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蛋白酶修饰处理对豌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

来源 :粮食与油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we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性蛋白酶修饰处理盐溶法提取的豌豆分离蛋白,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研究对豌豆分离蛋白凝胶性的影响。最优处理条件:豌豆分离蛋白质量分数20%、中性蛋白酶添加量5 U/g、p H 6.0、温度65℃、时间50 min。为开发豌豆“双蛋白”新型冰激淋粉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选取7种不同的炒米原料进行15个质量指标检测,并将原料进行烘炒加工后检测成品中二氧化硫含量。再对这些质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进行得分排序,以筛选出最适宜的炒米原料。结果发现:不同品种的炒米原料各质量指标具有一定差异性,因素之间有部分相关,根据累积方差贡献率提取出3个因子,特征根值均大于1,此3个因子旋转后的方差解释率分别为46.999%、26.046%、13.998%。经模型评价计算后得出各炒米原料的综合得分,排名前3位的依次为黑米1号,红米1号和红米2号。
对漫反射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应用于油茶籽出油率和过氧化值的快速批量检测进行研究。以广东梅州37份油茶籽为研究对象,采用NIR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出油率和过氧化值的定量模型。所建模型训练集和验证集的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分别为0.961 8和0.983 6。外部验证显示,预测值最大相对偏差分别在3%和9%以内,配对样本T检验中P值均大于0.05。表明所建NIR模型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应用于油茶的质量安全和优质选种的大批
以花生芽菜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酚类物质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不同溶剂提取组分、洗脱组分和萃取组分中的多酚分布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花生芽中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为乙醇体积分数70%、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80 min、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量为0.801 mg/g。水提组分多酚含量最高,体积分数70%乙醇提取组分抗氧化活性最强并且对酚类物质的洗脱率最高,但体积分数30%乙醇可洗脱出抗氧化活性最强的组分。正丁醇是较为理想的花生芽酚
为延缓或抑制鲜湿面条的褐变,根据鲜湿面条褐变原因,针对性地选取添加剂研究其抑制褐变效果。选取L*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发现:在37℃条件下,脱氢醋酸钠、曲酸、抗坏血酸对鲜湿面条褐变没有抑制效果,丙酸钙、柠檬酸、EDTA-Na2、黄原胶对抑制面条褐变有效。根据响应面试验结果并进行验证得到鲜湿面条抑制褐变的最佳复配方案,以面粉质量为基准,丙酸钙0.108%、柠檬酸0.957%、EDTA-Na20.024%、黄原胶0.048%。
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探究紫甘薯全粉、白砂糖、酵母、面包改良剂添加量对紫甘薯全粉面包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烘焙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包制作最佳配方为以面包粉质量为基准,紫甘薯全粉15%、酵母1.0%、白砂糖10%、面包改良剂0.8%、盐1%、鸡蛋10%、水55%和黄油10%。此配方得到的紫甘薯全粉面包品质较好。
利用微波辅助提取绵竹叶黄酮,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三氯化铝标示法测定提取黄酮含量,结果显示,响应面提取绵竹叶黄酮最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乙醇体积分数84%、料液比1∶18(g/m L)。在此条件下,绵竹叶黄酮提取含量为1.641%。提取的黄酮进行体外抗氧化试验,与维生素C对照,在超氧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的抗氧化试验中,均表现较好的抗氧化能力。
将甘薯渣添加到小麦粉中,研究甘薯渣粉添加量对馒头品质的影响,并对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品质进行改良。结果表明:随着甘薯渣粉的添加,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质量体积和亮度呈现降低的趋势,其质构特性指标中硬度、咀嚼性均显著增加,弹性、黏聚性显著降低。以混合粉质量200 g为基准,当甘薯渣添加量为6%时,甘薯渣混合粉馒头感官评分最高,为(83.4±0.76)。添加固态油脂可对混合粉馒头品质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添加固态油脂后甘薯渣混合粉馒头的质量体积、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等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以混合粉质量200 g为基准,当固
为了优化薏米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采用索氏提取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研究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对薏米中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得出最佳提取工艺参数:提取时间5 h、提取温度90℃、乙醇体积分数90%、料液比1∶20 (g/m L)。在该条件下,薏米中黄酮的提取率为0.417 7 mg/g,为实际生产中对薏米中黄酮的分离提取提供借鉴。
针对传统阿胶糕口味香腻、质地较硬、黄酒味过重等问题,利用单因素结合响应面分析方法对灵武长枣阿胶糕加工工艺中灵武长枣、东阿阿胶及黄酒的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阿胶糕最佳配方以阿胶糕质量为基准,灵武长枣20%、东阿阿胶14%、黄酒29%、核桃仁9%、老冰糖10%、熟黑芝麻9%、枸杞7%。以此配方制作的阿胶糕口味纯正、色泽明亮且具有灵武长枣特有香气;另外硬度、黏聚性、咀嚼度等也得到了改善。
以大果山楂皮为原料,采用微波辅助法提取大果山楂皮多酚,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对大果山楂皮多酚提取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大果山楂皮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微波辅助提取大果山楂皮多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0%、料液比1∶60(g/m L)、微波功率280 W、微波时间40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大果山楂皮多酚提取量为43.81 m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