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财务管理专业的设置已有十多年的历史,本文对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要考虑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 财务管理专业 目标定位
课 题:本文系院级课题《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高等教育的实质是专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发展靠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厘清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建设以市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市场两极分化,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已达2000万,其中会计从业人员约1400万,另有300万改行,还有约300万剩余。而现有从业人员中,会计核算能力最为突出,约占80%以上,而资本运作、筹资理财能力最为薄弱,不足30%,多数企业认为自己的理财水平一般或不高。
市场需要财务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将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列入了工商管理学科大类,2004年10月列为财务会计大类下的一个专业(2005年执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也开设该专业。此后,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几经调整,但财务管理专业基本保持不变。
社会需要财务管理人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始终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
2.确立职业能力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
按照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至发文日该证存废没有明确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有个过程,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初级会计人员,毕业后,经过3至5年职业工作锻炼和后续学习,一些综合素质较好的毕业生,将可以担任企业资金管理主管、成本主管、财务经理助理、财务分析员、纳税筹划师、投资理财规划顾问等高一级层次的管理人员。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要胜任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一个专业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贯彻终身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也成为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3.考虑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逐步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成熟和国际化,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生产、销售、人力资源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復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运用财税政策,做好筹划,争取合法的税收利益;需要通过合理的预算,适当的成本控制,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也需要及时筹措各类资金,评价投资决策,改进企业财与物的运营质量。为了保证信息的快速生成、传递和有效使用,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日益广泛,也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必要手段。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要考虑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4.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近十多年来,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约有22所高职院校进行该专业的招生,但多数财务管理专业的开设是基于会计专业加上几门财务管理类课程,也有的院校融入了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等课程,致使该专业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对路,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也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时,一定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发文确定苏北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将苏北纳入长三角经济圈,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整个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4月,江苏省委提出共建徐州都市圈,可以预见,徐州市中小企业将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江苏省开办财务管理专业的三年制高职院校有两家: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笔者学校,因此财务管理人才有用武之地。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1.调研论证,科学进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小单位的财务就是会计、出纳,一般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位,出纳、会计、税务、总账、分析、预算,样样都要上手。大中型单位分工细,有专门财务管理岗位: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主管、主办会计、总账会计,更注重对内控、制度、流程、风险的把控能力等。
从人才需求上分析,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也有部分进入中小企业,但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范围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市场主体,但其财务风险加剧。中小企业筹资能力差、财务控制不规范,长期重核算,忽视后续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动态分析,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时,财务风险加剧,对财务管理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从需求层次上来讲,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限于初级会计人员的条件。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目标是定位于中小企业岗位,具备初级会计能力,以会计核算为立足点,以财务管理为发展空间,基本功扎实,能用好用,综合素质高,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工作中突出职业素质、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
2.创新思维,合理规划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内容
高职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是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设计时,既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也要考虑发展能力;既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专项能力,也要考虑综合能力;既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通适能力,也要考虑特色与优势能力。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专业岗位调研所认定的财务管理专业岗位(群)的种类、规模、人才需求量及在岗人员的职业成长历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地域特点等因素,确定主要职业岗位。由行业、企业专家及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与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建议。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两大类。以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三门课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核算能力,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基础能力;由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纳税实务、财务分析等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培养财务管理类岗位不同工作任务的岗位能力。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作为补充与支持。
财务管理专业融进部分实用的信息类课程,根据需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拓展、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技术(引入财务管理模块)等课程,现代信息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与优势。
3.脚踏实地,实施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坚持素质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职业技能训练不断线,形成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贯穿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根據各课程所承担的财务管理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学习要求,结合会计类资格考核标准与学习大纲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
将会计基本技能、ERP沙盘实训、企业经营决策与分析、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项目模拟演练等技能项目融入日常课程教学,通过校内技能比武,校外参与相关技能大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等初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课程教学融入资格考试要求,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实现课证融通。为避免形成应试教育教学,在相关课程中加大实训力度,落实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保证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会计、财务管理实验室模拟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业务,采取仿真模拟教学和模拟工作现场教学,加大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处理的力度,利用校外实训基础,进行工作现场教学,建立课程网站,进行网络教学。
优良的财务管理专业师资是实施教育教学内容的关键,既需要精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师,也需要熟悉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师;既需要专项技能过硬的教师,也需要集企业管理、财务、营销能力于一体的复合性教师,外引内培是解决师资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2]李秀华.试论“专业高等教育”——基于人才培养规格差异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3]江源.浅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财经界(学术版),2012(8).
