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述真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X08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内家拳,自产生以来,经千年变化,百年风移,武术历经改革与创新,直至明末清初,由于“心意六合拳”的问世,在武术史中,才首开了内家拳学新格局。
  所谓内家拳者,实则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来统领和调配拳法运动全过程;外部的拳法动作,必须明三节,寓五行,暗合阴阳(鹰熊二势)。做到“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脚合”而形成的上下一致,左右相随,浑身齐动,完全在于心意的统领。


  内家拳的产生,是我国武术发展与社会文明进步及人们对武学内涵需求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是长期社会实践所赋予武术走上以理论为指导的历史新时期。从而推动了我国武术向更高更深层次又迈出一大步。
  内家拳的习者“语能合道,手能应心”。以涵概禽兽之长的十大真形为拳法内容,不仅区分了修真、养性、炼丹与武道之别,又将其冶入一炉,形成风格独特的内家拳体系。
  内家拳经典心意六合拳谱,“意境纯精,语亦明畅”,为我国武术文明进步史增添了辉煌一页。其主要内容有:精气神生化论,四拳势论,心意六合拳十六处练法要义,十法摘要,十大灵法,五行合一处法,身成六势,去势虚实之要诀,四拳五劲论,六合根基论,并收录了内功四经约二十篇古代名著。集中地运用了我国古代医学、阴阳五行学、老子道德经、孙子兵法等,“汇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阐明人类世界是道从虚无生一气,一气接通生阴阳,阴阳相合生三才,三才配位生万物而演化来的。说明万物和人均是得阴阳之真气而化生,拳术其可少哉!故心意六合拳之内三合,“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也是凭“气与力合”接通内外、化生“外三合”之拳法动作。而外三合的“肩与胯合”(根节合)、“肘与膝合”(中节合)、“手与足合”(梢节合),也是应三才配位才得以生化各种拳势,拳势寓入阴阳两仪,才得以变化。所以,“天为一大天,人为一小天”,天人同属一理,内家拳也同属一理也。
  心意拳以阴阳两仪为拳法之理,寓乎“鹰熊二势”之中,得出八项盘练丹田功法(捧丹田、蹲丹田、折丹田、揉丹田、甩丹田、抖丹田、搓丹田、射丹田),分别融入十大真形动作之中。每练,以其蹲折捧甩揉抖搓之势,为接通阴阳一气之法,使肾阴所藏之清精得以化气的不二法门。
  心意六合拳依照丹田功法,平日里盘捶炼意,不只为炼形,还是炼精化气、炼气通神的过程。“惟刚正之气养之有素,御敌时,依本心本意直扑上去,随高打高,随低打低,随起为横,落为顺”。一动则可取胜对手。充分表现出内家拳一练两用之特征。为说明这一特征,故而谱论又曰:养灵根静心者,修道也;固灵根动心者,敌将也。谱中将养与静、固与动加以区分,也即将平日盘练与战时运用两者之间既予以区分,又紧密的联系到“拳”字上,仅此一点,就与世间所谓气功和修道,大相径庭矣。
  何谓“养灵根静心者,修道也”?
  仅按谱中所说的,平素盘捶炼意,要头顶天,脚抓地,先定心,心定神宁,神宁心安,心安清静,清静胸无杂念,无杂念则气行,气行则绝相,绝相则觉明,神气相通,万象归根,合成一气,气随拳势通九窍,达三节,由上中下三节运作而发力,则为内家拳平素之“修道”也。
  何谓“固灵根动心者,敌将也”?
