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吴雅琳师生雕塑艺术的精神内涵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er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吴雅琳师生的雕塑作品,既能守住现实主义语言,又能把精力放在中国古典雕塑的深度研究和对新技术的探索。为此,笔者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注解吴雅琳师生雕塑艺术的精神内涵。
  【关键词】:吴雅琳;雕塑艺术;精神内涵
  从2015年开始,吴雅琳带着学生开始了“敢问路在何方——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展”的巡展之旅,他们的创作以“中国传统”为出发点,在中国当代艺术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为中国雕塑的发展道路做着各自的努力和探索。
  一、“物我两化,天人合一”是其雕塑本体语言的内涵体现
  吴雅琳老师的作品无不将古朴与灵动,秀气与谐趣进行了有机的统一,无论是十二地支系列、美好童年系列、幸福生活系列还是其它作品都善用浪漫奔放的线条语言来诠释中国传统的人文情怀,诙谐生动的人物表情,夸张灵动的姿态纹饰,在极富张力的造型艺术下让人透过作品仿佛看到了花开花落、云卷云舒的恬淡与恣意,特别是2006年获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城市雕塑优秀奖的雕塑作品《剑斩风浪》,将这种艺术语言进一步夸张放大,整个雕塑作品沉稳雄浑,人物造型豪迈奔放,一手向天,一手劈浪,看似如虬根般苍劲,又如磐石般坚毅,特殊的纹饰处理将主人公的广袖长衫幻化成旋风与涡浪,显示出了主人公不屈不挠,敢与大地叫板,欲与天公比高的壮志豪情。而吴老师另外两件作品“合璧——沉重的回归”和“变脸——西方邂逅东方”则是依托于传统雕塑技法,结合新媒体技术通过一种混搭再构的艺术形式对东西方文明进行一次激情碰撞,从视觉效果上到学术研究上将雕塑艺术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老师的作品已是如此意境,再让我们看看吴雅琳教授学生的作品:彭程老师的作品较多以不锈钢、铁等金属材质作为基本载体,无论是“山·人”系列还是“新竹林七贤”系列,艺术家用或方或圆的几何图形将杂乱无章的金属碎块拼接成叠巘嶙峋的奇峰怪石或潇洒飘逸的隐士眷女,用普通细铁丝经过卷、搓、拧、折、捆、扎、焊等复杂工艺演变成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亭台的江南画卷,作品的点点滴滴无不透露着魏晋风流与隐逸风骨。
  周巍是个典型的80后,他的作品以生灵和小鬼作为创作灵感,用泛着特殊光泽的青铜材质以一种极富夸张的艺术语言把80后人群特有的才情与古灵精怪进行抽象与重构,将率性果敢以及孤傲狂放的族群个性进行宣泄与刻画,他的雕塑是一种漫画化的,极具个性与表现张力的艺術作品。
  蔡丽贤作为一个女艺术家,特别注重媒材语言的运用与探究,特别是她的“泡沫时代”、“镜鉴古今”、“或开或关”等艺术作品无不体现着艺术家本人对历史对未来以及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与寄语。
  苏锦驹也是一名80后,他的作品如他的名字一样多以骏马作为创作题材,作品中都透露着石器时代岩画作品的符号脉络,作品立意高远,耐人寻味。
  郑晓雄的“迷城”系列以复合材料为主,他的作品以自然生长的木段作为船身,象征着地球自身,也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之路,而以金属零件拼装的船仓则象征着当下人类创造的工业文明和物质社会,作品不禁引发人们对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思索。
