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诊疗中对待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东西方差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ol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此类药物具有潜在诱发消化道损伤的风险,因此服用此类药物的人群中有更多的人需要内镜检查。既往的文献没有提及使用此类药物人群内镜诊治时停用药物导致血栓形成以及不停药导致出血的风险。西方的指南认为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在进行息肉切除时不需要停用阿司匹林,

其他文献
三维超声内镜是建立在二维超声内镜基础上的超声影像技术,其不仅能够提供病灶的立体结构,还可显示冠状、矢状及横断面的扫描图像,并可进一步测定病灶的体积,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从而提高了诊断准确率,在胃肠道疾病的临床诊断方面有较高的价值。
目的探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在胆总管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3例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42例接受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对照组41例接受传统乳头括约肌切开,比较2组问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机械碎石率、操作时间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一例穿孔,发生出血2例(4.8%)、胰腺炎5例(11.9%),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
目的 探讨胃黏膜病变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后出血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间215例因胃黏膜病变行ESD患者的相关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以下相关因素:(1)患者相关因素:如性别、年龄、伴发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慢性病,既往服用抗凝药物等情况;(2)病变相关因素:病变大小、部位,表面溃疡或瘢痕情况,大体形态,病理类型;(3)操作相关因素:整块
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submucosaldissection,ESD)的出现,极大地拓展了消化内镜的应用范围,真正实现了消化内镜由诊断型工具向微创治疗型工具的发展,也改变了某些消化道肿瘤(包括早癌、癌前病变、胃肠道间质瘤等)只能传统外科或腹腔镜治疗的历史。
随着各种内镜治疗附件的应用,镜下止血、息肉切除、异物取出、支架置放、圈套器结扎等内镜治疗技术逐渐成熟。透明帽作为治疗附件在内镜诊断及治疗中应用广泛,包括食管上端及锐利异物的取出、协助结肠镜进镜、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临床少见,且缺乏特征性消化系统表现,易漏诊或误诊。笔者诊治1例有典型临床表现的该病患者,报道如下。患者男,40岁,因腹痛5个月,
患者男,56岁,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病史,出现黄疽,经榆查为胆道外压性梗阻,曾在我院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PTCD)并转入10mm×8cm胆道金属支架,
结肠血管发育不良(angiodysplasia,AD)是一类重要的胃肠道血管畸形病变,占下消化道出血的1%~4%。在肠镜下,AD常表现为多发的鲜红色平蛆病变,边缘不规则,而息肉样的结肠AD非常少见,现报道我院发现的1例如下。
目的探讨^125放射性粒子支架治疗进展期肝外胆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不能外科手术切除的肝外胆管癌患者内镜下胆管放射性粒子支架置入治疗的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治疗效果、支架的通畅时间、患者生存期等。结果15例患者共接受32次放射性粒子支架置人治疗,均顺利置人支架,没有发生消化道穿孔、出血、骨髓抑制等严重并发症。首次治疗平均实际吸收剂量为(56.55.4±17.42)Gy(7.8
患者女,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烧心、反酸、嗳气,进食冷硬食物后症状加重,可自行缓解,近1年上述症状加重,遂来我院就诊。胃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