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阳光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iegfiusbkufbakuef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每年都组织一次下乡慰问贫困户的活动。一次我们来到一个村庄,慰问五户贫困户,在政府的帮助下,他们已搬离摇摇欲坠的土坯房,住进了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平房,但由于没有钱装修,房子依然是毛坯,屋内空荡荡的。
  五家困难户的硬件条件差不多,但给人的感觉却截然不同。我印象最深的,是只住着两个老人的贫困户。老人家都是六十多岁的年纪,男主人常年卧病,老妇身体也很羸弱,他们养育有一双儿女,女儿早已远嫁他乡,儿子为了挣钱给老父治病,背井离乡去城市打工。老妇是个勤快人,要照顾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伴儿已很艰辛,但她把家里打理得干干净净,床榻上的老汉,也衣着整洁,没有难闻的气味。屋外种植着各种当季蔬菜,屋内也摆着几盆植物,破旧的水桶或残缺的瓦罐,就是花盆,里面种着虎皮兰和不知名的植物。老妇说,因为她没有能力带着老伴儿出门看看,所以就把下地干活常见到的花花草草搬进来,给老伴儿养养眼,调节调节心情。我突然觉得灰暗的土坯房里满室芬芳,眼前这两位风烛残年的老人灿烂得像花儿一样。交谈中,卧病的老汉满是对政府扶贫的感谢,老妇口中也充满了感恩之辞,虽然子女不在身边照顾,生活也是清贫如水,但他们却在艰难中努力行进,在苦闷中营造欢乐,在陋室中种植春天。他们热爱生活,感恩生活的样子,是一道多么美丽的风景。
  我常常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去菜市场走走,那些青的、绿的、红的、紫的瓜果蔬菜,熙熙攘攘为生活奔忙的人浓重的烟火气,此起彼伏的讨价还价的声音,都洋溢着十足的生活气息。在菜市场走一遭,你总能感觉到生活的五味杂陈,体会到生活的五彩缤纷。
  芸芸众生中,形形色色行走的人,都是活生生的教科书。漫无目的地闲逛,总有一处风景,或某一個人,会让你不自觉地驻足。
  我好几次被一个女摊贩吸引,她售卖新鲜的菠萝,行情好的时候卖十元两个,水果旺季,竞争的摊贩多,她就卖十元三个,不称斤,按个卖,而且帮削皮。这样的生意并不是很好做,利润很微薄, 而且很辛苦。且不说两个菠萝卖十元钱能有多少利润,光是给两个菠萝削皮,就是很大的工程。换作是我,十块钱作为给两个菠萝削皮的工钱我都嫌少,但就是这样粗糙而繁重的营生,也没有影响她对美的追求。她看起来大约四十岁出头,每次在菜市场看到她,她都穿戴很整齐,头发不是编辫子就是盘发髻,美观大方,衣服虽然是廉价的的确良或人造棉,却搭配得当,最让我欣赏的是,她每次都画一点淡妆。她那双被菠萝蛋白酶腐蚀过的粗糙的手与她淡雅精致的妆容显得有些不协调,但她对美的热爱,已经让我不自觉地忽略她的不足。况且,为创造美好生活而变得粗糙的双手,也是值得赞美的。我原本并不是很喜爱吃菠萝,但为了与她自然交谈,便趁买菠萝的时候与她聊天,她很大方地说起这门生意的“内幕”,说不管是卖十块钱两个还是十块钱三个,每卖一个菠萝就赚一元钱左右,赚的都是辛苦钱,虽然很累,但踏实。我试探性地问她关于化妆的事,她说她从小就很臭美,读书的时候没钱也省吃俭用买廉价的化妆品,她觉得化妆会让自己心情好很多,早已习惯了,也曾有人嘲笑她一个小摊贩还假装臭美,但她说这不是装的,是一直以来的习惯。她说,也没人规定小摊贩不能化妆,我喜欢我自己化妆的样子。我由衷地肯定她的做法,并当面表扬她:“你热爱生活的样子,真的很美。”
  罗曼·罗兰说过:“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不管是什么人,都有萦绕自身的烦恼。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不会被烦恼左右。热爱生活的人,都是生活中的艺术品,他们不会让生活变得邋遢混乱,也不会让生活把自己压得灰头土脸。即使在生活一片灰暗时,热爱生活的人也会在灰暗的笼罩中努力扒开一条缝,让阳光透过缝隙,照进现实,照进心里,让生活充满阳光。
其他文献
“东周庄,西凤凰,南黄姚,北平遥。”如果你喜欢中国的古镇文化,相信对这句话不会感到陌生。走进黄姚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致随处可见;漫步黄姚古镇,坚实、古朴、悠闲的感觉油然而生。黄姚古镇名声在外,源于它的内涵在时光的打磨下闪闪发亮。  黄姚,因原住居民以“黄”“姚”两姓居多而得名。黄姚古镇位于广西东部,地处广西、湖南、广东三省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让黄姚在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就已成为潇贺古道上的
期刊
