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村小学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问题,重点研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计算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066-01  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
摘 要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阅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语文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自我修养能够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而且还能有效地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和引导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并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就小学语文教学中
摘 要化学学科在高中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例,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更强调教师结合实际课程内容,着力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对推动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育作为学生培养学生能力的场所,必然要根据社会提出的人才要求而有所变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着手于学科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难免有一些学生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注意力不集中。此时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善于应用提问的技巧,采取多种提问方式,注重提问的有效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最终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學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学习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6-0162-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
摘 要在新课标指导下,教师通过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提高物理课堂的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如何开展探究教学予以探讨。  關键词探究式教学;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9-0062-01  初中物理课堂以其学科专业性和实践操作性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而引入探究式教学方法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的模式,帮助学生开发
摘要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不可小觑的环节之一。文言文是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更是难点。文言文课堂的导入的有效性与否,决定文言文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时,应注重导入方式的创新与探讨,力求让有效的导入,助推文言文教学提高效率。文章从情境的创设、任务的布置、目标的明确等方面,对文言文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与大家共同交流,以期以有效的导入奠定文言文有效
摘要最好的数学知识学习方式莫过于让学生们主动地认知,当学生们以完全自觉、自愿的姿态加入到数学知识的探究中去时,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才能达到较深的思维层次,他們的数学综合素养才能在不断的主动求索中内化。而要想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主动地认知,就务必要减少老师在数学课堂中的“越俎代庖”行为,减少对学生行为的直接干预,增加对学生行为的间接支持。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动求索;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摘 要在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常遇到学生习作活动中无话可写、无从下笔的困境。究其原因在于小学生不善于观察和思考,他们缺乏必要的生活观察和感受,不懂得写好自己的生活和常见的东西。观察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养成极为重要。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觀察能力,鼓励他们写出好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观察能力;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H1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 要当代中国儿童在成长中所面对的外界冲击和影响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心理健康、情绪平衡、幸福感知力等方面的影响,在解决儿童身心发展健康和平衡性问题上,正念教育正在逐步兴起。针对正念教育对学生心理、道德品质等方面产生的影响具有积极的教育研究价值。  关键词正念教育;儿童发展;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7-0143-01  在儿童成长
摘 要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教育强调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艺术素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这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就是美术学科。在教学中,色彩感的培养是一项比较基础的教学任务,在此能力的培养中主要是提升学生的感受以及思考能力。本文就对此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培养小学生色彩感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色彩感培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