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心理学角度谈儿童性保护

来源 :健康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lab_wal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我国接连曝出儿童遭性侵的事件,为了更好地维护儿童的权益,本文从发展心理学角度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基础在儿童性保护方面的应用,并提出一些建议,为儿童打造一个更健康、更安全的生活和学习环境。
  【关键词】儿童;性保护;发展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R3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714(2019)10-0146-01
  截至2018年12月31日,在儿童性侵案涉及的五个罪名中,猥亵儿童罪最多,有9628例,占比47%;其次是强奸罪,有8919例,占比43%;奸淫幼女罪有1412例,占比7%;引诱幼女卖淫罪有329例,占比2%;嫖宿幼女罪有292例,占比1%。不仅给儿童的健康成长造成不可挽回的严重伤害,也给被害家庭带来了伤痛。
  1 生理发展
  1.1婴儿期(出生至3岁)
  婴儿天生就具有感受疼痛的能力,但我们不得知这种痛感和成人所感受到的是否一样。有关大鼠的研究指出,在婴儿期经历疼痛会导致神经系统形成某种永久的环路,从而导致在成年期对疼痛变得更敏感[1]。若婴儿在这个阶段遭受虐待,身体依然记得疼痛并在长大后表现出超乎常人的敏感。
  1.2学前期(3~6岁)
  2017年被公开报道的案例中涉及的606名受害者中,7岁以下的65人,占比10.73%。国外防儿童性侵组织 Stop It Now 根据多年的深入研究,总结出《儿童被侵犯预警信号清单》,帮助每个家庭通过观察孩子的各种信号,来判断他是否已经受到伤害。孩子会出现的反常状态,如没有任何征兆的失眠、做噩梦,情绪的剧烈波动,发出了“想要谈一谈性”的信号,觉得自己的身体很脏、产生厌恶。
  很多时候,施虐者也曾是受虐儿童。根据暴力循环假设,受虐儿童从他们的童年经历中得知暴力是一种合理的,可以接受的纪律形式[2]。大多数受害者选择沉默,它造成的二次伤害是隐秘的,使得受害者及其家庭“负重前行”,受侵害反而成为了孩子的过错。
  1.3学龄期(6~14岁)
  学龄期儿童的独立性和活动性增加,致使他们接触社会中的危险也在增加。据调查,面对陌生人的疑似性侵行为,城市儿童仅有1.73%的人选择“很害怕但不敢拒绝;农村儿童中选择“很害怕但不敢拒绝”的比例是3.39%。说明绝大部分儿童面对侵害有反抗的意识,但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使他们具有保护自己的意识必不可少。
  除此以外,学龄期儿童的安全威胁还来自于互联网。观看具有很多暴露隐私部位镜头的电影或者视频也属于性侵犯。网络色情以及猥亵是对儿童的严重暴力行为,它的危害非常严重,根据国外研究,长期接受暴力的儿童大脑结构会发生变化,造成神经回路的异常,影响他以后的行为、情感,从生理上引起他社会行为和情感的改变,还会造成经济损失及家庭的损失。
  2 认知发展
  2.1婴儿期(出生至3岁)
  Baillargeon通过实验证实了婴儿早期(9~12个月)就具有理解客体永久性的能力。客体永久性指的是即使看不到人和物体,也能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婴儿受到的伤害并不会因为加害人的消失而消失,恰恰相反,受害的恐惧不仅会留存在他们的脑海,甚至会形成记忆。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婴儿组织和操控信息能力的量变是他们认知发展的标志。实验证明,婴儿能够区分新刺激和旧刺激,这就说明一定存在旧刺激的记忆,也就是说,婴儿是有记忆的。
  2.2学前期(3~6岁)
  从4岁到7岁,儿童对所有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喜欢问为什么。这时儿童的直觉思维出现,他们可能会提出“我从哪里来” “小哥哥为什么站着尿尿”等问题以及表现出对性器官的好奇。根据数据显示,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的内容46.79%只是性别教育,39.32%的家长表示不知道怎么教。首先,家长不能回避或作不真实的回答,否则將造成子女更强烈的好奇心,而到社会上去寻求答案。其次,要根据子女的性别和年龄,有针对性地、有步骤地和有选择地进行性教育。
  2.3学龄期(6~14岁)
  在这个阶段,学校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女童保护”调查显示,48.74%的城市儿童希望在学校接受性教育,52.64%的农村儿童希望在学校接受性教育。97.25%的家长希望学校对孩子进行性教育,84.70%的家长支持公益组织进校园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可见,儿童和家长希望学校进行性教育的意愿很明显,因此将性教育纳入常态化教学十分必要。
  3 社会性、人格发展
  3.1婴儿期(出生至3岁)
  儿童能够展示和成人相似的非言语表情,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们和成人有着完全相同的体验。婴儿看起来的确能体验情绪,只是在出生时,情绪的范围还相当有限。所以不能仅仅凭借婴儿的面部表情来判断他们当时的感受,这就需要照看者给予更多的关注,不同的儿童在情绪表达的程度上存在差异。
  3.2学前期(3~6岁)
  性别差异出现在学前早期,儿童形成符合社会刻板印象的期望,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应当给予适当的性教育,切不可羞于启齿,教育从不嫌早。中国传统文化里的孝与敬使孩子从小就有尊重师长的意识,使孩子有话不敢说。在2017年公开报道的378起性侵案件中,熟人作案有209起。看护者除了上述的仔细观察和及时沟通外,还应告知孩子哪些部位不可以让别人摸等,以及受到侵犯时应及时告诉看护者。