(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 财务管理专业 目标定位
课 题:本文系院级课题《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高等教育的实质是专业教育,高职院校的发展靠专业,专业人才培养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与终极目标,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专业建设首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厘清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专业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而设置,面向职业岗位或岗位群,专业建设以市需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职业性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人才市场两极分化,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根据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的数据来看,目前我国会计从业资格持证人员已达2000万,其中会计从业人员约1400万,另有300万改行,还有约300万剩余。而现有从业人员中,会计核算能力最为突出,约占80%以上,而资本运作、筹资理财能力最为薄弱,不足30%,多数企业认为自己的理财水平一般或不高。
市场需要财务管理人才,国家教育部于1998年将财务管理专业作为一个本科专业,列入了工商管理学科大类,2004年10月列为财务会计大类下的一个专业(2005年执行),部分高职高专院校也开设该专业。此后,高职院校的专业名称几经调整,但财务管理专业基本保持不变。
社会需要财务管理人才,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始终围绕市场需求来进行。
2.确立职业能力综合发展的培养目标
按照会计法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至发文日该证存废没有明确规定)。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会计人员的职业发展有个过程,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培养初级会计人员,毕业后,经过3至5年职业工作锻炼和后续学习,一些综合素质较好的毕业生,将可以担任企业资金管理主管、成本主管、财务经理助理、财务分析员、纳税筹划师、投资理财规划顾问等高一级层次的管理人员。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要胜任岗位或岗位群的工作,需要一个专业的持续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贯彻终身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发展能力也成为确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3.考虑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现代企业制度和资本市场逐步建立,现代信息技术等管理工具快速发展,金融市场不断成熟和国际化,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与生产、销售、人力资源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復杂。越来越多的企业需要运用财税政策,做好筹划,争取合法的税收利益;需要通过合理的预算,适当的成本控制,保持合理的盈利水平;也需要及时筹措各类资金,评价投资决策,改进企业财与物的运营质量。为了保证信息的快速生成、传递和有效使用,计算机在会计工作中日益广泛,也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必要手段。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必须要考虑现代经济的发展要求。
4.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近十多年来,全国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江苏省为例,2016年约有22所高职院校进行该专业的招生,但多数财务管理专业的开设是基于会计专业加上几门财务管理类课程,也有的院校融入了证券投资、风险管理等课程,致使该专业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就业不对路,职业发展前景不容乐观。紧密契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也是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时,一定不能忽视的重要方面。
2008年9月7日,国务院发文确定苏北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长三角城市发展报告”将苏北纳入长三角经济圈,为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整个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前景广阔。2017年4月,江苏省委提出共建徐州都市圈,可以预见,徐州市中小企业将迎来强劲的发展势头。目前江苏省开办财务管理专业的三年制高职院校有两家: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笔者学校,因此财务管理人才有用武之地。
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实施策略
1.调研论证,科学进行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小单位的财务就是会计、出纳,一般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岗位,出纳、会计、税务、总账、分析、预算,样样都要上手。大中型单位分工细,有专门财务管理岗位:财务总监、财务经理、总会计师、财务主管、主办会计、总账会计,更注重对内控、制度、流程、风险的把控能力等。
从人才需求上分析,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大型企业,也有部分进入中小企业,但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范围在中小企业。中小企业成市场主体,但其财务风险加剧。中小企业筹资能力差、财务控制不规范,长期重核算,忽视后续财务资料的加工处理和经济动态分析,尤其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时,财务风险加剧,对财务管理能力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从需求层次上来讲,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要求限于初级会计人员的条件。高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的目标是定位于中小企业岗位,具备初级会计能力,以会计核算为立足点,以财务管理为发展空间,基本功扎实,能用好用,综合素质高,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工作中突出职业素质、责任意识和协作精神。
2.创新思维,合理规划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内容
高职专业教育教学内容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教育教学内容的确定依据是明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落脚点是课程体系的构建与课程的组织与实施,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
高职财务管理专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综合发展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在课程设计时,既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基础能力,也要考虑发展能力;既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专项能力,也要考虑综合能力;既要考虑专业人才培养的通适能力,也要考虑特色与优势能力。 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根据专业岗位调研所认定的财务管理专业岗位(群)的种类、规模、人才需求量及在岗人员的职业成长历程,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地域特点等因素,确定主要职业岗位。由行业、企业专家及校内专业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与专业对应的社会职业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通过知识的解构与重构,构建和优化课程体系,并提出实施建议。
目前财务管理专业主要职业岗位为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两大类。以会计基础、初级会计实务、成本计算与管理三门课组成的专业核心课程,这些课程主要培养学生作为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核算能力,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就业岗位的基础能力;由财务管理实务、企业纳税实务、财务分析等课程组成的专业核心课,培养财务管理类岗位不同工作任务的岗位能力。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其他课程作为补充与支持。
财务管理专业融进部分实用的信息类课程,根据需要开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应用拓展、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财务软件应用技术(引入财务管理模块)等课程,现代信息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形成专业特色与优势。
3.脚踏实地,实施高职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教学过程
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专业与行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坚持素质教育与职业、专业教育相结合,坚持职业技能训练不断线,形成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将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贯穿于高职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根據各课程所承担的财务管理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学习要求,结合会计类资格考核标准与学习大纲要求,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专业课程的教学标准。
将会计基本技能、ERP沙盘实训、企业经营决策与分析、会计手工账务处理与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项目模拟演练等技能项目融入日常课程教学,通过校内技能比武,校外参与相关技能大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将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等初中级会计资格考试课程教学融入资格考试要求,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实现课证融通。为避免形成应试教育教学,在相关课程中加大实训力度,落实理论分析与实践操作,保证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
在课程教学中,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手段与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多媒体教学,利用会计、财务管理实验室模拟会计核算、财务管理业务,采取仿真模拟教学和模拟工作现场教学,加大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信息化处理的力度,利用校外实训基础,进行工作现场教学,建立课程网站,进行网络教学。
优良的财务管理专业师资是实施教育教学内容的关键,既需要精通会计理论与实践的教师,也需要熟悉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师;既需要专项技能过硬的教师,也需要集企业管理、财务、营销能力于一体的复合性教师,外引内培是解决师资的主要途径。
参考文献:
[1]詹先明.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内涵及其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4).
[2]李秀华.试论“专业高等教育”——基于人才培养规格差异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8(2).
[3]江源.浅议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财经界(学术版),2012(8).
(作者单位: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