如果你对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体系感兴趣,那么你一定听说过“北有长城,南有连城”这句话。“南国连城”,狭义上指的是位于广西凭祥的大连城和位于龙州的小连城,广义上指广西千里中越边境线上的边防体系。  从空中鸟瞰祖国南疆广西的中越边境线,在茫茫的崇山峻岭之中,有一道道灰色的线条在山脊上蜿蜒伸展。人若沿着山势爬行探索,就会发现这些灰色线条原来是石头垒砌成的墙。石墙经过风吹雨打,如今有的只剩下断壁残垣,有的淹
期刊
七绝·美丽装  清风俊鸟芳芬场,草盛花香蜜蜂忙。  高楼飘下颂扬曲,滩地挂出美丽装。  七律·三秋  抠紧天时抢种收,白天夜晚赶三秋。  青灵碧野金黄致,健壮耕牛大声吼。  劈旧培新堆玉粒,扬帆载物货出游。  聪明硬汉捋胳干,巧手叠山汗水酬。  夏日清晨  清晨雾霭无声动,月隐阳出暗透红。  早起勤人匆踏路,扬鞭骏马奔新城。  河边树叶  风吹翠绿着装碧,雨缀银珠叶暗翻。  蔽日遮天莹闪烁,鸳鸯戏
期刊
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都有一颗渴求健康长寿的心。历史上,关于“长生不老” 的传说更是层出不穷,炼丹说、寻求不死仙药說、得道成仙说,林林总总。但在广西永福县的百寿镇,健康长寿可不是传说。  今天的中国有八十个长寿之乡,其中二十五个落户广西,遍布八桂的东、南、西、北、中。其中以“寿” 字命名的,却只有一个地方,那就是永福县百寿镇。  百寿镇,曾名永宁州、永宁县,后因“百寿图”石刻更名为
期刊
第七章 神犬黄豆  1  初冬的早上,晨雾还未消散,薄薄地罩在田野上,地里小麦已经有半寸高,笔直的地垄纵横交错,给荒凉的冬日涂上了一层墨绿的色彩。地面上覆着一层白霜,路旁的野草枯枝挂着晶莹的霜花,平添了几分雅致。  五月停下了脚步,田野里四处望不到人影,小路上只有自己踩出的一溜脚印儿,她跳了跳,活动一下双腿。这已经是她出来锻炼的第五天了,为了八百米跑能及格,她也是狠狠地下了决心,每天逼着自己早起半
期刊
在学校的统一要求下,我读了《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是清代康乾年间的秀才李毓秀,后来清代儒生贾存仁将其修订和改编,并将书名改为《弟子规》。其内容采用《论语》中的“学而篇”第六则:“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全文一共三百六十句。其核心思想是孔子的“孝”“悌”“仁”“爱”,具体列出了为人子弟在家和外出时的言行举
期刊
千百年来,兴安灵渠在人们心中有着极高的评价,历史上素有“北有长城,南有灵渠”之说,足见灵渠的影响力和重要性。论年代,灵渠是世界上最早的运河之一;论功能,灵渠作为沟通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古运河,对秦朝统一中国,对岭南地区的开发起了重要的作用。堪称“北与古长城国宝并辉,西与都江堰名气同高。”  灵渠,古称秦凿渠、零渠、陡河、兴安运河、湘桂运河,全长3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灵渠位
期刊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西街名气甲阳朔。  有人说,去桂林不游漓江,等于没去桂林;到阳朔不逛西街,等于没到阳朔。阳朔西街到底有什么独特之处,以至于让这么多人魂牵梦绕?  阳朔西街位于阳朔古镇中心,道路并不是很宽阔,约八米有余,从东头走到西尽头,长度也不过八百米,它东起滨江路,西到蟠桃路,中间与县前街、城中路交会。就是这样一条说长不长说宽也不宽的老街,却历经一千四百多年风雨,依然引人入胜。它
期刊
一九六一年,电影《刘三姐》将广西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文化推向了高潮,影片中秀丽的桂林山水、智慧的刘三姐、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全国及东南亚。从此,前来桂林寻访刘三姐、聆听山歌,便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梦想。其实,刘三姐的故乡不在桂林,而是在河池市宜州区的刘三姐镇。由于无法磨灭少年时代观影的美好记忆,我也踏上了探访刘三姐故里的旅途。  从南宁一路驱车往北二百多公里,便来到刘三姐故里。此地位于广西石灰岩地区,奇峰
期刊
到过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村寨游玩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一座座屹立在青山绿水间的风雨桥。它们好像一道道彩虹横跨溪河两岸,供人们往来交通。据说,在秀美的三江大地上,总共有一百多座风雨桥, 游走侗族村寨,不经意间抬头就会看到一座宏伟的风雨桥。  三江侗乡风雨桥长短不一、姿态万千,背后的故事也各不相同,其中最出名的当数程阳风雨桥和岜团风雨桥。  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盘龙桥,位于三江县林溪镇,是广西众多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