  林景的雕塑作品非常强调雕塑本体语言的传统意味,他的作品形态饱满,线条优美,猶如一首奏鸣曲或小夜曲那般明快亮丽而又深沉婉转,它的作品几乎都以铜为材质,但却富于其清新淡雅的色泽和如玉温润般的肌理。
  关若宇是一名年轻的女雕塑艺术家,她的作品“浮生”以木根作为创作的主要材料,夸张的艺术造型在黑白两色对比的基调中,充分表达了艺术家对于人们生存状态和自我认知的追溯与反思。
  朱英元的雕塑作品“太极”以无数个汉语的“天”“地”“人”和英语的“you(你)”“I(我)”“he(他)、she(她)”作为符号元素共同构筑成两个方向相反、彼此对立却又相互依存的巨大漩涡,象征着在古今交融、东西汇流下所产生的人类文明实际就是几千来我们华夏文明一直所主张的“太极”思想。
  综上所述,吴雅琳老师及其学生的雕塑作品正如其代表作“剑斩风浪”一样,以有形之器对无形之物,此四字恰恰指明了雕塑艺术的本旨,雕塑的实质就是用艺术家的神奇之手借助于各种工具作用在各种可塑之物上,通过或加或减的艺术语言使无形之物渐成章法,渐渐由混沌无序的物质元素构成一个可触可视具有丰富形象空间。
  二、吴雅琳师生雕塑作品形成自有独特风格的内核动能
  吴雅琳师生的雕塑作品之所以能形成如此鲜明的风格魅力,得益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一)先有才情,以情化人
  吴雅琳是业界公认的“才女”,自幼喜文好画,在失学的年代,遍翻中外名著,熟诵古文经典。作为一个典型的“才女”,这种“才”不仅表现在她的艺术创作上,也表现在她的教育思想上——她能与时俱进,敏锐捕捉当代雕塑的发展趋势。所以,她在带研究生时率先注意到了数码雕塑的发展趋势,并在院、系领导的支持下,带领系里老师成立了属于自己系的中国传统雕塑研究所。正是因为她有着这种别样的才情,她的学生才在潜移默化中被她的气质和魅力所吸引,无论是作品的立意或表现形式无不渗透折射着老师的艺术思想以及对他们治学从艺的影响。
  (二)立足传统,西为中用
  从吴雅琳师生的雕塑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们的作品是对中西方传统雕塑和现当代艺术的结合,又用新的技术和媒介进行拓展,但其作品的根脉和方法论,是一脉相承的,即以东方元素作为立意根基,以西方表现手法作为主体框架,同时借用新的媒介和新的观念去进行拓展、演绎。吴雅琳执教多年,用她特有的教学方法论和体系去影响学生,使他们能有更好的发挥。这既是一种传承,让老师的教学思想,在学生的作品中开花结果;也是一种创新,老师与学生的艺术理念相互借鉴,互相反哺,形成一种良性互动。
  (三)意在形先,无韵不境
  雕塑不同于平面的绘画,它是一种立体的艺术表现形式,正由于立体丰满,雕塑作品才更需要寻求一种意境的表达。优秀艺术家正是因为执着于对精神气韵的追求,才能在自己的雕塑作品中通过对形的极度夸张,对神态的恣意纵横,来体现个中意味。吴老师的《十二地支》雕塑作品,将天地间周而复始的生命循环,用道家理念,借诗化的起、承、转、合和养生者的外在形式,去揭示对生命的感悟,寄托作者在探索中的理想情怀。造型人物取其大型,舍去累赘,让形能顺势而为、联系贯穿,衣纹、线性随势而走,穿行间形成气韵,虽意到刀不到,但气聚而不外散,直至营造出我型我秀,“相格异同各有形”的个性韵味。
  三、结语
  无论是吴雅琳教授,还是她的学生,均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兼具时代的敏锐视角,善用丰富形象的艺术语言以新观念、新技法来诠释古老深厚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不失对社会热点和时代发展过程中产生矛盾的密切关注,以斩风劈浪的神奇之手雕天下可雕之物,塑天下可塑之形,化腐朽为神奇,经雕琢而寓明德。
  参考文献:
  [1]陈培一.应目会心 澄怀味像 品读吴雅琳雕塑作品的诗意[J].世界知识画报,2012(2).
