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界状态中安身立命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19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临界状态,原本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指气、液两相平衡共存的极限热力状态,它也是一种边缘状态。临界状态就是一种非常规状态,是一种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状态。在《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一书中,孙歌借用这个概念来形容人类面对的某种“危险即将到来”的状态:边界、刀刃、朦胧。
  当然,她的观察并不是来自新冠肺炎疫情,而是来自冲绳这个特别的地方。
  冲绳在1879年被日本吞并,1945年被美国攻占并托管,到1972年又交还给日本。这样的过程,导致冲绳成为亚洲的边缘地带。他们是日本人,但1945年战败时,不少冲绳人被日军强迫自杀,此后他们也多次感到是“被日本卖了”。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冲绳一直有强大的分离运动——他们想成为自己。但是,在21世纪谋求冲绳独立几乎是不可能的,很多冲绳人也知道这一点。就连驱逐驻冲绳基地的美军,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美军带来污染(尤其是战机频繁起降的声音污染)和性犯罪等严重问题,但是冲绳的经济又高度依赖美军基地,有不少人也担心美军离开的话,当地人会失去收入。
  大多数时候,冲绳人的抗爭都是没有结果的,但他们仍然坚持抗争(非暴力抗争),并形成了一种新文化——临界生活状态。他们保持战斗性,保持希望,也保持着接纳命运的平和心态。
  这种生活状态,和人们习惯的日常生活大相径庭。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惯性中,孙歌称之为“常态偏执”。每次遇到重大危机,如地震、传染病,我们都渴望生活尽快恢复“常态”,为此,可以牺牲一些自由和权利。普通日本民众在危机中表现出的“持续感”经常被人称道,但是换一个角度看,这就是一种常态偏执。
  孙歌对日本“3·11”地震后的福岛核泄漏事件做了持续观察,她发现人们很容易从最初的恐惧中走出来,恢复日常生活节奏。最初,人们害怕核辐射,但是在政府告诉他们被污染的蔬菜致病的风险并不高后,他们就能安心食用。最开始,人们每天都看核辐射预报,但很快就变得麻木。这就是常态的力量,它会塑造人的行为和思想,让人忽视真正的危险。就连不少日本知识分子,也对核泄漏事件失去持续观察、反思和解释的能力。
  在这种时候,反而是几乎从来没有拥有过“常态”的冲绳人,为日本本岛提供了思想和行动资源。他们声援福岛,也在东京组织抗议。他们始终不能忘记不公,假装生活很幸福。冲绳人的生存状态其实是在提醒人们,世界上还存在另一种幸福生活的可能:在边缘状态中安身立命,拥抱不确定的未来。
  如果是在2020年以前,这样的提醒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会显得有点落伍。我们就是要在“买买买”中定义人生幸福,因为未来就是现在的自然延伸。但是,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制造出一种真正的临界状态,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面临生活的再平衡问题。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我所在的小区突然停电。邻居们一片慌乱,纷纷担忧停电的盛夏如何生活。有人说自家冰箱里的肉恐怕要坏掉,也有人担心自己储存的冰激凌。有邻居建议,不如大家先把冰激凌分而食之。于是,就真的有几个邻居分享了自家的冰激凌。看来,在临界状态下,可能有恐慌,也可能有“创造性的幸福感”。
  在上海这样的大都市,如今当然不存在临界状态的问题。但是在历史上,上海也曾有过临界状态。鲁迅在上海生活的时候,曾经有3个住处,他既要躲避日本人的侵袭,也要躲避国民党的暗杀,只能东躲西藏,但这同时也是他创作力旺盛、思想最有锋芒的时期。因为无所依靠,反而在一片虚无中真正拥抱了希望。
  《从那霸到上海:在临界状态中生活》里,有不少探讨冲绳思想家的内容。在日本,来自冲绳的思想家有一种尖锐的力量,常常像刀刃一样刺痛日本本土。但是,对普通读者而言,更有价值的应该是去思考它所提示的“在临界状态中生活”。这可能是进入后疫情时代的一把钥匙。
  或许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临界状态中,生活显示出了一些不那么温情脉脉的面目:家庭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也面临信任重建问题;经济前景不明,个人生活方式也要重新接受审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种临界状态和不确定性,以不断重建我们的生活。
