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点滴》新一期(2017年第4期)的第一篇就是陈子善先生的《巴金〈怀念萧珊〉初稿初探》,我一口气读了,内心百感交集。1979年那个冬日的下午,又回到眼前。
那天我正在编辑室看稿,我的座位背对着门,只见坐在我对面的萣华大姐向我示意。我转过头去,见巴老站在门口,我立即站起身迎上前去。巴老手中拿着两张香港《大公报》的剪报,脸色凝重。他把报纸塞到我的手中,低声对我说:“这是我写你干妈的一篇文章,你拿去看看。”说完,他就走了。我拿着剪报回到座位,立即捧读。边读,干妈的面影不断浮现眼前……萣华大姐见我神色有異,等我读完,立即把剪报要去,并说要先睹为快。自始至终,我被沉默包围,说不出一句话。
回到家,我把剪报拿给母亲。母亲是萧珊干妈的中学好友,除了抗战那段时间,母亲随父亲在重庆,萧珊在桂林,她俩几乎没有分开过。我见母亲边读边泪眼婆娑,一时也说不出话来。思念、悲愤……在心中翻腾,那无语的感受,那不堪的年月!
记得1973年的8月13日,萧珊干妈去世一周年,母亲与我一同前往武康路,看望巴老。那是晚饭后,我们一同坐在花园里,轻轻问好,悄悄交谈,然而,谁也没有提及干妈。原本母亲是想看看巴老是否安好,那晚居然彼此一句也没提,就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就仿佛那天不是干妈的周年忌日。我们在花园坐了许久,只记得蚊子在四周猖獗,天色暗沉沉的,乌云压在头顶。回家的路上,母亲只说了一句:你干爹是个了不起的人。
时过七年,整整十天,干爹伏案写作。《怀念萧珊》,就从他的笔端夹着血与泪喷涌而出。那不是十天的积聚,是整整七年的追怀。其实还不止七年,而是他自1936年与萧珊第一次见面以来的追怀。在我的记忆中,萧珊干妈总是那么活泼、天真、富于孩子气。就像父亲对母亲总是孩子般宠着那样,干爹对萧珊也是如此,而后者与母亲的不同之处,即她会表露出自己受宠的神情,上海人说起来就是“很嗲”。
我很爱我的干妈,她总是兴致勃勃,充满阳光。幼时,她亲手给我做过漂亮的蓬蓬裙;长大了,她把我视作大女孩,带我逛华亭路上的古玩街,让我陪伴看电影。她喜欢看香港电影,我们一同在东湖电影院看过《春》《秋》《豆蔻年华》等;搬到武康路前,她还让我和她一同去看家具,一边对我说:这个小橱放在婆婆房里的拐角处最好……看得兴起,还执意买了一个酒柜搬去我们家,并设计好了放置的地方。
我很想念我的干妈,她时常出现在我家,她总是最热心的。父亲在时,他们常坐在书桌的两边聊天,父亲总要和她开几句玩笑,很自然的,就像对待自己朝夕共处的妹子;而母亲在家时,两人总是挤在一张长沙发上,她就一一诉说自己在大家庭里当媳妇的难处。她们的话总是讲个没完。此刻,那叽叽咕咕没完没了的话仿佛仍在耳畔……这是从少女时代一路走来的友情啊。
干妈去世,我和母亲都没能去参加追悼会。当时的我,因为父亲的问题天天晚上在学习班接受“车轮大战”,母亲又是挂着牌子的人,一举一动受人监视,只能派我妹妹前往。而那之前,当母亲得知干妈病倒,立即跑到武康路去看她,那个晚上的情景,是我一辈子难忘的。
陈子善先生的文中,引用了巴老1978年8月13日的那一段日记:“今天是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我没有做任何事表示我的感情。但是我忘不了她。也还记得那些日子里她所经历的痛苦。”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自1972年之后的每一个8月13日,巴老都牢牢记着这个日子。他忘不了她,始终记得“那些日子她所经历的痛苦”。他虽然没有做任何事来“表示我的感情”,但总有一天会去做。这是个深藏在他心底的日子,是他内心保护的祭坛,直到七年之后喷涌爆发。
1973年8月13日的那个晚上又不由自主涌现眼前,母亲的那句话又回旋耳边。了不起的巴老,他会把那么大的痛苦隐忍下来,就是在那么熟悉的母亲面前,都不露出一点悲伤的神色。
不禁想到他的“忍”。在最难熬的日子里,他在心里背诵但丁的《地狱篇》。他还会微笑地告诉我在干校的故事:“一次过河,不慎把眼镜掉到河里(那怎么办?我插问),我在河里摸了半天,又捞出来戴上。”彼时,我看到他静静的笑容,没有一丝苦意,仿佛在叙说别人的故事。
巴老的伟大、不凡,就是体现在身边无所不在的大小事件中,老而弥坚。当我在医院的病房里见他白发下坚忍的面容,不止一次感到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睿智的头脑,总在不断思索,思索过往,思索当今,思索未来。
能在巴老身边不断聆听,是我的幸运。记得很早,他就对我们讲述过丹柯的故事,那个把心掏出来当作火把为大家照明的人。长大了,我自己读到这个故事,它太形象,一直震撼着我。后来读巴老的《探索集》,在后记中又读到这样一段话:“我的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
我想,丹柯的故事一直印在他的心中,所以他会对那么年幼的我讲述。我有时会有幻觉,觉得那高举“心”的火把的丹柯就是他自己。他的坚韧,他的博大,他对读者的奉献,都源于此。
想想我确实幸运。在生命中有那么一位“勇士丹柯”,我很珍惜。
那天我正在编辑室看稿,我的座位背对着门,只见坐在我对面的萣华大姐向我示意。我转过头去,见巴老站在门口,我立即站起身迎上前去。巴老手中拿着两张香港《大公报》的剪报,脸色凝重。他把报纸塞到我的手中,低声对我说:“这是我写你干妈的一篇文章,你拿去看看。”说完,他就走了。我拿着剪报回到座位,立即捧读。边读,干妈的面影不断浮现眼前……萣华大姐见我神色有異,等我读完,立即把剪报要去,并说要先睹为快。自始至终,我被沉默包围,说不出一句话。
回到家,我把剪报拿给母亲。母亲是萧珊干妈的中学好友,除了抗战那段时间,母亲随父亲在重庆,萧珊在桂林,她俩几乎没有分开过。我见母亲边读边泪眼婆娑,一时也说不出话来。思念、悲愤……在心中翻腾,那无语的感受,那不堪的年月!