  御敌时,警察敌情,会意在心,“会意之心能合气归一”,故此乃固灵根之法也。然后因其远近,视其老嫩,因其高低,视其宽窄,混元一气,上下相连,心动身即动,内外齐动,是为动心之要诀耳。故“眼要时常观察,耳要时常报应,心要时常警觉”。
  仅就搓丹田、射丹田二法,说明内家拳之真。
  搓丹田:用一木凳以半臀部坐下,将小腿抬至另一腿膝部外侧夹住(此式,如站立练习时,即为鸡步),将抬起腿的另一侧肩膀尽量向前,使鼻尖、肩尖、足尖三尖相照,将置前的小臂置于上膝部外侧伸直,使肘部与上膝靠住,手心向外(如此,自然形成外三合),然后再将另一只手以手心向里,沿靠近膝部的小臂内侧,使两手来回上下搓动。但凡手搓向下时,均须使梢节(手)去,中节(肘)追,根节(肩)随,做到三节相贯。如此双手均沿小臂内侧来回搓动,即体现出“裁肩意”和“点头意”。正因为搓丹田含有如上两种用意,习之日久,不仅可使丹田之气能随落头、落肩、落手的上三节来回上下搓动随意收放。同时也为前六势(头拳熊势、头拳鹰势、肩拳熊势、肩举鹰势、手拳熊势、手拳鹰势)之“筋硬”打下基础。
  由于中指至小臂内侧向上有“心包经”等经络分布,故而搓丹田一法,门内也称其为“手摩内五行”。“手摩内五行”如其以站立或走动的形式练习,称为“搓把”,以坐着练的形式称之为搓中节。搓把还可在许多练势中运用,除具有搓按经络作用外,在技法上,有出手如钢锉,回手如勾杆之技。在功力方面,可因摩擦而发出整劲。
  射丹田:顾名思义,即发射丹田蓄气之意也。谱中曰:“气发而为声”。故而发射丹田之气,即为“身成六势”中之雷声也。盖因雷声有序,气发于丹田,鼓荡于肺,震之于喉,出自于口,惊于敌心,故雷声可作御敌用。
  雷声分“啊”、“呵”、“噫”三声。先贤云,“啊”为虚,“噫”为实,“呵”则为令也,对应三丹之所。“啊”声源于上丹为神气,盖神能还虚(虚无生一气),故为虚,有摧人壮威之效。“噫”声源于下丹,盖下丹为炼精化气之所,为精气。“气者,体之充也,心动而气随之,意动而体自赴之”。击敌时,“手随声起,声随手落”,气布遍身皮肉之内,身坚如石,可摧人拔根离位为实,故实者,打也。“呵”声源于中丹,元气胜,盖当胸发,手配以“呵”声,可使对手于瞬间精神恍惚,神志不清,使我有机可乘。
  上述丹田八项功法并无轩轾。不仅有单项练法,更多的是,将其融入十大真形各练势中进行反复盘练。不仅如此,折丹田可以睡着练,搓丹田可以坐着练,所以行走、坐、卧、立皆可盘练。由此可明显看出,心意六合拳对内气的培炼,贯穿在人的生活之内和整个拳术活动始终,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绝无仅有的。为阐明内家拳这一功法窍奥,谱论曰:混元一气吾道成,道成莫外如真形,真形内藏真精神,精神汇真气,方为吾道成。现将十大真形动作分别融入丹田功法,举例如下:
  如“夜马闯槽”、“勒马回头”、“鹞子钻天”、“鹰翻势”等动作,皆寓捧丹田功法;“一头搠碑”、“懒龙卧睡”、“拧转三节”、“鹰展翅”、“野马伏道”等动作,皆寓折丹田功法;“身落挑领”、“鹞子入地”、“青龙伏身”、“虎坐坡”、“鹰蹬枝”、“虎出洞”,皆寓蹲丹田之功法;“熊看洞”、“鹞子抓肩”、“龙摆角”、“鸡步撩阴”、“鸡追食”等皆寓揉丹田之功法;“龙形裹横”、“乌龙摆尾”、“鹞子展翅”、“熊形大劈”、“龙形大劈”、“猴形大劈”等,皆寓甩丹田之动法;“蛇抖身”、“鸡抖翎”、“马抖缰”、“虎抖毛”、“黑熊翻背”、“虎步践窜”等。皆寓抖丹田之功法:“龙形日月云臂把”、“虎坐坡”、“虎摆尾”、“蛇摆尾”、“摇顺把过裁肩”等动作,由于均含搓把,所以它们皆寓搓丹田功法。雷声,是此门拳术每当盘练暂停时,传统的方法是用以“鹰捉虎扑”作决断(裹决之意)的同时发“噫”声,以示盘练结束。其意是将盘练中丹田之蓄气,释放出来,以利吐故纳新,故而称为射丹田。自己或他人仅通过所发雷声宏亮度,即可判断出丹田充实的效果。因此,雷声(发声)越宏亮,也即表明丹田之气越充盈(习者可根据雷声,时常检验自己丹田充实程度)。由于宏亮的雷声可震惊敌手,所以,搏斗中雷声还是一个无形的杀手。为深刻阐明雷声在搏斗中的作用,谱中曰:“奇八千古仗先声,声里威风退万兵,就是痴情深不怕,迅雷一震亦应惊”。谱中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千古以来兵家打仗都注重声威。声威胜,可使敌因精神受挫而败北。
  如上八项丹田功法,融入十大真形拳法之中,不仅能有效地完成丹田之气的培练,而且还能于十大真形的用意并行不悖。由于其中用法之多,恒河沙数,受篇幅限制不作赘述,现仅就用下丹田部位(小腹部)击人的“狸猫上树”(门内又称上中节,属虎形)动作,简要介绍其用法,以示内家拳打法之特点。