  3.3学龄期(6~14岁)
  在儿童中期,他们继续试着理解自我的本质。当儿童在性侵犯事件曝光后,需要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和减压,负面的社会反应会对儿童造成很大的伤害。国外关于治疗性侵受害者的研究主要着重于关注受害者当前、未来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与创伤有关的症状治疗。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家庭治疗、团体治疗和个体化治疗,具体采用哪种方式必须进行个案评估。
  4 小结
  对于一个遭受性侵的儿童来说,他除了遭受身体上的伤害,更大的是心理和精神上的创伤,因此,心理救助不容忽视。除了家长要做好安抚疏导的工作,社会也应给予专业的医疗救助及其他援助,帮助受害儿童走出心理阴影。另外,正视性教育,完善性教育体系,普及性教育知识,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罗伯特S.费尔德曼.儿童发展心理学[M].2015
  [2] 胡宇乐.学龄前儿童性教育体系反思与重构[J],2018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目的:比较中西医治疗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后的肝功能指标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和各项肝纤维化指标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差异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能够有效改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情况,促进患者的积极恢复。在临床上值得推
【摘 要】目的:观察十六味杜鹃丸 放血疗法治疗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76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各38例。放血组予以放血疗法治疗,联合组在放血组基础上予以十六味杜鹃丸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水平。结果 治疗30 d后联合组Hb、RBC、HCT水平较放血组低(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
【摘 要】目的:观察临床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措施和康复效果。方法:通过观察我科室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对吸氧、运动和康复进行指导。结果:在临床上使用正确的治疗方法和康复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肺部康复治疗的使用可以改善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康复  效果。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康复  【中图分类号】R521 【文献标识码】A 【文
正确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是现在对于年轻人来讲都很少支注意饮食习惯的好坏,从而导致身体的疾病产生,那到底该如何正确饮食呢?下面告诉你饮食的“七个注意”一
Ⅰ.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of students with strong Tibeta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institute The name of the college I work for is Tibet Institute for Nat
【摘 要】目的:观察睡眠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6月间接诊的62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信息资料输入计算机,经计算机随机分2组,参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研讨组辅以睡眠干预,观察护理方式对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经干预后两组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改善,研讨组改善程度远高于参照组,P0.05。  1.2 护理方法  以上患者均采用冠
急性白血病并发急性阑尾炎5例王明训,王俊和,傅承彬急性白血病(AL)并发急性阑尾炎(AA)比较少见,但随着AL化疗进展似有增高趋势.AA鹰外科急腹症,而AL并发AA尤为凶险,诊疗不当常危及生命,我院自1992年4月以来
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内皮素与右心功能的相关性解放军第105医院(230031)郝建,丛勤滋,陈训庐江县中医院(231500)汤荣桂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时与右心功能的变化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右心功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