记得1973年的8月13日,萧珊干妈去世一周年,母亲与我一同前往武康路,看望巴老。那是晚饭后,我们一同坐在花园里,轻轻问好,悄悄交谈,然而,谁也没有提及干妈。原本母亲是想看看巴老是否安好,那晚居然彼此一句也没提,就仿佛什么事也没发生,就仿佛那天不是干妈的周年忌日。我们在花园坐了许久,只记得蚊子在四周猖獗,天色暗沉沉的,乌云压在头顶。回家的路上,母亲只说了一句:你干爹是个了不起的人。
时过七年,整整十天,干爹伏案写作。《怀念萧珊》,就从他的笔端夹着血与泪喷涌而出。那不是十天的积聚,是整整七年的追怀。其实还不止七年,而是他自1936年与萧珊第一次见面以来的追怀。在我的记忆中,萧珊干妈总是那么活泼、天真、富于孩子气。就像父亲对母亲总是孩子般宠着那样,干爹对萧珊也是如此,而后者与母亲的不同之处,即她会表露出自己受宠的神情,上海人说起来就是“很嗲”。
我很爱我的干妈,她总是兴致勃勃,充满阳光。幼时,她亲手给我做过漂亮的蓬蓬裙;长大了,她把我视作大女孩,带我逛华亭路上的古玩街,让我陪伴看电影。她喜欢看香港电影,我们一同在东湖电影院看过《春》《秋》《豆蔻年华》等;搬到武康路前,她还让我和她一同去看家具,一边对我说:这个小橱放在婆婆房里的拐角处最好……看得兴起,还执意买了一个酒柜搬去我们家,并设计好了放置的地方。
我很想念我的干妈,她时常出现在我家,她总是最热心的。父亲在时,他们常坐在书桌的两边聊天,父亲总要和她开几句玩笑,很自然的,就像对待自己朝夕共处的妹子;而母亲在家时,两人总是挤在一张长沙发上,她就一一诉说自己在大家庭里当媳妇的难处。她们的话总是讲个没完。此刻,那叽叽咕咕没完没了的话仿佛仍在耳畔……这是从少女时代一路走来的友情啊。
干妈去世,我和母亲都没能去参加追悼会。当时的我,因为父亲的问题天天晚上在学习班接受“车轮大战”,母亲又是挂着牌子的人,一举一动受人监视,只能派我妹妹前往。而那之前,当母亲得知干妈病倒,立即跑到武康路去看她,那个晚上的情景,是我一辈子难忘的。
陈子善先生的文中,引用了巴老1978年8月13日的那一段日记:“今天是萧珊逝世六周年纪念日,我没有做任何事表示我的感情。但是我忘不了她。也还记得那些日子里她所经历的痛苦。”
这段话清楚地表明,自1972年之后的每一个8月13日,巴老都牢牢记着这个日子。他忘不了她,始终记得“那些日子她所经历的痛苦”。他虽然没有做任何事来“表示我的感情”,但总有一天会去做。这是个深藏在他心底的日子,是他内心保护的祭坛,直到七年之后喷涌爆发。
1973年8月13日的那个晚上又不由自主涌现眼前,母亲的那句话又回旋耳边。了不起的巴老,他会把那么大的痛苦隐忍下来,就是在那么熟悉的母亲面前,都不露出一点悲伤的神色。
不禁想到他的“忍”。在最难熬的日子里,他在心里背诵但丁的《地狱篇》。他还会微笑地告诉我在干校的故事:“一次过河,不慎把眼镜掉到河里(那怎么办?我插问),我在河里摸了半天,又捞出来戴上。”彼时,我看到他静静的笑容,没有一丝苦意,仿佛在叙说别人的故事。
巴老的伟大、不凡,就是体现在身边无所不在的大小事件中,老而弥坚。当我在医院的病房里见他白发下坚忍的面容,不止一次感到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而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睿智的头脑,总在不断思索,思索过往,思索当今,思索未来。
能在巴老身边不断聆听,是我的幸运。记得很早,他就对我们讲述过丹柯的故事,那个把心掏出来当作火把为大家照明的人。长大了,我自己读到这个故事,它太形象,一直震撼着我。后来读巴老的《探索集》,在后记中又读到这样一段话:“我的写作的最高境界、我的理想绝不是完美的技巧,而是高尔基草原故事中的‘勇士丹柯’——‘他用手抓开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高高地举在头上’。”
我想,丹柯的故事一直印在他的心中,所以他会对那么年幼的我讲述。我有时会有幻觉,觉得那高举“心”的火把的丹柯就是他自己。他的坚韧,他的博大,他对读者的奉献,都源于此。
想想我确实幸运。在生命中有那么一位“勇士丹柯”,我很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