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从群体看楚汉之争

来源 :炎黄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项羽最好的“演讲手段”就是武力,武力的感染是他破秦的根本,而可悲的是,他只会武力而忽视了人民的利益,这是使他走向末路的原因。
  关键词:项羽;信仰;群众心理;崇拜
  有人说,历史是由历史人物影响的,而根源却是人民群众创造的。王侯将相只是历史的表面,唯有看到人民才是看到了历史的真相。若是只以刘邦项羽的性格与处世来看待楚汉之争未免太单薄。
  刘邦项羽作为两军的统帅,其性格与意志通过军令或是无形的精神力量沾染各自的军队。正是反映了两军的各自的特点:楚军更倾向于蛮力取胜,而汉军虽在战斗力上比不上楚,但善于迂回盘旋,才能最终在垓下围困楚军取胜。可楚军这一支虎狼之师为什么会日薄西山?大概还是与楚军的领袖与信仰有关。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中有提到:“罗马人能征服世界的信念,是他们对罗马的狂热崇拜,当这种信念寿终正寝时,罗马文明也就走向没落。”项羽率八千江东子弟过江西伐,攻城拔寨,屡建奇功,从而积累了声望。他是名将之后,项梁去世之时,是他稳定了军心,又率众破釜沉舟,突破秦军的封锁,使得“诸侯莫敢仰视”。项羽的军事声望因而水涨船高,才有了称霸的基础。
  这一点正好像是后世的拿破仑,由土伦之战崭露头角,再到后来成为“共和国救星”,他的声望也随着他打胜的战役数增长而日益升高。他的声望高到了什么地步呢?当他后来从流放的小岛上逃出来,进入法国,一路上来“缉拿”的将领无不慑服于昔日的皇帝,甚至调转枪头攻打复辟的波旁王朝。他默默无闻的侄子在他死后甚至可以借助于拿破仑的声望成为皇帝。这种民众的狂热心理叫做领袖崇拜,其本质就是信仰。在中国古代政治中,这种信仰有一个接近的名词“民心”;在中国古代战争中,有一个接近的词叫“士气”。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楚兵三万大胜了刘邦所率的诸侯军五十万。试想项羽如一尊战神在战场上冲锋陷阵或是在后方指挥,如果你是当时楚兵中的一员,或许会在战争这种狂热的状态下将项羽神化为一种信仰。“他领导了巨鹿之战,毁灭了秦朝。他单是怒吼就能吓死汉将,我们有项羽在必能胜利”项羽先有了一群有如此想法的士兵,而这群士兵的想法又通过群体心理扩大了影响,如此项羽就有了一支虎狼之师。
  然而项羽是怎么由盛转衰的呢?在士气上,他是胜过刘邦的,但在民心上,他却一次次地让天下人失望。“项王拔城而尽坑之”的说法在《项羽本纪》中不知多少次出现。史记中还安排了一个十三岁的少年来游说项羽,隐隐地带有司马迁的评价。项羽攻外黄,外黄人民抵挡了几日而投降,项羽为之前咬不下这个城而愤怒不已,一怒之下又要屠城。外黄人让一个十三岁小孩去游说项羽,他说外黄是恐惧残暴的彭越(项羽在东边的敌人)而投降的,如果项羽坑城那和彭越有什么两样呢?反而会增大项羽进军途中的阻力罢了。由此,项羽才稍稍有点醒悟过来。他一次次地屠城,坑杀,暴露了他的残暴的本心。军队中对项羽的恐惧之情而非敬服逐渐占据了上风。而对手刘邦也可以以此为攻楚正名,他尽可以鼓吹说自己和项羽相比,乃是仁德之主,出师是为了天下苍生免受沐猴而冠的项羽屠戮。此消彼长的声望对比,不难看出两军最后的结果。
  很多人都为项羽最后的结局而悲叹。宋朝有“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真的如其所说的吗?我看未必。王冠并不是它戴在谁头上谁就拥有王冠,只有群众为之加冕的人才拥有真正的王冠。回到之前的信仰一说。就算项羽回到了江东,人们也会质疑项羽的“霸王之道”。项羽对江东人民说:“我们要打回去,刘邦他就是个地痞流氓,算什么东西。只有在我的统治下天下才会太平。”那么迎接他的,可能就是漫天的白菜和臭鸡蛋了。从领袖的角度看,项羽的面目被揭露,战神的神话又破灭了,领袖的声望可谓是降到了冰点。而客观上,长期的楚汉之争使人们苦不堪言,若项羽执意再次逐鹿中原中原,即是与大众作对,与大众观点相悖的人必然失败,可谓是“失道寡助”。
  欧洲人在中世纪对天主教有着虔诚的信仰,有的甚至像奴隶一样听从于教会。在15世纪,传教士大肆宣传购买赎罪券可以使人得到宽恕,把出售赎罪券作为他们搜刮民财的手段。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马丁·路德借机宣传他的新教思想,宣传“获救要靠自己的信仰而非信仰教会”,从根本上动摇了神权的统治。这就是史上有名的“宗教改革”运动。就算信仰的力量再大,终究不能和人民的利益对抗。或许项羽在乌江自刎的一刻想通了这个道理,又或许只是他英雄末路的愧疚。但不管怎样,历史终究会朝着人民期望的方向发展。
  一言以蔽之,项羽只是一个战士。刘邦像一个演说家,一个组织者。项羽最好的“演讲手段”就是武力,武力的感染是他破秦的根本,而可悲的是,他只会武力而忽视了人民的利益,這是使他走向末路的原因。
  参考文献
  [1] 《乌合之众》
  [2] 《项羽本纪》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列举了自新世纪以来中国学者对于科幻小说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科幻小说的主要研究方向,并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统计与概述。笔者将科幻小说的研究资料分为科幻小说研究专著进行阐释,分析了新世纪学者对于科幻小说研究的切入点与侧重点,并据此提出科幻小说研究领域中薄弱点。  关键词:科幻小说;研究專著  近百年来是科技发展迅速的时代,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无论是对于太空的探索还是生物基因技
期刊