  [2]吴雅琳.十年取经 一路同行——来自吴雅琳中国传统雕塑工作室的报告[J]. 书画名家,2014(5).
其他文献
【摘要】:作为中国现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白先勇笔下的同性恋书写却饱受争议。同性恋书写相对于主流性取向书写来说,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异托邦”的存在。同性恋者本该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人群,中国现代文坛对同性恋者的关注与书写却寥寥无几。白先勇对于同性恋者形象的至情书写,为世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他们的生存困境打开了一扇窗。  【关键词】:同性恋;生存合法性;女性美男人  白先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医疗保险主要存在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两种形式,这两种医疗保险方式定位不同,互为补充,且不能够相互取代。本文研究的重点就是分析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更好的相互补充和融合的对策,这对于促进我国医疗保险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商业保险;社会保险;关系  一、引言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保险事业已经形成了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互补充、相互兼容的
期刊
【摘要】:古琴,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文化内涵、最有哲人味道的艺术之一。千百年来,古琴艺术在中国艺术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远远大于一门简单的艺术种类,它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修身立业的德行。古琴艺术的琴道、琴德及其作为文人修身的一种方式的几个方面 展现出他的琴学之美  【关键词】:古琴;美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说到古琴,包括大多数中国人在内的人对它基本
期刊
【摘要】:花鸟画作为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之一,历经千年历史,成为国人的经典艺术。本文以题画诗与花鸟画为研究对象,重要总结出中国花鸟画题画诗的抒情言志、审美功能、警世讽俗和愉悦性情等意象功能。  【关键词】:花鸟画;画题画诗;意象;功能性  一、抒情言志  徐悲鸿《风雨鸡鸣》画左上题: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 云胡不喜。”题诗取自《诗经》中的《风雨》篇而另有寓意。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 加紧对
期刊
【摘要】: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当代大学生存在以消费享乐为价值追求、以个人主义为价值取向、以实用主义为价值目标的价值观现状,需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教育以及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三个途径,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基于人的思维,作出对人、
期刊
【摘要】:教育所具备的基本性质就是让人们得到幸福,对学生加以赏识才能够让学生获得一种幸福的感受。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不仅要重视学生们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重视他们情感态度的逐步发展。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初中阶段思想品德学科的赏识教育。  【关键词】:初中阶段;思想品德;赏识教育  一、赏识的意识  想要将赏识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育当中得到真正的实施,
期刊
謝軍
期刊
【摘要】:保险作为分散风险的经济补偿制度,不仅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生产力不发达,规避风险能力不足的古代也起着安定国计民生的作用。现代保险业起源于西方,但在古代中国,很早就产生了基于补偿和分摊损失的传统保险思想,并在历朝历代付诸于制度实践,却由于缺乏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并没能演化成现代化的保险制度。  【关键词】:经济史;保险史;古代保险制度  一、中国古代保险思想渊源  中国自古
期刊
【摘要】:清代是中国古琴艺术集大成发展的鼎盛时期,它为古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沃土和雨露。并且,这一时期的琴学理论对现当代古琴艺术产生了直接影响并有更多的借鉴价值。这一时期大量的琴学谱集、琴学理论专著及优秀古琴音乐作品不断涌现并流传至今成为永世经典。同时,大批的古琴艺术家也在这一时期的有利形势下孕育而生。广陵派及川派古琴艺术的传承也正是在这一沃土和雨露的滋润下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最终成为当代极
期刊
【摘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蜀国的丞相,他一生秉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因其卓越的才能与高尚的品格,被人们认为是忠诚与智慧的化身。诸葛亮为后世留下诸多“文化遗产”,《诫子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用质朴简洁的语言,凝练严谨的文笔,表达了一个长辈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同时也是诸葛亮对自身学习、修养的总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思想,在当今仍然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本文拟对《诫子书》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