  经过对丹田功法数年盘练,一般都可使丹田充实,小腹部位突起且坚硬如石,作为内家拳击敌主要部位之一,长期秘而不宣。此法效仿了狸猫上树时腹部贴干之势,寓入“虎扑”用意之中,以小腹撞击对手,可摧人拔根离位。当年买壮图因显露此功,才令袁凤仪、尚学礼二人大为折服,随一同拜买为师的。由此,心意门的中节(丹田)功才为人知。
  如上八项丹田功法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搓丹田和揉丹田二法,它不仅可助长内气,还利内壮脏腑,因为小臂及手掌阴面,分布了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心经;腹部周围分布了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等经络,而这些经络,对人体的健康有着莫大的影响,此二项功法分别用手掌对之进行搓按与揉摩等机械刺激,直接作用到经络系统,不但使气血运行得到改善,同时又可“通过经络联系,调整各脏腑器官”,起到极好的保健作用。
  谱论曰:“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内对人之五脏,外应人之五官”。内外五行皆属人之重要器官。人之五脏仅有肋骨防护,不负重创。而外应之五官直接暴露在外,无从防护,故谱论又曰:五行真如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拦。天地交合云遮日月,武艺相战闭住五行,真确论也,也最宜知之者。为了防止搏斗中这两处部位遭受重创,心意六合拳在以身成六势为代表身法的六艺中,专门设置了“熊膀”、“虎抱头”二艺,以此作为加强对面部、胸腹等要害部位的防护。不仅如此,还提出“手不离腮、肘不离肋,出手入手紧相连”的动作规范和技术要求,贯穿在每把捶的动作中,用做对内外五行的“把守”或“遮拦”。说明心意六合拳,远在三百多年前,就已根据五行学说,对人体内处重要器官,即有了明确认识,并在拳艺中设立了严密防护措施。
  拳谱曰:心动而内动,气自丹田生,如虎之狠,如龙之惊,气发而为声,声随手起,手随声落,一枝动而百枝摇,四梢无不齐,内劲无不出也。微言大义,深刻阐明了人身之动包含内动(内五行之动)、外动(外五行也即手膊膝足腿之动)和气动。而这三者之动,皆由心意所生,内外一致,互为作用。


  上述内容,是内家拳于三百多年前对五行学说及五行属性,经过科学运用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它不仅探明了人体的内动、外动和气动的起因,还弄清了它们各自于动态中的自然现象。在认清三者之间所存在的互补(相生)关系的同时,当然亦不难认清它们相互制约(相克)的一面,这就为后人对武术运动科学进行深入探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由上述内容可明白的看出,心意六合拳将“内”、“家”、“拳”三字的内涵,不为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践习中又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所以,每当练习时,似乎都在讲述着“内家拳”三字的内涵。因此,不愧为拳学理论精辟,阴阳暗合再现,五行属性永注,拳法风格独特,功法科学合理,技艺高超全面的内家拳学。它不仅开创出我国传统武术新格局,又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历时三百多年,经过十余代人的长期习践,充分证明它确实具有十分明显的健身与御敌双重效果,是我国武术史中首创的以“鹰熊竟志”为拳法根据,以内外三合为拳法指南,以崇尚拳学理论为学风,将拳法、技法、功法与健身冶入一炉,融拳械为一体的优秀拳学。
其他文献
武当赵堡拳的技术法则是太极八法,是《十三势》中的:“、、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张三丰以八卦五行为法,制定了太极拳技击大法《打手歌》。其歌云:“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进。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粘连沾随不丢顶”。现将太极八法分别叙述如下:  1.法:法是以两手臂伸出,接对方的手与肘,使击来之拳