随着对中国传统文学的开发,《易经》作为承载中华传统卜筮之学的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开始重新得到了人们的重视。《易经》以中国古代独有的矛盾法则,证明事物在两面性上不断地转化,形成螺旋化的发展的规律。对于看待历史发展,有着独特的视角。  1 巴洛克音乐发展三个时期所体现的象数  1.1早期—由履卦向泰卦  巴洛克音乐的开始时间是1600年。从履卦的卦象来看,此卦组成为“上乾下兑
期刊
东北秧歌既有广场舞的那种自娱性特点又带有表演性舞蹈的特点,它本身便有着完整表演形式。艮劲儿、美劲儿和泼辣劲儿是它的基本风格;火爆、欢快、诙谐和热烈是它的特点。东北秧歌最常用的道具包括扇子、手绢、提花灯和花棍等,其中最具有东北秧歌特色的道具就是扇子和手绢。其音乐的特色也非常明显,欢快、风趣和俏皮中还带有热烈和火爆。旋律跌宕起伏,荡气回肠。它的动律风格可以用一个词“稳中浪”来概括,而这种动律风格也给东
期刊
摘 要:内蒙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囊括了富厚的民族、民俗文化以及悠久历史底蕴的表达,通过纪录片为传播载体的形式,更好地向受众讲述了其所囊括的人文内核和精神内涵。以1980年代以来内蒙古纪录片为切入点,结合内蒙古纪录片的发展脉络,从中梳理出1980年代以来内蒙古纪录片的审美意蕴与文化内涵研究。  关键词:1980年代;内蒙古纪录片;审美意蕴;文化内涵研究  1 内蒙古纪录片的发展概貌  纪录片作为影像
期刊
摘 要:文学文本是文字的直接表达,读者通过直线月的来体味其中的思想感情,而影视剧的手法完全不同,是视听层面的表达。这种不同艺术样式之间的形式转换,给影像对文字的再现提出高要求。本文主要阐释文学的叙事层次转换,以文学作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及语言四要素为切入点,探索文字到影像两种媒介的过渡。  关键词: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塑造;语言塑造  一  网络文学在转换为影视作品时,人物形象的影视化塑造出
期刊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英文:Sergei Vassilievitch Rachmaninoff,1873——1943),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世界最 具影响力的俄罗斯钢琴家和作曲家,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 坚守浪漫主义传统的音乐家,也是俄罗斯最后一位浪漫主义的伟大倡导者。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受俄罗斯民族乐派代表人物柴可夫斯基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俄罗斯民族史诗般的音乐风格特点,旋律
期刊
摘 要:一种研究是否能够深入,得出的成果是否科学并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关键在于有没有一套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政党研究中,常常存在一些非科学的因素。最突出的莫过于从结论出发、进行循环论证的本本主义思维方式。在世界政党比较研究中,方法论是十分重要的研究手段。  关键词:政党比较研究;方法论  在世界政党的研究比较中,应当确立一个指导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是把现成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框架套
期刊
摘 要:中国科幻小说的起步可以说是举步维艰的,从一开始其畅想中就被迫充斥着无数的强国之梦,其中的苦难与忧患意识是有目共睹的。加之中国文化、历史、文坛现状等种种原因,回首百年中国科幻小说,可看出其发展轨迹的曲折与耐人寻味的起起落落。本文试图从中国的文化语境、历史流变、文坛发展现状探究中国科幻小说的创作风貌。  关键词:文化土壤;历史流变;文坛现状  中国科幻小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创作风貌,中国科幻小说
期刊
摘 要:书法展览成为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由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书法展览的宣传手段增加,书法展览通过各种新形式使书法文化艺术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当代书法展览具有竞争效应、精致效应、创新效应和崇奖效应。由于书法展的市场化,人们对书法的审美心态发生改变。去除書法展览形式的弊端,成为促进当代书法健康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书法展览;书法传播方式;审美心态  书法
期刊
摘 要:詹天佑初露锋芒筑成新易铁路,作为皇家“祭陵专线”,新易是第一条由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并独立主持建成的铁路支线。它的成功修筑,大大的鼓舞了中国人自建铁路的信心。  关键词:詹天佑;祭陵专线;中国工程师;第一条铁路支线  一条铁路只为一个人修建,而她本人也只用过一次,这在世界铁路史上实属罕见。这条铁路专线就是——新易铁路。  新易铁路是一条专线铁路线,说它是专线是因为这条铁路是专供慈禧“老佛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