  (海城楼摘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新闻周刊”,陈 曦图)
其他文献
书海泛舟  2019年8月21日,《读者》迎来一位特别的读者,成就了一次难忘的际会。又到榴实照眼之时,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读者出版集团,已近一载。  总书记在读者杂志社讲:“要提倡多读书,建设书香社会,不断提升人民思想境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这一年来,“读者人”践行总书记的嘱托,笃定地为大众挽留心香,点亮心灯,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推进全民阅读。  苏格拉底有言,未经审视的生活不值得度过。如果说有什
期刊
做创造性工作的人,最头疼的就是,盯着电脑屏幕,没有灵感,抠着手指头,一个字也写不出来。那怎么办呢?  作家贾行家说,他的办法是,得想明白明天第一行字该写什么,才能停下今天的工作。这样就能确保明天一开始就能迅速投入工作。  一开始就进入投入的状态,想法也就源源不断地来了。  作家海明威也是一样。  海明威把一个句子写到一半就停下来,明天再开始的时候,面对一个残缺的句子,马上就有补全它的冲动,继续写下
期刊
一位阔太太抱住一个流浪汉。事发突然,绝非预先安排。他走到她面前,问她要点儿钱买咖啡。她住的社区没有流浪者,所以他找上她完全是偶然。他也不是你以为的那种常见的流浪汉。虽然只擁有一辆超市购物车,而且露宿街头,但他外表整洁,还刮了胡子。阔太太的钱包里一枚硬币都没有,只有一百美元纸币。如果能找到一张十美元甚至二十美元的纸币,她会毫不犹豫地递给他,但一百美元对她来说似乎多了,也许他接受起来也会有点儿窘迫。 
期刊
我的內在生命于是更响亮地重新吼起来,  宛如登上更辽阔的河岸。  万物于我愈益亲近,  图像愈益鲜明。  我感到自己更加属意未名境界。  我凭感官鸟攀,  从橡树飞上多风的云间,  我觉得如足踏鱼背  没入池波倒映的青天。  (林 一摘自译林出版社《里尔克抒情诗选》一书)〔美〕米尔顿·艾弗里 水彩
期刊
1  我永远记得6岁那年的除夕。  1988年岁末,我独自在母親的宿舍等她归来。室外天寒地冻,宿舍内因悄声燃烧的蜂窝煤而温暖了许多。  我饿了,开始不停往那口冒着蒸汽的铝锅望去,随着蒸汽一同弥漫的,是满屋的粉蒸肉香味。  我到底还是抵不住肉香的诱惑,揭开锅盖,夹了一片粉蒸肉放进嘴里,心里想着“再吃一片就好”,嘴上却不停,连吃了半碗。  我吃得正酣,母亲带着一身冷气回来了。她推门而入时,我嘴里正含着
期刊
寻找历史真相,下断语时,对肯定的断语比较容易有把握,只要你找到了可信的史料,纵然只有一条,有时也可以下肯定的断语。如说某人某年某月出生,某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只要提出可信的证据,就可以做出判断。  但做出否定的判断就不容易了,也可说极其困难,尤不可因为自己没有见到正面的史料,就否定某件事的存在。因为过去发生的事,只有少數被记录下来;有记录的,又未必传世,进而一直传到现在;而现在保存的记录
期刊
不管你是否自愿加入皮肤党,你肯定已经是一个皮肤党了。  当今之世,还有谁,甘愿自己的皮肤暗沉、哑黑、长痘、长斑、干燥、粗糙、眼袋肿大、法令纹加深、鱼尾纹加深?没有谁。我与女大学生聊天,原本主题是文学,聊到后来,发现她们对化妆品的钻研程度之深,个个都像化学系的,哪个品牌含有哪些成分,什么硫辛酸、丙二醇、抗坏血酸以及香桃木叶提取物,张口就来,如数家珍。有些女生来自农村,父母都是打工一族,家境并不富裕,
期刊
前两天,我回了趟老家。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我半年多没回家。推开家门,就撞见正要出门办事的我爸:他穿了一件洗得掉色的上衣,裤子膝盖处烂了个大洞,脚上的鞋也不知道穿了多久,大拇脚指头顶着鞋尖,“呼之欲出”。  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这些年,不说我妹、我哥嫂,单单我给爸妈买的衣裳,两天换一件,一年365天也够换了。可我每次回家,他们都穿着不知是多少年前的旧衣裳。  我们兄妹没少做父母的思想工作:苦日
期刊
窗外,雨还在下着,不大不小的雨,在屋里可以听到雨打到树叶上的声音。  《读者》还在手里,心里回味着刚才阅读的文章《心锚》。故事很简单:南非的一位出租车司机20多年来一直在找一首中文歌,凭着记忆中的曲调,只要他的车载到中国乘客就会试探问询。直到有一天,终于打听到这首歌就是罗大佑的《恋曲1990》,黑人司机激动不已!因为这是他妈妈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小时候他经常听妈妈唱这首歌,于是,这首歌成了他思念母
期刊
一个正在读研三的小伙伴找我聊天。她有些着急。作为名校的高才生,放在往年,她理应是求职市场上的香饽饽。但在今年,她还没有收到入职通知。她不是个别焦虑的应届生,她的同学中这样的情况很多。有人指点她,先就业,再择业。于是她来问我,“先就业,再择业”这个说法是否靠谱。  我当年毕业时,也有老师这么说。但对我来说,先就业,再择业,大概率上是有问题的。  在畢业时,是有一个清晰的规划重要,还是先找一份保底的工
期刊