期刊
赵堡太极拳第五代宗师张宗禹受邀携其孙张彦在赵堡镇原复孔家授拳。原对张宗禹尊敬如父,将先生的起居饮食照顾的无微不至,过了多年,原复孔在恩师指导下功夫一天天长进,张彦也长大成人,而张宗禹却一天天年迈。即是这般,由于张宗禹认为张彦性情桀骜不驯,依然不肯传拳。那时张先生有言给原,对彦要严格管束。张彦学拳得求助于原复孔,所以对原敬而远之,同时暗有超过原的决心,这样便常在树林深处偷看并暗下功夫。因此衣衫破烂得
期刊
1.虚领顶劲  下颏微收会上顶,精神提起临阵醒。  轻灵安舒又活泼,宽胸实腹劲欲火。  ①下颏微收会上顶,精神提起临阵醒。  下颏向内微微收一下,同时百会穴上顶这就做到了虚领顶劲,千万不可强顶硬撑。虚领、上顶便可提起全副精神,进入临阵状态,提高警觉度。  ②轻灵安舒又活泼,宽胸实腹劲欲火。  宽胸实腹指气沉丹田,这样一来,上边虚领顶劲,下边气沉丹田,形成了上下对拉拔长,中间的腰隙便可以轻灵转换,身
期刊
张嘉佳如今的经历大概可以简单概括为一句话:一个爱吃小龙虾的写作者才是好导演。  张嘉佳 畅销书作家、编剧、导演。2013年7月起在新浪微博上发表33篇睡前小故事,该系列微博被转发超过200万次。2015年其自编自导的电影《摆渡人》开机,由王家卫担任监制,引起广泛关注。主要作品有《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我留在你身边》等。  7月,应香港贸易发展局邀请,张嘉佳在香港书展以“讲故事”为主题与青年作家葛亮
期刊
第十五式 伏虎  动作:接斜金刚三大对,右手拳变掌与左掌同时向上划弧,双掌推出后变十字手(图15-1),两肘贴于胸前,顺势双手下旋,分别落至左右膝。同时右脚向右横开一步成马步(图15-2),左掌从左侧膝处手外翻旋腕转向左划弧上提,经头部往前(图15-3),转大圈到胸前变拳,拳心向里贴身转到后腰时,拳背贴左腰眼处,拳心向外,同时在左手动后,右手随之左旋,经百会穴前缠后由掌变拳(图15-4),向右停在
期刊
第五式 单鞭  白鹅亮翅双掌下落到胸前时,两手相距一尺,手心相对(图5-1),然后双手向右旋转上抬,左手在中线,高与鼻尖齐(图5-2),双手微向下旋转,双腿成骑马式,左手向左旋转,左脚左摆,脚尖向东北,手随之。平掌伸出与肩高,右手在旋转时变为勾手,拇指抵住中指中节,在右肩前方伸出,右脚直前成弓箭步,两臂成内弧度,保持45°(图5-3),面向正东成单鞭式。  要领:拳谚云:“提顶吊裆心中悬,两臂轻松
期刊
托尼·布劳尔的最新发现将会使武术界天翻地覆。  1982年托尼·布劳尔创立了一种令武术界震惊的“狂热攻击”。认为肾上腺激素的释放将影响习武者的呼吸、注意力及复杂的动作技巧。他研究观察了所有其他终极搏击冠军赛(UFC)选手,认为“理论与实践并不相同”,他把它称为Spear(自我保护促进反应)。  P102下 托尼·布劳尔(左者)用Spear战术去截住对方的环踢,逼近对方使之无法出腿,并可以就势轻松击
期刊
2000年3月16日,著名武术家王选杰先生于北京病逝。噩耗传来,先生好友及弟子无不为之震惊。曾几何时,先生尚高朋满座,谈笑风生,转眼之间,已成隔世之人,这一事实,让人怎能接受。  先生逝世后,登门悼唁者络绎不绝。3月20日八宝山送别,到场者200余人,其中多是大成拳知名人士。众多弟子从全国各地赶赴京城,为见恩师最后一面。现居住在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外国弟子因时间紧迫,无法按时到北京参加告别仪式
期刊
武当赵堡太极拳的演变与发展  赵堡太极拳第一代宗师蒋发传邢喜怀,邢喜怀传山西人在赵堡开鲜菜铺的张楚臣,张楚臣传由其祖父陈文举时从陈卜庄移居赵堡的陈敬柏、王柏青,陈敬柏传张宗禹,张宗禹传原复孔及其孙张彦,张彦传迁居赵堡镇开粮行的陈清平,至此,武当太极拳在赵堡镇衍行发展。    (一)武式太极拳的发扬光大  李亦畲在其小序中说:“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
期刊
第三十二式 青龙探海  在跃步的基础上,右拳从后腰由下往上缠绕一大圈,经面部顺胸下落到脚,同时右脚往南上一大步,成前弓箭步,左拳由裆前上提旋转,经面部向左旋转后即到左腰眼,拳背贴腰手心向外(图32-1)。  要领:捶下去时,身斜正直不弯,松肩松裆,姿势端正,浑身轻松,如探海式。  歌诀:右拳直下到海底,  双臂缠绕足步稳。  此式专打低下势,  探海打天又打地。  散打技击:1.两拳旋转,一是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