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带“思”,让数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0p5c115f6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当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之所以表现得比较被动,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更注重小学生的“练”,而忽略了小学生的“读”与“思”。本文从小学教学实践出发,对如何以“读”带“思”,让小学生学习数学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以“读”带“思” 自主学习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特点,与小学生活跃的“形象思维”无法契合,再加之大部分教师容易忽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习惯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导致课堂教学表面精彩,实际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收到理想效果。想让小学生“爱”上数学,首先就要扭转被动学习的局面。怎样变被动为主动?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以“讲”和“练”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以“读”带“思”的方法让学生学会独立地获取知识、探究问题。“读”,可以让小学生能够体会到文字与符号中蕴含的思想与方法,从而引发他们的质疑与思考,让他们回顾旧识、巩固新知。“读”的目的是让小学生更好地进行主动的“思”与“行”。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如何以“读”带“思”,让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进行了探索研究。
  一、通过“读”,培养小学生“思”的意识
  数学学习既在于“学”,又在于“悟”。所谓“悟”,就是指思考。思考不仅是一种能力,而且是一种意识。小学生受思维所限,容易对教师形成依赖,缺乏独立思考的意识,因此如何通过“读”增强小学生“思”的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没有经历“读”的思考,只能算是“空想”,以“读”为基础的思考才是对数学真正的“悟”。在“读”数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认真地感知数学表现信息中蕴含的内涵,通过思考对这些内容进行多角度分析,不断引导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延伸,让他们在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如在对小学生进行加减法训练时,有这样一题:“小明去超市想买糖果,水果糖每包有50颗,奶糖每包有100颗,夹心糖每包有150颗,小明想三种糖一共买200颗,应该怎么买?”一般来说小学生通读一遍之后,会首先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可行的答案,但是显然这样的练习并不会只有一种答案。这时教师应该让小学生反复阅读,并思考是否还存在别的方法,只要引导小学生多读多想,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很多解决方案,如“100 100”,“50 150”,“50 50 100”,“50 50 50 50”,等等。在这些发现中,小学生会形成“原来多想一想,就会有很多办法出现”的印象,当面对新的问题时,他们就会学会如何多读、多思。
  二、通过“读”,引导小学生多“思”
  最好的数学学习,是让小学生能够边“读”边“思”,边“思”边“做”,通过“读”、“思”、“做”的有机结合让小学生掌握“读”的技巧,把握“思”的方向。如低年级学生让他们通过读题目,思考是否能够将文字转换成为简单的数学或者是图形进行解答,而对于有一定动手能力的高年级学生,教会让他们一边对题目进行审阅,一边画几何、线段图形,或者是列出简单的问题和条件,长此以往,小学生就会在“读”的同时,养成“思”与“练”的习惯,自然而然地掌握应该怎样“思”,如何“行”。如在学习周长时,让学生判断图中两个图形周长是否相等:
  对于初次接触周长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可以让他们先对周长定义进行略读,对图形进行观察,做出猜测,再动手测量,对自己的猜测进行验证;而对于已经学完图形变换的六年级学生,则可以让他们对周长定义进行深入阅读,引导他们变换角度思考问题,寻求方法,从更深的层次思考和分析。一些学生在多次阅读和思考之后,考虑到是否可以通过平移的方法,进行图形转换,然后再比较测量和验证。
  如何读,如何思,如何行,是学习数学的关键。要让“读”成为学生“思”的引力,让“思”成为学生“行”的动力。只有将这三者合一,让学生可以动脑去理解,动手去操作,经过一个完整的感知与操作的过程,才能够提高学生“读”与“思”的能力,加快他们理解的步伐,让他们不再感到数学晦涩难懂,而是轻松愉快地主动探究。
  三、通过“读”,提高小学生“思”的能力
  让学生在“读”与“思”中实现自己的能力,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感知数学的奥妙与乐趣,从而更快乐地学和积极地学,是当前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读”对于学生问题解决显然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一些应用题的解答中,涉及很多数学的难点与重点,只要小学生学会找题目中的“关键词”所表达的真正意义,他们就等于找到了解题的“捷径”。诸如“某辆汽车从南城向北城以45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2.5个小时停止行驶,此时汽车距离南北两城的中间点有18千米,那么南城与北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此类问题,很多学生只会单方面考虑,容易忽略题目中重要的信息,即“汽车距离南北两城的中间点有18千米”,这说明汽车停止时是未到达中间点,或者是超过中间点并不明确,所以该题的答案并非只有一个。而如果读出了该题中的关键词和句,用线段图将文字加以转换,这样问题就会变得十分清楚明晰且直观。
  总之,在数学文字的背后暗含着严谨的逻辑性,这些只有通过学生认真地“读”、理解地“思”,才能够找到精确的意义所在,而一旦找到这些宝贵的信息,小学生就如同找到了开启数学大门的钥匙,他们会在体验数学无穷的奥秘和乐趣的同时,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地学,快乐地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主要阐明了情境教学法的涵义、实施情景教学法的主要依据及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旨在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有力地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关键词: 涵义 依据 创设 收获    一、情境教学法的涵义   情境是指某个场合的具体情况和景象,情境教学法就是根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标的要求以学生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强调智能的发展,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和社会信息与相应的
期刊
摘 要:初中数学教学中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興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新能力  一、树立创新理念,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已成为所有教育者的共识。而幼儿绘画活动能够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直观的得以表现,因此成为众多教育者关注与研究的焦点之一。但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教师为了突出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完全按幼儿意愿自主作画、不加要求随意发挥,以至于部分幼儿无从下笔,部分幼儿不加思考,随意挥笔,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幼儿缺乏一定绘画技能,无法将想象的内容用画笔得以表现。那么到底应该
本刊讯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了解民间民俗,汲取创作营养,吉林省作家协会近日组织了全省20余名作家深入长白山区进行民间民俗采风活动,丰富创作源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小学生的思想、个性、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发展着的、进步着的新时代学生。那么,培养适合社会竞争的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是摆在新时代教师面前的历史责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作为人类的启蒙教师,更应该走在改革、探索的前沿,摸索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基本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人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短短13年间,测绘产业从1997年不足300万元,到2009年7264万元,增长近24倍,勇于创新是第一位的.”
令G=(V, E)是一个连通图。对于边e=uv∈E(G),令nu(e)为距u的距离比距v的距离近的点的个数, nv(e)为距v的距离比距u的距离近的点的个数。图G的点Co?PI指标定义为Co?PIv(G)= P|
语言课堂的教师提问既是学生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常用的师生互动形式。英语阅读课堂中有效的教师提问能够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